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脾破裂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大多在基层医院就近首诊.对脾外伤患者的处理办法较多,但作为一种急诊、创伤性疾患,在我院的治疗原则是抢救生命,纠正休克,一旦诊断明确便积极准备手术治疗.我院自1999年1月~2008年3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8例,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2例经保守治疗因发生延迟性脾破裂后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明生 刊期: 2008年第14期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的发展,膀胱镜检查已成为泌尿外科常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之一[1].膀胱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易给患者造成疼痛带来心理压力.2005~2007年,我院共做288例膀胱镜检查,对其中对132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惠芳;姚凤珍;袁培玲;王耀敏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在新生儿临床工作中,洗胃目的是清除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吞入羊水过多或吞入被胎粪或已被感染的母血羊水,以减少其刺激胃粘膜导致胃酸分泌亢进而引起的呕吐、溢奶.我院对收治的新生儿呕吐、溢奶采用温生理盐水加碳酸氢钠洗胃法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拴娥;刘晓娟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羊水栓塞是由于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后,引起肺栓塞、休克、DIC、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本病虽属少见,但病情极其凶险,病死率高达70%~80%[1].我院自2000年3月~2004年12月共发生羊水栓塞2例,均为正常足月妊娠剖宫产并发羊水栓塞,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敏 刊期: 2008年第14期
药物性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据报道:磺脲类药物导致低血糖症发生率为5%~10%,胰岛素所致的发生率为10%,药物性低血糖症病死率约10%[1].部分患者低血糖发作时,在出现神经性低血糖症状之前,不出现相应的自主神经兴奋症状,使患者不能认识到低血糖发作[2],极易造成误诊误治,导致致命性危险或遗留不同程度的脑损害.现将我院近10年所遇到的18例误诊报告如下.
作者:马爱珍;孙崇岭 刊期: 2008年第14期
产后出血是分娩时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 ml,发生在2小时内者占80%以上.
作者:陈英 刊期: 2008年第14期
过敏性紫癜是以毛细血管炎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我院2002年1月~2006年5月共收治过敏性紫癜(HSP)患者3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海霞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妊娠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是指妊娠前无高血压及心脏病病史,在妊娠晚期、分娩期及产后10天内发生的以心肌损害为特征的心衰征候群,其发病隐匿,早期症状易被忽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致死原因中占第2位[1],我院自2007年1月~2008年1月共抢救妊娠高血压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春芳;于金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肛瘘分型很多,从解剖学角度,流行的是Panks分类法,从治疗的需要角度,我国把肛瘘分为高位、低位两种,不管是哪一种分型,在临床中给予鉴别并准确地描述出来,还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另外对各种瘘管的走行状态,也缺乏一种非常简练的表达方式.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想法,愿与同道共商.
作者:刘恒均;龚希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心力衰竭患者因生理、病理特点而易合并泌尿系感染,常导致死亡率增加,即使度过危险期也往往伴有很长的恢复期,给卫生保健系统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重要的环节是预防和及时治疗各种继发感染,特别是泌尿系感染.
作者:汪金萍;叶春芳;王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基础操作技术,也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静脉穿刺引起的疼痛常常使患者恐惧而不能配合治疗,尤其对于病程长的住院患者更是难以接受.我院于2005年7月~2007年8月,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在原有静脉穿刺法(简称一般法)基础上总结出一种快速静脉穿刺法(简称快速法),对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疼痛有很好的功效,穿刺成功率达99%,患者反映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慧娥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糖尿病足截肢的患者85%以上是足部溃疡恶化造成深部感染或坏疽所致.国内1992年的回顾性调查显示糖尿病足占住院糖尿病患者的24%,截肢率为7.3%,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1].现将我院所作57例糖尿病足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梁存福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儿科工作环境复杂,服务对象特殊,护士心理状态往往因此而失衡.如果这种失衡表现在静脉穿刺时,就有可能造成静脉穿刺的失败,给患儿造成痛苦,甚至失去抢救生命的良机.
作者:于吉敏;孔德珍;陈宵云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在临床上是慢性腰疼中常见的疾病之一,病程较长,症状反复,缠绵不愈.轻者影响工作,重者生活不能自理.近年来,我院采用针刺、推拿及腰肌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雅滨 刊期: 2008年第14期
老年人由于生理改变为慢性退行性变,各组织器官功能衰退,易引起心、脑、肺、肾等多系统疾病,需长期、反复住院治疗,而我院是一所慢性病治疗医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在半年以上,常有多次输液的机会,而遗留的血管永久性损害越严重,再输液越困难[1].为了提高此类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我院自2006年6月~2007年3月对15例穿刺困难的患者应用了指压法(即穿刺前用拇指按压穿刺部位10~15秒)行静脉穿刺的效果进行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敏;闫凤云;魏凌云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感染性休克抢救不及时易在短时间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来势凶猛,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达50%.现对我院急诊科2000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3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参麦注射液并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在感染性休克的抢救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预后等因素进行探讨,旨在为今后临床更好的救治感染性休克、降低死亡率提供依据.
作者:苏晓;范骞 刊期: 2008年第14期
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对公众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对服药有良好的依从性,以保证降压措施得以真正落实,同时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社区医疗逐渐被重视,现将我院在社区医疗实践中的体会与认识报告如下.
作者:管健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据统计由同种免疫反应引起的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临床发生率高达10.20%~41.00%,其发生率高低与输入的白细胞含量相关[1].为减少以上输血反应,我国已逐渐推广应用去除白细胞技术,滤除血液成分中白细胞的方法,保证了输血疗效和输血安全[2].因此,我站比较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和普通红细胞悬液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以达减少输血反应、降低非溶血性发生率之目的.
作者:陈平;焦安秀;王复字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常由Neisser淋球菌感染所致,是一种传染性强、破坏性大的化脓性疾病.该病进展快,常合并角膜溃疡、穿孔,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因角膜并发症而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新生儿主要是在出生时与患有淋菌性阴道炎的母体产道接触而感染.我院于2000年1月~2008年1月治疗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宇军;霍虹;张美荣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羊水栓塞是产科的一种极其严重的分娩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羊水栓塞导致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病死率高达70%~80%,即使果断切除子宫,术后盆腹腔创面广泛渗血仍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我院近2年来羊水栓塞合并DIC10例盆腹腔纱条填塞术止血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寻克娟;宋庆恩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我院自2007年指导产妇开展婴儿抚触工作,实践证明,科学系统的婴儿抚触,不仅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和情感发育有很多好处,还能增加母婴间的感情交流,增进乳汁分泌,促使母乳喂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风兰;崔惠芹;王淑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血压降低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对30例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分别采用高低钠透析、低温透析、序惯超滤透析150次,有效的降低了低血压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笑南;王爱红 刊期: 2008年第14期
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见于内、外、妇、儿等各科.根据腹痛起病缓急、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腹痛.我院2007年10月~2008年2月收住患者52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玉红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重病,过量饮酒可诱发代谢紊乱、消化道出血、胰腺炎、发作性心律失常、脑梗死、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个别可引起急性乙醇中毒性肌症[1],合并胃穿孔者临床并不多见.我院2001~2007年间共发现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师敏 刊期: 2008年第14期
老年性阴道炎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阴道内pH值增高,局部抵抗力减弱,使病原体容易入侵而引发的炎症[1].在绝经后妇女生殖道感染中老年性阴道炎的发病率为41.0%,是影响绝经后妇女的高发妇科疾病[2].老年性阴道炎引起的不适症状常常是老年妇女就诊的常见原因.我院自2007年1~12月,采用保妇康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10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引起心肺功能不全,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口服用药副作用较多,为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其副作用,我院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9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希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出疹性疾病,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从发病前1 d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现将近2年来我院收治的62例水痘患儿联用阿昔洛韦与干扰素治疗水痘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柴国勇 刊期: 2008年第14期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大量应用及肥胖患者增加,外阴阴道假菌丝病发病率较以前明显增加且复发北极高.我院采用局部用2.5%碳酸氢钠冲洗阴道局部放置制霉菌素片治疗念珠菌病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丽英;曾美娥 刊期: 2008年第14期
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临床综合征,病因复杂,死亡率极高,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来由于镁在心血管方面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为该病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我院从1996年1月至2008年4月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难治性心衰3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元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围绝经前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在临床上常见,治疗顽固复杂,治疗方法多.我院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前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5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雪贤;张燕 刊期: 2008年第14期
自2004年1月~2007年6月我院共收治病毒性脑炎92例,其中40例除表现为头痛呕吐外,均伴有头晕.我院试用2%利多卡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润霞;刘丙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为了提高患者对眼药水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的认识,避免不良后果,结合我院1年的眼药水处方量,浅谈眼药水的副作用如下.
作者:李花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者定义为后遗神经痛.其疼痛持续时间短则1~2年,长者超过10年,一般病史均长达3~5年.近年来我院用神经妥乐平(日本脏器制药株式会社研制生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玉锁 刊期: 2008年第14期
通过对癫痫方发展源流的研讨,发现某些经世名方不仅组方配伍寓意深奥,而且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疗效亦较可靠,颇具代表性.同时,笔者从297首癫痫方筛选出使用几率较高的8首,药物10味.经统计癫痫方共分化痰熄风、清热泻火、活血化瘀、养心安神、重镇安神、清心安神、健脾化痰、温肾化痰等8类.
作者:吴素芹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依据疏水蛋白基因序列的差异腮腺炎病毒可分为A-J10个基因型[1],我国中医称痄腮,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对患流行性腮腺炎的儿童,应注意口腔清洁,清淡饮食,忌酸性食物,多饮水.对高热、头痛、呕吐者,应给予解热止痛,脱水剂等对症治疗.
作者:李忠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直肠给药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粘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给药方法.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直肠给药法治疗多种急、慢性疾病和疑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仅将近年有关经直肠给药治疗前列腺疾病概况及直肠给药的吸收机制,作一综合分析.
作者:孙爱国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感冒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感冒有轻重的不同,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一般通称为伤风或冒风、冒寒.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如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1].
作者:刘均强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引起腓总神经麻痹的原因很多,典型症状为足下垂,足不能背屈,走路时须用力抬高患侧下肢,呈跨越步态.小腿前外侧可有肌肉萎缩麻木;足背面和足1~4节趾背面有感觉障碍.腓浅神经麻痹则足不能外翻,腓深神经麻痹则足不能内翻.本站用针刺治疗腓总经麻痹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水琴 刊期: 2008年第14期
肠梗阻是胃肠外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一旦发生梗阻或肠内容物运行障碍就可造成患者生理紊乱和肠管本身解剖和机能上的变化,严重者往往危及生命.我院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减胃管灌注及灌肠联合治疗肠梗阻64例,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丽娜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笔者自1997年2月~2008年1月用自拟胃炎1号治疗慢性表浅性胃炎1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基洪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在医学行为中,营养不仅是预防的手段而且是治疗的手段.寻求一种增加早产儿喂养耐受性的方法极其重要[1].本研究通过口服四磨汤联合妈咪爱,探讨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方法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作者:李娟;赵桥珍;周艳;谢梅;宋莉莉;周小清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一种以肾功能损害为主要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病变涉及全身各个系统,仅靠单一疗法难以解决如此错综复杂的矛盾.笔者依据中医对本病的认识,采用多途径给药的综合疗法联合血液透析,对2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宋炜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据报道,我国1%人口抽样调查新统计结果显示[1],截至2005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7%,这意味着我国人口正处在急剧老年化时期.期望寿命的延长及生物医学的进步,使众多老年人的带病生存成为可能,这大大增加了对基础医疗服务的需求[2],居家护理已成为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促进居家护理的发展,本文对我国老年人居家护理的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王有娟;宋丽淑;杜丽英;薛雅卓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可造成血管舒缩功能降低、官腔变狭甚至阻塞以及血栓形成等病理改变,从而严重影响心、脑及整个循环系统.近年来,基础研究显示阿司匹林(ASP)有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
作者:朱慧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皮肤是人体大的器官,具有抵御外界微生物入侵、排泄及防止水分蒸发、调节体温、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等重要作用.几十年来,各国学者都在致力于通过各种疗法积极促进创面修复,随着对创面愈合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使用敷料的目的远远不只是为了单纯的覆盖创面,敷料还必须能帮助创面愈合.近40年来,大量关于创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了敷料对创面的影响、新型敷料对创面的愈合作用.
作者:杨丽丽;汤苏阳;田建广;夏照帆 刊期: 2008年第14期
随着经济社会医疗保健的进步和发展,老年人所占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成为当今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已近1.3亿,占人口总数的10.09%,据预测2025年上升到20%,2050年达到顶峰25.50%,届时每4个人就有1个老年人[1].我国是老年人口老化绝对数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老化快的国家之一.
作者:李德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我院康复区的截瘫患者是常年住院休养的康复期伤残军人,患者迫切需要哪方面的健康知识,责任护士应采取哪种教育方式,什么时间进行好等问题,都需要作进一步探讨,为此,我院对82例住院截瘫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戚爱美;朱春芝;聂玉红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是以手掌、足趾、口腔出现小的炎症性水疱为特征,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和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1].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3~11月份多见,6~8月份达高峰.
作者:吴红梅;张吉胜 刊期: 2008年第14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为了便于对小儿一般疾病的简单治疗,避免家长对小儿突发疾病治疗的措手不及,有孩子的家庭一般应设置一个小药箱,以备不时之需.家长应学会对自备药箱进行管理,并掌握如何安全用药,以确保小儿健康成长.
作者:袁爱梅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医疗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关键,也是医院管理的难点.本文结合我院实际,分析了医疗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以确保达到医疗安全的目的.
作者:刘丽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医院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疾病谱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医院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都发生了很大改变.随着人民群众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院感染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曹美珠 刊期: 2008年第14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4期
高血压病易合并心、肾、脑等靶器官的损害,而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高血压病的进展,肾脏损害几乎不可避免,文献报道28%的终末期肾病与高血压有关,约18%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终生出现肾功能不全.许多高血压肾病患者早期并无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因此未能引起高度重视,一旦出现临床表现或常规检测发现异常时,肾脏病变已达相当程度.
作者:王远英;孙承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近,为更好地宣传乡村医生扎根农村、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的先进事迹,卫生部决定开展2008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评选活动.此次评选旨在通过表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树立一批乡村医生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励全国广大乡村医生爱岗敬业、立足农村、服务农民,促进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作者:潘维华 刊期: 200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