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eminar教学法在社会医学教学中的实践

罗秀

关键词:Seminar教学, 社会医学, 教学改革
摘要:Seminar教学法是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共同探讨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通过对Seminar教学法在社会医学中的教学步骤和实践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在社会医学教学中的作用.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切除术中再次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或者在麻醉效果不好时,将麻醉药准确地注射到颈丛神经和颈神经袢位置,对术中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甲状腺手术前实施了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但麻醉效果欠佳的患者60例,于手术中经手术切口区域分别采用0.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和1.3%利多卡因做二次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同时随机选取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不佳行术中补充局麻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各组经手术区补充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均较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效果好,疼痛明显减轻.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经手术切口作二次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术前颈丛麻醉效果不佳的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宋奇;兰志祯;余雪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Seminar教学法在社会医学教学中的实践

    Seminar教学法是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共同探讨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通过对Seminar教学法在社会医学中的教学步骤和实践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在社会医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罗秀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

    目的 了解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40例慢性咳嗽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 240例患者慢性咳嗽的病因有呼吸道炎症后咳嗽80例(33.33%),上呼吸道咳嗽综合症50例(20.83%),支原体感染42例(17.50%),咳嗽变异性哮喘22例(9.17%),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0例(8.33%),以上5种病因的患者共占89.17%,其他占10.83%.结论 慢性咳嗽的病因主要有呼吸道炎症后咳嗽、上呼吸道咳嗽综合症、支原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作者:李素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护士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接触患者为频繁,对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规范的护理操作技术、严格的无菌观念,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医疗废弃物的规范化处理以及双向防护意识的提高,对提高医疗护理水平,保障患者医疗安全,不断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护士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分析护士在医院感染防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以达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

    作者:梁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2006-2010年日照市东港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日照市东港区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控重点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日照市东港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东港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22起,发病总数442例,波及人数12 521人,死亡l例,传染病相关事件占事件总数的95.45%,发病424例,占突发事件病例总数的95.93%,死亡l例,占死亡总数的100.00%,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事件总起数的90.91%.结论 东港区突发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人口较为聚集的学校及托幼机构,波及人群主要是学生和幼托儿童,影响因素主要是呼吸道传染病.

    作者:贺玉芬;李世云;孙国英;何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胸腔镜治疗老年性气胸的探讨

    目的 探讨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老年自发性气胸利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术中选取适当的手术途径分离粘连、切除大疱及无功能的肺组织,防止肺创面漏气、促进胸膜腔粘连等措施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肺部感染6例,其中严重的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的1例,其余57例患者术后气胸消失,肺复张良好,患者胸闷、气急症状有所改善或消失.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时间12 ~ 18个月,无气胸复发.结论 老年自发性气胸应积极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术中详细检查肺表面,彻底切除肺大疱,防止肺创面漏气,术后促进肺复张,有效的胸腔引流等措施都是保证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志辉;龚宇龙;陈思碧;肖蔼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丙戊酸镁对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行为的辅助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丙戊酸镁联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行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伴有兴奋激越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口服丙戊酸镁和阿立哌唑,对照组单用阿立哌唑,观察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PANSS评分(包括兴奋症状分和攻击因子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程度轻(P<0.05).结论 丙戊酸镁联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行为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刘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抗β2糖蛋白I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封闭抗体检测及意义

    目的 检测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血清抗β2糖蛋白I抗体(抗β2-GPI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CA)及封闭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LA)水平探讨其与RSA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114例RSA患者和63例健康中期妊娠妇女血清测定抗β2- GPI抗体、ACA和APLA.结果 RSA患者血清抗β2- GPI抗体、ACA及APLA的阳性百分率分别为36% (42/114)、33.3% (38/114)和9.6% (11/114);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0% (2/63) 、4.8% (3/63)和31.7% (20/63).RSA患者血清抗β2- GPI抗体、AC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PL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抗β2-GPI抗体、ACA及APLA检测有助于不明原因RSA的病因诊断,与RSA发病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社区互动式健康教育对减少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复发及降低医疗费用的作用

    目的 探讨在社区进行互动式健康教育对减少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复发及降低医疗费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与社区女性进行互动式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前后一年的妇科疾病复发次数及治疗费用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对女性进行为期一年的互动式健康教育后,妇科疾病复发次数及医疗费用明显减少.结论 互动式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生殖系统疾病复发及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江功英;黄小红;闵灵;彭梅华;毛莉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EGF -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潍坊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手术切除的80例胃癌原发病灶,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术前都未经放疗、化疗.正常胃部组织26例.采用免疫组化PV - 6000法检测VEGF -C在80例胃癌术后病理标本和26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VEGF -C的阳性表达主要为胞浆着色.VEGF -C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在正常胃部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 -C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分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VEGF -C的阳性表达随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随淋巴结的转移而增加(P<0.05),临床分化较晚,阳性率较高(P <0.05).结论 VEGF -C和胃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张艳红;尹奎夫;刘美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磁共振三维增强在头颈部的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三维增强在头颈部的成像技术、影响影像质量的因素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德国SIEMENS ESSENZA 1.5 T型磁共振扫描机对105例疑有头颈部动脉疾病患者进行头、颈部动脉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d MR angiography,3D CE - MRA)检查.所有影像用大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进行三维血管重建.结果 105例患者均获得清晰影像,可直观、完整地显示动脉正常结构和疾病分布情况,其中正常19例,异常86例,(分为动脉硬化狭窄闭塞84例,动脉瘤4例,动脉变异7例,烟雾病1例).结论 3D CE - MRA无创、简便快速,且能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清楚地显示血管本身病变、病变与血管关系、血管与周围组织关系,在临床预防和治疗动脉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红梅;刘新爱;史志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13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 回顾性观察并比较绝经后骨质疏松几种常用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将136例绝经后以骨痛为主诉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4组并使用不同的疗法治疗,观察症状和骨密度(bonernineral density,BMD)改善情况.结果 136例患者均治疗达10个月,其中A组BMD值和疼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B组、C组治疗后的BMD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D组治疗前、后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B、C组治疗后的BMD值明显高于D组(P<0.05),A组治疗后的BMD值显著高于D组(P<0.05).综合评价:A组效果显著,B、C组有效,D组无效.结论 绝经期骨质疏松症应首选雌激素替代治疗,治疗骨质疏松症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远期疗效较满意.

    作者:高丽娜;苏会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凝血功能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行血栓前状态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6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及100名健康妊娠妇女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D-二聚体(D- dimer),并进行相关对比、分析.结果 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PT、APTT则较健康妊娠妇女明显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妊娠妇女相比较,轻度、中度、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FIB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病情加重呈逐渐递增趋势;中度、重度妊娠妇女TAT、D - dime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血液存在明显血栓前状态,血栓前状态凝血功能及时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治疗均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郭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基层精神卫生机构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用情况

    目的 了解基层精神卫生机构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用情况,减少药物依赖.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某月门诊处方116例次,复诊随访,进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结果 52例次使用超1个月,64例次未使用.结论 存在药物过度使用情况,部分患者有药物依赖.

    作者:王学永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天宝.治疗前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都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P<0.05),而观察组比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红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I诊断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DNET)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DNET的MRI资料,13例均行常规MRI检查,其中10例平扫与增强同时进行,3例仅行常规MRI检查.结果 13例DNET中5例位于颞叶,4例位于额叶,3例位于顶叶,1例位于右侧半卵圆中心.8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病灶均位于或主要累及皮层,病变以囊性成份为主,单发病灶呈倒三角形或楔形.4例单发病灶内可见多个分隔.MRI表现呈均匀或混杂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上病灶周边和分隔呈高信号,DWI扩散不受限呈略低信号,仅l例周围可见水肿及占位效应,余未见明显水肿及占位效应10例增强扫描患者,4例囊性内分隔及1例囊性内结节强化.结论 DNET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倒三角形或楔形变以及多发囊变或囊内多发分隔为DNET的特异性表现,结合MRI表现有助于术前确诊.

    作者:刘庆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社区乳腺普查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社区妇女乳腺常见病的普查模式.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12月对本市各社区35 ~65岁的妇女采用临床触诊+彩超+X线钼靶的模式进行乳腺普查,并对相关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临床触诊并彩超检查后转诊钼靶检查共3 720例.钼靶检出2 668例乳腺常见病,其中乳腺增生2 182例,钙化296例,纤维瘤或囊肿461例,乳腺癌25例.结论 35 ~65周岁健康女性适宜开展乳腺钼靶普查,因此在加强健康教育的同时,推广临床触诊+彩超+X线钼靶的社区乳腺筛查模式对乳腺相关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史芸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乡镇卫生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初期避免中转开腹的体会

    目的 总结乡镇卫生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初期避免中转开腹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1年112例LC的临床资料.结果 1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全组治愈出院.结论 乡镇卫生院开展LC初期必须重视手术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遵循正确的手术操作原则,可有效避免中转开腹.

    作者:顾忠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女性泌尿生殖道念珠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念珠菌感染状况,及其分离到的真菌种对其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1 325例女性患病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直接镜检,并对其中的312例阳性标本用科玛嘉念株菌星色培养进行菌株分类、鉴定,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 325例标本中312例分离出致病性念珠菌,阳性率23.5%(312/1 325),其中白色念珠菌70.5% (220/312),光滑念珠菌15.4% (48/312),热带念珠菌6.4%(20/312),克柔念珠菌4.8%(15/312),近平滑念珠菌2.9% (9/31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制真菌素和和酮康唑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8.1%、97.4%、96.2%;对咪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分别15.4%、19.6%、17.4%.结论 目前女性泌尿生殖道念珠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但其他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应加强念珠菌的检测和药敏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雷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健康宣教对精神科陪护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对精神患者陪护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编精神分裂症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对10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陪护人员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4周的健康宣教.结果 陪护人员宣教前的SAS和SDS评分分别是(52.70±2.01)分和(60.20±1.05)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的(41.90±2.60)分和(41.40±1.83)分(P<0.05);宣教后陪护人员的SAS和SDS评分分别是(43.10±1.43)分和(48.41±1.03)分,较宣教前有明显降低(P<0.05);宣教后陪护人员对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明显提高.结论 精神科住院患者的陪护人员存在较广泛的心理卫生问题,健康宣教工作可有效改善陪护人员的心理状态.

    作者:刘久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