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崔应珉教授应用金水六君煎治疗肺部感染验案举隅

冯秀婷;崔应珉;罗长江

关键词:肺部感染, 名医经验, 辨证论治, 金水六君煎, 咳嗽
摘要:目的 总结崔应珉教授治疗肺部感染方面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具体病案,审度病机治则,揣摩用方思路,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崔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机体肺肾之气不足,外感风寒诸邪,或疫疠之邪侵袭,邪气入里化热,炼液为痰,治取金水相生之法,养阴化痰,方以金水六君煎加减.结论 崔师经验值得推广应用.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等11种中药金属元素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

    目的 研究丹参等11种中药金属元素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方法 选取丹参、党参、黄芪、川芎、枸杞子、酸枣仁、回心草、冬虫夏草、细辛、龙胆草、杜仲共11种中药,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的钙、钾、镁、铁、锰、铜、锌、铬元素的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r=0.5时,去掉权重低于0.5的值,相似药物为丹参、冬虫夏草、黄芪、细辛、杜仲,r=0.6时,去掉权重低于0.6的值,相似药物为冬虫夏草、杜仲、细辛,r=0.75时,去掉权重低于0.75的值,相似药物为冬虫夏草、细辛.结论 药物中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且与药物的治疗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中药金属元素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能够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研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费晓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益气养阴散结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30例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散结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和西药治疗上加用益气养阴散结汤,对照组仅给予基础和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1月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以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方面,尽管治疗组FT4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1),但可能系误差所致,无临床意义;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益气养阴散结方可显著改善甲亢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减少治疗期间肝功能损害,值得推广.

    作者:王永超;丁立佼;林庆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针刺四缝穴配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小儿厌食症

    目的 探讨针刺四缝穴配合口服凝结芽孢杆菌制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小儿厌食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8例.研究组患儿给予针刺四缝穴治疗,配合口服凝结芽孢杆菌片剂,治疗组口服妈咪爱散剂治疗,2个治疗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四缝穴配合口服凝结芽孢杆菌制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小儿厌食症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柏蕾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复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80只Wister SPF大鼠(雄性),建立心衰大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与复心汤组.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内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与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Caspase-8)的表达量.结果 模型组Caspase-8与Bcl-2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托普利组、复心汤组Caspase-8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Bcl-2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托普利组与高剂量复心汤组Caspase-8及Bcl-2mRNA表达量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心汤可有效增加心肌细胞内Bcl-2mRNA表达量、降低Caspase-8mRNA表达量,抑制细胞凋亡,改善心肌功能,具有抗心衰价值.

    作者:王斌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从有效性和安全性角度分析中药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有效性和安全性是中药产品质量控制方法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基于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问题,选取若干个具体方面,结合技术实例展开简要分析.中药的有效性是指药物治疗于人类的身体病症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中药的安全性是指药物本身对人体具有无毒无害的作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各种负面影响.为了提高中药的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对药物质量的控制,达到一系列的安全管理目标,结合时下先进技术,将原本的药物质量问题以及对治疗病症的阻碍,逐渐转化为更加先进的具有高强度疗效的医学药物治疗方式,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毛盛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究穴位注射治疗结合护理干预手段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过程和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片,每次4片,每日3次;治疗组分别经肝俞、胃俞、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4ml)和当归注射液(4ml).两组以3个月作为一个疗程,在治疗期间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胃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及体征综合分析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81.82%,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的66.67%,且有显著差异(P<0.05);电子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有效率为54.55%)相比,治疗组有效率为75.76%,有极显著差异(P <0.01);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有效率为51.52%,治疗组有效率为66.67%,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穴位注射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是降低癌变发生风险、预防癌症发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邱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李燕梅教授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经验

    目的 总结李燕梅教授运用柴胡疏肝散合镇肝熄风汤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大量临床病例,从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病因病机出发,以心肝肾为辨证论治的核心脏腑,并通过具体的验案分析,总结归纳李燕梅教授治疗经验.结果 运用柴胡疏肝散合镇肝熄风汤能够明显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睡眠质量,同时改善患者震颤、僵硬等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结论 李燕梅教授运用柴胡疏肝散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效果满意,临床可辨证应用.

    作者:雷玉娇;张燕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肝豆状核变性的中医治疗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由Wilson于1912年首先描述,是一种由铜代谢障碍引起的少数可治疗的遗传性疾病之一.本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首发症状多样,临床治疗主要以排铜为主,常用西药有D-青霉胺、三乙基四胺、二巯基丙醇、硫酸锌等,但这些药物长期应用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而中医中药相对来说不良作用小,可弥补西药的这一缺陷.从中医的角度讨论Wilson病的治疗,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于露;王艳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思路与方法的初探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多起因、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多态性的综合征, 是青少年到育龄妇女发生高雄激素性无排卵现象中常见的病种,属妇科疑难杂症.现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治疗经验、个案举例的思考与总结,指出中医中药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存在明显的治疗优势.

    作者:孔伟伟;刘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活血益气降糖汤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0例

    目的 探析活血益气降糖汤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抓阄的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所在科室6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进行统计分析,每组实验样本确定为30例,西药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中药组在西药的基础上服用活血益气降糖汤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血脂的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对于西药组,中药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P<0.05;相对于西药组,中药组患者的血糖血脂的改善情况较好,P<0.05;相对于西药组,中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活血益气降糖汤治疗,治疗效果明显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红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二陈汤合三拗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3例

    目的 研究二陈汤合三拗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段时间内所在科室收治的8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排序,将单号作为常规组(43例),双号作为中医组(43例),常规组采用西药治疗,而中医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二陈汤合三拗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总体症候积分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6.74%、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3.02%,中医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平均积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存在.中医组治疗后平均积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中医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合用二陈汤合三拗汤加减治疗,可有效的促进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同时气道功能也得到有效的改善,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实践.

    作者:程英锐;赵宪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风毒伤络型)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风毒伤络型的疗效.方法 选取小儿过敏性紫癜风毒伤络型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服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14日为一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00%,治疗组为9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 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风毒伤络型疗效良好,对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痛等症状均有治疗效果.

    作者:宫文;钱美加;崔庆科;谢天龙;冯晓纯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10月-2016年10月80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按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平均住院天数、费用、满意度、患肢肿痛消退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及费用、肿痛消退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患者中的应用,可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晓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医情志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妇科在2015年3月-2016年5月间收治80例需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半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而对照组为87.5%,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焦虑评分方面,观察组评分为(43.1±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6±3.9)分,两组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秦爱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从三焦论析小便数一症

    小便数一症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困扰着众多患者.西医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难以触及疾病之本.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在治疗上较西医更具优势.中医学认为,三焦是人体水液运行的主要通道,而小便属水液,故可为小便数一证提供新的认识思路.现以三焦为视角,从肾、膀胱、小肠和肺、脾等脏腑分析,探讨小便数一症的多种病机病证,落脚于临证组方用药,以供同道参详.

    作者:丁鑫;宫洪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老年功能性泪溢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老年功能性泪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门诊的老年功能性泪溢的患者48例(72只眼),随机分成对照组24例(34只眼),采用明目地黄丸口服,和观察组24例(38只眼)采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治疗30天观察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20.8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除流泪症状改善外,眼干涩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雷火灸能够有效地改善老年功能性泪溢症状.

    作者:梁凯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磁圆梅针用于低龄儿童弱视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磁圆梅针用于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磁圆梅针轻扣14例(26眼)低龄弱视儿童的百会、合谷、养老、风池、翳明、华佗夹脊及眼周穴位,潮红为度,每日1次,连续10次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进行下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治疗前后矫正视力.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前后视力对比,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患者视力普遍提高,26眼中基本治愈18眼(69.23%),进步6眼(23.08%),无效2眼(7.69%),总有效率达92.31%;且治疗前后总体弱视程度改善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磁圆梅针用于低龄儿童弱视有明确疗效,且易于被低龄儿童接受,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世珍;夏秋成;魏亚林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降气通腑贴配合穴位按摩改善老年气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降气通腑贴配合穴位按摩改善老年气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降气通腑贴配合穴位按摩.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80%,治疗组有效率96%;且在排便次数娄、大便性状、排便时间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降气通腑贴配合穴位按摩能有效缓解老年人的便秘症状.

    作者:林淑惠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514例慢性胃炎患者,回顾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相关情况.结果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主要包括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阻型、胃阴不足型、脾虚气滞型,在不同体质中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了解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体质相关性的基础上,对患者体质进行干预可更好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金烨;陆洁;陈郁;陆程洁;梅兰娟;张士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Hp阳性慢性胃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确诊的15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区别随机分为结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20天,结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配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20天,治疗过程中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4周后进行13C尿素呼吸试验,根据其实验结果,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疗程结束后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为78.57%,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78例患者转阴,转阴率高达97.50%,对照组59例患者Hp转阴,转阴率为84.29%,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Hp转阴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黄初劭;李丽珍;赖伟;杨沛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