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肝防治有办法

马思佳

关键词:乙型肝炎, 疫苗, 治疗
摘要:目前人们对乙肝的认识有2种.一种认为乙肝患者很多,乙肝不严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及至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才后悔不已;一种认为感染了乙肝就像大祸临头,忧虑、紧张、惶惶不可终日,过度治疗,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这两种想法都是很片面,不可取的.虽然同是感染了乙肝,但每个人终的结局是不一样的,本文就乙肝的一些常识及防治措施做一论述,希望大家了解乙肝的预防方法,及乙肝患者治疗的基本原则.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肺鳞癌70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式研究

    目的:探究70例肺鳞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70例肺鳞癌患者,并采用数字抽样法将70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每组各36名肺鳞癌患者.一组设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肺鳞癌患者则采取吉他西滨联合奈达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肺鳞癌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均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肺鳞癌患者的CYFRA21-1、CA125、CEA改善明显,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鳞癌在临床上表现特征明显,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通过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进行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荐.

    作者:吴媛媛;张菁华;秦策;柳志宝;高敬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肝硬化腹水20例的临床治疗与分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起到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肝硬化腹水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20例,对照组的20例患者经常常规肝硬化腹水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20例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穿刺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来看,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为1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穿刺引流进行肝硬化腹水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田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对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作用进行观察.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接受常规管理的门诊药房处方200张作为对照组,另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开展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的门诊药房处方200件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处方调配差错率.结果:观察组处方调配差错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PDCA循环法可以有效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贤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上消化道穿孔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剖腹组予以常规剖腹手术,腹腔镜组予以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剖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剖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率为4.8%,低于剖腹组的21.4%(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可在微小切口下顺利完成手术,并可避免剖腹手术的弊端.

    作者:张文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原发性痛经护理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原发性痛经护理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所2014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期间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将92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6例/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另一组加强健康教育(观察组).对比两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痛经知识掌握优良率、痛经程度以及健康行为.结果:观察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痛经知识掌握优良率(91.30%)、痛经程度以及合理饮食、适当休息、注意卫生、防寒防潮四项健康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原发性痛经患者护理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痛经知识的了解,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减轻痛苦.

    作者:杨玉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议多光谱眼底分层成像系统的应用标准

    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在眼科的疾病中多光谱眼底分层成像的系统被广泛的应用在光学的医疗器械当中,并在眼科疾病的临床检测中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主要是浅议在光学医疗器械当中多光谱眼底分层成像系统的应用标准的分析.

    作者:陈文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上班族要杜绝8种早餐

    上班族要面对一天的工作压力,所以对于早餐的选择以快捷方便为主,但是其中一些早餐对身体的危害非常之大!上班族的早餐要选对食物,千万杜绝以下几种食物.上班族早餐杜绝8种食物:1.甜点面包有不少人已经将甜甜圈、丹麦曲奇、玛芬蛋糕等作为常吃的早餐了吧.

    作者:姚佳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院前急救护士职业压力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的院前急救护士的压力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更好的解决护士的后湖只有,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更好的为患者和医院进行工作.方法:本文采用通过查取大量的期刊材料,并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充市中心医院的院前急救护士的压力进行分析.结果:100名来自不同科室、不同级别的护士均有感受到压力,部分护士的压力还比较大甚至已经到了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地步,压力严重的护士有72名,占据了此次调查结果的72%.结论:院前急救护士的压力普遍很大,相较于其他护士来说院前急救护士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强度和工作待遇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医院相关领导要重视院前急救护士的需求,从薪资、社会地位、工作强度等多方位对现有院前护士的情况进行改善,只有这样院前急救护士才能化压力为动力,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

    作者:张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及生活质量分析

    目的:讨论临床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社区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患者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患者55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情况进行记录,并对临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和常规在干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价情况存在差异,干预组躯体能力、社会能力、心理功能、生活功能等项目评价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低于常规组患者.结论:社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有阵队形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陈肖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层次分析法和医疗技术评估

    近些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医疗技术评估涉及病人的参与,2006年国际卫生技术评估网络机构(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Agencies for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的一项调查表明,消费者在决策评估活动中的参与能够扩大评估的视角,提供更加多样、准确的信息[1].此外,有病人参与的医疗技术评估更能提高人们对于评估结果的认可性.

    作者:李彦;刘少楠;聂玺博;杨宁;董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的监测分析与风险评估

    目的:对某市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进行监测分析及风险评估.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某市9个检测点随机抽取生活饮用水样本共6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方法对大肠埃希菌、耐热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4个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分析不合格率高检测点,并对不合格样本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该市生活饮用水总合格率为44.97%(304/676),其中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是导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风险评估显示372例不合格标本风险分析显示低危型294例,占79.03%,中危型59例,占15.86%,高危型19例,占5.11%.结论:该市生活饮用水存在低危诱发肠道传染疾病的风险,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并予以改进措施.

    作者:陈小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C反应蛋白在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在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年我院收治的3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卒中组,并取同期健康者37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CRP阳性率及卒中组不同CRP含量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卒中组CRP阳性率为59.5%,而对照组为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患者中,CRP阳性组的预后不良率为18.2%,高于对照组的6.7%(P<0.05).CRP与临床预后质量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734,P<0.01).结论:监测CRP水平对评估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志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药独活寄生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评析

    目的:评析中药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方法:将7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A组和B组(属于2015年8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期间),每组37例.A组给予患者中药独活寄生汤服用,B组采取西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为(1.36±0.51)分,低于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较B组更高(p<0.05).结论:中药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

    作者:邹凡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肾阳虚吃什么食物

    肾虚有肾阳虚和肾阴虚两种情况,那么肾阳虚吃什么食物呢?肾阳虚应该选择温补肾阳的食物,如芡实、羊肉、山药、栗子、驴肉等.到底肾阳虚吃什么食物?下面为您介绍.

    作者:桃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40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BNP显著低于治疗前,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LVESD、BNP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逆转心室重构,增加心脏收缩力,提高LVEF,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娄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品管圈活动在推进急诊孕产妇院内安全转运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分析品管圈活动推动急诊院内安全患者转运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品管圈方法,对我院2017年1-5月急诊收治的孕产妇院内安全转运情况原因进行分析,以目标达标率和进步率评价品管圈活动实施效果.结果:统计发现孕产妇安全转运达标率由52.11%提升至87.63%,进步率达到68.16%.总结:对于急诊孕产妇院内转运实施品管圈可大幅度提升患者安全系数,提升就诊的舒适感受.

    作者:宋薇;孙静;李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疼痛科患者护理的影响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健康教育对疼痛科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340例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对全部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教育组(强化健康教育),每组170人,对比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教育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疼痛科患者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治疗影响,能够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治疗信心,从而提升治疗效果、降低疼痛感,应于临床做重点推广.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还少丹联合多奈哌齐片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还少丹联合多奈哌齐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多奈哌齐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还少丹联合多奈哌齐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MMSE、ADL评分等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还少丹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感染控制中的微生物检验分析

    目的:分析感染控制中的微生物检验价值.方法:采用临床资料查证法,对我院6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查证分析,依照控制感染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感染后治疗)和观察组(微生物检验),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感染后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微生物检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感染控制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53%(25/34),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12%(32/34),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且明显降低了感染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物检验控制感染的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能够明显控制感染率,确保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实施.

    作者:毛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关于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共100例健康志愿者和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健康和肝病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共有研究对象50例.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当中血清中的GGT、ALP、ALT、FT3以及FT4含量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而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TBA含量上没有发生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病患者在血清的检验指标上是会出现与正常健康人群的明显差异,变化比较大,在进行疾病诊断的过程中可以以此作为确诊的依据,对于临床的诊断效果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十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丁小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