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刚岭;李志国;李斌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8例,采用自拟退疣饮口服联合火针疗法、耳压疗法进行治疗,同时进行临床宣教及心理疏导;对照组59例,单纯采用退疣饮口服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比较,两组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积分均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扁平疣疗效满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散结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和西药治疗上加用益气养阴散结汤,对照组仅给予基础和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1月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以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方面,尽管治疗组FT4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1),但可能系误差所致,无临床意义;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益气养阴散结方可显著改善甲亢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减少治疗期间肝功能损害,值得推广.
作者:王永超;丁立佼;林庆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确诊的6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区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行抗血小板、稳定斑块、保护缺血半暗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配合麝香保心丸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分析.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梗死患者,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预后效果理想,用药安全,值得临床研究与推广.
作者:刘红才;陈凯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治疗组和对照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各自不同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P<0.05).结论 对中风患者采取中医综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地改善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宋述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中医中和理论是传统中医学的精华,甚至也有人将中医定义为中和医学.中和医学的临床作用及地位也越来越高.中和医派应运而生,中和医派的思想可能会在糖尿病的诊疗方面提供难能可贵的经验,对于糖尿病的诊疗更具指导意义和学术启迪.
作者:穆俊平;魏素丽;严雪梅;杨晓洁;杨建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514例慢性胃炎患者,回顾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相关情况.结果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主要包括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阻型、胃阴不足型、脾虚气滞型,在不同体质中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了解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体质相关性的基础上,对患者体质进行干预可更好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金烨;陆洁;陈郁;陆程洁;梅兰娟;张士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针刺四缝穴配合口服凝结芽孢杆菌制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小儿厌食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8例.研究组患儿给予针刺四缝穴治疗,配合口服凝结芽孢杆菌片剂,治疗组口服妈咪爱散剂治疗,2个治疗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四缝穴配合口服凝结芽孢杆菌制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小儿厌食症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柏蕾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脾主水液运化,肾主津,泄泻的发生与脾肾密切相关,脾肾同病是泄泻常见的病因病机,健脾益肾法包括健脾益肾气、健脾温肾和健脾滋阴.健脾益肾法具有中医理论基础,在泄泻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广泛,分别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糖尿病腹泻及肿瘤性腹泻.现探讨健脾益肾的中医理论基础,概述其临床运用,强调健脾益肾法治疗泄泻疗效显著.
作者:吴予;姚志华;庄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有效性和安全性是中药产品质量控制方法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基于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问题,选取若干个具体方面,结合技术实例展开简要分析.中药的有效性是指药物治疗于人类的身体病症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中药的安全性是指药物本身对人体具有无毒无害的作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各种负面影响.为了提高中药的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对药物质量的控制,达到一系列的安全管理目标,结合时下先进技术,将原本的药物质量问题以及对治疗病症的阻碍,逐渐转化为更加先进的具有高强度疗效的医学药物治疗方式,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毛盛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新伤汤及活血祛瘀散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桃红四物汤内服及双柏散外敷,观察组采用新伤汤内服及活血祛瘀散外敷,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伤汤及活血祛瘀散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
作者:韩中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针刺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使用基本的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治疗组辅助以针刺结合药浴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以营养神经药物治疗, 2个疗程后观察病人在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状况、评分测定及空腹血糖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疗效.结论 针刺疗法结合药浴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其治疗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单独使用营养神经药物.
作者:牟希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经行浮肿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范畴,以经前或经期出现头面、肢体浮肿,经后自行消退为特点.临床多从脾肾阳虚、肝郁脾虚等论治,然临床当中亦有风湿阻络,气滞血瘀者.治疗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补气养血为要,用四藤一仙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加柴胡、三棱、莪术加强行气活血通络之功,黄芪、当归、白芍补气养血,疗效显著.
作者:胡蓝方;雷根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经过临床观察认为现代女性多因工作竞争压力导致肝郁脾虚型月经后期,以此立论开展临床研究,证明现代女性月经后期治疗应以疏肝补脾为主.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1组采用逍遥丸,治疗2组采用痛泻药方配合心理疏导,治疗3组在治疗2组基础上加用灸法,开展为期3个月的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3组FSH为(14.03±4.37)mIU/ml,明显优于治疗1组(22.03±7.98)mIU/ml(P≤0.01).结论 对于月经后期治疗应针对病因病机,选择利于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并重视心理疏导,才能事半功倍.
作者:陈胤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对肺肾气虚型COPD患者采用益肺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选取在我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型)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即选取中医益肺灸法与西医的常规治疗方法相结合;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通过对两组患者肺功能与血气分析等相关指标的观察,分析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状况是否好转以及好转的程度,并对两组患者的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FEV1%预计值、相应的临床表现以及血气分析方面的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患者的改善程度大,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较差异具有极大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COPD肺肾气虚型患者采用益肺灸法联合传统的西医治疗,相比单用西医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更有效果,说明益肺灸法对COPD患者有极大的帮助作用,能缩短病人病痛的时间,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此法应该在临床中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
作者:韩书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用中药治愈危重病症的事实,证明中医药治疗危重病症具有良好的效果.方法 案一:患者神识昏迷,颈项强直,手足抽搐、口噤不开、高热,属热极动风,痰火上蒙,用凉肝息风,增液舒筋,化痰开窍的方药治疗.案二:舌喑不语,四肢瘫痪,喉中痰声漉漉,不能自转侧,小便失禁,属风痱证,系因气逆挟痰火上冲,经络壅塞不通,故用清热涤痰,理气通络的方药治疗.结果 以上病例均治愈.结论 中医治疗危重病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王国峰;李楠;王翠卿;伊继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现今恶性肿瘤患者面对的不仅仅是肿瘤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来自于治疗所导致的体质极度下滑、胃气衰败,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现通过对胃气的释义及现代医家对顾护胃气的重视,详细阐述顾护胃气对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性,强调顾护胃气的思想应贯穿治疗始终,有效的缓解患者治疗期间的不适,增强疗效,终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作者:安君君;姚嘉良;杨亚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降气通腑贴配合穴位按摩改善老年气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降气通腑贴配合穴位按摩.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80%,治疗组有效率96%;且在排便次数娄、大便性状、排便时间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降气通腑贴配合穴位按摩能有效缓解老年人的便秘症状.
作者:林淑惠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儿童鼾眠疗效.方法 将我院门诊确诊的60例儿童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糠酸莫米松喷鼻,14天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痊愈13例(43.3%),有效10例(33.3%),无效7例(23.3%),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痊愈5例(16.7%),有效10例(33.35%),无效例15(50.0%),总有效率为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儿童鼾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延涛;封彦蕾;梁月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穴位注射治疗结合护理干预手段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过程和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片,每次4片,每日3次;治疗组分别经肝俞、胃俞、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4ml)和当归注射液(4ml).两组以3个月作为一个疗程,在治疗期间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胃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及体征综合分析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81.82%,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的66.67%,且有显著差异(P<0.05);电子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有效率为54.55%)相比,治疗组有效率为75.76%,有极显著差异(P <0.01);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有效率为51.52%,治疗组有效率为66.67%,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穴位注射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是降低癌变发生风险、预防癌症发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邱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索剖宫产术后患者的观察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149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刀口、宫缩、恶露、二便、乳汁分泌情况,关心体贴患者,介绍术后注意事项,据自身不同情况应用抗生素,按摩子宫,调畅二便,调理饮食,指导按需母乳喂养.结果 149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宫缩具体,恶露正常,二便通畅,刀口长势良好,乳汁分泌充足,掌握母乳喂养的要领.结论 剖宫产术后的患者有着不同的身心变化,通过谈心说情,解惑释疑,帮助患者从心理上成长为一个妈妈,注意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加强营养,多休息,促其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毛红玲;乔艳贞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