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叶深溪;吴汉森;杨云滨
为探讨疗养院的形象在疗养院管理中的作用,随机抽取了来院疗养的疗养员900人,采用问卷形式,对疗养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讨论。
作者:万萍;姜兰芳;刘华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1-3]。为加强护理学科建设,在北京军区联勤卫生部的部署安排下,对我区现有的和拟申报的全军以及军区的专科中心的护理学科情况进行评估。现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徐冬梅;张秀英;莫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探讨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的质量标准,本文阐述了建立质量标准应把握的原则;质量标准包括的内容;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内涵性;为部队服务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经验。
作者:王亚平;徐黎明;王俊锋;金玉;王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探讨医疗指标数据的质量管理,本文阐述了医疗质量指标的形成与内容,分析了医疗质量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产生原因,讨论了医疗质量指标管理的要点及措施。
作者:高筠;董军;胡湖;高艳华;熊巨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科技论文产出的数量与质量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单位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加强这一方面的有效管理和监控,也是纳入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近几年来,我院非常注重加强对科技工作人员投送科技论文的管理;加之,有效的激励手段,使我院在全国医疗机构中发表论文数一直名列前茅。
作者:李博;叶深溪;吴汉森;杨云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认真分析当前形势,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医院管理大胆地实施改革。经过二年多的预期探索,我们实行了四项改革措施,基本完成了管理模式的转变。走出了适应目前环境需要的医院管理新路子。
作者:李炳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军队护理发展的负性因素,思考应对措施,促动军队护理的健康持续发展。方法:对军队护理实践进行回顾,对医、护群体结构进行调查,以对比分析与逻辑演绎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军队护理发展负性因素为:①群体结构的低层面偏态分布;②队伍成分的社会化演绎;③管理资源的非专业化流向;④工作模式的“克隆化”倾向;⑤管理思维的二值误区。结论:合理群体结构;保持军护优势比例;注重学科带头人的专家内质,强化学科内涵管理;构建自身特色的工作模式;实践“模糊思维”的管理理念,是军队护理重塑辉煌的重要途径。
作者:宋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探讨医疗管理改革的经验,本文阐述了南京军区5所医院及其医疗体系单位2年来的就医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分析总结医改试点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作者:熊林平;裴学荣;张美进;陈文亮;马修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探讨新时期医院门诊部的建设与管理的经验,本文阐述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门诊部工作的特点;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新形势下,医院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并提出了医院门诊部建设和管理的措施。
作者:耿岘萍;季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解放军第107医院座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烟台。医院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展开治疗床位500张,康复床位200张;病房设有中央传呼、中心吸引、中心供氧、电视电话、空调等。它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它是第四军医大学、总后军医学院等院校的教学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和军区“五优医院”。近年来,医院在管理机制上大胆改革创新,实行了科主任和护士长竞争上岗、面向社会招聘人才、物资采购实行“三三制”,经费管理实行“联审会签”,已在军区得到推广。先后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直线加速器、X-刀、内生场热疗系统、磁共振、带激光导向定位系统的高档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诊疗机(DSA)、全身CT、彩色B超、微探头超声胃镜、肠镜等大型诊疗设备600余台(件),总价值达6000余万元。我们的血管外科系统、创伤骨科系统、肿瘤治疗已成为军区重点专科中心,射频消融治疗心率失常、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大面积烧伤救治、消化系统介入治疗、肾脏移植与血液透析以及影像诊断是当地的优势学科。培养和引进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硕士以上研究生近70名,先后获国家和军队科研成果50余项。我们始终坚持以理论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以专科为龙头,以质量为根本,以落实“三个代表”为目的的建院方针,使医院全面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军区在我院召开了“后勤改革与创新座谈会”,得到总部、军区首长和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与赞扬。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改革与创新,使军区全面建设再创新高。(张东)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探讨医院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任用的经验,本文阐述了选拔任用学科带头人必须坚持政治和知识能力的高度统一;必须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作者:邓奕祥;石英文;凌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加速驻军医院信息科的建设,本文阐述了驻军医院信息科的现行设置的情况,以及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设信息科的设想,为驻军医院信息科的建设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作者:王继伟;王德铸;杨文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探讨小医院的学科建设,本文阐述了遵循医学发展规律,找准发展的方向;选好学科带头人,建设好人才梯队;横向拓展联合,提高攻关能力;坚持不断投入,实现持续发展;制定奖惩制度,建立竞争机制。
作者:沈平;梁雨合;郭念凯;宋景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探讨利用医院现架病历的审查工作来提高环节医疗质量,本文阐述了制定“现架病历评分表”及现架病历审查的目的与意义,介绍了利用“现架病历评分表”进行现架病历审查的主要做法;并总结了实施2年多的经验。
作者:文其武;胡文魁;吴伟斌;浦金辉;唐甫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始终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做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摆在医院全面建设的重要位置上。作为医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建全规章制度、纳入医院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取得了较好成效。
作者:白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社会统筹和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模式已被确定为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方向,而实行这种模式的难点在于个人医疗账户。本文从建立个人医疗账户的原因和背景入手,分析了我国个人医疗账户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个人医疗账户的发展趋势作一分析。
作者:吕世伟;张鹭鹭;刘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科研课题立项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科研课题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及效益”作为一级指标,并将其再分解为12个二级指标,各项指标分别赋予三条评价要素,以此制定相应的评分范围。结果:采用科研课题立项评价指标体系对申报的科研立项课题进行筛检后,申报各级科研课题立项的资助率以及论文成果的产出有明显的提高。结论:科研课题立项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挑选出质量较高的课题,对科研管理及学院的科研水平有促进作用。
作者:刘兴太;王世鑫;张克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解我军部队人员口腔医疗的需要,探索口腔疾病发病规律和口腔医疗保健现状。方法:将部队人员口腔医疗需要情况按需要后送医疗的程度分为四类,分别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填写记录。结果:共调查人数为1 701人,共有83.3%人需要按期后送口腔医疗,有45.6%人需要及早后送口腔医疗,有1.7%人需要紧急后送口腔医疗,有7.4%人不需要任何后送口腔医疗。结论:我军部队人员的口腔医疗需要十分普遍,口腔医疗任务也十分的艰巨。并提出改善口腔疾病医疗条件、加强口腔疾病预防工作、建立口腔疾病防治程序等几点建议。
作者:李刚;岳小红;王成龙;李洁;唐荣银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强化医院改革,拓展医院发展空间,本文阐述了由于医疗服务模式的变化,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给医院带来了新的挑战。医院只有拓展空间、谋求发展,才能在改革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刘长伟;李炳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探讨护理管理人才的新型素质,本文阐述了护理管理者必须改变观念,树立现代护理管理人才形象。在护理管理中善于授权,善于应用激励理论,善于应用人本原理;不断创新,努力做一名新型的护理管理者。
作者:彭莲;权秋莎;王雪岩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