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与MRI检查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

黄琳;王龙

关键词:CT检查, MRI检查, 脊柱转移瘤
摘要:目的 对CT与MRI检查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受影像学检查的疑似脊柱转移瘤患者86例,患者均行病变组织活检行病理诊断.比较两种检查的准确度和敏感度,同时在病变椎体数、压缩性骨折椎体数、椎旁软组织肿块以及椎管内异常病变4个方面对CT和MRI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T检查在脊椎骨转移瘤的诊断中准确度为81.7%,灵敏度为84.9%;MRI检查在脊椎骨转移瘤的诊断中准确度为96.0%,灵敏度为98.39%.CT与MRI检查相比较,在准确度和灵敏度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病变椎体数、椎旁软组织肿块以及椎管内异常病变这三个方面MRI的检查结果分别为289、56和56个,CT检查结果显示分别为151、11和9个.MRT检查结果高于CT检查.结论 CT和MRI检查在脊椎骨转移瘤临床诊断上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在病变椎体数、椎旁软组织肿块以及椎管内异常病变方面,MRI检查更具优势.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卡马西平及氟羟强的松龙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卡马西平及氟羟强的松龙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源于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氟羟强的松龙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并以11点计分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0%,观察组为95.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和睡眠干扰评分[(4.16±1.39)、(3.12±2.12)分,(4.25±2.37)、(2.18±1.0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11.53±4.25)、(7.45±4.12)分,(13.37±4.34)、(6.23±3.3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较卡马西平,氟羟强的松龙治疗三叉神经痛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绪状态,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孟冰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血25-(OH)D3水平与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探究

    目的 通过测定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s)幼儿的血清25-(OH)D3水平及分布特点,探讨血25-(OH)D3水平与幼儿期RRTIs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儿科门诊收治的RRTIs患儿80例作为RRTIs组,选取同期到我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健康幼儿80例作为对照组.受检者均抽取静脉血2ml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25-(OH)D3水平.同时统计并比较两组维生素D水平,并回顾性调查研究对象维生素D制剂补充情况及平均户外活动时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r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RRTIs组血清25-(OH)D3水平为(25.7±17.3)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9±15.2)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TIs组25-(OH)D3缺乏率及正常率分别为35.00%、18.75%,对照组分别为12.50%、51.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RTIs组平均户外活动时间>2 h/d率为43.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RTIs患儿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幼儿,提示低水平25-(OH)D3可能增加RRTIs发病风险,及时补充维生素D制剂、适当户外活动有助于预防RRTIs.

    作者:田新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家庭医生责任制下社区糖尿病家庭分类管理模式浅探

    糖尿病是全球流行的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可导致血管、心脏、神经、肾脏、眼等多组织器官损害,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病种之一.本文简述糖尿病的危害以及在我国的流行情况,通过对国内外糖尿病管理模式、现状与家庭医生责任制下社区糖尿病家庭分类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总结可以借鉴国内外糖尿病管理研究的成功经验,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现有的家庭医生责任制优势进行糖尿病家庭分类管理,更好地为未来的社区卫生糖尿病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和依据.

    作者:瞿俊樯;陈志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静脉输液不同进针长度穿刺成功率和疼痛程度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进针长度对门诊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和静脉穿刺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6-9月静脉输液的203例患者,按单日和双日随机分为试验组(93例)和对照组(110例),试验组进针长度为见回血后即固定,对照组进针长度为见回血后继续进针0.2 cm然后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渗漏例数和疼痛程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试验组穿刺成功率为100.0%(93/93),对照组为94.5%(104/1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99,P>0.05).试验组未渗出所占比例为100.0%(93/93),对照组为97.3%(107/1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2,P>0.05).两组患者静脉穿刺疼痛程度比较[36(38.7%)、51 (54.8%)、6(6.5%)、0与22(20.0%)、78(70.9%)、9(8.2%)、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73,P<0.05).结论 见回血后即松手固定的方法可取得与常规穿刺固定方法相同的穿刺成功率,且不增加渗漏危险,同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可以用于临床实践.

    作者:毕昌龄;徐培培;周英;朱宁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降钙素原对早期诊断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细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应用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白细胞计数作为患者术后感染诊断指标;观察组采用降钙素原作为患者术后感染诊断指标.观察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检测指标阳性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呼吸机应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术后6、12 h阳性率分别为27.66%、51.66%,均高于对照组的8.51%、27.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呼吸机应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APACHEⅡ得分分别为(2.14±0.54)、(2.51±0.43)、(11.45±1.64)d、(11.17 ±2.87)分;对照组分别为(4.98±1.63)、(5.89±1.86)、(18.33±4.36)d、(15.65±5.63)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降钙素原应用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能够早期诊断患者感染征象,通过进行抗炎治疗等支持方法早期给予干预,缩短患者呼吸机应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贾中兴;马欢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Ⅱ、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Ⅱ、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12月对本院收治的Ⅱ、Ⅲ期结肠癌患者93例进行调查,并经临床和病理学检查确诊.对所有的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率进行分析,并确定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通过Cox回归确定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Ⅱ期结肠癌患者生存期为(59.63±10.29)月,Ⅲ期患者为(48.78±10.24)月,不同TNM分期患者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4、5年患者总生存率为92.47%(86/93)、89.25%(83/93)、82.80%(77/93)、75.27%(70/93)、69.89%(65/93).结肠癌家族史(RR=2.424,95%CI为1.265 ~4.311)、原发部位(RR=3.661,95%CI为1.638~5.009)、肿瘤形态(RR=3.987,95%CI为1.546~ 4.977)、TNM分期(RR=3.375,95%CI为1.478~ 4.451)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结肠癌家族史、原发部位、肿瘤形态、TNM分期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故在临床治疗中,应重视这些危险因素,为判断患者的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赵治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孔法与四孔法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两孔法与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2015年7-10月间胆囊结石患者50例,随机采用两孔法(研究组)和四孔法(对照组)进行手术治疗,各25例,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24h疼痛、住院时间、切口疤痕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术后24h疼痛时间为(3.4±1.3)h,低于对照组的(4.4±1.0)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壁美容满意度研究组为(84.6±6.8)分,高于对照组的(72.2±15.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3.6±0.7)d,短于对照组的(4.8±1.2)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孔法治疗胆囊结石术后疼痛轻,术后切口满意度高,住院时间缩短,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作者:靳丁丁;张多强;李宝定;李丽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疗法,试验组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每次30 mg依达拉奉+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2次/d,治疗14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在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差异进行对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常规组有效率(70.97%)相比,试验组有效率为90.3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NHIS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显著优于常规组[(13.18±1.12)、(17.83±1.21)分、(11.18±0.51)、(23.43±0.29)ng/ml,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和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段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乌头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乌头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门诊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羟氯噻喹片和美洛昔康片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乌头通痹汤进行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及疗效.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关节疼痛、晨僵时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及自汗盗汗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2.73±1.39)、(2.13±1.87)、(1.36±0.68)、(1.96±1.59)、(0.46±0.39)、(0.34±0.17)分,均较治疗前的(6.62±1.19)、(5.25±2.09)、(4.41±1.72)、(3.78±1.34)、(1.78±0.72)、(1.37±0.83)分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中医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4.31±1.08)、(4.21±1.92)、(3.51±1.63)、(2.89±2.08)、(0.88±0.62)、(0.54±0.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头通痹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改善作用,起效快,服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奇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过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近期疗效和血清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过滤(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近期疗效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7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且急性起病,入院时间≤72 h.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结合CVVH治疗.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4d两组血管紧张素-Ⅰ (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素-醛固酮系统(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RAAS)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腹痛缓解、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等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治疗72 h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及治疗21d时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胰腺脓肿)发生情况及病死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r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Ang-Ⅰ、Ang-Ⅱ、肾素、醛固酮水平分别为(10.03±0.02)、(20.61±4.39)、(0.50±1.12)、(136.46±10.32)、(12.89±2.58)、(34.90±5.62)、(0.66±0.21)、(175.39±11.35)μg/ml,均较治疗前的(14.22±2.47)、(50.89±11.73)、(1.74±0.89)、(180.43±24.42)、(14.46±2.56)、(51.63±11.69)、(1.77±0.67)、(180.39±24.46) μg/ml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TNF-α、IL-1β、CRP、IL-6、IL-8水平分别为(0.51±0.07)、(226.51±28.32)、(0.81±0.32)、(12.07±3.39)、(11.82±2.39)μ 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9±0.79)、(274.39±29.80)、(1.25±0.35)、(14.05±4.53)、(17.42±3.67)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72 h后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21 d时局部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28.52±5.39)h、(5.1±2.1)d、(11.9±2.2)分、(20.1±2.4)d、6.25%、0、(7.3±0.9)、(4.7±2.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49±7.78)h、(8.3±2.7)d、(21.3±6.2)分、(29.3±4.2)d、54.17%、27.08%、(8.5±1.8)、(5.9±2.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早期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发挥协同治疗作用,有效抑制酶促反应和全身炎性级联反应,改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促进患者症状及体征缓解,预防局部并发症,缩短病程,改善预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临床效果显著,实际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朱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远程移动医疗协同系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是国家卫生体制改革为了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步骤.远程移动医疗系统的使用是架起全科医生同上级医生、基层医院同上级医院联系的一座桥梁,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转诊评估具有积极作用.但此系统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功能在实施过程中无法充分体现.笔者根据自身实践提出相关问题并给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对该系统的不断完善、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作者:尹君;冯伟;姚梅梅;金秀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社会支持干预对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社会支持干预对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为2014年5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进行社会支持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评估,并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NHP)调查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25.3±5.2)、(13.9±2.8)、(10.6±2.5)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0±4.9)、(9.7±4.1)、(7.9±2.2)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前,观察组的精力、疼痛、情感、睡眠、社交活动、躯体活动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7.1±1.8)、(2.5±0.4)、(3.2±0.5)、(9.1±1.2)、(1.8±0.3)、(2.2±0.4)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评分[(9.5±2.7)、(45±0.6)、(4.4±0.3)、(10.6±2.1)、(3.3±0.4)、(3.5±0.3)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社会支持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吕纪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MRI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成分与临床脑缺血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MRI检测患者颈动脉斑块成分与患者临床脑缺血症状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间本院行超声检测发现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共50例(存在斑块血管102支),将其以近期(4个月内)是否发生过不同程度与患侧颈动脉相关的脑缺血性症状分为有症状组(18例,40支)及无症状组(32例,62支),分别对两组患者行MRI扫描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与患者症状间关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同时对相关性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有症状组患者平均狭窄程度为57.2%,无症状组患者平均狭窄程度为30.8%,有症状组患者检出纤维帽破溃血管26支,检出率为65.0%,无症状组患者检出12支,检出率为19.4%,有症状组患者纤维帽破溃情况明显多于无症状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斑块钙化程度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症状组患者与无症状组患者MRI图像差异显著,可通过MRI检查对患者斑块成分进行分析,为医师及早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提供有利条件,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宋长悦;邓玉辉;徐飞;周航;姜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上海市闵行区依托家庭医生制中西医结合开展高血压健康管理的SWOT分析

    通过SWOT分析的方法探讨在上海市闵行区(闵行区)依托家庭医生制以中西医结合模式开展高血压健康管理的优势、劣势、机会、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探讨闵行区依托家庭医生制中西医结合开展高血压健康管理的可行性,为社区高血压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依托闵行区相对完善的家庭医生制度基础,积极推进高血压健康管理模式的改革,将中医纳入健康管理工作,以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开展高血压健康管理工作是切实可行的,但须注意工作经验的及时总结、工作流程的逐步规范和监管措施的切实到位,规避因家庭医生人员不足、能力不足、监管缺位、居民信任不足导致的管理质量下降.

    作者:马应忠;孙兰;刘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S100A4和骨桥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 探讨S100钙结合蛋白A4(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4,S100A4)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11月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用抛硬币法随机选取9只进入糖尿病组,另9只进入对照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65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注射3d后尾静脉采血测血糖浓度,连续三次>250 mg/dl为造模成功.4周后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处死.解剖取视网膜,速冻,-70℃保存.用同样方法取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用ELISA法检测S100A4和OPN的浓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S100A4和OPN[(24.80±1.01)、(206.37±11.78) ng/L]与对照组比较[(11.42±1.37)、(99.94±9.23)ng/L],浓度均升高,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100A4和OPN是DR新的生物标志物,S100A4和OPN表达下调可能会有效抑制DR的进展.

    作者:闫锡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行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24 h尿蛋白定量、定性、尿β2微球蛋白及尿红细胞等各项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r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尿红细胞水平分别为(0.81±0.18)g、(0.103±0.022)mg/L、(6.26±2.98)个/HP,均较治疗前的(1.23±0.34)g、(0.192±0.039)mg/L、(13.02±3.32)个/HP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慢性肾炎应用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尿蛋白及尿常规红细胞等指标,意义重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保肝、补充钙剂、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前者服用甲氨蝶呤,第一周5 mg/次,第二周10mg/次,第三周15 mg/次;后者服用来氟米特,体重>50 kg时,初始剂量50 mg/次,3次/d;3 d后改为50 mg/周;体重≤50 kg时,初始剂量40 mg/次,3次/d;3 d后改为40 mg/周,指标改善达到相关标准后停药,并通过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ESR、CRP、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性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tional index,BASFI)、不良反应等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BASDAI、ESR、CRP、BASFI分别为(3.12±1.68)、(21.50±11.68)mm/h、(10.01±6.14)mg/L、(20.13±12.12),均低于对照组的(4.35±1.52)、(29.35±12.41)mm/h、(14.35±8.46)mg/L、(27.15±10.36),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服用来氟米特治疗疾病,其临床疗效确切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左乙拉西坦联合氟桂利嗪治疗难治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及分析对难治性偏头痛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与氟桂利嗪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间接诊的患难治性偏头痛的12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单纯给予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0.25 g/次,1次/d;研究组6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桂利嗪联合进行治疗,5.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接受为期6个月的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分别为(5.68±1.29)、(4.22±1.23)、(3.17±0.8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7±1.07)、(4.89±1.17)、(4.05±0.87)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难治性偏头痛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时自我效能及认知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时自我效能及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5年6月本辖区327名即将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160名,采用常规孕晚期护理干预;干预组167名,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自我效能及认知能力.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产后4周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干预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结果期望、自我效能期望、自我效能总分[(135.19±24.22)、(129.56±30.04)、(264.75±56.4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8.88±25.31)、(95.84±27.60)、(194.69±50.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后两组调查对象自我效能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分娩知识、分娩态度、产时应对行为[(18.28±6.05)、(43.13±10.09)、(31.16±9.8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31±5.24)、(32.27±5.32)、(22.52±6.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后两组分娩知识、分娩态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孕妇的自我效能感激认知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干预,以提高孕妇的自我效能期望.

    作者:岳桂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河南省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应用方式的探讨

    本文立足于我省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阐述河南省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及其所具备的优势,以老年人力资源的发掘与应用为着力点,并为河南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探索适合我省省情的新养老服务模式.

    作者:刘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