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路径结合健康教育对角膜塑形近视矫正术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刘明仿

关键词:角膜塑形近视矫正术,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结合健康教育对角膜塑形近视矫正术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12月选取本院进行近视矫正术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角膜塑形近视矫正术结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角膜塑形近视矫正术结合健康教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的矫正术之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8.00% (49/5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5.38%(34/5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8.0% (39/50),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2.3% (48/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角膜塑形近视矫正术中结合使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更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健脾法联合放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细胞亚群及Treg细胞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补肾健脾中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过程中T细胞亚群及Treg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2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规律化疗或同步放化疗,对照组及健脾补肾组在化疗同期分别口服不同中药方剂;各组患者在第1周期化疗第1天(D1)及第2周期化疗第7、14、21天(D7、D14、D21)检测患者T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4+/CD8+)及Treg细胞(CD4+CD25+)变化情况水平并记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或Ridit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One-way ANOVA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D1比较,CD3+、CD,+CD4+、CD4+/CD8+、CD3+CD4+/CD3+显著降低,CD3+CD8+/CD3+、CD4+CD25+/CD4+显著升高,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D14与D1及D7比较,CD4+CD25+/CD4+降低,D21与D1及D7比较,CD3+、CD3+CD4+、CD4+/CD8+、CD3+CD4+/CD3+升高,CD3+CD8+/CD3+、CD4+CD25+/CD4+降低,D21与D14比较,CD4+CD25+/CD4+降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D14与D1及D7比较,CD3+、CD3+CD4+、CD4+/CD8+、CD3+CD4+/CD3+升高,CD3+CD8+/CD3+、CD4+CD25+/CD4+降低,D21与D1及D7比较,CD3+、CD3+CD4+、CD4+/CD8+、CD3+CD4+/CD3+升高,CD3+CD8+/CD3+、CD4+CD25+/CD4+降低,D21与D14比较,CD3+、CD3+CD4+、CD4+/CD8+升高,CD4+CD25+/CD4+降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D14比较,治疗组CD4+CD25+/CD4+低于对照组,D21比较,治疗组CD3+、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治疗组CD4+CD25+/CD4+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于健康人群,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化疗药物在治疗持续期会降低患者免疫功能,但随着化疗对肿瘤的抑制和杀伤,肿瘤对机体的免疫抑制解除,患者免疫功能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在治疗期间加用补肾健脾中药可更加快速、更有效地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解除肿瘤对机体的免疫抑制.

    作者:耿平;李爱君;张学伟;王征;梁婷;张继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无创通气联合BAL对吸人性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IL-6、IL-10、CRP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无创通气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ye,BAL)对吸人性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8例吸人性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无创通气联合BAL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CT肺部病灶吸收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PCT、IL-6、IL-10、CRP水平[(3.8±0.5) ng/ml、(28.32±12.98)pg/ml、(2.36±1.23)pg/ml、(3.14±1.01) mg/L]显著低于对照组[(5.4±0.3)ng/ml、(39.45±16.02) pg/ml、(7.16±3.41)pg/ml、(3.89±1.11) mg/L],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无创通气联合BAL治疗吸人性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IL-6、IL-10及CRP的水平,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睿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胃癌组织中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意义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2,Her-2)的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7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组化)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及50例正常胃组织中Her-2的表达水平,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随访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x2检验,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期的差异,生存曲线用Kaplan-Meier法绘制.多因素采用Cox逐步回归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00例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8.0%,正常胃黏膜中无Her-2阳性表达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的表达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与位置无明显相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Lauren类型、TNM分期、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显著相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逐步Cox回归分析提示Lauren类型、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影响Her-2的表达,并与胃癌术后患者的远期生存相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8例Her-2表达阳性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平均(16.1±2.43)个月;72例Her-2表达阴性者中位生存时间(38.1±3.80)个月,经Log-Rank检验,Her-2表达阳性者与Her-2表达阴性者之间的生存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2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的浸润、转移相关,可作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这也为胃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要建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1,25(OH)2VitD3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1,25 (OH) 2VitD3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药物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造慢性肾病模型.药物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分别用5 μg/(kg·d)-1的1,25 (OH) 2VitD3和4 mg/(kg·d)-1的贝那普利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花生油灌胃.8周后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creatinine,Scr)、总蛋白(plasma total protein,TP)、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的含量.统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LSD-t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模型组大鼠尿蛋白、BUN、Scr、TG、TC含量分别(106.9±7.19) mg/24 h、(41.73 ±4.26) mmol/L、(141.13±8.04)μmol/L、(3.27±0.15)、(9.41±0.33) mmol/L,较正常组的(10.9±4.22) mg/24 h、(8.58±3.55) mmol/L、(53.33 ±7.67)μmol/L、(0.37±0.14)、(1.46±0.24) mmol/L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P、ALB含量分别为(42.80±4.74)、(19.36±2.44) g/L,较正常组的(74.48±2.68)、(34.27±2.00) g/L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药物组和阳性对照组干预治疗后,尿蛋白、BUN、Scr、TG、TC含量分别为(53.8±6.64) mg/24 h、(20.74±4.17)mmol/L、(77.58 ±7.94)μmol/L、(0.65±0.10)、(2.79±0.38) mmol/L和(56.8±4.59) mg/24 h、(23.12±4.65) mmol/L、(84.55 ±7.56)μmol/L、(0.75±0.21)、(3.08±0.46) mmol/L,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P、ALB含量分别为(54.08±3.47)、(25.13±1.83) g/L和(49.15 ±4.36)、(23.51±1.82) g/L,含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 (OH) 2VitD3能减少尿蛋白的排出,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改善脂类代谢,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马凤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模式在高度近视患者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术患者中综合护理模式的操作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9例需要实施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开展临床试验,首先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例,52只患眼)与综合组(n=45例,54只患眼),分别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3个月后两组裸眼视力、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综合组手术3个月后裸眼视力为(4.7±0.2),对照组为(4.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71,P<0.05).护理后两组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38.4±3.6)、(39.5±3.3)分,(31.4±3.2)、(31.6±3.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7.27%(34/44),显著低于综合组的97.78% (4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度近视患者实施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裸眼视力,还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

    作者:田青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与语言沟通在整形美容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和语言沟通在整形美容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进行整形美容患者130例,将患者分为4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A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语言沟通的护理模式,C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和语言沟通的护理,比较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及满意程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护理后四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2.23±0.32)、(2.11±0.38)、(2.10±0.37)、(2.01±0.34)、(1.93±0.27)分]比较,A组、B组、C组患者的躯体[(3.02±0.40)、(2.00±0.25)、(3.65±0.26)分]、强迫[(2.78±0.41)、(2.73±0.35)、(3.03±0.32)分]、抑郁[(2.34±0.45)、(2.43±0.49)、(2.78±0.56)分]、焦虑[(2.61±0.45)、(2.67±0.31)、(2.98±0.33)分]、人际关系评分[(2.03±0.41)、(2.05±0.51)、(2.41±0.46)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患者的总满意度(71.88%、96.77%、96.97%、97.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余三组的总满意度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整形美容护理中使用健康教育和语言沟通这两种护理方法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且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结合OSCE模式对护生进行实习前强化训练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对护生进行实习前强化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级大专护理专业学生为对照组(n=344),2014级大专护理专业学生为实验组(n=352),在实习前1个月分别应用传统训练法和结合OSCE训练法进行强化训练.训练结束后进行考试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考试成绩和训练效果.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85.25±6.31)、(81.20±6.83)、(85.18±7.34)、(78.18±6.34)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问卷调查,实验组认为能提高能力的学生比例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适应能力(92.33%、76.16%),分析决策能力(90.34%、77.62%),沟通交流能力(97.16%、81.69%),应急应变能力(89.77%、77.33%),团队合作能力(98.01%、84.88%)均提高,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学习积极性较对照组更高(97.16%、82.5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OSCE模式对护生进行实习前强化训练能提高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有利于尽快适应临床.

    作者:王芳;彭晖;黄文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不同产地续断中4种皂苷类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

    目的 用H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续断药材中川续断皂苷X、川续断皂苷Ⅵ、川续断皂苷XⅢ、α-常春藤皂苷4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05%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0~8 min,8%~25%A;8~36 min,25%~85%A,36~45 min,85%A,45.1 min,8%A;45.1~50min,8%A),柱温30℃,流速1.0 ml/min,载气为氮气,体积流量2.0 L/min,漂移管温度80 ℃,增益5.结果 川续断皂苷X、川续断皂苷Ⅵ、川续断皂苷XⅢ、α-常春藤皂苷在102~3 060、121.5~3 645、41.5~1 245、27~810 ng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7%、102.08%、100.95%、99.73%,RSD均小于3%.结论 该测定方法准确度、灵敏度高,分离效果理想,可为完善续断质量标准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冯良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凝血机制影响与炎性反应水平变化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凝血机制变化以及与炎性因子反应水平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2月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50例,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组89例,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组61例.血气分析检查患者血D-二聚体,固相免疫色谱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D-二聚体与IL-6、TNF-α相关性;利用ROC曲线分析血清PCT对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价值.结果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组患者血D-二聚体与血清PCT、IL-6与TNF-α水平[(3.98±0.76) μg/L、(25.80±5.61) pg/m、(27.85±4.28) pg/ml、(2.89±0.42) mg/L]均高于轻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组[(0.98±0.15) μg/L、(16.70±5.82) pg/m、(12.93±3.28) pg/ml、(0.98±0.17) m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D-二聚体与IL-6、TNF-α呈直线正相关(r=0.561、0.783,均P<0.05).以血清PCT≥2.13 ng/ml诊断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价值较高(AUC=0.872,P<0.05),敏感性为80.36%,特异性为88.41%.结论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分析原因与血清中炎性介质水平升高有关.血清PCT对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张伟;张建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与血液微量元素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血液微量元素水平与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相关性,为日常生活、临床工作明确儿童血液微量元素的重要性及促进儿童健康管理寻找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儿童720例,利用标准差离差法对生长发育状况及微量元素水平标化;不同性别及不同生长发育疾病下微量元素水平的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年龄组间微量元素的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男女铅、钙元素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微量元素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矮小儿童铅水平高于健康者,镁却低于后者;营养不良者锌低于健康者,钙低于后者;性早熟者铅高于健康者,铁高于后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微量元素水平与儿童健康状况密切相关,需重视不同阶段、不同疾病儿童的膳食结构,重点关注锌、铁,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陈亚楠;徐璟;施长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新媒体环境下翻转课堂在乡村医生《临床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在乡村医生《临床药理学》教学中的实施和效果.方法 将2013-2015在本校进行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300名乡村医生随机分为实验班和传统班,分别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临床药理学》教学,并将两班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班考核平均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班,与传统班相比,学员的客观题和主观题考核结果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法能极大激发乡村医生学员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拓展知识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使乡村医生的《临床药理学》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翻转课堂在乡村医生的《临床药理学》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乡村医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在《临床药理学》教学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琛;王庆澍;黄祚军;王利萍;陈永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髌骨软化症诊断中DWI-bSSFP序列的参数优化

    目的 优化髌骨软化症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平衡稳态自由进动(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balanced steady state free precession,DWI-bSSFP)序列的参数.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髌骨软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关节镜分级将所有病例分为中度(n=30)及重度(n=26)两组,另设对照组(n=30).采用1.5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常规扫描序列及DWI-bSSFP序列扫描,记录不同b值(200、400、600、800 s/mm2)下的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计算病变组图像的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SNR)及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比较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随着b值的增加图像信号强度逐渐增加,b值为600时的图像比较清晰,ADC值诊断效能佳,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和86%.结论 对髌骨软化症患者实施DWI-bSSFP序列扫描时,b值为600 s/mm2时能取得较高的磁共振成像.

    作者:汤巧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部分时间遮盖与全天遮盖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研究部分时间遮盖与全天遮盖对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一2016年12月确诊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并完成临床数据测定的病例108例108眼,随机分为部分时间遮盖组和全天遮盖组各54例,进行屈光矫正、双眼视觉等检查,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部分时间遮盖组轻度弱视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5.46%,全天遮盖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时间遮盖组屈光参差量>3D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7.62%,全天遮盖组为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结论 部分遮盖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效果显著,因部分遮盖能提高弱视治疗的依存性,减轻弱视儿童的心理压力,有望取代全天遮盖.

    作者:邬永生;刘瑞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肾小球滤过率方程对老年糖尿病实用性评估

    目的 评估肾小球滤过率方程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实用性.方法 选取11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年龄分为60~69岁、70~79岁、≥80岁三组,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研究各公式年龄与eGFR相关性.结果 随年龄增长,eGFR[eGFR1为(98.90±24.21)、(90.18±26.20)、(71.02±16.78) ml/min;eGFR2为(122.67±30.11)、(111.19±32.41)、(87.61±20.72) ml/min;eGFR3为(108.86±29.11)、(100.22±30.78)、(76.14±21.03) ml/min;eGFR4为(87.82±20.61)、(71.33±20.31)、(52.13±8.67) ml/min]逐渐下降,只有C-G公式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GFR与年龄相关性比较,方程1、2、3、4相关性分别为:r=-0.254、-0.261、-0.248、-0.461.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人群中,简化MDRD方程、中国简化MDRD方程4、中国简化MDRD方程5及随增龄逐渐下降;简化MDRD方程、中国简化MDRD方程4、中国简化MDRD方程5与年龄成均呈负相关,C-G方程与年龄相关性强.

    作者:徐媛媛;杨玉芝;冯琨;刘余;仲恒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华漕社区公共卫生外包支持服务成本效益分析

    目的 摸索出一套符合家庭医生制度下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经济、有效的服务体系,使公共卫生服务资源进一步得到优化配置.方法 2015-2016年采用成本测算方法对2013年和2014年华漕社区公共卫生外包支持服务模式的六大类成本进行测算,对两种服务模式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采用自制的开放式问卷,了解工作人员对两种服务模式的评价.结果 第1种模式的总成本为1 600 818.3元,低于第2种模式的总成本1 706 995.6元;两种服务模式的六大类成本构成中,劳务费、业务费和固定资产折旧维修费都分列前三位;工作人员认为两种服务模式各有优劣,对第1种模式总体评价高于第2种模式.结论 我国家庭医生责任制刚起步,家庭医生责任制下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完善,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使社区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作者:杨圣元;孙兰;叶为民;成玉萍;赵慧蓝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地塞米松联合托烷司琼对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肥胖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 评价地塞米松联合托烷司琼对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的肥胖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C组)和地塞米松联合托烷司琼组(DT组).DT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后即刻静脉注射地塞米松4 mg、缝皮时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 mg,C组患者于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PONV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C组比较,DT组患者术后24 h内总恶心发生率(58.0%、24.0%)、总呕吐发生率(26.0%、6.0%)及止吐补救措施所占的比例(66.0%、20.0%)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托烷司琼可降低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患者PONV的发生率.

    作者:苗亚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CD40和Id4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CD40和Id4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选取107例子宫内膜癌、50例正常子宫内膜及6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检测CD40和Id4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CD40在107例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8.2%,主要以阳性或强阳性表达为主,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0在子宫内膜癌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组的表达分别是29.4%、69.2%、74.5%,其阳性表达率随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升高,高分化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d4在正常子宫内膜、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癌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子宫内腺膜癌组Id4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子宫内膜不典型组两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中,Id4因子阳性表达率分别为高分化58.8%、中分化66.7%、低分化76.5%,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0、Id4二者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将来可为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研究提供新的选择.

    作者:侯学涛;田洪帅;李敏;王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精准护理理念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造影术后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造影术后出血的观察及止血的颈椎护理效果.方法 从2015年7月-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造影术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调查对象,以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35例,护理组在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同时应用出血观察与止血的精准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出血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护理组患者术后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率为2.86%,对照组为17.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为74.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手术侧的疼痛评分及示指周围肿胀(值[1.91±0.32)分、(0.12±0.04) em]显著少于对照组[(4.56±1.04)分、(0.41±0.06)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造影术后出血的观察及止血的精准护理效果肯定,可有效减少患者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轻局部损伤,可借鉴.

    作者:陈小静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药物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9月-2017年2月因急性脑梗死收治入院的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评价分析患者生活能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患者入院20 d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20 d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39.81±6.12)、(47.62±5.31)分]及Barthel指数[(49.71 ±4.19)、(57.61±4.7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7.53±7.12)d,观察组为(20.11±4.7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症状缓解率为58.18%(32/55),观察组为87.27% (48/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6% (9/55),观察组为3.64%(2/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术后康复得到保障,规范科学的护理路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惠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生肌玉红膏外敷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生肌玉红膏外敷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5年的1月-2016年的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1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对照组给予生肌玉红膏外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施治,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接受治疗后长出肉芽时间及创面被上皮组织覆盖时间[(3.9±1.5)、(17.6±5.4)d与(5.7±2.1)、(24.1±6.3)d]均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5.65%,对照组为77.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肌玉红膏外敷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效果颇为显著,能够内外兼治,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王彦辉;丁毅;柴政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