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鲜利;翟力
随着国家关于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院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医疗服务市场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和赢得顾客份额,医院应在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树立医院管理是经营、医院服务是营销的概念[1-4],以优质的医疗服务,低廉的服务价格来赢得顾客.
作者:何志成;苏国同;郑南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军队医院卫生经济组织机构,是围绕军队医院经济管理的职能目标,以一定结构形式和活动方式,将各种知识结构的医院经济管理人群有机地组合、合理地分工与协调,实行科学的组织管理的系统机构,是军队医院执行经济管理和经济目标的基本体制,是医院经济管理的职能部门.
作者:李泽;关兵;张亚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通过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公平与效率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的一般描述,分析导致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成因,认为政府部门的干预作用和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是影响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过程的主要外部力量,是医疗服务公平与效率问题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在医疗服务市场中,我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必须通过提高政府干预的有效性和市场调节的整体性来进行调节与改善.
作者:陈亮;陈志兴;袁蕙芸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本文介绍了对军队伤病员全程服务与管理的做法:一是建立伤病员三级管理体系,由军队伤病员管理领导小组、伤病员管理办公室和科室休养连构成.二是完善伤病员管理制度,包括集体预约就诊制度,院长代表值班制度,伤病员出入院交接制度和请销假制度.三是强化服务措施,包括门诊服务,住院服务,院外服务措施.采取上述做法,方便了军人就医,密切了医院与部队和伤病员的关系,杜绝了伤病员违纪违规行为.
作者:向月应;陈文亮;王庆林;易秀英;朱世和;王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以社会生产力学说一般原理为指导,对医院科技生产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做初步探讨.医院科技生产力的本质可以理解医院创造、传播与转化医学科学技术(特别是临床医学科学技术)的能力(即科技创新力、科技传播力和科技转化力).医院科技生产力由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和管理五大要素所构成.本文对各要素在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做简要分析.
作者:许红民;蔡金华;刘振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将医疗风险减至低限度实属必须.我院门诊部在院党委领导下,从实践中探索门诊医疗风险的管理,确保窗口单位医疗安全.几年来门诊量增加30%,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作者:曹东萍;许樟荣;牛恩喜;张坚;贾富坤;安京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资本经营是以资本的保值增值为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按照资本运动规律来经营并优化配置医院全部资本和生产要素的经济活动.资本经营为现代医院发展注入活力,是现代医院经营的更高层面,也是提高医院效率与效益的有效途径.医院利用资本经营机制,能够调整优化服务结构、规模结构、市场定位及经济结构,实现存量资本的重新配置,以确保医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徐祖铭;崔建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医疗收费是个敏感的社会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和媒体的关注.作为一个特殊行业的消费品,其消费和价格的关系一般不为公众和患者所理解,这就要求医院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规范收费标准,对收费价格尽可能地公开、透明,同时在医疗收费方面坚持诚信服务,取信于公众和患者.
作者:王德洪;王国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是北京军区一所中心医院,2000年,正式担负陆海空三军联勤保障任务,保障单位增加了21个,保障人员增加了18.2%,但实行联勤保障三年多来上拨医疗经费严重不足,制约着保障质量.
作者:陈杰;曹慧;李冬雪;安洪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医院文化是医院群体在为人类获得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历史发展和历史创造过程中所构建的特殊文化形式[1].医院整体价值观和医院精神构成了医院文化的核心.随着一定社会形态的发展变迁,文化形态也将发生变化.新世纪变幻莫测的内外环境,必将为医院文化赋予新的内涵.作为体现新时期医院活力显著的标志之一--改革创新,不仅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这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赋予医院文化建设的时代特征.
作者:朱光君;陈恒年;张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积极做好为兵服务工作,军医大学要结合自身特点,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一是建章立制,坚持在医疗服务上下工夫;二是真帮实带,坚持在培养人才上下工夫;三是加大投入,坚持在提高为兵服务效能上下工夫;四是紧贴实际,坚持在提高部队战斗力水平上下工夫.为兵服务的主要经验与体会:一是领导重视、认识提高是坚持姓军为兵方向的关键;二是建立完善机制是提高为兵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三是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是搞好为兵服务的基础.
作者:黄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代谢综合征定义为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高血脂、向心性肥胖、微量白蛋白尿六种疾病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刘明;卞金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 培养方法1.1 培养对象 医院学科带头人不应仅仅是医学专家,还应该是学科领域的战略家,有较强的学术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1,2].
作者:朱役;吴雁鸣;夏合金;杨宝林;袁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分配管理是军队医院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军队医院分配管理中存在着以下问题:质量考核系统不够完善,缺乏分配依据;对各种分配形式的作用缺乏理解;没有把医院的目标与理念较好地设计进去;没有弄清楚评价要素与分配形式的关系.结合管理实际,提出建立内部分配体系,应从四个方面加以考虑:①谁创造价值.②创造了多少价值.③拿什么分给价值创造者.④给价值创造者分多少.
作者:姜福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成为军队医院管理者关心的问题.本文介绍了ISO9000标准的基本知识,在分析医院医疗服务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在医院实施ISO认证的必要性.指出了通过在医院引入ISO9000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改善了医院的质量保证体系,推动了医院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医院整体实力.
作者:王政;黄殿忠;崔亮;云庆辉;田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临床路径早由美国应用于健康照顾系统,是一种包容了质量保证、循证医学及质量改进思想的质量管理方法,目的是应对与日俱增的降低费用的压力[1].
作者:陶月玉;钱介荣;庄永忠;郭晓东;张红英;朱林杰;徐正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军队机关门诊部担负着所属体系部队卫勤保障的重要任务.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应付危重病人的急诊救治是其医疗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者:肖俊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为完善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01年9月1 519份出院病历,分析抗菌药物用药情况及存在问题.结果:1 519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的1 090份,占71.8%,其中预防性用药占66.1%,治疗性用药占30.3%,无适应证用药占3.6%;用药不合理占30.3%,联合用药占50.5%,三联以上占10%,四联以上占2.5%.结论:存在的主要问题:①预防用药指征过宽.②围手术期用药不规范.③联用用药不当.④禁忌证和慎用证错误用药.
作者:韩丽萍;朱惠英;姚小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进一步优化军队卫生事业费供应与管理,本研究对××个团以上单位2002年度卫生事业费供应保障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部队卫生事业费保障水平存在明显不足,结合实际,本文提出要改善这种局面,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提高思想认识,立足节约挖潜.②优化标准结构.③确立增资机制.④确定项目经费比例.⑤建立考评体系.
作者:高社;张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 强化联勤观念使卫生联勤群体化在卫生联勤启动初期,部分医务人员还存在模糊认识,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以前的卫勤保障体制就不错,目前还体会不出联勤体制优越性的消极工作状态;二是联勤不联勤是领导的事,让我怎么干就怎么干的被动工作状态;三是联勤不联勤,来了病人就诊治的混乱工作状态.
作者:尹强;王立安;贺冠宪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