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军;张铭明;刘宗仁;王锋;刘超;赵斌
目的 探讨营卫二气运行方式与失眠病机的关系,为营卫运行失调导致的老年患者失眠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研究《灵枢·营卫生会》条文中关于营卫的运行方式及运行规律,分析其与失眠病机的相互关系,针对不同的失眠发病机理,提出合适的治法及选方用药.结果 营卫运行失调及其证治可分为三种情况:营卫相随运行阳不敛阴导致失眠气阴两虚,可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亦可以归脾汤补养心脾,或以生脉饮益气养阴;卫气昼行于阳而夜不得入于阴导致失眠昼不精,可以六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或小建中汤健脾益气增加化源,辅以枳壳、厚朴行气通利,薏苡仁、佩兰芳香化湿醒脾;卫气入于阴而不得出于阳导致失眠血热血瘀,可以牡丹皮泻心经之火,除血中伏热;或赤芍泻肝经之火,行血中瘀滞而活血散瘀;或丹参偏入心经,专走血分,祛瘀生新而养血安神;或以紫参偏入肝经,破血通经而通九窍、利二便;或以郁金用治血热血瘀兼肝气郁结者.结论 理解营卫运行失和的三种类型,掌握各类药物的使用特点,对于失眠临床辨证用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谢斌;陈谦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由Wilson于1912年首先描述,是一种由铜代谢障碍引起的少数可治疗的遗传性疾病之一.本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首发症状多样,临床治疗主要以排铜为主,常用西药有D-青霉胺、三乙基四胺、二巯基丙醇、硫酸锌等,但这些药物长期应用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而中医中药相对来说不良作用小,可弥补西药的这一缺陷.从中医的角度讨论Wilson病的治疗,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于露;王艳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张氏推拿结合药烫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张氏推拿结合药烫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加电针治疗,每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比较(χ2 =6.63,P<0.01),两组复发率比较(χ2=26.71,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张氏推拿结合药烫治疗颈椎病不但能提高临床疗效,还能减少复发,是值得推广的有效治疗颈椎病的手段.
作者:陈四有;高晓芬;植昌嘉;蒋华忠;曹春梅;张念希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陈瑞芳教授为岭南治未病专家,其根据岭南人群体质特点,善于运用膏方调整体质,养生保健.现通过分析陈瑞芳教授协定养生膏方的药物组成特点,总结其岭南养生膏方的处方思路为:阴阳互求,脾肾为中;体质为本,兼顾旧疾;扶正祛邪,动静结合等.岭南地区过去少有用膏方者,现岭南膏方流行,希望以此文与同仁互勉交流.
作者:常少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推出了《医道中和--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心法要诀》,这是中华中医药中和医派的又一力作,是国医大师孙光荣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研究传承的新成果,此乃杏林之喜,中和之幸!细品此书,发之肺腑,的确是一本好书!
作者:范竹雯;吴大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经过临床观察认为现代女性多因工作竞争压力导致肝郁脾虚型月经后期,以此立论开展临床研究,证明现代女性月经后期治疗应以疏肝补脾为主.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1组采用逍遥丸,治疗2组采用痛泻药方配合心理疏导,治疗3组在治疗2组基础上加用灸法,开展为期3个月的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3组FSH为(14.03±4.37)mIU/ml,明显优于治疗1组(22.03±7.98)mIU/ml(P≤0.01).结论 对于月经后期治疗应针对病因病机,选择利于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并重视心理疏导,才能事半功倍.
作者:陈胤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514例慢性胃炎患者,回顾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相关情况.结果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主要包括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阻型、胃阴不足型、脾虚气滞型,在不同体质中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了解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体质相关性的基础上,对患者体质进行干预可更好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金烨;陆洁;陈郁;陆程洁;梅兰娟;张士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研究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刺治疗小儿脑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9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94例脑瘫患儿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仅给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刺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肌张力评分、GMFM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VP、PI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瘫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现代康复治疗联合中医针刺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改善脑内血流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郭鑫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索剖宫产术后患者的观察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149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刀口、宫缩、恶露、二便、乳汁分泌情况,关心体贴患者,介绍术后注意事项,据自身不同情况应用抗生素,按摩子宫,调畅二便,调理饮食,指导按需母乳喂养.结果 149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宫缩具体,恶露正常,二便通畅,刀口长势良好,乳汁分泌充足,掌握母乳喂养的要领.结论 剖宫产术后的患者有着不同的身心变化,通过谈心说情,解惑释疑,帮助患者从心理上成长为一个妈妈,注意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加强营养,多休息,促其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毛红玲;乔艳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刘文峰教授治疗三叉神经痛这一疑难杂症的中医药论治经验,提炼出刘教授治疗本病的学术思想,撰文共享于同道.方法 归纳总结刘教授对本病病位特点、病因病机、论治经验、临床用药等的认识.结果 刘教授认为三叉神经的病位在三阳经筋,病因病机或为感受外邪;或为肝气不舒,郁而化火,火邪伤于阳明;或为内热外寒,脉络痹阻;或为正气内亏,营卫不和.刘教授结合病机,发皇古义,中西共参,拟定了荣面痛宁汤,治疗三叉神经痛良效.结论 刘文峰教授运用荣面痛宁汤治疗三叉神经痛良效,值得借鉴.
作者:雷立涛;王德惠;刘文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慢阻肺稳定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12例,并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慢阻肺稳定方.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发作次数和6 min步行距离(6MWD);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2%(P<0.05);治疗后两组急性发作次数、SGR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6MW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FEV1%和1秒率(FEV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阻肺稳定方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显著优势,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变化,减少患者急性发作次数,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光磊;张春兆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经行浮肿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范畴,以经前或经期出现头面、肢体浮肿,经后自行消退为特点.临床多从脾肾阳虚、肝郁脾虚等论治,然临床当中亦有风湿阻络,气滞血瘀者.治疗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补气养血为要,用四藤一仙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加柴胡、三棱、莪术加强行气活血通络之功,黄芪、当归、白芍补气养血,疗效显著.
作者:胡蓝方;雷根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中药理气和胃方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证候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规范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理气和胃方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证候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选择中药理气和胃方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能让证候疗效显著提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郝晶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穴位注射治疗结合护理干预手段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过程和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片,每次4片,每日3次;治疗组分别经肝俞、胃俞、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4ml)和当归注射液(4ml).两组以3个月作为一个疗程,在治疗期间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胃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及体征综合分析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81.82%,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的66.67%,且有显著差异(P<0.05);电子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有效率为54.55%)相比,治疗组有效率为75.76%,有极显著差异(P <0.01);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有效率为51.52%,治疗组有效率为66.67%,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穴位注射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是降低癌变发生风险、预防癌症发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邱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观察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伴有负性情绪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与观察组(2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效果与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效果相比,观察组患者较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伴有负性情绪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治疗组和对照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各自不同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P<0.05).结论 对中风患者采取中医综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地改善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宋述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和中西医结合在急性肠胃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医院收治急性肠胃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肠胃舒缓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后发热、呕吐、腹泻及腹痛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7.5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肠胃炎患者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基础上联合肠胃舒缓汤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脾主水液运化,肾主津,泄泻的发生与脾肾密切相关,脾肾同病是泄泻常见的病因病机,健脾益肾法包括健脾益肾气、健脾温肾和健脾滋阴.健脾益肾法具有中医理论基础,在泄泻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广泛,分别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糖尿病腹泻及肿瘤性腹泻.现探讨健脾益肾的中医理论基础,概述其临床运用,强调健脾益肾法治疗泄泻疗效显著.
作者:吴予;姚志华;庄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饮食调护和中医情志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选择86例,对患者进行编号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传统护理组和中医护理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其中传统护理组43例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传统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43例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饮食调护和中医情志护理,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结果 中医护理组护理有效率为90.70%,传统护理组护理有效率为69.77%,中医护理组护理效果更好,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81.40%,中医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中医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更好,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期间,做好常规护理、饮食调护和中医情志护理,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罗艳霞;张一沛;高鹤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讨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病情的急性发作期采用中药苏黄止咳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病情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2例,将其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盐酸氨溴索、氨茶碱等西药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苏黄止咳胶囊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用药后气管炎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用药前后炎症因子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药物控制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显著(P<0.05);用药期间出现1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病情的急性发作期采用中药苏黄止咳胶囊进行治疗,能够尽快控制症状,改善机体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徐星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