学术投稿

军队医院实施快速一体化保障

程正祥

关键词:平时, 战时, 保障, 快速, 优质
摘要:针对现代高科技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特点,适应部队官兵工作、生活节奏异常加快的实际需要,扎实进行 又好又快的医疗、预防、保健一体化服务.采取确保优质高效医疗诊治、开展快速预防保健服务、建立多元应急支援机制、狠抓快速保障训练等综合措施,使快速一体化保障能力和质量不断增强.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浅析

    1 老年期常见病及其特点1.1老年期常见多发病据流行病学调查:城区组老年发病率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脂血症、贫血、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常见多发病有28种,前10位为高血压、冠心病、白内障、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病、关节炎、脑卒中、结核病、颈椎病,溃疡病.

    作者:陈诺夫;谭祖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医院人才队伍建设

    面对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医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做法有:坚持用事业留人;坚持用条件拴人;坚持用真情感人;坚持用机制励人,逐步完善人才管理体制.

    作者:吕占秀;孙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管理

    医学院校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系统性论理知识,需要通过实践加以巩固和提高.因此,临床实习是其学习的重要环节,也对其以后的医学生涯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谢英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强化品牌定位意识促进军队医院全面发展

    医院品牌定位是指医院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疗服务等方面在医疗市场和社会公众中占领有利的或无可替代的位置,使社会公众对医院形成深刻记忆,并以此区别于其他医院.医院品牌定位的核心是服务理念定位,围绕该核心还要进行发展目标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学科建设定位,服务定位等,才能使医院品牌定位全面,突出优势.实施品牌战略已成为医院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把握优势,推动医院发展的新动力[1].

    作者:王晓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临床科室主任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是从企业经营活动中逐步发展完善的,目前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和管理者对其应用领域进行不断拓展,作者回顾绩效考评研究进展,目的在于了解科主任绩效研究的现状.

    作者:刘翔;胡道松;王超;曾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军队医院实施快速一体化保障

    针对现代高科技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特点,适应部队官兵工作、生活节奏异常加快的实际需要,扎实进行 又好又快的医疗、预防、保健一体化服务.采取确保优质高效医疗诊治、开展快速预防保健服务、建立多元应急支援机制、狠抓快速保障训练等综合措施,使快速一体化保障能力和质量不断增强.

    作者:程正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医院治理虚假医药广告法律策略

    本文就部分医药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大量发布虚假医药广告,且屡禁不绝的现象.提出有效根治虚假医药广告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即依靠法律手段构建根治虚假医药广告的长效机制.

    作者:王淼;张寓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医疗缺陷构成法律分析

    目的:探析医务人员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所造成医疗缺陷的具体原因.方法:统计上海3家三级综合性医院近3年登记在案的医疗缺陷,按法律因素和非法律因素进行分类,再细化法律因素的具体类别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医务人员因违反查对制度而引起的医疗缺陷有逐年下降趋势,3年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违反告知制度所占医疗缺陷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病历书写缺陷所造成的纠纷比例基本稳定,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医院管理问题而违反医疗服务合同所占医疗缺陷比例有逐年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相对滞后于患者的维权意识,应加强医务人员医疗法律法规教育,减少医疗缺陷.

    作者:刘慧;黄淇敏;张少明;徐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机动卫勤分队组织与药材装备模块化

    将模块化原理运用到机动卫勤分队的组织、药材装备建设卜,是提高机动卫勤分队保障能力,遂行平、战时卫勤保障任务的需要;按照伤病员救治的基本环节,建立单一功能的组织模块,实行人员模块化编成;在组织模块化的基础上,对晶类繁多的药品、装备和器材按照功能进行模块划分,达到规范管理和高效利用的目的.

    作者:张晓苏;李卫东;黎成;宋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上海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回顾与发展愿景

    回顾了全科医学学科人才建设的历史沿革和全科医学培洲概况,对学科人才薄弱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对多层次全科医学培训项目效果进行讨论.提出规范化培养与岗位培训衔接、政府主导多无投入、将全科医学纳入医学院校基本课程、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等政策建议.前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发展愿景,强调培训项目与学科建设同步发展、资源有效纵向整合,共同振兴全科医学.

    作者:张勘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促进医院全面建设

    本文论述了医院建设和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明确自身定位,坚持适度规模,走内涵发展之路;完善医院质量管理机制,树市大质量观念,创新管理举措;促进医院学科人才建设;营造医院良好文化氛围.

    作者:赵强元;黄泽平;陈永鹏;申明达;王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提高野战医院医疗救治质量探讨

    本文以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需要为主线,探讨提高野战医院医疗质量问题;提出通过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加强野战医院质量管理,多途径配备高质量医疗力量及加强野战救护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等途径,实现为未来战场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医疗卫勤保障.

    作者:张卫;钟海忠;王莉丽;王加林;蔡郑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联勤体制下特勤疗养特点及对策

    本文分析了联勤体制改革后特勤疗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阐述了疗养院在保障和加强战斗力方面的重要性.介绍了适应这些新情况在硬件设施、优质服务及制度和学科建设等方面主要做法和经验.

    作者:侯方高;王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医院实施知情同意调查

    知情同意作为医疗实践的一个基本原则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可,但是目前医院在实施知情同意的过程中还存在种种制约因索.本文通过调查某三甲医院医师94人及住院患者105人对知情同意的理解和看法,探讨当前在医院实施知情同意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作者:王译锋;徐懿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信息科在现代医院中的作用与地位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间的竞争已从单纯争夺病源变成了综合实力和经营理念的挑战较量.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理念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逐渐成为促进医院管理创新,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信息科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向阳;张凌;陈玲;王学娟;刘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医学院校仪器设备招标采购实践及成效

    随着院校教育形势的发展,仪器设备添置更新也不断深入,需要加强对仪器没备的招标采购和集中采购.本文通过介绍本校医疗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招标的做法和成效,探讨规范高校设备招标秩序以及加强招标监管的措施和方法.

    作者:傅雷;张玉霞;朱洪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住院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住院费用构成情况及其影响凶素.提出控制老年患者件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有效方法.方法:从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5年1月1日-12月31日全部患者的病历首贞数据库中,选取60岁以上住院患者共4439例,对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住院患者住院费用中药费比例高,占50%以上,其次是特诊费.影响老年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为住院天数、手术、死亡、疾病、院内感染、入院次数、身份及并发症等.结论:应加强医院标准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临床用药和临床检查,采取综合措施切实降低老年患者住院费用.

    作者:房海英;孙静;杨林;高建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医学计量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

    医学计量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伴随着军队医院、疗养院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起来的,并在医疗质量控制中发挥着越米越苇要的作用,成为军队医院、疗养院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蕈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医学计量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总后卫生部张雁灵部长在军队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高端论坛上的讲话(摘要)

    同志们:新年伊始,我们举办军队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高端论坛,主要任务是围绕军队卫生信息化建设,总结成绩和经验,查找问题与差距,研究探讨加快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总后首长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廖部长批准召开,王副部长亲自与会并作重要指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区域性创伤急救网在严重创伤伤员救治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区域件创伤急救网络在严重创伤伤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08年3月本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2076例伤员的资料,根据是否为网络内伤员分为网络组和非网络组.比较和分析两组伤后至就诊的时间间隔、送院工具及院前预报率、院前及院内处置.结果:网络组1小时内入院比例明显高于非网络组.网络组伤员送院前782例(85%)有预报,非网络组仅为16.57%.结论:区域性创伤急救网络在严重创伤伤员的救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沈美华;何建;詹剑勇;梅冰;程传苗;霍正禄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