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毅;王晓霞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正处在变革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广大医务者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问题[1].文章仅从医学心理学角度,分析军队离退休干部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和医疗保健特点,探讨如何更好的做好离退休干部医疗保健工作.
作者:陈继红;刘剑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人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疾病有效诊疗方法的应用,医疗技术水平和人们的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社会对医院的要求和期望值也愈来愈高.此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企业减员,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的增强等社会、经济、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得医患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患者及家属针对医疗服务、医疗质量方面的问题,追究院方责任,要求经济赔偿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加[1,2].
作者:王琳;于光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作者总结了医院开展非现役公勤人员聘用工作的经验:以政策规定为依据,以职工利益为首要,紧贴实际确立聘用工作主导思想;以全部内聘为目标,以胜任本职为标准,严密组织内部职工顶岗竟聘工作;以健全机制为重点,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不断推进聘用工作健康发展.对军队医院开展非现役公勤人员聘用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孙景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作者在阐述危机管理涵义及其必要性基础上,对护理风险预警的步骤流程,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应用提出简单构想.
作者:叶志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在理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转型期,现代医德被政治的、经济的乃至世俗的成分遮蔽的近乎面目全非,片面的适应论和现世性,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使现代医德愈加失去了医德的道理和本真.和谐医院的构建刻不容缓地要求我们要探索现代医德的诉求,始终把人作为现代医德主体加以塑造和培养,以德性统摄人的灵魂,促进人的整体,内在的持续发展,坚守社会的道德化和医德的社会化,关注人,热爱生命,走近生活是现代医德的本真所在.
作者:熊东亮;董日生;李义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环境的变化,医院包括军队医院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从实际出发,通过专家调查分析,确定军队医院危机应对的具体措施,为军队医院管理者及时准确做出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刘玉琦;蔡雯雯;蔡金华;卢光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医患矛盾突出、医疗纠纷频繁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医患沟通缺乏是重要原因之一.医患沟通欠缺的原因有:工作繁忙,疏于医患沟通;语言生硬,妨碍医患沟通;技巧缺乏,影响医患沟通;众说纷纭,混乱医患沟通.只有通过强化医德医风、树立服务意识、尊重患者权利(保护患者隐私权、尊重患者选择权、强调患者知情权、保障患者查询权、统一诊治解释权)、掌握谈话时机、讲求语言技巧才能加强医患沟通.发生医患纠纷时注重缓解矛盾,避免矛盾升级,遇到无理取闹,依法依据解决,医患双方共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时吉庆;周建丽;康宁;何鹏飞;龚永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量不断增加,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大数据量处理的新需求,笔者在医院医疗数据质量监控上,引入了建立在多维数据库基础上的数据仓库技术;通过建立多维数据模型,大幅提升数据的处理能力,运用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sis Processing,OLAP)技术进行数据质量监控,分析以往数据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究产生问题的原因,为数据的预防性监控提供依据.
作者:刘晓辉;彭传薇;李小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提高军队医院处突物资储备工作质量,是确保机动卫勤务队平战时出色完成保障任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针对处突物资储备中物资的配备标准、数量、型号、规格、编码以及管理中维护、查询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7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作者:刘松君;连平;沈明鸣;李珂;陈玮婧;王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医疗卫生服务是不同于其他服务的特殊服务.从医疗信息的获取程度看,医患问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一旦患方对医疗服务产生疑惑和不满,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便会通过一切方式去收集相关医疗信息.由于其不具备专业知识,在信息的收集、分析、采纳过程中便会出现明显的偏颇.
作者:钟庆平;徐爱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现代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且集中体现在医疗设备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从医疗设备使用中涉及的安全性问题入手,阐述了进行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必要性,然后详细探讨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实施的范围、内容和检测方式,后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作者:汤黎明;吴敏;于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单病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等10个单病种临床路径与成本控制绩效分析,评价患者的满意效果.方法:收集整理2005年10月至2007年3月10个单病种的统计信息,以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将实验组(应用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组)和对照组(未应用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的患者与未应用这一方式的患者之间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率方面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单病种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模式应用于临床管理,可以明显促进CQI(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率,并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李明;王发强;郑静晨;宫静萍;向蜀芳;何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和依据,以及技术路线、应用方法和主要功能.
作者:许苹;陈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加强能力建设是军队医院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对平衡计分卡作简要介绍和相关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思想,以使命为逻辑起点,以战略为内核,从服务保障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学习成长能力、财务能力四个维度,构建了军队医院能力体系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模型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并分析了模型的平衡性、系统性、因果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作者:赵京生;李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培育第三方医疗专业配送服务中心、打造完善的医疗服务供应链是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建设的目标之一.本文对第三方医疗专业配送服务中心的基本业务模式、企业孵化器、基于SOA的网络信息平台、配送服务标准和规范、人才队伍、质量评估和绩效管理等分别进行了论述,认为通过专业化的配送服务,既可以有效地降低药品器械和医疗服务的成本,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又可以培育一批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第三方医疗专业配送服务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李毅;张震江;郭华源;薛万国;赵军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我国灾害医学救援体系是建立在国家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框架之下,本文首先分析国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进而评述我国灾害医学救援组织体系建设.
作者:樊毫军;侯世科;郑静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本课题针对军队医改的具体措施和对住院费用所产生的影响,根据医改前后医院运行状况的实际变化,对军队医改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实证分析,拟探索军队医改政策对医院医疗模式与费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方法:对军队医改前后的医疗特征、医疗费用水平及构成特点进行分析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论: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住院天数、年龄、手术情况和医改政策.
作者:龙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未来跨海作战是在高科技条件下的诸军种联合作战,具有参战军种齐全、空间多维、对抗激烈、自然地理环境特殊、气象条件复杂、战场空间延伸长、人员伤亡大等特点[1],本院遵循跨海作战的特点和规律,在训练内容、训练方法、科技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建立了符合自身实际、贴近实战需求的训练模式,在实兵演练中,卫勤保障成效显著,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作者:王兵;张永军;汤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医疗统计数据质量是数字化医院的医疗统计工作的生命.医院信息化建设进入数字化阶段后,对医疗数据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数字化医院医疗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医疗数据、统计信息的有用性及其价值,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医院管理和发展的顺利进行.数字化医院医疗数据的应用需求决定了医疗数据本身的独具特点,也决定了数字化医院条件下对于数据质量的更高要求.数字化条件下,要求医疗数据必须具备数据集中管理,多粒度共存,高效存储和调用以及有权限共享等,对于数据质量管理则要做到源头控制,环节监控,实时反馈.总之,既要实现数据信息准确、有效、快捷地传递,同时又要保证所提供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可用性和适用性等,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数据质量的重要意义以及怎样维护和监控数据质量.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数字化医院医疗统计数据质量的内涵、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刘琛玺;彭传薇;李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对指导医院建设,构建和谐医院具体指导意义[1].和谐的医院内部环境是医院安全健康发展的前提,而医患关系的建立和改善是医院和谐工作诸因素中基本重要的因素.医患关系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医疗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等方面.
作者:李国毅;王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