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霞;潘兰霞
目的 观察祛湿活血补肾方对妊娠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3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祛湿活血补肾方组)20例,对照组(茵陈口服液组)14例,用药期间停用其他拮抗或协同药物.结果 祛湿活血补肾方能有效降低抗体效价,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祛湿活血补肾方治疗母胎ABO血型不合的有效率高于茵陈口服液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祛湿活血补肾方可有效降低血清抗体效价值;祛湿活血补肾方可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如流产、死胎、溶血性黄疸等)的发生;祛湿活血补肾方可减少母胎ABO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陈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科学化、系统化的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模式.方法 针对大部分医疗机构开展的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重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的要点及工作模式.结果 大部分医疗机构在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方面做了许多的探索,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标准,而中药处方点评难度大、细节繁琐.结论 要不断完善中药饮片处方的点评制度和点评模式,为探索科学合理的中药处方点评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马静;许冬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将养阴清肺汤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9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分别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常规西医+养阴清肺汤治疗.观察指标为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安全性.结果 中医组临床疗效与西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后组间数据对应比较也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养阴清肺汤治疗效果理想,且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指标,并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郭兵权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及预后.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西医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西医护理的同时,给予中医辨证施护.结果 在护理效果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进行显著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红;石岐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在双柏散原方基础上加用冰片配伍,观察其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骨科门诊就诊的150例病人,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三组的疗效、治愈天数、并发症和疼痛度.结果 空白组的总有效率为42.00%,患者(43.53±4.32)d达到总有效标准,并发症发生率为60.00%,疼痛度评分为(6.53±1.71)分;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00%,患者(32.33±3.87)d达到总有效标准,并发症发生率为44.00%,疼痛度评分为(5.54±1.23)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患者(19.72±4.53)d达到总有效标准,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疼痛度评分为(4.25±1.44)分.观察组较前两组总有效率高,较快治愈,并发症少,疼痛度低,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软组织损伤中应用双柏散配伍冰片外敷,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值得广泛临床推广.
作者:刘国奋;吴俊哲;李大刚;高恒;王伟群;曾志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将血府逐瘀口服液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血瘀证的治疗,明确其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A组在对B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结果 .结果治疗后,A组临床症状、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优于B组.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明显下降,较B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府逐瘀口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异常的状态.
作者:郑粤文;杨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养阴清肺法辅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肺结核病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西药联合化疗展开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养阴清肺法展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红细胞沉降率.结果 经过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痛风关节炎、末梢神经炎、肾功能异常等情况.实验组有1例发生恶心、呕吐.对照组有12例患者发生瘙痒、皮疹,所有患者停用异烟肼后均已恢复正常.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上,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西药联合化疗相比,联合应用中医养阴清肺法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小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强骨活血汤加减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椎体高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长垣县中医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84例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强骨活血汤加减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1个月VAS评分、伤椎高度百分比、Cobb角.结果 术后1个月,观察组VAS评分、Cobb角均低于对照组,且伤椎高度百分比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秩和检验,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强骨活血汤加减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术后VAS评分,并恢复椎体高度.
作者:徐慧超;朱华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70例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中医护理,分析两组血糖控制、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医护理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施庆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查阅近5年来,关于炙甘草汤的文献,综述炙甘草汤在治疗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的药效学实验和临床应用情况,以及阐述其治疗虚劳肺痿等肺部疾病的理论基础.炙甘草汤现代应用不仅局限于治疗心病和肺病,也可应用于肾病、失眠、低血压、月经失调、痛经以及缓解化疗后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等.本文以期为现代医药对炙甘草汤的研究深入,和体现出更多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参考.
作者:王彤;艾新法;苏鑫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汇总并分析跳骨片导致不良反应的具体临床特征,为临床安全、有效的使用该药提供安全性信息参考.方法 搜集并分析2016年度我院发现并上报的跳骨片导致不良反应3例临床资料,汇总并分析跳骨片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后信息.结果 跳骨片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皮肤及附件损害以及消化道损害方面.结论 跳骨片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但仍有导致不良反应出现的可能;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关注用药教育,可积极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管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清气化痰丸既是中医经典名方,也是清热化痰的要方,主要由胆南星、瓜蒌、陈皮、半夏、杏仁、枳实、茯苓、黄芩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理气化痰之功效.清气化痰丸由于其药物组成的独特性,使其能治疗多种由痰热内结所致的病症,无论是对于咳嗽、哮喘等常见病,还是对于惊风、癫痫、多发性抽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疑难病,都可收到很好的疗效,临床应用广泛.
作者:张慧媛;张丽琛;周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四黄软膏外敷治疗输注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疗效,为进一步推广四黄软膏治疗静脉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随机将2016年8月—2017年6月的60例静脉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四黄软膏外敷,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6例,显效率8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显效率50%,总有效率8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黄软膏外敷治疗静脉炎方法简单,疗程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月;刀琳;杨淼;石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疏风止咳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方法 .方法以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诊治的8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具体临床表现,并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孟鲁斯特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疏风止咳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患者在各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疏风止咳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显著优化患者的肺部功能,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光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析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效果与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治疗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64例进行分析.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西医联合干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总体舒适度、满意度以及出院后三个月内低血糖的出现率等指标.结果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舒适度与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后三个月出现低血糖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结论 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采取中西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翠;董书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形式和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以便利抽样法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各51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中医组采取中医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对.结果 中医组中医症状积分、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针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各项症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李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医自古以来就是一门具有极强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科学.中医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诸多国外的先进思想和理论,也引进了诸多国外药用植物,这些文化的交流是中医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中医开放性与包容性的体现,身为现代中医人,面对西方医学对中医的冲击,只有始终坚持中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尝试中西医结合,才能使中医的理论更加完善,使中医获得更快更高的发展.
作者:李文文;王奕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对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患者疗效及胃动素的影响.方法 将101例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治疗,观察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患者的疗效、焦虑评分、胃泌素及胃动素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9.63%,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动素均升高,观察组患者的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用于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患者的治疗,可提高患者疗效,提高患者胃动素水平.
作者:刘锡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联合四妙散口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4月—2017年2月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于我院就诊的89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苯溴马隆片治疗,观察组44例联合刺络拔罐放血疗法及四妙散口服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红肿及活动障碍等症状积分均降低,观察组数值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UA)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34/45),观察组为93.18%(41/44),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联合四妙散口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关节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邓平征;张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加味乌头通痹汤联合补肾祛瘀针刺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甲氨蝶呤+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补肾祛瘀针刺法+加味乌头通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关节肿胀数、压痛数、晨僵时间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VAS、QO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及关节压痛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乌头通痹汤联合补肾祛瘀针刺法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较佳.
作者:韩丹;史丽璞;刘志队;郇稳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