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近年来治疗周围性面瘫综述

刘伟花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牵正散, 补阳还五汤, 养血祛风, 针灸, 电针, 艾灸, 火罐, 穴位注射, 综述
摘要:本文对中医近年来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诊疗情况作一综述.周围性面瘫治疗方法趋于多样化,中药(牵正散、补阳还五汤、养血祛风法)针灸、电针、艾灸、火罐、穴位注射等综合治疗增多单纯针灸治疗减少.针刺应分期治疗,针刺深或多用透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应用于开颅手术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应用于开颅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进行芬太尼麻醉,研究组进行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V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的麻醉管理中生命体征、清醒时间以及呼吸恢复时间比较,研究组的生命体征更平稳,清醒时间以及呼吸恢复时间较短,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的VAS评分比较,研究组的较低;结论:开颅手术中采用舒芬太尼麻醉,取得的麻醉效果显著,术中管理更平稳,对疼痛的耐受好,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怡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脑血管病采用神经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采用神经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运用神经介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在动脉血管改善有效率上,观察组为85%,对照组为4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率与复发率上,观察组为10%与0%,对照组为25%与1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病采用神经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动脉血管改善效果,减少复发率与并发症,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严雄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谈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如何拓展护生学习能力

    老师在学生对于儿科护理学的学习中起到较大的作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许多护理专业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对于临床上产生的一些问题也无法很好的处理,这些都是学习教学中欠缺的部分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以在对于儿科护理学的教学中,老师们要对临床操作的每个环节都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作者:曹法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消毒灭菌集中管理在口腔器械的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消毒灭菌集中管理在口腔器械的效果分析.方法:采用2015年1-2016年12月所有的口腔器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为2015年1-2015年1月,实施传统的清洗;观察组2015年2-2016年12月,采用消毒灭菌集中管理.结果:实施消毒灭菌集中管理的观察组其器械合格率为98.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2%,P<0.05.结论:们采用的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有效降低了器械的耗损,提高了清洗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梁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究贴片外治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贴片外治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共6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贴片外治,比较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加用中医贴片外治方法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当中应用中医穴位敷贴、穴位按摩外治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帮助患儿能够尽快恢复健康.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双额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效果

    目的:评价在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治疗中予以双额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实验选取的样本病例为我院收治的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70例,2015年1月-2017年1月为样本选择时间段,以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35例予以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另35例予以保守治疗的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照和评价.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颅内压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得出P>0.05的检验结果;而治疗后,相比照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颅内压降低明显,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恢复良好率提升明显,比照数据得出P<0.05的验证结果,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在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治疗中予以双额大骨瓣减压术获得了确切的疗效,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的检验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脑出血昏迷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收治的脑出血昏迷病患共计5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入院收治的脑出血未发生昏迷的病患共计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不同组病患的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予以记录分析,同时观察记录不同组病患合并其他系统器官感染的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共计100例病患的收治入院时,住院7天及住院21天的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予以记录分析发现,研究组入院时及住院21天的超敏C反应蛋白较之对照组无甚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7天的超敏C反应蛋白均值较之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观察记录不同组病患合并其他系统器官感染的情况,研究组感染例数8例,感染发生率16.00%;对照组感染例数1例,感染发生率2.00%.研究组感染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结论:脑出血昏迷病患其病程中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明显,感染发生率亦同时升高.

    作者:段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药独活寄生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评析

    目的:评析中药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方法:将7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A组和B组(属于2015年8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期间),每组37例.A组给予患者中药独活寄生汤服用,B组采取西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为(1.36±0.51)分,低于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较B组更高(p<0.05).结论:中药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

    作者:邹凡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黄淮学院女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调查研究

    本文通过对黄淮学院在校女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女大学生所存在的体育价值观、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主要体育参与项目,日常体育活动的频率、时间、强度、内容、形式、体育消费,体育意识、制约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等情况,结合驻马店和黄淮学院实际情况,分析黄淮学院女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探讨影响因素与体育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引导高校女生建立健康积极的体育生活方式.

    作者:邱如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013-2015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干预控制对策

    目的:探讨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归纳疾病防控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区2013-2015年度间的水痘患者168例的资料,归纳和总结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对策.结果:我区于2013-2015年间共收治水痘患者168例,其中儿童(12岁以下)为主要发病群体,占比达78.57%;冬春季为水痘流行病高发季,尤其是3-5月份的发病占比达到50.00%.结论:水痘是一种传染率比较高的流行病,尤其常见于儿童群体,多发于冬春季节.为了有效地防控水痘流行病,必须要注意加强儿童等易感人群的普查力度,做好相应的疫苗接种和感染监测工作.

    作者:高志庆;刘春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金属3D打印技术在口腔医学应用前景

    3D的打印技术主要是作为一种能够快速形成的技术,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也是根据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文件当做成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制备的三维实体技术,同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也是较为良好,所以本文也是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

    作者:马晓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于硬膜外麻醉的患者给予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进行手术实行硬膜外麻醉的118例患者以平均分类的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罗比卡因麻醉,分析其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安全性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淑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生理生化指标的马钱子毒性作用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大鼠口服给予马钱子后,在不同给药时间点对大鼠血清中ALT、AST、ALP、UREA和心肌匀浆中Na-K-ATP、CK、LDH、SOD进行测定,从生理生化指标的角度观察长期给予马钱子对正常大鼠的毒性作用.

    作者:董辉;南洋;李先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三种情绪或诱发糖尿病日常需保持好心情

    在确诊为糖尿病后,很多患者会逐渐变得郁郁寡欢,整天沉浸在疾病的阴影中,甚至丢弃了很多兴趣爱好,这种情况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糖尿病人应该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糖尿病.下面我们来看看容易引发糖尿病的情绪以及相关调理.

    作者:张连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临床实习带教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临床带教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实习护士80名,均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集,随机分组,就常规带教(对照组,n=40)与带教过程中引入风险管理策略(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KAP问卷中行为、态度、知识评分经统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在实习期间,观察组血源性暴露率、投诉事件率、护理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引入风险管理策略,可提高护生实习质量,降低风险事件率,对保障护生综合素养意义重大.

    作者:王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保护性约束在神经症陪护病区的合理应用

    目的:分析保护性约束在神经症陪护病区应用的合理情况,并研究探讨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优点、方法以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症陪护病区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40例精神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事实科学的保护性约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约束后的自伤、他伤、躯体影响、心理反应以及治疗依从性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反应状态、治疗依从性以及家属满意度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自伤及他伤、躯体的影响和护患纠纷以及投诉等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的护理工作人员也需加强业务知识的法律意识,规范约束的护理行为,不断的完善护理制度,转变服务观念,以做到全心全意为精神病患者服务.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肺鳞癌70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式研究

    目的:探究70例肺鳞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70例肺鳞癌患者,并采用数字抽样法将70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每组各36名肺鳞癌患者.一组设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肺鳞癌患者则采取吉他西滨联合奈达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肺鳞癌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均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肺鳞癌患者的CYFRA21-1、CA125、CEA改善明显,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鳞癌在临床上表现特征明显,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通过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进行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荐.

    作者:吴媛媛;张菁华;秦策;柳志宝;高敬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综合创伤急救对外科严重创伤急救质量及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研究综合创伤急救对外科严重创伤急救质量及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外科严重创伤急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选择综合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基本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基本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外科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急救,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宝贵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亦可随之提升,值得临床广泛实际应用.

    作者:邓世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原发性痛经护理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原发性痛经护理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所2014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期间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将92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6例/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另一组加强健康教育(观察组).对比两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痛经知识掌握优良率、痛经程度以及健康行为.结果:观察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痛经知识掌握优良率(91.30%)、痛经程度以及合理饮食、适当休息、注意卫生、防寒防潮四项健康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原发性痛经患者护理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痛经知识的了解,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减轻痛苦.

    作者:杨玉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社区护理照顾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照顾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精神病患者专科医院在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0例.将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社区护理照顾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组间差异显著,经计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照顾,提高了治疗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借鉴和进一步普及.

    作者:向天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