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脾益肾法治疗泄泻的临床运用

吴予;姚志华;庄毅

关键词:泄泻, 脾肾同病, 健脾益肾
摘要:脾主水液运化,肾主津,泄泻的发生与脾肾密切相关,脾肾同病是泄泻常见的病因病机,健脾益肾法包括健脾益肾气、健脾温肾和健脾滋阴.健脾益肾法具有中医理论基础,在泄泻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广泛,分别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糖尿病腹泻及肿瘤性腹泻.现探讨健脾益肾的中医理论基础,概述其临床运用,强调健脾益肾法治疗泄泻疗效显著.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刘文峰教授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

    目的 总结刘文峰教授治疗三叉神经痛这一疑难杂症的中医药论治经验,提炼出刘教授治疗本病的学术思想,撰文共享于同道.方法 归纳总结刘教授对本病病位特点、病因病机、论治经验、临床用药等的认识.结果 刘教授认为三叉神经的病位在三阳经筋,病因病机或为感受外邪;或为肝气不舒,郁而化火,火邪伤于阳明;或为内热外寒,脉络痹阻;或为正气内亏,营卫不和.刘教授结合病机,发皇古义,中西共参,拟定了荣面痛宁汤,治疗三叉神经痛良效.结论 刘文峰教授运用荣面痛宁汤治疗三叉神经痛良效,值得借鉴.

    作者:雷立涛;王德惠;刘文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治浊固本汤加减治疗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40例

    目的 探讨治浊固本汤加减治疗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治浊固本汤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40例, 治愈3例,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 %,治疗后患者慢性前列腺症状评分(NIH-CPSI评分 )、中医证候积分、EPS-WBC和卵磷脂小体数较之前明显改善.结论 治浊固本汤加减治疗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满意.

    作者:苏刚岭;李志国;李斌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营卫运行失常与失眠病机探讨

    目的 探讨营卫二气运行方式与失眠病机的关系,为营卫运行失调导致的老年患者失眠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研究《灵枢·营卫生会》条文中关于营卫的运行方式及运行规律,分析其与失眠病机的相互关系,针对不同的失眠发病机理,提出合适的治法及选方用药.结果 营卫运行失调及其证治可分为三种情况:营卫相随运行阳不敛阴导致失眠气阴两虚,可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亦可以归脾汤补养心脾,或以生脉饮益气养阴;卫气昼行于阳而夜不得入于阴导致失眠昼不精,可以六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或小建中汤健脾益气增加化源,辅以枳壳、厚朴行气通利,薏苡仁、佩兰芳香化湿醒脾;卫气入于阴而不得出于阳导致失眠血热血瘀,可以牡丹皮泻心经之火,除血中伏热;或赤芍泻肝经之火,行血中瘀滞而活血散瘀;或丹参偏入心经,专走血分,祛瘀生新而养血安神;或以紫参偏入肝经,破血通经而通九窍、利二便;或以郁金用治血热血瘀兼肝气郁结者.结论 理解营卫运行失和的三种类型,掌握各类药物的使用特点,对于失眠临床辨证用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谢斌;陈谦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陈瑞芳教授岭南养生膏方处方思路

    陈瑞芳教授为岭南治未病专家,其根据岭南人群体质特点,善于运用膏方调整体质,养生保健.现通过分析陈瑞芳教授协定养生膏方的药物组成特点,总结其岭南养生膏方的处方思路为:阴阳互求,脾肾为中;体质为本,兼顾旧疾;扶正祛邪,动静结合等.岭南地区过去少有用膏方者,现岭南膏方流行,希望以此文与同仁互勉交流.

    作者:常少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514例慢性胃炎患者,回顾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相关情况.结果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主要包括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阻型、胃阴不足型、脾虚气滞型,在不同体质中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了解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体质相关性的基础上,对患者体质进行干预可更好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金烨;陆洁;陈郁;陆程洁;梅兰娟;张士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理气和胃方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中药理气和胃方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证候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规范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理气和胃方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证候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选择中药理气和胃方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能让证候疗效显著提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郝晶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儿童鼾眠30例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儿童鼾眠疗效.方法 将我院门诊确诊的60例儿童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糠酸莫米松喷鼻,14天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痊愈13例(43.3%),有效10例(33.3%),无效7例(23.3%),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痊愈5例(16.7%),有效10例(33.35%),无效例15(50.0%),总有效率为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儿童鼾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延涛;封彦蕾;梁月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肠胃舒缓汤结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肠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和中西医结合在急性肠胃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医院收治急性肠胃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肠胃舒缓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后发热、呕吐、腹泻及腹痛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7.5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肠胃炎患者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基础上联合肠胃舒缓汤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针刺四缝穴配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小儿厌食症

    目的 探讨针刺四缝穴配合口服凝结芽孢杆菌制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小儿厌食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8例.研究组患儿给予针刺四缝穴治疗,配合口服凝结芽孢杆菌片剂,治疗组口服妈咪爱散剂治疗,2个治疗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四缝穴配合口服凝结芽孢杆菌制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小儿厌食症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柏蕾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清上蠲痛汤治疗顽固性头痛的体会

    顽固性头痛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导师总结该病具有常见、多发、反复、顽固及致命的特点,临床上往往应用多种药物仍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故积极探讨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清上蠲痛汤是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中专治头痛的经典方剂,其用药精确,配伍严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顽固性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毛小俊;李燕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中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治疗组和对照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各自不同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P<0.05).结论 对中风患者采取中医综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地改善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宋述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浅谈顾护胃气对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性

    现今恶性肿瘤患者面对的不仅仅是肿瘤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来自于治疗所导致的体质极度下滑、胃气衰败,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现通过对胃气的释义及现代医家对顾护胃气的重视,详细阐述顾护胃气对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性,强调顾护胃气的思想应贯穿治疗始终,有效的缓解患者治疗期间的不适,增强疗效,终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作者:安君君;姚嘉良;杨亚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效果与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效果与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措施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性原则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产后尿潴留患者68例,将68例确诊为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该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4例,采取中西医结合加临床护理干预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情况,比较两组产后尿潴留患者尿路感染情况,以及产后尿潴留解除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对照组显效患者19例(55.88%),观察组显效患者21例(61.76%),对照组有无效患者3例(8.82%),观察组无效患者0例(0.00%);对照组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患者8例(23.53%),较观察组出现尿路感染患者1例(2.94%)多,尿潴留解除时间比较中,对照组(6.23±0.23)d较观察组(3.58±1.01)d长,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尿潴留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尿潴留情况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较为满意,对医院服务满意度提高,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

    作者:刘清华;刘莲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玻璃酸钠合中药塌渍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25例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配合中药塌渍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塌渍及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后足踝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OFAS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玻璃酸钠配合中药塌渍及TDP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永军;张铭明;刘宗仁;王锋;刘超;赵斌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刘福奇主任医师应用疼痛三两三方加减治疗肩手综合征验案举隅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症状明显,病情复杂,是治疗的难点,临床常以激素或非甾体类镇痛药、针灸或康复物理疗法等治疗.通过观察刘福奇主任医师应用疼痛三两三方加减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总结组方及用药规律,为中医治疗肩手综合征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磊;刘福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扁平疣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8例,采用自拟退疣饮口服联合火针疗法、耳压疗法进行治疗,同时进行临床宣教及心理疏导;对照组59例,单纯采用退疣饮口服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比较,两组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积分均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扁平疣疗效满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降气通腑贴配合穴位按摩改善老年气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降气通腑贴配合穴位按摩改善老年气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降气通腑贴配合穴位按摩.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80%,治疗组有效率96%;且在排便次数娄、大便性状、排便时间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降气通腑贴配合穴位按摩能有效缓解老年人的便秘症状.

    作者:林淑惠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思路与方法的初探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多起因、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多态性的综合征, 是青少年到育龄妇女发生高雄激素性无排卵现象中常见的病种,属妇科疑难杂症.现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治疗经验、个案举例的思考与总结,指出中医中药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存在明显的治疗优势.

    作者:孔伟伟;刘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四藤一仙汤加味治疗经行浮肿浅析

    经行浮肿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范畴,以经前或经期出现头面、肢体浮肿,经后自行消退为特点.临床多从脾肾阳虚、肝郁脾虚等论治,然临床当中亦有风湿阻络,气滞血瘀者.治疗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补气养血为要,用四藤一仙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加柴胡、三棱、莪术加强行气活血通络之功,黄芪、当归、白芍补气养血,疗效显著.

    作者:胡蓝方;雷根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活血益气降糖汤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0例

    目的 探析活血益气降糖汤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抓阄的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所在科室6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进行统计分析,每组实验样本确定为30例,西药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中药组在西药的基础上服用活血益气降糖汤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血脂的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对于西药组,中药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P<0.05;相对于西药组,中药组患者的血糖血脂的改善情况较好,P<0.05;相对于西药组,中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活血益气降糖汤治疗,治疗效果明显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红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