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麝香保心丸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0例

刘红才;陈凯红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 前列地尔注射液, 脑梗死,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确诊的6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区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行抗血小板、稳定斑块、保护缺血半暗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配合麝香保心丸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分析.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梗死患者,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预后效果理想,用药安全,值得临床研究与推广.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扁平疣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8例,采用自拟退疣饮口服联合火针疗法、耳压疗法进行治疗,同时进行临床宣教及心理疏导;对照组59例,单纯采用退疣饮口服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比较,两组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积分均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扁平疣疗效满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究穴位注射治疗结合护理干预手段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过程和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片,每次4片,每日3次;治疗组分别经肝俞、胃俞、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4ml)和当归注射液(4ml).两组以3个月作为一个疗程,在治疗期间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胃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及体征综合分析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81.82%,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的66.67%,且有显著差异(P<0.05);电子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有效率为54.55%)相比,治疗组有效率为75.76%,有极显著差异(P <0.01);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有效率为51.52%,治疗组有效率为66.67%,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穴位注射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是降低癌变发生风险、预防癌症发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邱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治浊固本汤加减治疗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40例

    目的 探讨治浊固本汤加减治疗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治浊固本汤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40例, 治愈3例,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 %,治疗后患者慢性前列腺症状评分(NIH-CPSI评分 )、中医证候积分、EPS-WBC和卵磷脂小体数较之前明显改善.结论 治浊固本汤加减治疗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满意.

    作者:苏刚岭;李志国;李斌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新伤汤及活血祛瘀散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新伤汤及活血祛瘀散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桃红四物汤内服及双柏散外敷,观察组采用新伤汤内服及活血祛瘀散外敷,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伤汤及活血祛瘀散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

    作者:韩中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Hp阳性慢性胃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确诊的15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区别随机分为结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20天,结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配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20天,治疗过程中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4周后进行13C尿素呼吸试验,根据其实验结果,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疗程结束后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为78.57%,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78例患者转阴,转阴率高达97.50%,对照组59例患者Hp转阴,转阴率为84.29%,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Hp转阴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黄初劭;李丽珍;赖伟;杨沛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营卫运行失常与失眠病机探讨

    目的 探讨营卫二气运行方式与失眠病机的关系,为营卫运行失调导致的老年患者失眠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研究《灵枢·营卫生会》条文中关于营卫的运行方式及运行规律,分析其与失眠病机的相互关系,针对不同的失眠发病机理,提出合适的治法及选方用药.结果 营卫运行失调及其证治可分为三种情况:营卫相随运行阳不敛阴导致失眠气阴两虚,可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亦可以归脾汤补养心脾,或以生脉饮益气养阴;卫气昼行于阳而夜不得入于阴导致失眠昼不精,可以六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或小建中汤健脾益气增加化源,辅以枳壳、厚朴行气通利,薏苡仁、佩兰芳香化湿醒脾;卫气入于阴而不得出于阳导致失眠血热血瘀,可以牡丹皮泻心经之火,除血中伏热;或赤芍泻肝经之火,行血中瘀滞而活血散瘀;或丹参偏入心经,专走血分,祛瘀生新而养血安神;或以紫参偏入肝经,破血通经而通九窍、利二便;或以郁金用治血热血瘀兼肝气郁结者.结论 理解营卫运行失和的三种类型,掌握各类药物的使用特点,对于失眠临床辨证用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谢斌;陈谦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老年功能性泪溢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老年功能性泪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门诊的老年功能性泪溢的患者48例(72只眼),随机分成对照组24例(34只眼),采用明目地黄丸口服,和观察组24例(38只眼)采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治疗30天观察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20.8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除流泪症状改善外,眼干涩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雷火灸能够有效地改善老年功能性泪溢症状.

    作者:梁凯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肝豆状核变性的中医治疗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由Wilson于1912年首先描述,是一种由铜代谢障碍引起的少数可治疗的遗传性疾病之一.本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首发症状多样,临床治疗主要以排铜为主,常用西药有D-青霉胺、三乙基四胺、二巯基丙醇、硫酸锌等,但这些药物长期应用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而中医中药相对来说不良作用小,可弥补西药的这一缺陷.从中医的角度讨论Wilson病的治疗,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于露;王艳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浅谈顾护胃气对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性

    现今恶性肿瘤患者面对的不仅仅是肿瘤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来自于治疗所导致的体质极度下滑、胃气衰败,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现通过对胃气的释义及现代医家对顾护胃气的重视,详细阐述顾护胃气对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性,强调顾护胃气的思想应贯穿治疗始终,有效的缓解患者治疗期间的不适,增强疗效,终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作者:安君君;姚嘉良;杨亚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肉苁蓉的药理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肉苁蓉药理作用.方法 收集近几年国内外对肉苁蓉药理作用的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综述.结果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肉苁蓉有润肠通便、保肝、抗骨质疏松、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等作用.结论 肉苁蓉药理作用广泛,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方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514例慢性胃炎患者,回顾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相关情况.结果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主要包括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阻型、胃阴不足型、脾虚气滞型,在不同体质中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了解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体质相关性的基础上,对患者体质进行干预可更好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金烨;陆洁;陈郁;陆程洁;梅兰娟;张士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逍遥散化裁治疗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32例

    目的 观察逍遥散化裁治疗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逍遥散化裁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莫沙比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逍遥散化裁治疗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作者:黄墩煌;吴耀南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灸法治疗肺肾气虚型慢阻肺临床观察

    目的 对肺肾气虚型COPD患者采用益肺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选取在我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型)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即选取中医益肺灸法与西医的常规治疗方法相结合;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通过对两组患者肺功能与血气分析等相关指标的观察,分析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状况是否好转以及好转的程度,并对两组患者的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FEV1%预计值、相应的临床表现以及血气分析方面的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患者的改善程度大,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较差异具有极大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COPD肺肾气虚型患者采用益肺灸法联合传统的西医治疗,相比单用西医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更有效果,说明益肺灸法对COPD患者有极大的帮助作用,能缩短病人病痛的时间,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此法应该在临床中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

    作者:韩书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灸法联合痛泻要方治疗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经过临床观察认为现代女性多因工作竞争压力导致肝郁脾虚型月经后期,以此立论开展临床研究,证明现代女性月经后期治疗应以疏肝补脾为主.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1组采用逍遥丸,治疗2组采用痛泻药方配合心理疏导,治疗3组在治疗2组基础上加用灸法,开展为期3个月的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3组FSH为(14.03±4.37)mIU/ml,明显优于治疗1组(22.03±7.98)mIU/ml(P≤0.01).结论 对于月经后期治疗应针对病因病机,选择利于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并重视心理疏导,才能事半功倍.

    作者:陈胤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多媒体与PBL教学模式用于中医外科临床见习中的效果

    目的 多媒体与PBL教学模式用于中医外科临床见习中的效果.方法 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中医外科临床见习生中,选择90名并分作甲乙两组,每组45名.甲组运用传统见习带教模式,乙组实施多媒体结合PBL教学,对比两组见习效果.结果 两组见习生通过不同方法带教学习后,乙组45名学生闭卷考试成绩均分高达(98.8±1.0)分,见习效果满意度评分高达(98.0±1.0)分,均显著高于甲组的(83.8±1.3)分和(84.3±2.0)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带教模式比较,采取多媒体与PBL教学模式展开中医外科临床见习效果更佳,运用价值更高.

    作者:陈冬雪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针刺四缝穴配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小儿厌食症

    目的 探讨针刺四缝穴配合口服凝结芽孢杆菌制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小儿厌食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8例.研究组患儿给予针刺四缝穴治疗,配合口服凝结芽孢杆菌片剂,治疗组口服妈咪爱散剂治疗,2个治疗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四缝穴配合口服凝结芽孢杆菌制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小儿厌食症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柏蕾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积极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状况、神经、运动及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情况等.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SDS评分降低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458、3.1078,均P<0.01);观察组各项指标(NIHSS、FMA及MBI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466、24.1542、25.5964,均P<0.01).结论 在治疗的过程中,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积极开展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安廷叶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二陈汤合三拗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3例

    目的 研究二陈汤合三拗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段时间内所在科室收治的8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排序,将单号作为常规组(43例),双号作为中医组(43例),常规组采用西药治疗,而中医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二陈汤合三拗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总体症候积分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6.74%、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3.02%,中医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平均积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存在.中医组治疗后平均积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中医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合用二陈汤合三拗汤加减治疗,可有效的促进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同时气道功能也得到有效的改善,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实践.

    作者:程英锐;赵宪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针刺结合中药药浴治疗DPN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和探讨针刺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使用基本的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治疗组辅助以针刺结合药浴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以营养神经药物治疗, 2个疗程后观察病人在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状况、评分测定及空腹血糖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疗效.结论 针刺疗法结合药浴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其治疗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单独使用营养神经药物.

    作者:牟希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

    目的 讨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病情的急性发作期采用中药苏黄止咳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病情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2例,将其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盐酸氨溴索、氨茶碱等西药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苏黄止咳胶囊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用药后气管炎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用药前后炎症因子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药物控制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显著(P<0.05);用药期间出现1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病情的急性发作期采用中药苏黄止咳胶囊进行治疗,能够尽快控制症状,改善机体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徐星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