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8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评选活动启动

潘维华

关键词:乡村医生, 评选活动, 爱岗敬业, 医疗卫生服务, 提供优质服务, 服务农民, 农村, 先进事迹, 先进典型, 卫生事业, 持续发展, 卫生部, 宣传, 激励, 基层, 表彰
摘要:近,为更好地宣传乡村医生扎根农村、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的先进事迹,卫生部决定开展2008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评选活动.此次评选旨在通过表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树立一批乡村医生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励全国广大乡村医生爱岗敬业、立足农村、服务农民,促进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综合疗法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25例临床观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一种以肾功能损害为主要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病变涉及全身各个系统,仅靠单一疗法难以解决如此错综复杂的矛盾.笔者依据中医对本病的认识,采用多途径给药的综合疗法联合血液透析,对2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宋炜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前期功能性子宫出血54例疗效观察

    围绝经前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在临床上常见,治疗顽固复杂,治疗方法多.我院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前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5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雪贤;张燕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感冒的中医辨证治疗

    感冒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感冒有轻重的不同,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一般通称为伤风或冒风、冒寒.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如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1].

    作者:刘均强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32例疗效分析

    感染性休克抢救不及时易在短时间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来势凶猛,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达50%.现对我院急诊科2000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3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参麦注射液并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在感染性休克的抢救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预后等因素进行探讨,旨在为今后临床更好的救治感染性休克、降低死亡率提供依据.

    作者:苏晓;范骞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浅谈儿科护士心理素质与静脉穿刺的关系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儿科工作环境复杂,服务对象特殊,护士心理状态往往因此而失衡.如果这种失衡表现在静脉穿刺时,就有可能造成静脉穿刺的失败,给患儿造成痛苦,甚至失去抢救生命的良机.

    作者:于吉敏;孔德珍;陈宵云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产妇抚触婴儿对自身恢复的影响分析

    我院自2007年指导产妇开展婴儿抚触工作,实践证明,科学系统的婴儿抚触,不仅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和情感发育有很多好处,还能增加母婴间的感情交流,增进乳汁分泌,促使母乳喂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风兰;崔惠芹;王淑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浅谈小儿家庭药箱的设置及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为了便于对小儿一般疾病的简单治疗,避免家长对小儿突发疾病治疗的措手不及,有孩子的家庭一般应设置一个小药箱,以备不时之需.家长应学会对自备药箱进行管理,并掌握如何安全用药,以确保小儿健康成长.

    作者:袁爱梅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引起心肺功能不全,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口服用药副作用较多,为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其副作用,我院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9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希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阿昔洛韦与干扰素联用治疗水痘62例疗效观察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出疹性疾病,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从发病前1 d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现将近2年来我院收治的62例水痘患儿联用阿昔洛韦与干扰素治疗水痘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柴国勇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阿司匹林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可造成血管舒缩功能降低、官腔变狭甚至阻塞以及血栓形成等病理改变,从而严重影响心、脑及整个循环系统.近年来,基础研究显示阿司匹林(ASP)有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

    作者:朱慧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社区治疗高血压病116例疗效观察

    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对公众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对服药有良好的依从性,以保证降压措施得以真正落实,同时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社区医疗逐渐被重视,现将我院在社区医疗实践中的体会与认识报告如下.

    作者:管健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利多卡因治疗小儿头晕40例疗效分析

    自2004年1月~2007年6月我院共收治病毒性脑炎92例,其中40例除表现为头痛呕吐外,均伴有头晕.我院试用2%利多卡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润霞;刘丙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乡村医生执业考核试题(七)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去除白细胞输血降低输血反应204例效果观察

    据统计由同种免疫反应引起的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临床发生率高达10.20%~41.00%,其发生率高低与输入的白细胞含量相关[1].为减少以上输血反应,我国已逐渐推广应用去除白细胞技术,滤除血液成分中白细胞的方法,保证了输血疗效和输血安全[2].因此,我站比较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和普通红细胞悬液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以达减少输血反应、降低非溶血性发生率之目的.

    作者:陈平;焦安秀;王复字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指压法在反复静脉穿刺患者中的应用

    老年人由于生理改变为慢性退行性变,各组织器官功能衰退,易引起心、脑、肺、肾等多系统疾病,需长期、反复住院治疗,而我院是一所慢性病治疗医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在半年以上,常有多次输液的机会,而遗留的血管永久性损害越严重,再输液越困难[1].为了提高此类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我院自2006年6月~2007年3月对15例穿刺困难的患者应用了指压法(即穿刺前用拇指按压穿刺部位10~15秒)行静脉穿刺的效果进行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敏;闫凤云;魏凌云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糖尿病足患者57例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糖尿病足截肢的患者85%以上是足部溃疡恶化造成深部感染或坏疽所致.国内1992年的回顾性调查显示糖尿病足占住院糖尿病患者的24%,截肢率为7.3%,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1].现将我院所作57例糖尿病足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梁存福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的薄弱环节及对策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医院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疾病谱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医院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都发生了很大改变.随着人民群众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院感染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曹美珠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依据疏水蛋白基因序列的差异腮腺炎病毒可分为A-J10个基因型[1],我国中医称痄腮,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对患流行性腮腺炎的儿童,应注意口腔清洁,清淡饮食,忌酸性食物,多饮水.对高热、头痛、呕吐者,应给予解热止痛,脱水剂等对症治疗.

    作者:李忠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药物性低血糖昏迷18例误诊分析

    药物性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据报道:磺脲类药物导致低血糖症发生率为5%~10%,胰岛素所致的发生率为10%,药物性低血糖症病死率约10%[1].部分患者低血糖发作时,在出现神经性低血糖症状之前,不出现相应的自主神经兴奋症状,使患者不能认识到低血糖发作[2],极易造成误诊误治,导致致命性危险或遗留不同程度的脑损害.现将我院近10年所遇到的18例误诊报告如下.

    作者:马爱珍;孙崇岭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肛瘘管深浅量化和走向描述方法探析

    肛瘘分型很多,从解剖学角度,流行的是Panks分类法,从治疗的需要角度,我国把肛瘘分为高位、低位两种,不管是哪一种分型,在临床中给予鉴别并准确地描述出来,还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另外对各种瘘管的走行状态,也缺乏一种非常简练的表达方式.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想法,愿与同道共商.

    作者:刘恒均;龚希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