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生根;牛忠英;崔三哲;周建中;张艳茹
临床学科是医院重要的内生性卫生资源,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复合资源,其建设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医院管理的重点[1-5].本文运用系统理论、文献回顾法等,尝试对军队医院临床学科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深入探讨临床学科的成长规律奠定基础,为临床学科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孙金海;张鹭鹭;郭强;胡蓉;张志锋;马玉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将由单纯医疗型向综合保健型发展,在对病人进行技术服务同时也应给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健康信息与技能,即通过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健康促进工作策略,把防病、保健的医学知识和方法传授给人们,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从而促进病人康复;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从而有利于医院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王敏;郭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首支维和医疗分队于2003年4月至12月,在刚果(金)维和任务区建立了中国第一所维和医院.为适应环境变化、保障任务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中国维和医院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医院,为圆满完成维和卫勤保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杨国平;何晓健;胡高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分析我军远程医疗发展现状、国内常用远程医疗通讯技术及特点、南沙诸礁卫勤保障特点与开展远程医疗的必 要性可行性,指出南沙诸礁开展远程医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设想.
作者:田辉荣;罗五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加强药事管理,是确保基层医院医疗、保健、科研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维护患者健康,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环节.本文试对新形势下军队基层医院药事管理呈现的特点和面临问题作简要分析,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提出基本对策.
作者:郝少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找出影响军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增进官兵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SF-36量表评价联勤某部1035名军人的生命质量,同时调查可能影响生命质量的个人特征、文化因素、社会经济及有无慢性病等情况.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对每一种影响因素分别分析,找出影响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时,单位编制、单位居住地、年龄、军龄、性别、婚姻状况、慢性病、文化程度、职务、类别、经济收入等11种因素与生命质量的各领域均有关系.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在排除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后发现,对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疾病和类别.结论:积极开展体能训练,注意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活跃边远地区部队官兵的文化生活;教育军官自觉维护家庭稳定,融洽官兵关系是提高联勤部队官兵生命质量的关键.
作者:田拥军;苗京亚;刘家传;王曲;王金标;偶继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奥地利医疗保健工作有四个特点:一是有十分健全的医疗保障机制;二是医院服务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三是医院后勤保障十分现代化;四是卫生资讯工作非常扎实.这些特点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是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二是医院在费用控制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三是卫生信息建设必须全面系统、注重实用;四是现代医院管理者必须学会关心员工.
作者:唐毅;岳增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军队医院在当前调整精简的形势下,为适应新军事变革对未来生存和保障能力的要求,必须实施精品战略.精品战略是自然法则,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的生存之道,也是提升生存和保障能力的必然选择.中小医院提高生存和保障能力,必须要在技术、人才、服务中打造出精品,要找准技术突破口并给予超常规的扶持,要激发人才的竞争潜能,提供一个以人为本的成才环境.在服务上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个性化服务,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提升医疗服务内涵,同时维护好以良好的信誉形成的公信力.
作者:贾丹兵;闵新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历年来,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的分布状况,考生适应能力和试题难易程度等问题是大家所关注的.为此,我们分析了2004年参加我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的556名考生成绩,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后,对不同的项目进行了统计,并应用教育统计学及教育测量学的原理,对各门课程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目前我院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作者:余刚;李立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未来高技术海上作战将呈现许多特点,对药材消耗有重要影响,对药材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未来高技术海上作战药材保障特点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药材消耗量增大,药材消耗种类增加,药材消耗速度加快,药材运输、补给困难.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这些对策包括:一是建立完善的药材保障体系,药材保障工作在联勤指挥部的指挥下统一进行,实施区域性和建制性相结合的药材保障;二是制定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海上作战相适应的药材储备标准,增大药材储备数量,加强沿海一线药材仓库建设,扩大仓库容量;三是应采取机动灵活的形式,确保药材补给通道的通畅.
作者:王福利;温世浩;陈国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军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材保障能力.方法: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SARS期间我军应急药材保障存在的问题.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建立和完善军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材保障体系.结论:军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材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建立,对提高我军应急卫勤保障能力、维护和提高部队整体应急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旭华;吴雁鸣;白宗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前,对军队药学勤务尚无明确定义,一般来说是指军队药学业务工作,其首要任务是策划、贮存、供应军队为完成战伤救治、疾病防治、防疫保健等任务所需要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军队药材供应管理学就是我军研究药材供应的学科.本文通过对美军平战时药学勤务改革的分析,提出我军药学勤务定义是为完成军队战伤救治、疾病防治、防疫保健等任务所提供的药学服务,并明确了药学勤务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者:储文功;蒯丽萍;刘照元;陈静;顾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5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办法>(简称<实施办法>),对军队医院药品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强化药品管理工作,确保药品质量,更好地完成军队医院药品保障工作,是我们面临的新的考验和挑战.结合医院药品管理的工作经验,谈几点体会.
作者:李良桥;巫朝伦;苗立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派遣医疗分队参加国际维和行动的卫勤保障,是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重要标志.医院作为派遣维和医疗分队的主体,依据联合国所赋予的各项任务,在派遣工作的组织和准备上,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周密的计划.担负派遣任务的军队医院还必须在人员选拔和抽组、各种技能的培训、物资装备的筹措、分队的组织与管理、卫勤任务的评估等方面进行充分准备,确保所派遣的医疗分队能顺利地完成联合国赋予的维和卫勤保障任务.
作者:宋斌;肖海;姜成华;李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国有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面临资金压力,主要原因有:①国家投入减少;②自身增量资金缺乏;③区域资金存量有限;④医院利润空间降低.引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就国有医院在引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相关对策进行阐述,主要对策有:①加强政策理论研究;②项目充分论证;③事先建立科学的合作伙伴评估体系;④合理控制引资合作项目的规模;⑤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
作者:陆华;李景波;徐迪雄;任家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运用系统理论、文献回顾法、深层访谈法等,跟踪调研某区域23所医院临床学科发展,分析医院各类资源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建立了医院临床学科作用机理模型;将军队医院临床学科的发展划分为二个时期、三个阶段,对各个阶段的标志、规模、效率、能力等内容进行了比较;并对其作用和成长进行了讨论.
作者:孙金海;张鹭鹭;郭强;张志锋;胡蓉;张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根据对主管层及各医疗机构的决策有效性进行评价的结果,确定各机构医疗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对整个医疗系统有效性的贡献大小.方法:系统考虑各医疗机构之间协调性及医疗机构与上级主管部门的主从关系,运用DEA分层系统评价方法测算卫生人力总数、床位数、医疗设备总值、药品支出等医疗资源配置情况.结果和结论:系统配置效率为有效的前提下,主管部门可根据各医疗机构对系统有效性的贡献大小有侧重地采取措施,提高医疗机构的配置效率.
作者:马玉琴;陈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护士站应用计算机进行医嘱及住院病人各项费用管理三年来,由于护士对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软件功能掌握不完善以及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发生了一些费用及药品方面的差错,导致病人对医院收费等方面的质疑与不满,影响了医院的形象及病人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蒋菊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业务训练工作应该说是每一所医院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我院是一所队属医院,位于戈壁深处,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长期以来,学习训练工作的效果不佳,极大地制约着医院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院立足于长远发展,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业务学习训练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训练效果.
作者:刘文博;樊蕾蕾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