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放化疗后结直肠癌患者复发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卢宏霞;韩存芝

关键词:结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 血清学检测
摘要:目的 探索血清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进行测定,并采用拟合优度检验方法筛选能够预测复发的肿瘤标志物组合.结果 单项检测肿瘤标志物敏感性较差,CEA、CA19 -9、CA24 -2阳性水平影响复发.佳预测预后组合方案为CEA、CA19 -9.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价的依据.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综合防治对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防治对骨质疏松性腰背痛人群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月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14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70例,干预组予以抗骨质疏松治疗和进行系统腰背肌锻炼,并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综合干预,仅定期随访.结果 两组患者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背肌力、疼痛加重次数、新发椎体骨折等方面比较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进行社区综合防治可以缓解腰背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椎体骨折的发生.

    作者:朱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应用奥马哈系统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健康问题的评估

    目的 应用奥马哈系统对出院2周内的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护理健康问题进行评估,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5例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1~2周进行社区家庭访视,社区护士应用奥马哈系统评估患者个人的、现存的健康问题.结果 脑卒中患者健康问题分布在奥马哈系统的四个领域,其中出现问题多的是营养、处方药物治疗方案、住宅、神经-肌肉-骨骼功能等方面的问题.结论 奥马哈系统能够全面地评估脑卒中患者出现的健康问题,为社区护士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金萍;高擎擎;黄金月;尚少梅;万巧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天宝.治疗前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都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P<0.05),而观察组比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红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社区互动式健康教育对减少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复发及降低医疗费用的作用

    目的 探讨在社区进行互动式健康教育对减少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复发及降低医疗费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与社区女性进行互动式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前后一年的妇科疾病复发次数及治疗费用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对女性进行为期一年的互动式健康教育后,妇科疾病复发次数及医疗费用明显减少.结论 互动式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生殖系统疾病复发及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江功英;黄小红;闵灵;彭梅华;毛莉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构建高职护理专业(助产方向)课程新体系

    本文从助产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入手,设计了素质全程、能力递进的结构示意图,构建了护理(助产)专业“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并通过培养途径的选择、创新教学模式及助产岗位方向模块的教学实践等措施,促进了护理专业建设和助产护理专科化的发展,提高了护理(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作者:许红;冯蓉;廖文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茯苓与土茯苓的鉴别与临床应用

    中药是祖国医学用于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调剂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中药调剂时,临床医生和药剂人员往往有对茯苓与土茯苓两药容易出现品名上的模糊和混淆,把土茯苓当成茯苓使用,为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现将茯苓与土茯苓从来源、性状、炮制、性味、功能、主治、临床应用、显微鉴别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做好中药调配工作.

    作者:尹金磊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甲状腺切除术中再次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或者在麻醉效果不好时,将麻醉药准确地注射到颈丛神经和颈神经袢位置,对术中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甲状腺手术前实施了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但麻醉效果欠佳的患者60例,于手术中经手术切口区域分别采用0.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和1.3%利多卡因做二次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同时随机选取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不佳行术中补充局麻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各组经手术区补充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均较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效果好,疼痛明显减轻.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经手术切口作二次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术前颈丛麻醉效果不佳的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宋奇;兰志祯;余雪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血液透析中抗凝剂的应用探讨

    目的 比较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在常规血液透析抗凝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7例透析患者分别采用普通肝素(UFH)和低分子( LMWH)抗凝进行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观察不同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透析器及透析管道凝血程度,内瘘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透析结束时血小板计数较血液透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低于普通肝素(UFH)组,而APTT、TT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过程中无明显延长,而普通肝素(UFH)则明显延长.与普通肝素(UFH)组比较,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缩短明显.透析器及透析管道未出现凝血现象.结论 LMW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理想的抗凝剂,较UFH更有效、安全、方便.

    作者:赵春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健康宣教对精神科陪护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对精神患者陪护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编精神分裂症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对10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陪护人员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4周的健康宣教.结果 陪护人员宣教前的SAS和SDS评分分别是(52.70±2.01)分和(60.20±1.05)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的(41.90±2.60)分和(41.40±1.83)分(P<0.05);宣教后陪护人员的SAS和SDS评分分别是(43.10±1.43)分和(48.41±1.03)分,较宣教前有明显降低(P<0.05);宣教后陪护人员对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明显提高.结论 精神科住院患者的陪护人员存在较广泛的心理卫生问题,健康宣教工作可有效改善陪护人员的心理状态.

    作者:刘久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Seminar教学法在社会医学教学中的实践

    Seminar教学法是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共同探讨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通过对Seminar教学法在社会医学中的教学步骤和实践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在社会医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罗秀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5 -12月慢性鼻窦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内镜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4.1%,对照组为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出院后跟踪随访1年,观察组未出现复发,并发症仅有l例.对照组有5例复发,6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鼻 内镜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治疗效果满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范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留守老人、儿童、妊娠妇女的就医现状及对策

    笔者就留守老人、儿童、妊娠妇女的就医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根据现有医疗体制,尽可能方便地使留守老人、儿童、妊娠妇女疾病诊治提供快捷的通道,使其异地务工的家属更安心地工作,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创造更好的条件.

    作者:杨学忠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女性泌尿生殖道念珠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念珠菌感染状况,及其分离到的真菌种对其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1 325例女性患病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直接镜检,并对其中的312例阳性标本用科玛嘉念株菌星色培养进行菌株分类、鉴定,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 325例标本中312例分离出致病性念珠菌,阳性率23.5%(312/1 325),其中白色念珠菌70.5% (220/312),光滑念珠菌15.4% (48/312),热带念珠菌6.4%(20/312),克柔念珠菌4.8%(15/312),近平滑念珠菌2.9% (9/31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制真菌素和和酮康唑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8.1%、97.4%、96.2%;对咪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分别15.4%、19.6%、17.4%.结论 目前女性泌尿生殖道念珠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但其他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应加强念珠菌的检测和药敏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雷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胸腔镜治疗老年性气胸的探讨

    目的 探讨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老年自发性气胸利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术中选取适当的手术途径分离粘连、切除大疱及无功能的肺组织,防止肺创面漏气、促进胸膜腔粘连等措施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肺部感染6例,其中严重的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的1例,其余57例患者术后气胸消失,肺复张良好,患者胸闷、气急症状有所改善或消失.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时间12 ~ 18个月,无气胸复发.结论 老年自发性气胸应积极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术中详细检查肺表面,彻底切除肺大疱,防止肺创面漏气,术后促进肺复张,有效的胸腔引流等措施都是保证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志辉;龚宇龙;陈思碧;肖蔼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盐城市区老年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盐城市区老年人饮食健康的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 attitude practice,KAP)及膳食结构.方法 盐城市南苑小区整群抽取141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营养知识方面,56.1%老人有一定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方面,78.0%的老人认为饮食与健康相关,有90.2%对营养知识感兴趣,82.9%的老人愿意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状况;营养行为方面,调查人群中饮食行为有诸多不当之处.结论 老年人营养知识水平较低,尚需掌握饮食健康的基本知识及树立正确的态度和行为,社区老年人合理膳食健康教育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高正义;辛崇萍;周文超;郝瑞峰;霍江华;朱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I诊断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DNET)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DNET的MRI资料,13例均行常规MRI检查,其中10例平扫与增强同时进行,3例仅行常规MRI检查.结果 13例DNET中5例位于颞叶,4例位于额叶,3例位于顶叶,1例位于右侧半卵圆中心.8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病灶均位于或主要累及皮层,病变以囊性成份为主,单发病灶呈倒三角形或楔形.4例单发病灶内可见多个分隔.MRI表现呈均匀或混杂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上病灶周边和分隔呈高信号,DWI扩散不受限呈略低信号,仅l例周围可见水肿及占位效应,余未见明显水肿及占位效应10例增强扫描患者,4例囊性内分隔及1例囊性内结节强化.结论 DNET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倒三角形或楔形变以及多发囊变或囊内多发分隔为DNET的特异性表现,结合MRI表现有助于术前确诊.

    作者:刘庆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东北地区缓解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东北地区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对减少其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观察组患者于出院一周后开始定期进行健康教育6个月;对照组只给予出院指导.半年后对两组患者再入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东北地区缓解期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减少其患者的再次入院次数,延缓病程进展,预防并发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解圆圆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抗β2糖蛋白I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封闭抗体检测及意义

    目的 检测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血清抗β2糖蛋白I抗体(抗β2-GPI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CA)及封闭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LA)水平探讨其与RSA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114例RSA患者和63例健康中期妊娠妇女血清测定抗β2- GPI抗体、ACA和APLA.结果 RSA患者血清抗β2- GPI抗体、ACA及APLA的阳性百分率分别为36% (42/114)、33.3% (38/114)和9.6% (11/114);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0% (2/63) 、4.8% (3/63)和31.7% (20/63).RSA患者血清抗β2- GPI抗体、AC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PL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抗β2-GPI抗体、ACA及APLA检测有助于不明原因RSA的病因诊断,与RSA发病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13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 回顾性观察并比较绝经后骨质疏松几种常用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将136例绝经后以骨痛为主诉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4组并使用不同的疗法治疗,观察症状和骨密度(bonernineral density,BMD)改善情况.结果 136例患者均治疗达10个月,其中A组BMD值和疼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B组、C组治疗后的BMD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D组治疗前、后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B、C组治疗后的BMD值明显高于D组(P<0.05),A组治疗后的BMD值显著高于D组(P<0.05).综合评价:A组效果显著,B、C组有效,D组无效.结论 绝经期骨质疏松症应首选雌激素替代治疗,治疗骨质疏松症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远期疗效较满意.

    作者:高丽娜;苏会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磁共振三维增强在头颈部的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三维增强在头颈部的成像技术、影响影像质量的因素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德国SIEMENS ESSENZA 1.5 T型磁共振扫描机对105例疑有头颈部动脉疾病患者进行头、颈部动脉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d MR angiography,3D CE - MRA)检查.所有影像用大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进行三维血管重建.结果 105例患者均获得清晰影像,可直观、完整地显示动脉正常结构和疾病分布情况,其中正常19例,异常86例,(分为动脉硬化狭窄闭塞84例,动脉瘤4例,动脉变异7例,烟雾病1例).结论 3D CE - MRA无创、简便快速,且能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清楚地显示血管本身病变、病变与血管关系、血管与周围组织关系,在临床预防和治疗动脉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红梅;刘新爱;史志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