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综合疗效浅析

李沛

关键词:胃脘痛, 中医护理, 慢性胃炎, 应用方式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形式和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以便利抽样法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各51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中医组采取中医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对.结果 中医组中医症状积分、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针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各项症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芳;袁清茹;栗晓乐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感,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症状群.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现代医学研究多认为其与胃高敏感、胃肠动力障碍、胃肠激素、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精神社会因素等有关,近年来中医药治疗FD获得较好临床疗效,现就中医药治疗FD获效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陈丽萍;方盛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喉炎丸联合头孢羟氨苄治疗慢性萎缩性喉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喉炎丸联合头孢羟氨苄治疗慢性萎缩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慢性萎缩性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喉炎丸联合头孢羟氨苄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羟氨苄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炎丸联合头孢羟氨苄治疗慢性萎缩性喉炎疗效显著.

    作者:丁红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疏风止咳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目的 探讨疏风止咳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方法 .方法以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诊治的8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具体临床表现,并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孟鲁斯特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疏风止咳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患者在各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疏风止咳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显著优化患者的肺部功能,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光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耳穴压豆对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患者疗效及胃动素影响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对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患者疗效及胃动素的影响.方法 将101例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治疗,观察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患者的疗效、焦虑评分、胃泌素及胃动素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9.63%,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动素均升高,观察组患者的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用于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患者的治疗,可提高患者疗效,提高患者胃动素水平.

    作者:刘锡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探析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效果与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治疗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64例进行分析.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西医联合干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总体舒适度、满意度以及出院后三个月内低血糖的出现率等指标.结果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舒适度与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后三个月出现低血糖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结论 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采取中西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翠;董书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护生视角下临床学习环境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护生视角下的临床学习环境,为改善临床学习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Van Manen诠释现象学的研究法,将50名实习后护生分为8组,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及深度个人访谈.结果 从访谈资料中提炼出3个主题:实习目标具体化;临床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性;护生重视参与及归属感.结论 学校和医院加强沟通,制定具体可行并具有建设性的实习目标,重视实习质量的评价和监督;加强临床教师教学行为的培训,建立激励机制;给护生提供全方位参与临床实践的机会,提高其归属感.

    作者:杨丽霞;潘兰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通腑理气方治疗老年结直肠癌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观察中药通腑理气方对湿热内蕴证型老年结直肠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湿热内蕴证型老年结直肠癌住院患者23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12例和西医治疗组11例,中医组给予口服中药通腑理气方治疗,西医组给予口服化疗药卡莫氟片,两组均服药14天休息7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观察4个疗程.结果 通腑理气方组无进展生存期(PFS)低于卡莫氟片组(分别为6.5个月和7.2个月),但治疗过程中出现Ⅱ级以上神经毒性(分别为0例和7例)、Ⅱ级以上骨髓抑制(分别为0例和4例)例数明显低于卡莫氟片组.两组患者KPS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5±5.22分和72±4.67分)、Ⅱ级以上胃肠道反应(分别为2例和5例)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药通腑理气方治疗湿热内蕴型老年结直肠癌疗效好且毒副作用较低.

    作者:张勇;马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医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70例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中医护理,分析两组血糖控制、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医护理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施庆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及预后.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西医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西医护理的同时,给予中医辨证施护.结果 在护理效果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进行显著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红;石岐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64例,将其按照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规范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中医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5.63%,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63%.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可发现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的主观积分、客观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良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并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薛保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人参五味子汤联合西医治疗肺脾气虚型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人参五味子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哮喘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的肺脾气虚型哮喘患儿6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为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参五味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症因子(IL-1、IL-6)、肺功能(FVC、PEF、FEV1)水平.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7.06%,较对照组的76.47%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IL-1、IL-6低于对照组,FEV1、PEF与FVC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临床针对肺脾气虚型哮喘可在常规西药基础上予以人参五味子汤治疗,能促使炎症因子进一步改善,从而提升肺部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东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丁丽仙教授治疗复发性流产验案2则

    复发性流产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疑难病症,严重影响着有生育要求人群的生活质量,它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复发性流产的治疗研究很有临床价值.丁丽仙教授乃丁氏妇科第十代传人、贵州省名老中医,对妇科疑难病诊治有丰富的经验,现主要介绍吾师对复发性流产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灵活运用丁氏妇科补肾养血保胎方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经验.

    作者:蒋双双;陈静;丁丽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炙甘草汤用于治疗心病、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查阅近5年来,关于炙甘草汤的文献,综述炙甘草汤在治疗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的药效学实验和临床应用情况,以及阐述其治疗虚劳肺痿等肺部疾病的理论基础.炙甘草汤现代应用不仅局限于治疗心病和肺病,也可应用于肾病、失眠、低血压、月经失调、痛经以及缓解化疗后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等.本文以期为现代医药对炙甘草汤的研究深入,和体现出更多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参考.

    作者:王彤;艾新法;苏鑫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妇科慢性盆腔炎患者的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5例)予以中医综合治疗,两组治疗期间均实施相同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对照组治疗后一年的复发率为25.0%,高于观察组的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应用中医综合疗法并配合相关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可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燕;杨海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辨证论治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中医辨证论治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3%(33/35),对照组为71.4%(25/35),两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4;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可以有效的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树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医康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后实施中医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股骨头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分成两组:参考组与研究组,各25例.参考组行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手术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对两组患者的优良率状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参考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后实施中医康复的效果显著,适合推广.

    作者:谢日伦;张跃;曾燕玲;朱江;余兰芳;钟伟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跳骨片致不良反应汇总报告及分析

    目的 汇总并分析跳骨片导致不良反应的具体临床特征,为临床安全、有效的使用该药提供安全性信息参考.方法 搜集并分析2016年度我院发现并上报的跳骨片导致不良反应3例临床资料,汇总并分析跳骨片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后信息.结果 跳骨片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皮肤及附件损害以及消化道损害方面.结论 跳骨片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但仍有导致不良反应出现的可能;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关注用药教育,可积极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管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按摩手法为主治疗腰大肌损伤所致慢性下腹痛18例

    目的 探讨腰大肌损伤引起慢性下腹痛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自2011年以来,本科室共收治18例患者,采用邵氏无痛诊疗法配合中药透敷综合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18例患者中,长治疗3个疗程,短1个疗程,治愈15例,好转2例,无效1例.其中治愈率为83.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本方法安全易行,无痛苦,疗效好,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献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药熏眼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中药熏眼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2016年1月1日—2017年3月1日之间,我科收治患有干眼症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以及中药熏眼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变化、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主观症状积分、泪液分泌实验、泪膜破裂时间以及角膜染色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t=12.526、10.517、8.149、7.036,P=0.000、0.000、0.009、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治愈率为90.16%,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5.41%,两者差异显著(χ2=13.058,P=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对照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1%,两者差异显著(χ2=9.526,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眼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发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郭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