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盛夏饮食宜清淡

黄树海

关键词:盛夏, 饮食, 心脑血管意外, 日平均气温, 医学专家, 天气状况, 室内温度, 运动量, 死亡率, 发生率, 中暑, 心脏, 心衰, 湿度, 清淡, 疾病
摘要:随着气漫日渐升高,我国大部省市的日平均气温都达到30℃以上,湿度也随之增加.医学专家认为,这种天气状况下,心衰的发生率增加1倍,心脏的死亡率增加1.5倍.同时,更易导致中暑、心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发生.炎热的夏天,专家提示要减少运动量,保持室内温度在24℃左右,特别注意饮食上要清淡.
现代养生(上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人如何安度盛夏

    时值酷暑季节,糖尿病患者由于抵抗力弱故需注意一些相应问题,以免病情加重,诱发并发症.

    作者:韩素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浅谈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机理

    本人在70多年的行医过程中,通过研读<黄帝内经><道德经><易经>等经典,并躬亲实践,逐步悟出了医源于道,医道同参,相互为用的道理,对发展中医理论体系及中医理论体系研究方向,也有一些小小的心得,不揣冒昧,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作者:李少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翩翩起舞春常在

    悠扬的乐曲,悦耳的歌声,柔和的灯光,欢快的舞步,吸引着一群群交谊舞爱好者翩翩起舞.每当我,融入到这欢乐的人海时,顿时,忘却了病痛,忘却了烦恼,带来了愉悦和欢乐.

    作者:天夫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动练脊柱 青春常驻

    不少著名的医学家都认为,人体的衰老不是从眼角的第一道皱纹、鬓边的第一根白发的出现才开始的.身体柔韧性的减弱(气虚)才是人体衰老的第一征兆.其中脊柱的变化尤为典型--几乎所有的疾病都是由于脊柱功能的退化或者病变而引起的.

    作者:曾庆馀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老人夏日巧养生

    人到老年,身体与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削弱.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老人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平衡更易遭到破坏,因而容易发生中暑.中暑后,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患、贫血和肺气肿等慢性疾病.所以,夏天老人的生活一定要注意高温的气候变化.

    作者:黄治铌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测一测,你会不会中风

    中风不仅是老年人的问题,30-40岁男人中也有不少人发生中风.为预防中风的发生,您可测试一下自己将来是否会有中风发生.

    作者:程树元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盛夏饮食宜清淡

    随着气漫日渐升高,我国大部省市的日平均气温都达到30℃以上,湿度也随之增加.医学专家认为,这种天气状况下,心衰的发生率增加1倍,心脏的死亡率增加1.5倍.同时,更易导致中暑、心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发生.炎热的夏天,专家提示要减少运动量,保持室内温度在24℃左右,特别注意饮食上要清淡.

    作者:黄树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为官清廉寿自高

    为官是否清正廉明,怎么与养生挂上了勾?李伯言阴间断案,因私心萌发造成殿上起火.虽属<聊斋>中故事,但绝非生编捏造,而是以一定的科学事实为依据.

    作者:张普陶;聂还贵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老人与处世

    照理说老人们经历了人生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在为人处世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加倍珍惜爱情、亲情、友情,更容易保持好人缘.笔者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有些老年人善于为人处世,很重感情,知足常乐,笑口常开,晚年生活幸福美满;有些老人却十分缺乏处世经验,亲情淡薄,心理不平衡,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自寻烦恼,令人十分遗憾.

    作者:文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从陈逸飞之死谈中年养生保健

    年仅59岁的著名画家陈逸飞去世了,又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年人在社会各种岗位上充当着骨干或中坚的角色,虽然他们已较成熟,心理生理状态都较稳定,但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各种不如人意的生活变动或应激事件如住房紧张、拖老带小、生活负担重、子女上学或就业以及职称职务等问题,会构成他们大量的心理社会的紧张刺激,而这些心理社会应激源是中年人患癌症或身心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的主要诱发因素.

    作者:袁浩龙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祛除心脑缺血,喝小分子水解决

    以心脑缺血为主的心脑血管病,会发展成为心梗、脑梗等危重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现已逼近42-60岁的中年人,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其形成的病因是高血脂、高血压、高血黏度和心脑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

    作者:陆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男性更年期自已打打分

    以下有两个测试表,供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测试打分.表一:共有10个问题.①近期是否常常感到困倦?②是否感到乏力和注意力难以集中?③身高是否变矮?④是否对目前的生活感到乏味和失去信心?

    作者:王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老人再婚宜长寿

    老年人失偶再婚有益身心健康.因为许多老年人丧偶后,在生活上失去了相互体贴、相互关顾的伴侣,在精神上、情感上失去了依赖,特别是每当在生活上遇到一些困难或者患病之时,就会产生思念配偶之情,这使老年人的心理活动更加复杂,容易产生孤独感,并由此引发成抑郁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加重组织器官的退化衰老,甚至激活癌细胞的发生而扩展成癌症.

    作者:滕小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验方五则

    治成人多涎症方茯苓、桂枝、白术、生姜各12克,党参、黄芪各15克,升麻、甘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5天为1疗程.

    作者:容小翔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老人出门,脚下留神

    常常听到老年人跌跤的消息,跌跤的老年人轻则疼痛几天,重则反复痛几年,甚至引起骨折、心肌梗死等,因跌跤而导致死亡者亦时有所闻.在美国,外伤是年过65岁老年人死亡的第六原因,而这些外伤又多与跌跤有关.故慎防老年人跌跤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榕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健康杀手--自由基

    氧既是维系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同时又可能成为生命的杀手.在吸进体内的氧气中98%的氧被正常利用,而2%的氧被氧化酶所催化,分别形成过氧化离子或超氧化离子;这些离子能在细胞中进一步转变为化学反应极其活跃的氧自由基,又称活性氧.活性氧(即自由氧)就是人在生活过程中摄取食物和营养素后,人体氧化过程中的副产物.

    作者:唐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如何避免丙烯酰胺的毒害

    卫生部日前发布公告,建议国人尽可能避免连续长时间或高温烹饪淀粉类食品,改变以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减少因摄入致癌物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卫生部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监测结果显示,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如油炸薯片和油炸薯条等)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而我国居民食用油炸食品较多,暴露量较大,长期低剂量接触有潜在危害.

    作者:谷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现代养生(上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上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