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中药有助于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

余霖

关键词:
摘要:中医中药在辨证基础上,重视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祛瘀除湿,使气血相合、筋脉得养、血脉流通,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小板凝聚、血黏度,增加四肢周围神经修复,对缓解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一定的帮助.糖尿病对人的伤害,不在于高血糖,而在于遍及全身的血管受损导致的并发症.血糖长期控制不良,会导致大血管或微血管病变.而血管病变使血液循环变差,神经得不到营养,自然会出问题.如糖友中常见的手指、脚趾发凉,这是典型的由于血液循环不佳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有时患者还会觉得手脚发麻,有类似戴了手套、袜套的感觉,说明神经反应迟钝,这表示神经损伤更为严重.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三因制宜治肥胖

    肥胖的发病率日益提高,中医中药对于肥胖的认识和治疗历史悠久,效果良好.三因制宜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之一,在其指导下治疗更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作者:王天宜;王奕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我国康养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目前我国老年化形势越来越严峻,国民的身体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同时越来越多生活富裕的国民开始更加注重养生了.在此契机下,政府日益重视对国民健康的问题,并提出要大力发展康养旅游.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康养旅游进行了概念界定,并针对其不同康养旅游产品的功能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5种类型:生态养生康养旅游,运动休闲康养旅游,休闲度假康养旅游,医疗保健康养旅游,文化养生康养旅游,以期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康养旅游产品的特征,并对不同的康养旅游产品现状及可借鉴的国外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尝试对不同的康养旅游产品提出不同的发展模式,以期对我国康养旅游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作者:吴耿安;郑向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ACE抑制剂卡托普利阻止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中神经变性的发展

    细胞产生的活性氧(ROS)的增加是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中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实验证据表明抑制脑ROS有益于减慢由淀粉样蛋白-β(Abeta)聚集引发的神经变性过程.血管紧张素II AT1受体是脑ROS的重要来源,并且AD患者的脑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水平增加,这种现象可以解释过度的血管紧张素依赖性AT1诱导的ROS产生.因此,科学家们将年龄Tg2576的小鼠作为AD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并分析了ACE抑制剂对上述动物的神经变性的迹象的影响.全基因组微阵列基因表达谱和生物化学分析表明中枢活性ACE抑制剂卡托普利使过度活跃的AD小鼠的海马ACE正常化.与此同时,通过六个月的卡托普利治疗,神经变性的体征的发展得以延迟.由卡托普利触发的神经保护谱伴随着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淀粉样蛋白形成加工的减少,以及海马ROS的减少,已知其通过增加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活化来增强Aβ产生.总而言之,科学家们的数据表明ACE抑制剂与广泛使用的心血管药物可以干扰Abeta依赖神经变性的证据.

    作者:李彦;宋禹霏;张新昕;赵慧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藿香正气汤临床应用体会

    藿香正气汤临床应用效验,该方外解风寒、内除湿滞,笔者辨证应用治疗风湿骨痛、暑湿感冒、湿滞泄泻均有良效.并附案例3则以验证.

    作者:高长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就医的糖尿病足患者(90例、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普通护理、预防性护理干预,探究2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42例)优于对照组(31例),预后效果(2例)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11例)相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护理干预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建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中间隔使用颈椎微型钛板固定的疗效评估

    目的:分析探讨颈椎微型钛板固定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法,以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5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行传统的丝线缝合固定术,研究组27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并使用微型钛板固定,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JOA评分、椎管活动度改善情况、颈椎轴性症发生率以及椎管矢状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间隔使用微型钛板固定,可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具有非常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元浩;殷德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指数与日常活动能力的相关性的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指数与日常活动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100例非慢性心身疾病的老年患者和10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分别对其一般资料、患病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调查和比较,并对其生活质量指数与日常活动能力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老年非慢性心身疾病患者、健康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指数分别为(8.23±1.59)、(9.69±1.23)、(9.91±0.89),三组受检者的ADL得分分别为(16.89±4.54)分、(14.23±1.78)分、(14.10±1.54)分,其变化情况与生活质量指数比较呈相反规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与其他两组患者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生活质量指数量表中的五个维度得分与日常活动能力量表的十四个行为因子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可见生活质量指数量表中的日常生活项得分与日常活动能力中的洗澡得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892,P<0.05.结论:老年慢性疾病的生活质量与日常活动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关系患者的身心健康,做好健康教育,从洗澡等技巧性活动的教育上入手对于改善其活质量有一定价值.

    作者:肖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风湿病合并药物性肝损伤157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风湿病合并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类型、用药分布和短期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的风湿病患者中收集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病例,共157例,对患者的基础疾病、用药史、肝损害分型及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风湿病合并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占15.92%;类风湿性关节炎占36.31%;强直性脊柱炎占9.55%;其他风湿病占38.21%;肝损伤类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肝细胞损伤型占65.6%,胆汁淤积型占37.39%,混合型占7.01%);16.56%的患者治愈(26例),79.62%的患者好转(125例),3.18%的患者无效(5例),0.64%的患者死亡(1例,患者死于心源性猝死).结论:风湿病合并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结局良好.

    作者:刘乐;李振彬;靳海峰;张明明;刘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盐酸氨溴索用于治疗社区喘息型支气管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用于治疗社区喘息型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社区普内科收治的90例喘息型支气管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各项血气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PH等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于喘息型支气管炎的患者,在各项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主要通过一些临床实例来研究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抽样调查100例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治疗病人的病例记录和资料,在其他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按照糖皮质激素的用量从小到大将患者分为第一组(46例)、第二组(34例)、第三组(20例).结果:第一第二组的患者在局部水肿、颅内高压等方面表现不明显,第三组患者的表现显著.结论:在临床实验中,中低量的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蔡思伟;夏文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慢性宫颈炎临床治疗中介入保妇康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作分析讨论.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联合治疗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消炎药栓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保妇康栓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6周,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7.50%,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联合使用保妇康栓和常规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讨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录的腹泻患者中随机抽取128例作为探讨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大便常规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在任意季节都可能流行,而沙门菌和副溶血弧菌常见于夏季以及秋季.结论:将大便常规检验运用到季节性腹泻患者的诊断中,可准确判断患者的发病原因,给医生的治疗环节做铺垫,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晓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贵州某高校学生消化道传染病发病特点研究

    目的:分析贵州某高校学生消化道传染病发病特点,为该高校在日后工作中良好的预防消化道传染病提供借鉴.方法:收集贵州某高校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爆发的消化道传染疾病相关资料和处理方法,结合对该高校学生的调查,采用多种方法对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式分析,探究贵州该高校学生消化道传染病发病特点.结果:通过多因素逐步回归方法,结合学生对消化道传染病的描述,该高校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中,共爆发细菌性痢疾9起、伤寒副伤寒15起、霍乱与副祸乱6起,共报告病例达1246,以春秋季学生开学为消化道传染病高发期.结论:在贵州该高校学生消化道传染疾病中常见的发病特点为恶心呕吐、体温持续高热、腹痛、腹泻等.

    作者:张树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孕妇行为及住院情况对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

    本文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了解孕妇行为及分娩时住院情况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从而为临床降低高剖宫产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杨小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新生化颗粒对孕早期妇女药物流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新生化颗粒在孕早期药物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怀孕45天到65天妇女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及加用新生化颗粒后药物流产,对两组完全流产率、阴道流血量、及流血天数进行比较.结果:加用新生化颗粒,完全流产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88%(p<0.05),阴道流血量及流血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新生化颗粒明显改善药物流产的效果,减少阴道流血量,缩短流血天数.

    作者:景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口腔保健措施

    目的:分析口腔保健的意义,为广泛开展口腔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各年龄阶段人群常患的口腔疾病的特征,研究口腔保健对于预防疾病的作用,证明口腔保健的意义,介绍各年龄段口腔保健措施.结果:多项研究证明口腔问题日益影响全身健康、生活质量,必须开展完善的口腔保健,从根本上解决口腔病症.结论:重视口腔保健是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者:潘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离群点检测算法在药品不良反应异常信号挖掘中的应用

    将药品分类的前提下,以药品为对象,不良反应为属性,PRR值为参数,利用局部离群因子检测算法得到药品和其对应的离群因子.利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离群点检测算法可以较好地用于药品不良反应异常信号的挖掘.

    作者:张毅;朱凌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氧化亚氮在妊娠期烧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烧伤创面疼痛是烧伤引发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疼痛治疗是烧伤科治疗烧伤患者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越来越得到重视.烧伤引起的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对创面愈合速度、质量也产生不利影响,不仅影响烧伤的预后、功能及外观,还可使孕妇子宫收缩,诱发早产等并发症,因妊娠期独特的病理、生理状态及用药安全性问题在疼痛治疗中用药受到诸多限制.针对妊娠期疼痛管理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缺乏明确指南指导临床.本文主要回顾了近10年来氧化亚氮在烧伤镇痛管理及结合氧化亚氮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对吸入氧化亚氮在妊娠期烧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金炫彬;董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慢性肾衰竭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本文就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疗法在慢性肾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近一年收治的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照抽签法分成两个组别.参照组(n=45)采取常规治疗法,实验组(n=45)在常规疗法上予以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更高,BUN、SCr以及Upro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前列地尔与肾康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指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李建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结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卷曲霉素对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4月-2015年9月中收治的100例耐多药性肺结核患者,按照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中包含50例耐多药性肺结核患者.实验组患者采用卷曲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进行联合用药;对照组采用链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用药.所有患者均进行15个月的化疗疗程,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以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10个月以及15个月时的痰菌转阴率为68%和82%;而对照组患者在10个月以及15个月时的痰菌转阴率为42%和5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卷曲霉素对耐多药结核进行治疗能够提高化学治疗疗效,并且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小,大多数患者都能够承受其药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凤新;李志强;何玉霞;李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