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氢氯噻嗪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效果研究

严静;许丽萍

关键词:高血压, 糖尿病, 氢氯噻嗪, 氯沙坦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氢氯噻嗪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在本院住院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情况下,试验组使用氯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照组使用氯沙坦进行血压控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1、2、3、4周后,试验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147.40±19.19)、(138.18±19.81)、(127.83±20.95)、(121.55 ±21.08)mm Hg(1 mm Hg=0.133 kPa)与(101.87±15.58)、(92.63±15.86)、(83.16±17.18)、(75.87±17.42)mm 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6.21±19.24)、(150.79±19.53)、(145.75±19.97)、(140.41±20.01)mmHg与(106.14±14.4)、(100.99±14.43)、(96.14±15.14)、(91.57±14.97)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血尿素氮与尿微量白蛋白[(5.67±1.38)mmol/L与(25.47±5.06)mg· g-1· Cr-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25±1.04)mmol/L与(38.73±5.98)mg·g-1·Cr-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氢氯噻嗪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血压,降低治疗过程中药物对其他器官的损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可以考虑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吸入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吸入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在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1吸/次,2次/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1支/次,1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并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血气分析、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评分(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MMRC)、6分钟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ing test,6MWT)结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VC、FEV1、FEV1%分别为(3.32±0.41)、(2.25±0.32)L、(67.23±8.0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6±0.23)、(1.77±0.21)L、(56.73±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PaO2为(74.23±4.19)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3±3.23)mm Hg,研究组PaCO2为(43.12±2.19)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62±2.42)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MMRC评分为(1.33±0.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0.41)分,研究组6MWT为(432.52±33.28)m,明显长于对照组的(390.23±24.38)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稳定期中重度COPD治疗中,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吸入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血氧分压,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爱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综合性心理干预措施对精神病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52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综合性心理干预.采用抑郁情绪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情绪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urses'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评定两组患者情绪,并采用SF-36简明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分别为(37.9±6.7)、(38.2±9.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6.7±8.9)、(46.2±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NOSIE'总计得分、总消极因素、总积极因素得分分别为(162.54±9.44)、(12.32±3.78)、(82.44±3.74)分,与对照组的(155.25±8.20)、(22.25±3.92)、(66.13±3.7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SF-36量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得分分别为(78.25±8.13) 、(76.45±8.56)、(76.21±9.43)、(77.31±8.01)、(74.25±8.72)、(76.35±8.21)、(76.31±8.96)、(74.58±9.3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45±8.23)、(72.12±8.89)、(72.86±9.58)、(73.44± 8.51)、(70.17±8.24)、(72.41±8.74)、(72.15±8.78)、(70.48±9.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显著减轻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爱菊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出血诱因知识普及联合舒适护理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认知程度及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出血诱因知识普及联合舒适护理对肝硬化上消化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双盲法将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健康教育(出血诱因知识普及)联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平均止血时间、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干预前后疾病知识认知度及遵医行为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分别为(2.4±0.6)d、(1.4±1.1)次、(14.3±6.4)d,对照组分别为(4.1±1.4)d、(2.6±1.4)次、(18.4±9.6)d,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疾病知识认知度、遵医行为评分均明显上升,分别为(97.5±2.5)、(86.3±5.9)分与(92.2±2.3)、(81.4±4.2)分,与干预前[(54.4±6.2)、(53.5±7.1)分与(60.7±5.8)、(60.1±6.0)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疾病知识认知度、遵医行为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出血诱因知识普及联合舒适护理能明显提高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健康知识认知度及遵医行为,显著缩短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次数.

    作者:姜丽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应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早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11月采用临床试验双盲法随机选择ACS患者100例,分为低剂量组(50例),给药剂量10 mg/d,高剂量组(50例),给药剂量40 mg/d,30 d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前,两组OX-LDL、hs-CRP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2周时,两组患者OX-LDL、hs-CRP[(0.54±0.12)、(0.38±0.12)、(0.43±0.11)、(0.23±0.12)mg/ml、(10.23±1.83)、(7.21±1.91)、(8.34±1.95)、(3.56±1.91) μg/ml]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sOX40L和hs-CRP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sOX40L和hs-CRP [(27.62±16.18)、(11.43±8.27) pg/ml、(11.82±1.52)、(5.74±0.73) μg/m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sOX40L及hs-CRP水平变化差值对比,低剂量组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浆sOX40L差值为(4.32±5.2) pg/ml,hs-CRP为(7.45±5)μg/ml,高剂量组分别为(18.61±12.72) pg/m、(14.12±4.89)μg/ml,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个月两组均未发现胃肠道、皮疹、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未出现肝肾功能受损现象.结论 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ACS能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并且是可行和有效的,但其具有剂量依赖性,早期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ACS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苗智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氢氯噻嗪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使用氢氯噻嗪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在本院住院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情况下,试验组使用氯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照组使用氯沙坦进行血压控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1、2、3、4周后,试验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147.40±19.19)、(138.18±19.81)、(127.83±20.95)、(121.55 ±21.08)mm Hg(1 mm Hg=0.133 kPa)与(101.87±15.58)、(92.63±15.86)、(83.16±17.18)、(75.87±17.42)mm 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6.21±19.24)、(150.79±19.53)、(145.75±19.97)、(140.41±20.01)mmHg与(106.14±14.4)、(100.99±14.43)、(96.14±15.14)、(91.57±14.97)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血尿素氮与尿微量白蛋白[(5.67±1.38)mmol/L与(25.47±5.06)mg· g-1· Cr-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25±1.04)mmol/L与(38.73±5.98)mg·g-1·Cr-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氢氯噻嗪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血压,降低治疗过程中药物对其他器官的损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可以考虑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严静;许丽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肿瘤靶向治疗护理研究进展

    肿瘤靶向治疗是当前癌症治疗新的研究热点,并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靶向治疗的三大类药物(小分子药物、单克隆抗体、疫苗)、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制、适应证及不良反应.重点综述了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护理要点及护理进展.

    作者:刘红霞;刘红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自拟控颤汤对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应用自拟控颤汤后帕金森病(Pakinson disease,PD)大鼠旋转行为的变化,以证实自拟控颤汤对PD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4年6月-2015年3月利用立体定向仪向SD大鼠黑质内注射6-羟基多巴胺成功复制PD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多巴丝肼治疗组(西药组)和自拟控颤汤治疗组(中药组)各10只,对照组8只(未造模),给药后第14天和第28天进行旋转行为学测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模型组大鼠治疗前、第14天和第28天旋转行为平均转速分别为(12.28±1.79)、(11.98±1.74)、(12.07±1.68)转/min,西药组大鼠平均转速分别为(12.36±1.64)、(8.35±1.43)、(6.79±1.37)转/min,中药组分别为(11.69±1.59)、(10.12± 1.57)、(8.65±1.39)转/min,自拟控颤中药组和西药组PD大鼠治疗后第14天和第28天均较治疗前旋转次数有所减少,同时治疗后较模型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模型组治疗前后则无变化.结论 自拟控颤汤能改善PD大鼠旋转行为,验证了自拟控颤汤对PD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崔瑞亭;杨申;苗翠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中国甘肃网的健康传播状况调查

    对中国甘肃网健康传播状况的调查发现,网络健康传播对女性关注度偏高,中西部地区关注不够,健康传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权威性.网络健康传播对医患关系的构建有着直接影响,影响着大众对健康的认知,良好的网络健康知识传播有利于增强大众对疾病的认识和健康观念的养成.

    作者:肖久佳;谭蓉;曾朝辉;胡言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云南省2007-2012年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2007-2012年云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变化趋势,为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云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数量、执业资格和注册情况、学历构成、职称构成等进行描述,分析6年间的变化趋势.结果 (1)2007-2012年,云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量逐年增加,但增加速度缓慢,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低于同年度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2)云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以大专为主,职称以初级为主,而且副高以上职称比例高于全国;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比重、注册护士的比重及医护比均高于同年度全国和西部地区,但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比重呈逐年下降.结论 云南省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力配置方面虽得到一定发展,但仍存在卫生人员总量严重不足、增长缓慢、医护比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作者:陈平;杨添懿;常巍;孟琼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STAT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6,STAT6)在正常食管黏膜、癌旁非典型增生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5月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40例癌旁非典型增生及2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TAT6的表达.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样本率的比较用行列表资料的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STAT6 mRNA在正常管黏膜组织、非典型增生组织和食管鳞癌组中都有表达,其相对表达强度依次升高,分别为(0.085±0.000)、(0.519±0.001)、(0.860±0.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30,P<0.05);STAT6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非典型增生组织中及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依次升高,分别为(0.339±0.001)、(0.486±0.001)、(0.624±0.00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4.735,P< 0.05);STAT6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P<0.05).结论 STAT6的表达增强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李寅;吴红芳;刘安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小剂量普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 分析探讨小剂量普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高血脂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患者66例,随机分组,一组为参照组,共33例,使用普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进行治疗,非诺贝特的用量为200 mg,每日清晨服用一次,普伐他汀的用量为20 mg,每日晚餐服用一次,而另一组为研究组,共33例,也使用普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进行治疗,非诺贝特用量同参照组,普伐他汀的用量为10 mg,每日晚餐服用一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评价的指标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以及不良反应率.其中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为(3.10±0.34) mmol/L、甘油三酯为(1.58±0.07) mmol/L、总胆固醇为(4.98±0.45)mmo]/L,而参照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为(4.12±0.23) mmol/L、甘油三酯为(2.98±0.67) mmol/L、总胆固醇为(6.31±1.21) mmol/L,研究组各指标均较参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24%,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5%,研究组的混合型高血脂症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普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不仅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岩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患者实施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的诱导作用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实施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的诱导作用.方法 对2012年7月-2014年11月在本院接受麻醉治疗的5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根据麻醉诱导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丙泊酚诱导)和观察组(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诱导),对比分析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对循环功能的影响.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药量、苏醒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分别为(85.74±13.58)、(0.24±0.07)、(28.95±4.73)、(32.53±10.56)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46.37±11.85)、(0.58±0.11)、(58.49±6.71)、(73.34±9.8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循环功能情况评分[(11.32±3.08)、(17.84±4.52)分]、术前后循环功能评分上升幅度[(3.11±0.75)、(10.43±1.3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68.00%,观察组为92.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实施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的麻醉诱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耐受力,缩短临床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的疼痛,加快苏醒时间,改善循环功能.

    作者:魏凤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得分情况,SF-36量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况、总体健康得分情况及复发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分别为(50.05±5.02)、(40.50±5.72)、(65.20±6.26)、(56.28±6.69)分,均低于护理前的(68.13±7.94)、(60.82±7.25)、(68.15±7.92)、(60.80±7.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理后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况、总体健康得分分别为(74.56±10.42)、(79.36±12.61)、(74.65±13.02)、(80.02±13.60)分,均高于护理前的(55.20±5.24)、(59.35±8.64)、(62.22±8.21)、(58.24±6.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况、总体健康得分与对照组[(60.18±5.25)、(62.21±10.40)、(65.53±12.31)、(64.37±13.0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8.18%,低于对照组的47.2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作者:郭峰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赖性心理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赖性心理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6月收治的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依赖性心理和焦虑得分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依赖性、焦虑性得分分别为(32.84±1.51)、(36.53±2.43)分,均优于干预前的(34.30±2.05)、(39.76±2.9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依赖性、焦虑性得分均优于对照组的(33.78±1.56)、(37.88±2.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及依赖心理,提高其自理能力,改善心理状况.

    作者:戴丽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南宁市兴宁区城乡高血压患者管理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南宁市兴宁区城乡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相关行为等现状,为探讨城乡高血压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4年8月在辖区内已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城乡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398例作为研究对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农村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79.3%)高于城镇(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患者在家监测血压率(50.7%)高于农村患者(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患者对血压正常值、WHO推荐的盐摄入量、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及高血压常见并发症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城镇和农村患者的饮酒率分别为5.7%、12.4%,不同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患者体育锻炼的比例(80.3%)高于农村(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患者血压收缩压为(140.8±17.8)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农村患者的(154.1±18.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P<0.05);城镇患者舒张压为(81.3±10.9)mm Hg低于农村患者的(86.2±10.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P<0.05);城镇患者血压控制率为51.5%(118/229),高于农村患者的23.7%(40/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53,P<0.05).结论 城镇高血压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农村,应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建设,保障农村地区高血压管理的有效进行.

    作者:林焕年;蒙增慧;卢毅;黄华兴;周吉;杨绍湖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措施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疼痛(OR=20.950,95%CI为5.499~79.818)、年龄(OR=6.716,95%CI为2.049~22.014)、胆心综合症(OR=2.808,95%CI为1.105~7.131)和过度压迫止血(OR=1.683,95%CI为1.323~2.382)是导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结论 疼痛、过度压迫止血、年龄、胆心综合症是导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原因,应采取适当措施,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提高重视,避免和降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影响.

    作者:张成武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1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康复训练,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1次/d,2周为1个疗程,休息3d继续下个疗程,共治疗4~6个疗程.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4%,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NIHSS、ADL评分分别为(28.14±3.97)、(14.70±6.51)、(28.36±1.08)、(14.39±5.94)分,治疗后分别为(7.94±1.03)、(72.09±17.64)、(13.06±1.85)、(50.60±15.39)分.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NIHSS、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李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组织多普勒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在高血压患者LVEF与MAD相关性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对高血压患者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研究分析LVEF与MAD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方法 选择2014年2-12月收治的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对心切面的心尖四腔进行存图,利用组织二尖瓣环位移(tissue mitral annular displacement,TMAD)软件测量运动曲线.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得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大充盈速率(peak filling rate,PFR).记录并比较两组心率、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PFR、二尖瓣环中点处大位移(mitral annular displacement,MAD)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LVEF与MAD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PFR、MAD分别为(142.28±30.03)ml/s、(8.81±1.84)mm,低于对照组的(177.24±47.29)ml/s、(15.33±1.6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VEF与MAD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可以准确、方便地评价左室舒张和收缩功能,进而证实LVEF与MAD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杨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临床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7月9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为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参比组和综合组各49例.参比组患者予以常规呼吸内科药物干预,在常规治疗同时综合组患者辅以激素吸入、无创正压通气、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等综合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等肺功能指标的差异性,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肺功能FEV1、FVC、VC、PEF各指标参比组分别为(1.53±0.42)、(2.43±0.65)、(1.53±0.40)L和(216.40±35.45) L/min,综合组分别为(2.45±0.70)、(2.96±0.73)、(2.90±0.81)L和(253.03±37.83)L/min,综合组各指标均优于参比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综合组患者治疗效果为97.96%,明显优于参比组的79.5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呼吸内科药物干预的基础上辅以激素吸入、无创正压通气、纤支镜吸痰等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肺功能,有助于其预后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于欣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乡村医生执业考核模拟题(十一)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