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吸入和呼吸道变态反应之间的关系,为评价装修后室内空气污染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用装饰材料挥发物对雄性SD大鼠静式吸入染毒30 d,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4、IL-5)含量和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结果]在中浓度染毒组(甲醛浓度为0.81 mg/m3、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为84.88 mg/m3),BALF中IL-4含量平均为12.95pg/ml,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在高浓度染毒组(甲醛浓度为1.50 mg/m3、TVOC浓度为299.03 mg/m3),BALF中IL-4含量平均为13.23 pg/ml,IL-5含量平均为23.21 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高浓度染毒组大鼠肺组织ICAM-1 mRAN表达显著增强,病理学检查发现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尤为明显.[结论]室内装修可能与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之间有一定联系.
作者:王春;宋伟民;蒋蓉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易感性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分子流行病学方法,以RT-PCR技术检测9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和112名健康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XPB、XPC、XPG、ERCCl)表达水平,比较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肺癌病例组4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XPB和XPC表达水平在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吸烟人群中病例与对照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大于非吸烟人群与对照组的差异,低表达XPB和XPC的人群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高表达人群的2.06和2.27倍.[结论]低表达XPB和XPC的人群肺癌发病风险增高.
作者:郝巧玲;吴晓明;姚群峰;周宜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酸丁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按照<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研究规范>的要求进行实验室及现场实验.[结果]100mg活性炭对乙酸丁酯的穿透容量>7.4 mg,当乙酸丁酯的浓度为82.4~168.3 mg/m3时,采样效率均达99.98%~100%;样品在碳管中可保存8 d,方法的重现性好,不同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5.5%;平均解吸效率为85.2%~88.6%;方法的低检测浓度为0.8 mg/m3;空气中与乙酸丁酯共存的苯、甲苯、二甲苯等在本方法条件下不干扰测定.[结论]此方法各项指标均达到<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研究规范>的要求,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酸丁酯的检测.
作者:陈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当前上海地区空调系统微生物污染情况,更好地控制空调环境的卫生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不同类型空调系统进行横断面调查.选取上海市闵行、闸北、浦东、静安、黄浦、长宁6个区中央及非中央两种类型的空调系统,对其过滤网、热交换器、空调冷却循环水中的细菌总数、霉菌总数以及军团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芽胞杆菌等项目进行检测.[结果]中央空调冷却循环水在6月~9月份军团菌污染阳性率均在50%以上,10月份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共场所中,地铁站、医院、商场酒店的军团菌阳性率均在55%以上;不同类型空调系统过滤网、热交换器的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及军团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均较低,而芽胞杆菌检出率高.[结论]上海市中央空调冷却水军团菌污染状况严重,而不同类型空调系统过滤网、热交换器的卫生状况相对较好.
作者:陈悦;林海江;袁东;王刚毅;沈健民;郭奕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局部振动对家兔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低强度组(接振强度3.03m/s2),中强度组(接振强度6.13 m/s2),高强度组(接振强度12.25 m/s2)和1个对照组,分别于接振10、20、30 d测定各组家兔血中MDA浓度、SOD活力和GSH-Px活力.[结果]接振后10、20、30d的MDA浓度分别为:低强度组(3.77±0.34)μmol/L、(4.16±0.30)μmol/L、(4.39±0.31)μmol/L;中强度组(4.12±0.35)μmol/L、(4.38±0.34)μmol/L、(4.54±0.42)μmol/L;高强度组(4.13±0.32)μmol/L、(4.58±0.47)μmol/L、(4.99±0.70)μmol/L.SOD活力分别为:低强度组(82 994±10 701)U/L、(86 113±8 602)U/L、(8 8737±7 548)U/L;中强度组(88 050±9 196)U/L、(91 513±7 114)U/L、(93 608±8 842)U/L;高强度组(89 553±12 677)U/L、(94 246±14 480)U/L、(96 319±13 981)U/L.GSH-Px活力分别为:低强度组(7 804±846)U/L、(8 259±414)U/L、(8 427±290)U/L;中强度组(8 211±765)U/L、(8 465±462)U/L、(9 076±753)U/L;高强度组(8 984±639)U/L、(9 302±625)U/L、(10 118±779)U/L.可见,随接振时间的延长和接振强度的增加,MDA浓度、SOD活力和GSH-Px活力均有显著的增高趋势(P<0.05,P<0.01).[结论]局部振动可引起家兔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表明对机体可能有一定损伤.
作者:林立;张春之;隋桂英;刘慧;聂继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血清中双酚A(bispknol,BPA)的浓度,并测定普通人群血清中双酚A的水平.[方法]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程序建立检测血清双酚A的方法.选择无任何职业性接触双酚A记录的普通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双酚A水平,建立普通人群中的正常基准值.[结果]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满足检测血清中双酚A的要求,检测限为0.39ng/ml.245例血样中,120例可检出双酚A,全部样品的双酚A的浓度范围为未检出~15.9 ng/ml,中位数水平低于检测限,P75为2.05ng/ml,95%上限为6.8 ng/ml.男女检出率无差别,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存在差别.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上升.[结论]本研究显示,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满足检测出普通人群血清中双酚A的要求.普通人群中血清双酚A的浓度都比较低,正常基准值低于6.8 ng/ml.个别水平较高,其来源需要关注.
作者:石峻岭;杨水莲;肖国兵;郑力行;周志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硒对氟致离体培养人肝细胞脂质过氧化、DNA损伤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肝细胞分别接触80μg/ml氟化钠和/或1.73μg/ml亚硒酸钠12 h后,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细胞DNA损伤率、凋亡率和细胞周期构成比的情况.[结果]氟组肝细胞LPO(2.88±0.59)nmol MDA/mg·prot、DNA损伤率59.0%、凋亡率15.56%±2.06%和S期细胞数4.82%±0.4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GSH含量(4.23±0.78)μg/mg.prot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硒通过增加细胞GSH含量,降低LPO水平、DNA损伤率、凋亡率和S期细胞数而拮抗氟产生的毒性作用.[结论]一定剂量的硒可拮抗氟所诱导的脂质过氧化、DNA损伤与细胞凋亡.
作者:王爱国;夏涛;褚启龙;陈学敏;杨克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及水样中二甲苯的测定通常使用3种柱子,即2种填充柱,1种FFAP大口径毛细管柱[1,2,4].毛细管柱具有柱效高、分析速度快、热稳定性好等优点,但由于价格昂贵,基层单位要想按照国标要求配齐色谱柱很困难,希望购一根色谱柱可测定多个组份.
作者:郝恩;白慧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磺胺二甲嘧啶对FRTL-5细胞株合成、分泌甲状腺球蛋白的影响,并探讨FRTL-5细胞株用于筛选环境甲状腺素干扰物的可能性.[方法]FRTL-5细胞分别经0.5、1.0、2.0、4.0、和8.0 μg/ml磺胺二甲嘧啶染毒处理48h后,用MTT实验检测磺胺二甲嘧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以确定染毒浓度;以MTT实验大无作用浓度作为高染毒浓度,另设中、低浓度共3组染毒细胞,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染毒48h后培养液中细胞分泌甲状腺球蛋白的浓度;用活细胞爬片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高浓度处理组细胞胞质中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根据MTT实验,确定染毒浓度为0.5、1.0和2.0μg/ml,随磺胺二甲嘧啶浓度的增大,FRTL-5细胞培养液中甲状腺球蛋白的浓度逐渐降低,其中1.0μ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μg/ml浓度组培养液中未能检出甲状腺球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可见染毒组细胞胞质中合成的甲状腺球蛋白表达显著减弱,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其灰度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发现染毒组细胞出现粗面内质网扩张.[结论]通过损伤甲状腺滤泡细胞的粗面内质网,而影响甲状腺球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这可能是磺胺二甲嘧啶干扰甲状腺功能的机制之一;FRTL-5细胞培养液中甲状腺球蛋白的浓度可以作为体外筛选环境甲状腺素干扰物的敏感指标之一.
作者:王津涛;孙丁;潘红梅;吴德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镉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毒作用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观察镉对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原子吸收法测定细胞内镉浓度反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对镉的摄取;噻唑兰(MTT)和乳酸脱氢酶(LDH)实验测定镉对内皮细胞的毒作用;测定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含量,细胞内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活力反映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内镉含量增加.MTT结果表明<5 μmol/L镉剂量染毒12 h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剂量>5 μmol/L和染毒时间>12 h则抑制细胞活力,LDH结果与MTT一致.0.1~10 μmol/L镉染毒24 h抑制cNOS活力,12 h降低培养液中NO浓度.培养液中ET-1浓度在染毒12 h后升高,随后下降.[结论]细胞内镉浓度可作为细胞接触镉的内剂量.镉对内皮细胞的直接毒作用与细胞膜损伤有关,且存在毒性兴奋效应.镉可能经钙离子通道抑制cNOS活力,减少NO合成.镉能促进内皮细胞分泌ET-1但有时限性,可能与整体研究中镉升压作用的双相性有关.
作者:陈珏;金泰廙;李凭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帕金森病(Pakinson's disease,PD)是发生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常见的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为临床特征,病理表现为选择性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及残余多巴胺能神经元出现嗜酸性包涵体Lewy小体.
作者:潘建英;朱国行;金锡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职工工作能力分级.[方法]应用工作能力指数(WAI)量表,对某省市男性3 363例,女性2 200例,共计5 563例职工进行调查分析.WAI量表包括7个项目,各项逐一评分后相加即为WAI.工作能力根据WAI得分分为三级:7~27分表示工作能力差,28~36分表示工作能力中等,37~49分表示工作能力好.[结果](1)不同性别工作能力分级构成不同.两组工作能力分级为差的比重均小(男性:1.1%,女性:0.1%),男性组工作能力分级为差的比重较女性组大(P<0.01).(2)体力劳动者的年龄与工作能力分级有关,工作能力分级为差和中等的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工作能力分级为好的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x2=168.702,P<0.01).脑力劳动者的年龄与工作能力分级有关,工作能力分级为好的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x2=14.960,P<0.05).(3)将近1/3的女性给她们自己的工作能力打8分,除≥55(岁)年龄组外,其它各年龄组有1/5以上的人给自己打9分,而打7分者主要是在≥55岁年龄组;男性多于1/4的人给自己的工作能力打8分;多于1/6的人给自己打9分;多于1/7的人给自己打7分.男性和女性的自我评价在8分、9分、7分所占比重很高.(4)按目前体力工作需求,现在的工作能力(WAI 2)好的是年轻职工,男性和女性工作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与工作需求有关,相对体力工作需求比脑力工作需求下降幅度大.[结论]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和促进职工的工作能力是职业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者:杨新伟;王治明;兰亚佳;王绵珍;姚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氟和砷是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两种重要元素.砷是常见的环境毒物和已知的人类致癌物[1],氟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同时也是可疑致癌物.由于地球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和工业发展引起环境污染等原因,引发的氟、砷联合中毒已引起医学研究者的关注.
作者:钱海雷;金泰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展览会会期长达6个月之久,届时上海的大气环境质量优劣程度将直接关系到上海甚至中国在全世界面前的形象,关系重大.如何利用申博成功这一大好契机,使上海的环保工作明显上几个台阶,这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钱华;王冰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中毒经过1999年7月15日鞍山市某生物化工厂投料槽处发生一起3人死亡、4人中毒的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其发生经过:该化工厂一名水解工,因紧轮器掉入投料槽内,在跳入槽内打捞时,因吸入大量磷化氢气体引起中毒,当即晕倒在槽内,在现场打捞、抢救过程中共有7人中毒,其中3人当场死亡.
作者:付德君;凌森;刘武;沈丽光;杨荷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甲醛对接触者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接触甲醛的木材粘合业工人233名(木材组),病理科医师94名(病理组),以及非甲醛接触人员62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监测接触人群工作环境中的甲醛浓度,测定接触者的嗅觉阈和嗅敏度.[结果]病理组工作环境中甲醛浓度明显高于木材组(P<0.01).三组人员的嗅觉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木材组和病理组人员的嗅敏度明显降低(P<0.001),病理组人员的嗅敏度也较木材组人员低(P<0.01).高浓度组(>1 mg/m3)与低浓度组(≤1 mg/m3)的甲醛接触者其嗅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且高浓度组嗅敏度的降低较低浓度组更显著(P<0.01).[结论]甲醛对接触者嗅觉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嗅觉敏感度降低.并且随着接触浓度增高,嗅敏度降低愈明显(P<0.01).
作者:范卫;周元陵;王法弟;王学才;桂律;金锡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ALAD)基因多态性对职业铅接触工人血铅(PbB)和锌原卟啉(ZPP)的影响.[方法]采集170名上海市某蓄电池厂职业铅接触工人外周静脉血样,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内切酶(Msp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进行ALAD基因分型分析,用PE-8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ZPP-3800型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分别测定PbB和ZPP含量,并分析其与基因型的关系.[结果]①ALAD11纯合子基因型者有154名,占90.59%;AL4D12杂合子基因型者有16名,占9.41%;未检出AL4D22纯合子基因型者;②ALAD1和ALAD2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是95.29%和4.71%;③在同等外暴露条件下,ALAD12杂合子基因型组工人血铅水平(1.04±0.48μmol/L)明显高于ALAD11纯合子基因型组工人血铅水平(0.78±0.34μmol/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ALAD12基因型工人锌原卟啉(ZPP)含量比ALAD11基因型者稍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前者为(0.42±0.24)μmol/L,后者为(0.46±0.41)μmol/L.[结论]ALAD2等位基因频率与文献报道的亚洲人群的结果相近,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同样职业铅暴露环境下,具有ALAD2等位基因的工人血铅水平增高,AL4D2等位基因可加重工人体内的铅负荷以及铅所致的血液毒性,其机理是基因突变导致的体内铅负荷增高所致.
作者:欧梅;孙东红;李凭建;郑光;吴强恩;石峻岭;谢芳;周志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酞酸酯类化合物(Phthalatic acid esters,PAEs)属于芳香族二羧酸酯,多为高沸点、低蒸气压液体,对塑料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增塑剂广泛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医疗用品及人造革等的制造,还可作为原料用于香味剂、化妆品等.
作者:黄昕;厉曙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