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庆大霉素、胰岛素联合电磁波治疗仪治疗褥疮 6 例分析

于淑波

关键词:庆大霉素注射液, 胰岛素, 电磁波治疗仪, 治疗褥疮, 现报告如下, 医护人员, 下肢瘫痪, 半身不遂, 并发症, 症状, 照射, 影响, 应用, 液相, 效果, 卧床, 配伍, 临床, 老年, 困扰
摘要:褥疮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症状之一,也是长期卧床,下肢瘫痪,特别是老年、昏迷、瘫痪、半身不遂等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褥疮的发生不仅影响病人的病情增加痛苦,而且给家属和医护人员带来诸多困扰.几年来,本科应用庆大霉素注射液与胰岛素注射液相配伍,并采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照射治疗褥疮,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颈性头痛的病因分析与手法矫治

    颈源性头痛(简称颈性头痛)[1]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进一步明确颈性头痛的病因,尤其是上段颈椎解剖形态学改变与头痛的关系,我院自2004年7月~2008年7月间,随机选取95例颈性头痛的患者,进行了颈椎形态学的研究及手法矫治.为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提供资料和治疗手段.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健;唐勇;杨光;张慧;时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两种分娩镇痛方法的比较分析

    缓解分娩痛苦,消除疼痛给母婴带来的不良影响,让产妇在无痛苦的状态下分娩,同时确保母婴安全,一直是产科、麻醉科医师共同努力的目标,是围产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英美两国的分娩镇痛达90%以上[1],而我国的分娩镇痛率不足1%[2].我院自2003年10月起采用笑气吸入分娩镇痛和2007年起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夏琳;杨志群;贾干英;常木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西瓜霜与病毒唑、利多卡因合用治疗带状疱疹23例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呼吸道侵入人体,通过血行传播,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或脑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在神经节内的病毒即被激活,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特有的节段性水泡,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我院自2006~2008年,采用西瓜霜喷雾剂与病毒唑、利多卡因注射液和匀治疗带状疱疹患者2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树真;朱建芹;路英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布洛芬的临床应用

    在众多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中,布洛芬(Ibuprofen)以其抗炎、解热和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成为全球畅销的非处方药物之一,与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并列成为解热镇痛的三大支柱药物.

    作者:郝秀荣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85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冠心病、周围动脉疾病等.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糖尿病应视为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笔者旨在针对住院期间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特点,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正确地实施护理对策,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徐学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32例临床分析

    血小板减少是指血小板质和量发生异常,以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为特点的疾病,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可由多种内科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引起,重度血小板减少可出现临床出血倾向,尤其在分娩、手术及麻醉过程中可导致出血、感染、胎儿窘迫和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严重威胁母儿生命,正确认识血小板减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加强围产期处理,对获得良好妊娠结局十分重要,我们回顾分析32例血小板减少孕妇围产期的处理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亚丽;蒋学莲;纪叶霞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左氧氟沙星和依诺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泌尿系统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临床上有不同的治疗方案.根据现代用药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的原则,选择药物时,不仅要安全有效,同时还要考虑经济因素,使患者以小的费用支出得到佳的治疗效果.本试验采用左氧氟沙星和依诺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比较二者成本-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早期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

    儿童的智力发育与心身健康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着国家的未来与发展.因此儿童的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应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只有在大家的重视与努力下,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早期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热了很多年,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早期教育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早期教育是一条不得不走得路.

    作者:马颖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恙虫病的诊治体会

    恙虫病又名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是主要的传染源,以总螨幼虫为传播媒介将疾病传播给人.发病的季节多分布于6~12月份.临床特征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

    作者:汤友军;汤兴龙;姜良翠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1187名老年人健康检查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已日益为社会所重视.2007年我们对所服务的城郊结合部的1187名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以期了解其健康状况,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和疾病干预.

    作者:冷幸生;邵蔚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庆大霉素、胰岛素联合电磁波治疗仪治疗褥疮 6 例分析

    褥疮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症状之一,也是长期卧床,下肢瘫痪,特别是老年、昏迷、瘫痪、半身不遂等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褥疮的发生不仅影响病人的病情增加痛苦,而且给家属和医护人员带来诸多困扰.几年来,本科应用庆大霉素注射液与胰岛素注射液相配伍,并采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照射治疗褥疮,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淑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咽、喉部急性感染性炎症的总称,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冬春季节,病程约3~5天,预后良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见于婴幼儿,90%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1].由于婴幼儿的上呼吸道解剖的特点及免疫功能的不完善,如在此时期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锌缺乏症等时更易反复发生感染,而且迁延不愈;受凉、劳累、居住拥挤、空气污浊、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密切接触等为诱发因素.

    作者:袁爱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效果观察

    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主要死亡原因,有效的给氧和及早行机械通气治疗,是急救成功的先决条件,机械通气是抢救有机磷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机械通气的早期应用使一些濒临死亡的病人得到有效的通气支持,保证组织氧供,为救治赢得时间,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我院呼吸科自2000年1月~2008年6月期间共收治需机械通气支持的重度有机磷中毒病人6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卫生部公布2008年9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

    卫生部近日公布2008年9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2008年9月(2008年9月1日零时至9月30日24时),全国(不含台港澳,下同)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342 116例,死亡939人.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23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结核、乙型肝炎、痢疾、梅毒和淋病,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89.28%.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狂犬病、肺结核、乙型肝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3.72%.其中,西藏林芝地区朗县报告2例肺鼠疫,患者为夫妻,均已死亡.疫情发生后,西藏自治区卫生厅及时组织有关专家赶赴当地进行调查处理.目前该地区无新发病例,疫情已得到控制.同期,全国共报告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122 556例,死亡10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88.31%.9月,四川地震灾区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导致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减低,并可引起栓塞、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如长期存在,不仅使患者心排出量下降,而且使脑卒中死亡的危险性增加2~5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

    作者:吕学军;刘洋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乡村医生执业考核试题(十一)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简称阵发性室上速,是指连续出现3次以上的房性早搏或房室交界性早搏所组成的异常心律,多数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期规则的快速心律.根据近几年的临床电生理研究:折返是阵发性室上速的常见机制,约占阵发性室上速的95%以上,较少见的机制有自律性增高及触发激动等[1].依据心动过速的机制可分为:(1)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3)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4)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作者:吕学军;刘洋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医学影像干式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已经进入了全面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影像可以在高分辨显示器上直接进行分析诊断.但是人们往往习惯了近100年来的照片图像分析,因此出现了数字影像的胶片硬拷贝技术.1972年CT机的问世,胶片的硬拷贝出现了CRT型多幅相机.10年后湿式激光打印机问世,由于应用数字激光打印,成像质量及其功能明显优于CRT型多幅相机.1994年干式打印机制造成功.可以说它是胶片成像技术的革命性成果.结束了医学影像胶片冲洗工艺中的繁琐工作.从而使放射科工作环境变得明亮、舒适干净(无需排废),设备明室安装、操作灵活.

    作者:李学笃;孙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浅谈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近年来,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普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约1%~2%,且以每年0.1%的速度递增.而全面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其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掌握基本的糖尿病知识是患者进行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我中心预防保健部自2007年4月~2008年6月底,对1174例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指导,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建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37例分析

    糖尿病患者极易发生心肌梗死.据报道,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1],发生年龄亦较早.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肌梗死多表现为无痛性或不典型性,因此,往往延误诊断,错过早期治疗的机会,病死率升高.本文报告我院2000年2月~2006年2月收治的37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着重讨论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悦性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