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军队医院应用网络技术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实践

王玲;徐正雄;王洪强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 网络技术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医学信息丰富多彩,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拓展继续医学教育途径,能有效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效果.本文介绍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平台、WEB技术、网页技术、远程技术丰富继续医学教育信息资源,拓展继续医学教育途径的方法和获得的效果.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军队医院应用网络技术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实践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医学信息丰富多彩,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拓展继续医学教育途径,能有效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效果.本文介绍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平台、WEB技术、网页技术、远程技术丰富继续医学教育信息资源,拓展继续医学教育途径的方法和获得的效果.

    作者:王玲;徐正雄;王洪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批量重度烧伤伤员的相关费用分析及预防性投入的必要性

    通过总结分析批量重度烧伤伤员的治疗投入和特点,着重论述烧伤预防性投入和建立相关制度的必要性,为平时治疗批量重度烧伤伤员提供预算参考,同时为实战条件下组织进行批量重度烧伤伤员的救治提供依据.

    作者:刘琼;马学华;黄少平;张恩君;于光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影像病案在病案数字化中的作用

    通过在院内建设数字化影像病案系统,提高了病案的共享性、安全性及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诊疗、法制和管理的需求.影像病案是病案数字化走向电子病历这一目标过程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病案管理现代需求的较好形式.

    作者:张康莉;刘召平;蒋志伟;刘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机动医疗分队野战部局的多目标问题

    卫勤分队布局优化研究是通过对布局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战时机动卫勤分队展开布局的优化方案.文章阐述了影响布局的多种因素及多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合成方法,并尝试通过现代管理和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

    作者:王东胜;徐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的应用与探讨

    目的:引进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用于门诊药房的调剂工作,达到迅速作业、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方法:分析军人药房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的工作模式,并与传统发药模式相比较.结果: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能提高发药的速度和准确性,改善药房服务质量.结论: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在药房应用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门诊药房的服务形象.

    作者:刘晔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军队医疗系统实施员工帮助计划的可行性论证

    1 员工帮助计划(EAP)概述员工帮助计划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通过专业人员为组织、员工提供诊断、评估、培训、专业指导与咨询,帮助员工及其家庭成员解决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1].19世纪末,一些美国企业建立了职业酒精依赖项目(0AP),开始关注员工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密切关系[2].1920-1930年,美国西部电气公司根据Hawthorne的建议,对员工提供社会和心理支持,诞生了EAP的雏形.此后,EAP的服务内容扩展到职业发展、家庭生活等,对象也扩展到员工家属.目前,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90%以上建立了EAP.

    作者:初晓;王诗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以军事斗争卫勤准备为牵引 促进军队医院全面建设

    本文把军事斗争卫勤准备融入军队医院平时的全面建设之中,形成相互牵引、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阐述了主要做法、成效和体会.一是要打牢保障能力基础,为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二是抓住军队医院的建设特点,走出特色发展路子;三是做好平时应用与战时保障的关系,全面提升以练为战的作风养成.

    作者:吴满;周界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强化野战医疗所建设的探讨

    随着军队体制编制调整和联勤体制建立,野战医疗所面临成员不稳定、人员构成不全面、全科人才缺乏、综合救治能力薄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综合保障效能的发挥.为此,医院一是强化战备教育,提高战备意识;二是建立规范的人员训练机制;三是改变现行人员抽组模式;四是建立卫勤指挥自动化系统.

    作者:徐茂云;刘世君;徐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观念决定成败 质量决定兴衰

    医疗质量既决定患者的命运,也决定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抓住了医疗质量这个的生命线.本院在打造质量品牌过程中,积极培养医务人员的质量观念,塑造其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同时,健全各种机制,加大质量考核,将品牌效益提升贯穿始终

    作者:梁时荣;谢多双;马毅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型综合性医院药品采购与供应分离管理模式的探讨

    本文对大型综合性医院药品采购与供应分离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该模式的特点是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经济效益和防止了腐败滋生,并初步形成了法制化和科学化药品管理的新体系,对改进药品管理和服务的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昆;王瑾;栾复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加强他律自律提高军队医院医德建设

    利用古典哲学中他律、自律对立统一的原理,通过对医德建设、维系的论述,把医德他律、医德自律在军队医院医疗服务中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多元化、多类别、多层次、可操作的医德规范和价值体系辅以激励、约束、认同等措施,实现医德维系.

    作者:金跃;冯爱民;李晓英;吴佩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循证医学环境下的临床医学图书馆员工作意义与素质探讨

    循证医学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临床实践的新模式和医疗决策的新思维,标志着临床医学将从经验医学阶段进入循证医学阶段.文章简述了循证医学的概念及其现状,以及临床医学图书馆员的新服务模式.从当前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临床医师的需要、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3个方面,分析了在循证医学环境下,临床医学图书馆员参与循证医学工作的重要意义.详细阐述了临床医学图书馆员作为循证医学佳证据的提供者之一,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及EBM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参与到循证医学工作中,并主动为临床医师提供高质量的情报信息服务.

    作者:张爱芳;袁万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构建和谐医院之管见

    本文基于如何构建和谐医院,从内涵及标准、内容、措施三方面,全面阐述了构建和谐医院的内涵,指出了构建的标准和内容,提出了构建和谐医院应采取的措施.

    作者:王凌波;伍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实现军队医院科学发展的策略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在全面剖析了笔者所在医院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实现军队医院科学发展的四个策略选择:坚持优势集中化策略,保重点强特色做大做强大器官疾病综合救治平台;坚持管理精细化策略,加强细节管理提升医教研工作质量,强化军事医学特色;坚持成本领先化策略,通过增加收益从根本上提高医院总体收入;坚持服务人性化策略,增进情感交流创建和谐医院.

    作者:孙汉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军队医改人员门急诊用药分析

    为了更好地推行军队医改,落实《军队合理医疗用药范围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促进合理用药、规范用药,提高处方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本文对门急诊处方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豫生;张俊虎;王杰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时期军队疗养院的效益分析

    长期以来,军队疗养院在公益性、福利性的定位和思维模式下,既不用充分的考虑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成本核算,也不用考虑扩展服务范围、扩大经营规模等生存发展问题,游离于市场之外,在自有的体系中封闭运行,普遍缺乏对效益的系统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军队疗养院的管理思维应跳出计划经济的逻辑框架,考虑市场规律的调节作用,考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疗养院的经营运行方式.因此,定性定量分析军队疗养院的效益,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课题[1,2].针对新的历史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军队疗养院的效益分析应从三个方面加以考量:即军事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作者:金芸;王淑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建立军事病理方舱建制的构想

    笔者设想的军事病理方舱,是一组功能全、性能稳定、重量轻、体积小的病理技术设备的整合,能在战争或突发事件中迅速对伤类和伤情作出诊断,争取时间,挽救官兵生命,保证部队战斗力.军事病理方舱建制在未来战争或突发事件中将发挥特殊和重要作用.

    作者:刘庚勋;李正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论产品整体理念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的应用

    运用现代营销学有关产品整体理论对医疗卫生服务产品进行5个层面的分析,建议医院管理者以此审视本医院的服务水平,将这一理论的5个层面有机地应用于日常管理活动,使医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并保持优势地位.

    作者:陈林;肖蕴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军队医院战备建设应把握的几个关系

    笔者结合本单位战备建设的实践,反思当前军队医院战备建设的经验和问题,对搞好医院战备建设应把握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黄泽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医院间护理终末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

    目的:设立一套医院间护理终末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综合运用头脑风暴法、专家分类和排序法、典型调查法等管理学和统计学的研究思想、方法和技术,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筛选.调研范围涉及68所军内外医院的135名医院管理、护理管理和医院统计专家.结果:设立12项指标,包括工作效率指标7项和工作质量指标5项.结论:医院间护理终末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更有助于客观、科学地在医院之间进行终末质量的评价和分析.

    作者:吕伟波;周秀华;张罗漫;李静;曹阳;王冬;陈羽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