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俊平;魏素丽;严雪梅;杨晓洁;杨建宇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和中西医结合在急性肠胃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医院收治急性肠胃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肠胃舒缓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后发热、呕吐、腹泻及腹痛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7.5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肠胃炎患者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基础上联合肠胃舒缓汤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针刺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使用基本的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治疗组辅助以针刺结合药浴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以营养神经药物治疗, 2个疗程后观察病人在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状况、评分测定及空腹血糖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疗效.结论 针刺疗法结合药浴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其治疗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单独使用营养神经药物.
作者:牟希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散结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和西药治疗上加用益气养阴散结汤,对照组仅给予基础和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1月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以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方面,尽管治疗组FT4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1),但可能系误差所致,无临床意义;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益气养阴散结方可显著改善甲亢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减少治疗期间肝功能损害,值得推广.
作者:王永超;丁立佼;林庆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李燕梅教授运用柴胡疏肝散合镇肝熄风汤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大量临床病例,从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病因病机出发,以心肝肾为辨证论治的核心脏腑,并通过具体的验案分析,总结归纳李燕梅教授治疗经验.结果 运用柴胡疏肝散合镇肝熄风汤能够明显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睡眠质量,同时改善患者震颤、僵硬等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结论 李燕梅教授运用柴胡疏肝散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效果满意,临床可辨证应用.
作者:雷玉娇;张燕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肿瘤护理教学中应用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效果.方法 从某所医学院校中随机选取护理专业的2个班级,人数均为45人,再将其分别列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在肿瘤护理教学中采用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结果 实验班的理论成绩和临床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班.结论 在肿瘤护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对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史晓霞;许雁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10月-2016年10月80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按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平均住院天数、费用、满意度、患肢肿痛消退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及费用、肿痛消退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患者中的应用,可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晓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新伤汤及活血祛瘀散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桃红四物汤内服及双柏散外敷,观察组采用新伤汤内服及活血祛瘀散外敷,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伤汤及活血祛瘀散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
作者:韩中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用中药治愈危重病症的事实,证明中医药治疗危重病症具有良好的效果.方法 案一:患者神识昏迷,颈项强直,手足抽搐、口噤不开、高热,属热极动风,痰火上蒙,用凉肝息风,增液舒筋,化痰开窍的方药治疗.案二:舌喑不语,四肢瘫痪,喉中痰声漉漉,不能自转侧,小便失禁,属风痱证,系因气逆挟痰火上冲,经络壅塞不通,故用清热涤痰,理气通络的方药治疗.结果 以上病例均治愈.结论 中医治疗危重病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王国峰;李楠;王翠卿;伊继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丹参等11种中药金属元素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方法 选取丹参、党参、黄芪、川芎、枸杞子、酸枣仁、回心草、冬虫夏草、细辛、龙胆草、杜仲共11种中药,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的钙、钾、镁、铁、锰、铜、锌、铬元素的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r=0.5时,去掉权重低于0.5的值,相似药物为丹参、冬虫夏草、黄芪、细辛、杜仲,r=0.6时,去掉权重低于0.6的值,相似药物为冬虫夏草、杜仲、细辛,r=0.75时,去掉权重低于0.75的值,相似药物为冬虫夏草、细辛.结论 药物中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且与药物的治疗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中药金属元素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能够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研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费晓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妇科在2015年3月-2016年5月间收治80例需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半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而对照组为87.5%,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焦虑评分方面,观察组评分为(43.1±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6±3.9)分,两组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秦爱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对肺肾气虚型COPD患者采用益肺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选取在我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型)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即选取中医益肺灸法与西医的常规治疗方法相结合;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通过对两组患者肺功能与血气分析等相关指标的观察,分析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状况是否好转以及好转的程度,并对两组患者的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FEV1%预计值、相应的临床表现以及血气分析方面的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患者的改善程度大,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较差异具有极大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COPD肺肾气虚型患者采用益肺灸法联合传统的西医治疗,相比单用西医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更有效果,说明益肺灸法对COPD患者有极大的帮助作用,能缩短病人病痛的时间,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此法应该在临床中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
作者:韩书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配合中药塌渍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塌渍及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后足踝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OFAS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玻璃酸钠配合中药塌渍及TDP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永军;张铭明;刘宗仁;王锋;刘超;赵斌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经过临床观察认为现代女性多因工作竞争压力导致肝郁脾虚型月经后期,以此立论开展临床研究,证明现代女性月经后期治疗应以疏肝补脾为主.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1组采用逍遥丸,治疗2组采用痛泻药方配合心理疏导,治疗3组在治疗2组基础上加用灸法,开展为期3个月的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3组FSH为(14.03±4.37)mIU/ml,明显优于治疗1组(22.03±7.98)mIU/ml(P≤0.01).结论 对于月经后期治疗应针对病因病机,选择利于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并重视心理疏导,才能事半功倍.
作者:陈胤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老年PNS患者94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46例予以注射用环磷酰胺治疗,研究组48例予以雷公藤片多苷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量,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量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24 h尿蛋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44/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老年PNS,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其24 h尿蛋白量.
作者:徐俊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有效性和安全性是中药产品质量控制方法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基于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问题,选取若干个具体方面,结合技术实例展开简要分析.中药的有效性是指药物治疗于人类的身体病症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中药的安全性是指药物本身对人体具有无毒无害的作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各种负面影响.为了提高中药的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对药物质量的控制,达到一系列的安全管理目标,结合时下先进技术,将原本的药物质量问题以及对治疗病症的阻碍,逐渐转化为更加先进的具有高强度疗效的医学药物治疗方式,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毛盛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症状明显,病情复杂,是治疗的难点,临床常以激素或非甾体类镇痛药、针灸或康复物理疗法等治疗.通过观察刘福奇主任医师应用疼痛三两三方加减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总结组方及用药规律,为中医治疗肩手综合征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磊;刘福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效果与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措施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性原则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产后尿潴留患者68例,将68例确诊为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该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4例,采取中西医结合加临床护理干预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情况,比较两组产后尿潴留患者尿路感染情况,以及产后尿潴留解除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对照组显效患者19例(55.88%),观察组显效患者21例(61.76%),对照组有无效患者3例(8.82%),观察组无效患者0例(0.00%);对照组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患者8例(23.53%),较观察组出现尿路感染患者1例(2.94%)多,尿潴留解除时间比较中,对照组(6.23±0.23)d较观察组(3.58±1.01)d长,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尿潴留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尿潴留情况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较为满意,对医院服务满意度提高,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
作者:刘清华;刘莲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治疗组和对照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各自不同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P<0.05).结论 对中风患者采取中医综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地改善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宋述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穴位注射治疗结合护理干预手段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过程和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片,每次4片,每日3次;治疗组分别经肝俞、胃俞、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4ml)和当归注射液(4ml).两组以3个月作为一个疗程,在治疗期间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胃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及体征综合分析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81.82%,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的66.67%,且有显著差异(P<0.05);电子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有效率为54.55%)相比,治疗组有效率为75.76%,有极显著差异(P <0.01);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有效率为51.52%,治疗组有效率为66.67%,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穴位注射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是降低癌变发生风险、预防癌症发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邱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磁圆梅针用于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磁圆梅针轻扣14例(26眼)低龄弱视儿童的百会、合谷、养老、风池、翳明、华佗夹脊及眼周穴位,潮红为度,每日1次,连续10次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进行下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治疗前后矫正视力.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前后视力对比,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患者视力普遍提高,26眼中基本治愈18眼(69.23%),进步6眼(23.08%),无效2眼(7.69%),总有效率达92.31%;且治疗前后总体弱视程度改善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磁圆梅针用于低龄儿童弱视有明确疗效,且易于被低龄儿童接受,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世珍;夏秋成;魏亚林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