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婷;路枝红;刘益华
目的 探讨加味大承气汤联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骨折患者腹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骨折腹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照外科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大承气汤干预,观察两组腹胀干预效果,记录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腹胀干预总有效率为96.7%,较对照组的73.3%有明显提高,而且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大承气汤联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腰椎骨折患者腹胀症状,是促进肠蠕动恢复的良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艳丽;周德迋;马丽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糖脉康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大鼠模型CRP及脏器指数的影响.方法 构建筛选得到18只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9只)与糖脉康组(9只),测量血糖、胰岛素、CRP、脏器指数等指标,研究和观察糖脉康对模型大鼠CRP指标及脏器指数的影响.结果 糖脉康干预后,实验大鼠CRP指标、脏器指数有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糖脉康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大鼠CRP、脏器指数等指标有改善.
作者:陈群;苏傲蕾;黄正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健脾除湿止痒方对脾虚湿盛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6例脾虚湿盛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EASI)与瘙痒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14±0.75 vs 2.69±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瘙痒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64±0.38 vs 1.54±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10.71%vs 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除湿止痒方能够显著减少脾虚湿盛型湿疹患者瘙痒及皮损症状,还能减少复发率.
作者:温秋娥;曾宝英;吴训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四黄软膏外敷治疗输注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疗效,为进一步推广四黄软膏治疗静脉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随机将2016年8月—2017年6月的60例静脉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四黄软膏外敷,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6例,显效率8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显效率50%,总有效率8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黄软膏外敷治疗静脉炎方法简单,疗程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月;刀琳;杨淼;石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联合四妙散口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4月—2017年2月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于我院就诊的89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苯溴马隆片治疗,观察组44例联合刺络拔罐放血疗法及四妙散口服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红肿及活动障碍等症状积分均降低,观察组数值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UA)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34/45),观察组为93.18%(41/44),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联合四妙散口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关节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邓平征;张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加味乌头通痹汤联合补肾祛瘀针刺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甲氨蝶呤+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补肾祛瘀针刺法+加味乌头通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关节肿胀数、压痛数、晨僵时间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VAS、QO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及关节压痛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乌头通痹汤联合补肾祛瘀针刺法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较佳.
作者:韩丹;史丽璞;刘志队;郇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64例,将其按照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规范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中医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5.63%,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63%.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可发现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的主观积分、客观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良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并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薛保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络病理论的应用价值.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年限为2016年1月—2017年3月,符合标准的有86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基于中医络病理论,加用通络益肾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7%(36/43)、60.5%(26/43),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时,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24h蛋白尿水平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24h蛋白尿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在络病理论基础上给予通络益肾胶囊治疗,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李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温针灸肩三针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肩袖修补术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及疼痛程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肩袖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肩三针,治疗时间为12周.对比两组肩关节活动功能及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功能及疼痛程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肩袖修补术患者术后在实施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温针灸肩三针治疗疗效确切,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明显改善,疼痛程度显著减轻,安全有效.
作者:蔡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妇科慢性盆腔炎患者的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5例)予以中医综合治疗,两组治疗期间均实施相同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对照组治疗后一年的复发率为25.0%,高于观察组的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应用中医综合疗法并配合相关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可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燕;杨海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腰大肌损伤引起慢性下腹痛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自2011年以来,本科室共收治18例患者,采用邵氏无痛诊疗法配合中药透敷综合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18例患者中,长治疗3个疗程,短1个疗程,治愈15例,好转2例,无效1例.其中治愈率为83.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本方法安全易行,无痛苦,疗效好,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献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感,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症状群.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现代医学研究多认为其与胃高敏感、胃肠动力障碍、胃肠激素、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精神社会因素等有关,近年来中医药治疗FD获得较好临床疗效,现就中医药治疗FD获效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陈丽萍;方盛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复发性流产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疑难病症,严重影响着有生育要求人群的生活质量,它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复发性流产的治疗研究很有临床价值.丁丽仙教授乃丁氏妇科第十代传人、贵州省名老中医,对妇科疑难病诊治有丰富的经验,现主要介绍吾师对复发性流产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灵活运用丁氏妇科补肾养血保胎方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经验.
作者:蒋双双;陈静;丁丽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清气化痰丸既是中医经典名方,也是清热化痰的要方,主要由胆南星、瓜蒌、陈皮、半夏、杏仁、枳实、茯苓、黄芩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理气化痰之功效.清气化痰丸由于其药物组成的独特性,使其能治疗多种由痰热内结所致的病症,无论是对于咳嗽、哮喘等常见病,还是对于惊风、癫痫、多发性抽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疑难病,都可收到很好的疗效,临床应用广泛.
作者:张慧媛;张丽琛;周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熨烫疗法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 将84例胃脘痛患者按中医证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进行基础的中医辨证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熨烫疗法护理;2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80.95%.结论 应用中药熨烫疗法护理可显著改善胃脘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优势明显.
作者:朱晓敏;蒋魁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疏风止咳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方法 .方法以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诊治的8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具体临床表现,并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孟鲁斯特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疏风止咳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患者在各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疏风止咳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显著优化患者的肺部功能,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光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形式和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以便利抽样法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各51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中医组采取中医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对.结果 中医组中医症状积分、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针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各项症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李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对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患者疗效及胃动素的影响.方法 将101例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治疗,观察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患者的疗效、焦虑评分、胃泌素及胃动素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9.63%,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动素均升高,观察组患者的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用于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患者的治疗,可提高患者疗效,提高患者胃动素水平.
作者:刘锡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加味易黄汤联合壳聚糖抗菌膜治疗宫颈HPV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查宫颈HPV阳性且宫颈液基检测阴性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四组,分别采用保守观察治疗、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加味易黄汤治疗、加味易黄汤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4种不同方式,并对其治疗期间每月月经干净3天后、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了解其临床证状的改善、HPV转阴等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达93.33%,明显优于另外两个单独治疗组;患者的HPV阳性率(10.00%)和HPV E6/E7转录阳性率(6.67%)也明显低于另外两个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 加味易黄汤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可能通过调节HPV编码蛋白HPV E6/E7的表达来干预HPV感染,从分子水平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HPV的作用机制,为中西结合治疗提供新的思维方式,为预防和干预HPV感染创造条件,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石;徐娟;金素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喉炎丸联合头孢羟氨苄治疗慢性萎缩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慢性萎缩性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喉炎丸联合头孢羟氨苄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羟氨苄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炎丸联合头孢羟氨苄治疗慢性萎缩性喉炎疗效显著.
作者:丁红云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