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城市地下空间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研究进展

李嘉凌;费巨波;汤宇斌;杨军;乔婷

关键词:城市人口, 地下空间, 公共场所卫生, 建筑面积, 综合症, 北京市, 需求增长, 土地, 绿地面积, 利用效率, 空间面积, 开发利用, 交通堵塞, 建筑空间, 基础设施, 环境恶化, 大城市, 城市化, 实践, 容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需求增长和城市有限可用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我国正面临着“城市综合症”[1]:人口超饱和、建筑空间拥挤、绿地面积减少;交通堵塞;基础设施落后于城市的扩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环境恶化等。实践表明,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扩大城市容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市综合症”的重要举措之一。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地下空间每年增加的建筑面积大约为300万m2,占建筑总面积的10%左右,到2020年,北京建成的地下空间面积有望达到9000万m2,人均拥有地下建筑面积预计达5 m2[2]。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城市地下空间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需求增长和城市有限可用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我国正面临着“城市综合症”[1]:人口超饱和、建筑空间拥挤、绿地面积减少;交通堵塞;基础设施落后于城市的扩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环境恶化等。实践表明,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扩大城市容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市综合症”的重要举措之一。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地下空间每年增加的建筑面积大约为300万m2,占建筑总面积的10%左右,到2020年,北京建成的地下空间面积有望达到9000万m2,人均拥有地下建筑面积预计达5 m2[2]。

    作者:李嘉凌;费巨波;汤宇斌;杨军;乔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上海市黄浦区2012-2014年卫生监督投诉举报情况分析

    随着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提升,投诉举报已经成了群众维权的一个重要途径。投诉举报渠道不畅通,社会矛盾就容易积聚,相应的社会问题就容易产生。为了解上海市黄浦区卫生监督的投诉举报情况,我们对2012—2014年受理的投诉举报案件进行了分析。

    作者:姜颖慧;徐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一起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医疗机构出租承包诊疗科室是非法行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常常伴随商业欺诈、过度治疗等不规范行医行为,是卫生监督部门关注的重点之一。随着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一些不法机构采取的出租承包科室的形式花样翻新,承租主体不断变化,承租方式更加隐蔽[1],且涉及出租与承包双方的经济利益,主动取证较难,案件查办成功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本案由医疗机构内部人员提供出租承包双方协议引出,总结此案的成功经验,可以为今后此类案件的处理提供借鉴。

    作者:季力;刘洪;田明铭;李力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上海市某区民营医疗机构执业现状及监管对策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公立医疗机构的重要和有益补充,民营医疗机构迅猛发展,对有效缓解公立医院的压力,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2015年1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大发展社会办医的支持力度,放宽举办主体要求,进一步放宽境内、外资本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的范围。此后,各种形式的民营医疗机构将快速增长,提高管理能力,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势在必行。本研究对上海市某区2014—2015年门诊部以上民营医疗机构(以下简称民营医疗机构)的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监管对策进行分析,为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保障医疗安全提供参考依据[1]。

    作者:潘琴;何晓燕;沈新;徐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嘉善县自动售水机卫生状况调查及水质分析

    浙江省嘉善县已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由嘉善县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2家子公司供水,供水水源采用Ⅲ类太浦河水。近年来,太浦河水系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水厂水处理工艺落后,加上老城区供水管道普遍老化,无法满足居民需求,因此,具有现制现售功能的自动售水机应运而生。自动售水机以市政自来水为原水,通过含有PP滤芯、活性炭、反渗透膜等组件的水质处理器,除去自来水中的部分杂质,达到改善水质和口感的目的。现制现售饮用水因其价格便宜、口感好、24 h供应和购买便利等优点,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为了解自动售水机进出水的卫生质量状况及净化效果,我们对嘉善县自动售水机的进出水进行了采样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建民;陈云;张学;彭立核;谢爱萍;吴平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一起二次供水卫生行政处罚案例引发的思考

    2014年7月21日,上海市松江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监督所(以下简称“松江区卫计委监督所”)对上海A酒店有限公司某大酒店进行二次供水设施执法检查,经调查发现,该大酒店存在对二次供水设施消毒使用未取得饮用水容器消毒剂卫生许可批件或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的消毒剂等违法行为,依据《上海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依法给予了行政处罚。现对本案的违法主体认定、责任认定及案由拓展使用等进行分析,并就饮用水卫生监管提供思考和建议。

    作者:宋建;汤宇斌;王伟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疗损害事件中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实践与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实施后,以事故鉴定为前提维护自身民事权利的必要性不复存在,这直接导致各方委托事故鉴定的数量和鉴定部门完成鉴定的数量大幅降低,医疗事故概念在医疗损害民事责任领域已严重弱化,在行政责任领域将面临“空位”的局面[1]。由于目前无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规定对医疗机构及其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责任追究,故通常医疗机构以“赔钱了事”方式解决此类事件。如何开展行政责任追究及医疗安全管理是摆在卫生行政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上海市某区卫生行政部门对一起医疗损害案进行了立案调查,并作出了对责任医师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在调查取证、确定案由、适用法律、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等方面做了初步尝试。

    作者:褚慰群;蔡纪平;盛林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上海市长宁区2010-2014年托幼机构消毒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托幼机构消毒状况,为做好托幼机构内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的方法,对上海市长宁区托幼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连续监测。结果2010—2014年长宁区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依次为98.07%、98.93%、99.09%、97.11%和98.10%。托幼机构室内空气、环境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餐具、使用中消毒液的合格率分别为99.74%、99.67%、93.24%、99.06%和98.09%。结论长宁区托幼机构卫生消毒整体状况较好,工作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餐具表面等环节的消毒仍较薄弱。

    作者:褚秀娟;徐仁芳;李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推行“公共场所卫生告知书”在卫生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为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全面提升监管效率,建立公共卫生常态管理,上海市宝山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监督所高境分所于2014年2—3月推出了“公共场所卫生告知书”。要求高境镇内各类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必须持有《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并做到亮证经营,各类公共场所内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健康合格证上岗。“公共场所卫生告知书”不仅告知办证的地点、联系电话,而且还对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了解推行“公共场所卫生告知书”在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的效果,推动卫生监督“监管效率”和“服务能力”双提高,我们对宝山区高境镇的公共场所进行了调查。

    作者:秦志宏;刘向阳;徐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苏州市吴江区2011-2013年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调查

    游泳是人们夏日消暑或锻炼的重要方式,游泳池的水质状况关乎游泳者的健康。游泳池游泳人数多、场次密集,易将病原微生物带入池水,若卫生管理制度缺乏、设施不健全、管理不当、不及时进行消毒处理等,将导致水质污染,成为传染性皮肤病、眼结膜炎、肠道传染病等疾病传播的场所,严重者会引起伤寒、霍乱、梅毒等疾病的传染[1]。因此,对游泳池水质的监测工作不可轻视。调查显示,国内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2-6]。为了解苏州市吴江区游泳场所的水质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现对2011—2013年吴江区21家游泳池的水质卫生状况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薛爱龙;邱琳雅;周菊平;田海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液储存要求》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在上海市血液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状况

    目的:了解《血液储存要求》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在上海市采供血机构和临床用血医疗机构血液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状况,为加强血液储存安全监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回顾性研究,对全市9家采供血机构及301家开展临床用血的医疗机构的血液储存监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08—2015年共对9家采供血机构及301家临床用血医疗机构血液安全监督检查2574户次,共作出血液安全行政处罚12件,处罚率为0.47%。在处罚应用方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更偏重使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在血液安全监管的应用方面,卫生计生监督机构更偏重使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在能否满足监管需要方面,卫生计生监督机构认为《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更能满足于血液安全监管。结论应明确《血液储存要求》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优先等级及适用范围,完善《血液储存要求》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标准。

    作者:殷玮玮;卢中南;袁璧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德尔菲法构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生物安全快速评价指标的研究

    目的: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生物安全的现行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重构,选择关键性指标从而实现快速评价放行的要求。方法在本市现行使用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生物安全监督检查评价表的基础上,采取德尔菲研究法组织7名专家对所有21项评价指标进行咨询,经过2轮咨询,对21项指标评分和统计分析,采用界值法并充分结合专家意见筛选评价指标。结果通过2轮咨询,建立了7项关键性指标作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运输安全快速评价指标,包括申办有效的准运证书、运输人员、运输车辆、运输包装以及运输后报告等5个方面。结论建立了一套针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运输生物安全的现场快速评估指标,对卫生监督部门来说,缩短了评价放行的时间,提高了运输安全监管效率;对运输部门提供了一套自我评估快速放行的评价指标,对确保运输过程中的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璧翡;王绍鑫;卢中南;罗海燕;周宏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上海卫生计生监督智能化现场执法管理平台的研究设计

    近年来,随着卫生计生监督的监管内容不断拓展,监管对象数量的不断增加,监管面临的问题更加多样化,传统的监管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上海市1000多名卫生监督员需要面临8万多的管理对象以及200多万从业人员,量大面广的监管对象和监管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亟待科技+监管手段的智能化应用。

    作者:刘瑾奕;谢洪彬;钱炜辰;匡圆;郭剑锋;胡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上海市杨浦区月子会所卫生状况调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家庭少子化、城市青年晚婚晚育比例提高等现象的出现[1],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产后在月子会所“坐月子”,此类提供产后母婴康复保健服务的机构应运而生。经网络搜索,目前上海市约有53家月子会所处于正常营业状态,分布于11个区。为了解上海市杨浦区月子会所开设情况和卫生状况,掌握相关本底资料,为进一步调查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遂对全区的月子会所进行了调查。

    作者:陆晓燕;张家琪;姬淑红;徐湘;张祝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2015年医师多点执业现况分析及对策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2009年9月,原卫生部发布《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广东、云南、北京等地相继试点医师多点执业。2011年7月,原卫生部发布《关于扩大医师多点执业试点范围的通知》,原上海市卫生局根据要求制定下发了《关于在本市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的通知》,自2011年12月15日起,上海市正式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允许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在取得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同意后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开展多点执业,医师执业地点总数不超过3个。笔者对2012—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师多点执业注册现况进行分析,提出更好地开展医师多点执业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作者:张煜;杨微蓉;杨凌;刘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2015年卫生监督绩效管理数据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监督所的绩效考核情况,找出薄弱环节,提升工作效率。方法收集2012—2015年的绩效考核数据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参考相关机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考量,全面反映了卫生监督的工作情况。考核成绩具有一定的季度变化,不同部门季度考核成绩的变化情况基本一致;不同年份的“年度工作完成情况”考核项得分相差较大,2012年低,2014年高;不同部门的“年度工作完成情况”考核项得分分布相对均衡。结论进一步做好绩效考核应从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高部门负责人和部门成员对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数据统计与数据分析,促进卫生监督工作和绩效管理的常态化,考核形式多样化等方面着手。

    作者:刘艳;张晓丹;苗嘉魁;陈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上海市医学检验所执业现状及监管对策

    2009年12月14日,原国家卫生部印发了《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在医疗机构类别中增设医学检验所,正式将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纳入到医疗机构管理范畴,对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准入设立了一定的准入要求和规范。医学检验所是指对取自人体的标本进行临床检验,并出具检验结果的医疗机构。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发展逐渐成为医疗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优化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近几年来,医学检验所的数量迅速增加,其提供的临床诊断信息对临床医疗工作的辅助诊断价值不容忽视。国外第三方实验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不断的兼并重组,已有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并形成一定的规模[1]。我国第三方医学检验(现称医学检验所)的发展起步较晚,作为一类新型医疗机构,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管理和监管中的缺陷与问题。建立适合医学检验所的监管模式,促进其行业自律,营造健康有序的第三方检验服务市场刻不容缓。为此,通过进行回顾性调查,以了解上海市医学检验所的执业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监管对策。

    作者:励益;方圆;李力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上海市闵行区管道分质供水水质影响因素探究

    管道分质供水亦称管道直饮水,是指公共供水经过深度净化处理后,通过独立封闭循环管道直接供用户饮用的供水方式,属于集中式供水的一种形式[1]。此种供水形式自1997年在上海居民小区出现至今,已历经18年。为探究管道分质供水水质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实施监督提供数据,保障居民饮用水卫生安全,本研究对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管道分质供水的卫生及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张红;徐爱英;俞玲玲;陈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卫生监督稽查工作探讨:基于某区的实证浅析

    卫生监督稽查属于行政执法监督范畴,是卫生监督管理内部制约方式和卫生监督机构的一种自我纠错机制,是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是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卫生监督稽查的实质,是对卫生监督管理的控制、纠偏与保障。其工作内容简而言之,就是在卫生监督管理实施过程中,查找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及依据相关问题建章立制,从而降低相关问题重复发生的概率。通过卫生监督稽查工作,通过规范自身行政执法行为,确保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果[1]。

    作者:施佳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基层卫生监督之问题与对策

    当下,无论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是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基层卫生监督部门所担负的执法任务不仅愈加艰巨复杂,而且随着卫生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其监督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尤其是在与百姓的生命健康和公共安全息息相关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倍受关注的情况下,基层卫生监督部门在坚持法治原则,积极发挥卫生监督作用中依然存在一些影响卫生监督执法正常开展和不适应法治要求的现实问题。笔者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就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试述如下。

    作者:黄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