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护理

吴红梅;张吉胜

关键词:手足口病, 无菌性脑膜炎, 秋季高发, 肠道病毒, 婴幼儿, 炎症性, 心肌炎, 肺水肿, 地区性, 传染病, 并发症, 足趾, 特征, 手掌, 口腔, 患者, 分布, 发病
摘要: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是以手掌、足趾、口腔出现小的炎症性水疱为特征,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和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1].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3~11月份多见,6~8月份达高峰.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降低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护理体会

    血压降低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对30例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分别采用高低钠透析、低温透析、序惯超滤透析150次,有效的降低了低血压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笑南;王爱红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针刺治疗腓总神经麻痹1例

    引起腓总神经麻痹的原因很多,典型症状为足下垂,足不能背屈,走路时须用力抬高患侧下肢,呈跨越步态.小腿前外侧可有肌肉萎缩麻木;足背面和足1~4节趾背面有感觉障碍.腓浅神经麻痹则足不能外翻,腓深神经麻痹则足不能内翻.本站用针刺治疗腓总经麻痹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水琴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与治疗

    高血压病易合并心、肾、脑等靶器官的损害,而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高血压病的进展,肾脏损害几乎不可避免,文献报道28%的终末期肾病与高血压有关,约18%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终生出现肾功能不全.许多高血压肾病患者早期并无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因此未能引起高度重视,一旦出现临床表现或常规检测发现异常时,肾脏病变已达相当程度.

    作者:王远英;孙承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2008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评选活动启动

    近,为更好地宣传乡村医生扎根农村、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的先进事迹,卫生部决定开展2008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评选活动.此次评选旨在通过表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树立一批乡村医生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励全国广大乡村医生爱岗敬业、立足农村、服务农民,促进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作者:潘维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乡村医生执业考核试题(七)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引起心肺功能不全,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口服用药副作用较多,为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其副作用,我院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9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希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心力衰竭合并泌尿系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心力衰竭患者因生理、病理特点而易合并泌尿系感染,常导致死亡率增加,即使度过危险期也往往伴有很长的恢复期,给卫生保健系统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重要的环节是预防和及时治疗各种继发感染,特别是泌尿系感染.

    作者:汪金萍;叶春芳;王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浅谈护理干预在膀胱镜检查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的发展,膀胱镜检查已成为泌尿外科常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之一[1].膀胱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易给患者造成疼痛带来心理压力.2005~2007年,我院共做288例膀胱镜检查,对其中对132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惠芳;姚凤珍;袁培玲;王耀敏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急性酒精中毒合并胃穿孔6例临床分析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重病,过量饮酒可诱发代谢紊乱、消化道出血、胰腺炎、发作性心律失常、脑梗死、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个别可引起急性乙醇中毒性肌症[1],合并胃穿孔者临床并不多见.我院2001~2007年间共发现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师敏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妊娠高血压并急性心力衰竭10例抢救及护理体会

    妊娠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是指妊娠前无高血压及心脏病病史,在妊娠晚期、分娩期及产后10天内发生的以心肌损害为特征的心衰征候群,其发病隐匿,早期症状易被忽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致死原因中占第2位[1],我院自2007年1月~2008年1月共抢救妊娠高血压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春芳;于金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中药直肠给药法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

    直肠给药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粘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给药方法.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直肠给药法治疗多种急、慢性疾病和疑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仅将近年有关经直肠给药治疗前列腺疾病概况及直肠给药的吸收机制,作一综合分析.

    作者:孙爱国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中药综合疗法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25例临床观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一种以肾功能损害为主要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病变涉及全身各个系统,仅靠单一疗法难以解决如此错综复杂的矛盾.笔者依据中医对本病的认识,采用多途径给药的综合疗法联合血液透析,对2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宋炜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盆腔纱布填塞术在抢救产科羊水栓塞中的应用

    羊水栓塞是产科的一种极其严重的分娩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羊水栓塞导致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病死率高达70%~80%,即使果断切除子宫,术后盆腹腔创面广泛渗血仍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我院近2年来羊水栓塞合并DIC10例盆腹腔纱条填塞术止血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寻克娟;宋庆恩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产妇抚触婴儿对自身恢复的影响分析

    我院自2007年指导产妇开展婴儿抚触工作,实践证明,科学系统的婴儿抚触,不仅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和情感发育有很多好处,还能增加母婴间的感情交流,增进乳汁分泌,促使母乳喂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风兰;崔惠芹;王淑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32例疗效分析

    感染性休克抢救不及时易在短时间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来势凶猛,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达50%.现对我院急诊科2000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3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参麦注射液并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在感染性休克的抢救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预后等因素进行探讨,旨在为今后临床更好的救治感染性休克、降低死亡率提供依据.

    作者:苏晓;范骞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18例治疗体会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常由Neisser淋球菌感染所致,是一种传染性强、破坏性大的化脓性疾病.该病进展快,常合并角膜溃疡、穿孔,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因角膜并发症而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新生儿主要是在出生时与患有淋菌性阴道炎的母体产道接触而感染.我院于2000年1月~2008年1月治疗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宇军;霍虹;张美荣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浅谈小儿家庭药箱的设置及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为了便于对小儿一般疾病的简单治疗,避免家长对小儿突发疾病治疗的措手不及,有孩子的家庭一般应设置一个小药箱,以备不时之需.家长应学会对自备药箱进行管理,并掌握如何安全用药,以确保小儿健康成长.

    作者:袁爱梅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自拟胃炎1号治疗慢性表浅性胃炎168例观察

    笔者自1997年2月~2008年1月用自拟胃炎1号治疗慢性表浅性胃炎1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基洪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及护理体会

    肠梗阻是胃肠外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一旦发生梗阻或肠内容物运行障碍就可造成患者生理紊乱和肠管本身解剖和机能上的变化,严重者往往危及生命.我院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减胃管灌注及灌肠联合治疗肠梗阻64例,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丽娜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前期功能性子宫出血54例疗效观察

    围绝经前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在临床上常见,治疗顽固复杂,治疗方法多.我院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前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5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雪贤;张燕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