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长抑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子痫前期的关系研究

齐峰;满淑红;王兰玲

关键词:子痫前期, 生长抑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相关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外周血中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IGF-1)的水平,探讨其与子痫前期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013年3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90例孕妇外周血中SST、IGF-1的水平,正常对照组30例子痫前期组60例,其中子痫前期组又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3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SST在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水平分别为(41.9±5.4)、(21.3±5.6) 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子痫前期组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水平分别为(47.6±4.8)、(36.2±6.1)ng/ml,重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在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水平分别为(90.3±17.9)、(211.0±36.1) ng/ml,子痫前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在重度子痫前期组与轻度子痫前期组分别为(74.3±14.6)、(106.2±21.5) ng/m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患者的血清SST与IGF-1呈负相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76,P<0.05).结论 SST、IGF-1水平变化可能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并且两者可能相互影响.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序贯性护理指引对重型脑损伤开颅术患者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序贯性护理指引对重型脑损伤开颅术患者营养状况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136例重型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经CT检查后,均接受重型脑损伤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营养神经、预防应激性溃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行肠外营养支持及常规护理.研究组术前经鼻置入胃肠减压管,术中将营养管通过减压管置入空肠内,术后6h内尽早给予肠内营养,同时辅以序贯性护理指引,包括根据每日基础代谢耗能量输注等容量的营养液,循序渐进控制输注量;定时监测胃容积变化并合理调整输注速度等.记录术后第1天及术后7d患者体质量及氮平衡变化情况,并检测血清CRP,Hb、TP、ALB等指标变化情况.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浆TSH、皮质醇、IgA、IgG、IgM等免疫指标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营养干预后,研究组患者CRP水平为(7.06±1.19)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3±6.49) mg/L,体质量及累计氮平衡、Hb、TP、ALB水平分别为(57.0±2.9)kg、(1.91±1.84)g、(92.6±7.9)、(38.3±6.4)、(74.81±7.32)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7±4.5)kg、(-0.76±1.50)g、(82.6±7.5)、(32.1±5.4)、(68.35±5.2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辅助实施序贯性护理指引7d后,研究组TSH、皮质醇、IgA、IgM、IgG水平分别为(1.32±0.18)IU/ml、(538.6±47.1)nmol/L(2.71±0.58)、(1.45±0.59)、(14.3±1.9)g/L,与对照组的(1.18±0.11)IU/ml、(710.3±42.1)nmol/L、(2.10±0.64)、(1.11±0.56)、(12.4±2.7)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重型脑损伤开颅术后,序贯性护理指引下行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利于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恢复,及早纠正受伤机体分解代谢水平及内分泌紊乱,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钮林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探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的12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价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并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rating scale,IPSS)评价患者的前列腺的排尿症状,采用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QOL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I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莫桂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1483例孕妇血清钙、镁、锌、铁含量分析

    目的 分析孕妇血清钙、镁、锌、铁含量,指导孕妇合理补充.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本院就诊的孕妇1 48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孕期分为孕早期组342例、孕中期组560例、孕晚期组581例;根据孕妇年龄分为≤24岁组241例、25~29岁组741例、30~34岁组349例、≥35岁组152例;选择同期体检的同龄健康妇女127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血清钙、镁、锌、铁含量水平.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不同孕期各组血清钙、镁、锌、铁水平及缺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晚期组钙、镁、锌、铁水平均低于其他组,缺乏率均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5岁组镁、铁含量均高于≤24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孕妇血清钙、镁、锌、铁的含量随孕期及年龄变化而有差异,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合理补充.

    作者:管会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2008-2014年厦门市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厦门市2008-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暴发疫情特征,为预防腮腺炎的流行与处理提供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08-2014年厦门市报告的腮腺炎暴发疫情资料用Excel2007及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4年共报告报告病例77人,波及2 733人,平均罹患率为2.74%.77例病例均为学生,男40例,女37例,性别比为1.08:1.病例年龄段为6~ 18岁,其中10岁以下病例14例(18.18%),10~18岁病例63例(81.82%).4起腮腺炎暴发疫情2010年报告1起(25.00%),2012年报告2起(50.00%),2014年报告1起(25.00%).4起暴发疫情11月报告2起,报告病例46人;12月报告2起,报告病例31人.4起腮腺炎暴发疫情分布为思明区2起,报告病例44人;湖里区2起,报告病例33人.4起暴发疫情均在学校发生,其中小学1起,报告病例14人;中学3起.结论 厦门市腮腺炎暴发疫情发生率较低,主要集中在思明及湖里区中小学,发生时间为11、12月,应通过做好麻腮风疫苗接种工作、在学校开展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及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做好暴发疫情的防控工作.

    作者:谢群;马姗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在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1-10月的DPN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三组.甲钴胺组(n=43):给予甲钴胺0.5 mg,肌肉注射,1次/d;加巴喷丁组(n=47):口服加巴喷丁300 mg,2次/d;联合治疗组(n=48):在应用甲钴胺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加巴喷丁300mg,2次/d,疗程均为14 d.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加巴喷丁组总有效率(68.1%)显著高于甲钴胺组总有效率(46.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75.0%)较加巴喷丁组及甲钴胺组疗效更好,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加巴喷丁与甲钴胺联合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加巴喷丁或甲钴胺,且安全性好.

    作者:李伶俐;李春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厦门市居民胰腺癌死亡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探讨厦门市居民胰腺癌死亡变化趋势,为厦门市胰腺癌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胰腺癌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等评价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胰腺癌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胰腺癌死亡率为2.55/10万,年均上升8.58%,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1.68倍;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升高逐渐升高,死亡年龄中位数为66岁.男性(OR=1.96,95%CI为1.62~2.37)、生活在城市(OR=2.11,95%CI为1.68~2.64)和2010-2014年时间段(OR=1.50,95%CI为1.24~1.81)、高龄(OR=1.47,95%CI为1.43~1.51)是胰腺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厦门市居民胰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应以城市、男性、老年人群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重视胰腺癌防治工作.

    作者:林艺兰;林福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个性化需求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个性化需求干预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 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循环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需求干预护理.采用自行制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相关健康需求评估问卷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患者心理焦虑状态评分,并比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各指标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内容及健康获得观念、焦虑状态等方面得分为(63.92± 11.87)、(72.54±12.66)、(68.64±13.13)、(39.33±6.8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6.74±12.79)、(54.14±12.44)、(54.36±12.97)、(53.12±7.23)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干预组(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个性化需求干预护理后,患者的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患者的心理焦虑等负性情绪明显改善,促使患者增加了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沈晓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镜检、RDT和Nest-PCR诊断疟疾的应用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镜检、快速诊断试纸条(rapid diagnostic test,RDT)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tion,Nest-PCR)诊断疟疾应用领域及价值.方法 收集2011-2015年疑似疟疾病例血样,采用镜检、RDT和Nest-PCR进行检测,比较分析3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综合性能.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收集疑似疟疾血样64份,镜检、RDT和Nest-PCR检测阳性率均为53.13%,3种方法恶性疟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P>0.05).RDT和Nest-PCR 3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00%.结论 RDT可以应用于基层检测,但须进一步开展镜检或Nest-PCR确诊.

    作者:王艳琴;朱韩武;陈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心肌缺血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心肌缺血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8例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规范的心肌缺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 (cTnI)、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MB)浓度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TnI、CK-MB浓度分别为(1.34-0.47) ng/L、(38.47±5.84) U/L,均高于治疗前的(0.28±0.08) ng/L、(13.54±4.38)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TnI、CK-MB水平与对照组的(1.93±0.53) ng/L、(57.94±9.54) U/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HR、CO、LVEF分别为(79.72±13.63)次/min、(3.81±1.45)L、(46.33±12.37)%,与对照组的(92.67±14.72)次/min、(3.12±1.18)L、(37.58±14.6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有效降低心肌缺血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浓度,且不易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在保护心肌方面安全有效.

    作者:杨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全程陪伴结合自由体位管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程陪伴结合自由体位管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32名足月妊娠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6名.对照组产妇无家属陪伴,且采取常规的仰卧位待产及分娩;试验组产妇采取家属及导乐全程陪伴配合自由体位管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分娩控制感.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试验组产妇的第一、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453.67±11762)、(14.58±17.14) min],低于对照组[(510.65±121.85)、(25.38±22.82)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总产程[(476.25±127.97)、(561.66±128.39)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口述分级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VRS)、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评分[(6.01±1.39)、(19.87±3.18)、(2.79±0.3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32±1.56)、(27.05±2.79)、(3.97±1.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产妇视觉模拟焦虑评分尺(visual analogue scale of anxiety,VASA)评分为(3.58±1.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0±1.24)分,分娩控制量表(labour agentry scale,LAS)评分为(169.67±17.9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1.28±17.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全程陪伴结合自由体位管理可促进初产妇的分娩进程,缓解产妇的疼痛及焦虑,提高产妇的分娩控制感.

    作者:杨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益气聪明汤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益气聪明汤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益气聪明汤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听力改善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6.15%,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低频区与高频区的听力分别为(47.9±6.2)、(41.7±5.8)、(41.2±5.7)、(42.2±6.0) dB,均优于治疗前的(69.1±7.9)、(69.3±8.3)、(68.4±7.3)、(68.8±8.0) 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低频区听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聪明汤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听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苑明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生脉散联合归脾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生脉散联合归脾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本院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患者76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生脉散联合归脾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24 h心电图变化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42%,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慌[(1.01±0.02)、(0.41±0.03)分]、气短乏力[(1.12±0.09)、(0.40±0.06)分]、头晕[(0.71±0.14)、(0.31±0.11)分]、失眠[(0.91±0.08)、(0.48±0.06)分]、烦热[(0.90±0.06)、(0.58±0.05)分]、口干[(0.85±0.17)、(0.36±0.14)分]积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心率失常次数[(494.11±112.36)、(301.94±100.62)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生脉散联合归脾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心率,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惠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丁香叶提取物对大鼠药物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丁香叶提取物(folium syringae extract,FSE)对CCl4诱导的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研究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FSE低剂量组、FSE中剂量组、FSE高剂量组,模型组用CCl4制备慢性肝损伤大鼠模型,FSE低剂量组、FSE中剂量组、FSE高剂量组预防性给药7d,24 h后处死,分别测定血清中ALT、AST,血清和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含量,并相互比较.取肝组织病理切片进行病理学比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FSE低、中、高剂量组均能够降低药物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中,FSE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提高药物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SOD含量,降低MDA含量,提高GSH-Px含量,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匀浆中,FSE高剂量组能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GSH-Px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丁香叶提取物对CCl4诱导的大鼠药物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姜月红;王燕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2000-2013年云南省罗平县鼠疫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曲靖市罗平县2000-2013年鼠疫监测结果.方法 采用资料分析法,整理罗平县近2000-2013年的鼠疫监测数据,计算鼠密度、蚤指数、染蚤率等监测指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0-2013年,罗平县检验鼠7 044只,分离鼠疫菌6株,鼠疫菌检出率为0.085%;检验媒介3 654只,未分离到鼠疫菌;监测鼠血清2 241份,阳性血清19份,阳性检出率为0.85%;反向血凝检验19份,阳性19份,阳性检出率为100%.鼠密度变化无规律性,不同年份的鼠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蚤鼠1 113只,染蚤率为15.80%,梳检媒介3种3 654只,印鼠客蚤占42.42%;缓慢细蚤占38.62%;不等单蚤占18.97%,蚤指数为0.52,不同年份染蚤率和蚤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罗平县鼠疫处于低度活跃状态,要加强监测工作,预防鼠疫死灰复燃.

    作者:曹木仙;徐洪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应用于监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心衰)分为心衰组55例和无心衰组57例,对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无心衰组患者的SBP水平为(159.45±14.33) mm Hg(1 mm Hg=0.133 kPa),显著低于心衰组的(178.45±9.45)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心衰组患者的R波振幅综合(∑R)、QTC和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 wave terminal force of V1,PTF-V1)水平分别为(124.35±18.34)mV、(0.412±0.011)s、(0.023±0.015)mm·s,均显著低于心衰组的(132.87±8.93)mV、(0.435±0.022)s、(0.055±0.016)m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可用于判断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对患者合并心衰情况进行鉴别,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郭冰;朱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社区落枕病诊疗中的数字化X线摄影应用

    目的 探讨分筋理筋手法治疗社区落枕病中的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13年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和一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DR检查的落枕病患者共80例,分析其DR表现与疾病的关系.结果 总患者中治疗前DR发现生理曲度改变68例,寰枢间隙不对称40例,颈椎旋转33例,颈前后软组织肿胀75例,合并其他颈椎疾病47例,无明显异常4例,而治疗后DR发现相应异常患者数分别为34、7、0、0、41、26例.结论 DR能清晰显示落枕病颈椎的解剖结构及其变异,对其软组织的密度、厚度变化也能很好显示,对其治疗有很好的监测作用,为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为本医院提供落枕病资源积累,此方法适应了社区的需要,促进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疗事业的发展.

    作者:覃朝锋;廖庆华;王逸柳;罗运飞;彭国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厦门市城乡居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厦门市城乡居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和变化趋势,为厦门市急性心肌梗死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3-2014年厦门市城乡居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资料,用死亡率、死亡率年均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change,APC)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2003-2014年厦门市居民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6 507例,死亡率为31.84/10万,标化死亡率(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SMR)为31.89/10万;其中城市死亡3 480例,死亡率为25.61/10万,SMR为26.90/10万;农村死亡3 027例,死亡率为42.05/10万,SMR为38.54/10万.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逐渐升高,在85岁以上年龄组达到高峰,峰值分别为886.04/10万和1 177.75/10万.时间变化趋势检验显示,厦门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仍维持在较平稳水平.结论 厦门市城乡居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应以男性、老年人群为重点防治对象,重视急性心肌梗死防治工作.

    作者:张琼花;陈敏;林艺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本院门诊接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经过3个月护理后以随访方式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及骨密度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72.40±9.64)、(72.01±6.97)、(81.48±4.18)、(74.57±6.75)、(74.95±4.47)、(68.08±5.51)、(73.92±6.25)分与(82.95±13.01)、(83.25±7.36)、(88.05±6.69)、(79.78±7.51)、(80.18±3.74)、(73.63±5.58)、(81.31±7.3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44、8.393、6.656、7.672、8.563、4.548、7.312,10.898、14.091、8.977、10.381、12.732、6.817、10.724,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0.65±0.22)、(0.78±0.17)g/c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6,P<0.05).结论 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骨密度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邱慧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乌司他丁(ulinstatin,UTI)对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2月入住本院RICU的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期间UTI应用剂量的不同,分为小剂量组(10万U)、中剂量组(20万U)、大剂量组(30万U),2次/d,静滴,其余治疗方案为常规抗感染、祛痰、吸氧、对症支持治疗.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治疗1周前后WBC、CRP、PCT,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90.9%、94.1%,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WBC[(14.44±3.14)、(12.83±4.24)、(9.32±3.31)x109/L]、CRP[(28.31±11.41)、(24.78±9.04)、(20.63±9.54) mg/L]、PCT[(1.84±0.42)、(1.31±0.33)、(0.98±0.25) 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发现,与大剂量组比较,治疗后小剂量、中剂量组患者WBC、CRP、PCT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8.02±2.38)、(6.62±2.53)、(5.35±2.61)d]、住院时间[(13.91±3.04)、(11.17±2.45)、(9.02±2.5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发现,与大剂量组患者相比,小、中剂量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应使用大剂量UTI增加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且视病情变化的急缓,决定是否进一步加大UTI的用量,控制病情,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体征,减轻肺组织损伤,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闫登峰;朱春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不同龈下冲洗方式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牙周炎通过不同牙龈下冲洗方式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40例(74颗)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37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超声龈下刮治后冲洗器给药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菌斑指数、探诊出血指数、附着丧失以及探诊深度变化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菌斑指数、探诊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探诊深度分别为(0.88±0.21)、(1.07±0.27)分、(2.11±0.63)、(4.02±0.44)m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44±0.33)、(2.04±0.68)分、(3.03±0.88)、(5.37±0.8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均较治疗前[(3.29±0.74)、(3.59±1.04)、(3.29±0.88)、(3.31±0.88)分]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牙周炎患者通过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赵芙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