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镜在绝经过渡期妇女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李秋兰

关键词:阴道镜, 绝经过渡期, 宫颈疾病筛查,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阴道镜在绝经过渡期妇女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之间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接受病理检查的204例绝经过渡期宫颈疾病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作为标准,对阴道镜检查的结果予以评价。结果:阴道镜在绝经过渡期妇女宫颈疾病筛查的敏感度为77.78%,特异度为89.89%、漏诊率为22.2%、阴性预测值为95.74%、阳性预测值为57.14%。总的检出率为6.86%,且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上升,符合率也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道镜在绝经过渡期妇女宫颈疾病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高危人群筛查的手段之一。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药品调剂室实施药学服务的实践及体会

    目的:探讨药品调剂室实施药学服务措施。方法:本文针对药品调剂室实施药学服务精心探究,先对药学服务工作展开模式进行介绍,然后再医护人员理念、医护人员工作模式、医护人员专业素养提升三个方面对药学服务的实施进行阐述,以帮助药品调剂室药学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结果与目的:我们应该积极探究药品调剂室要学服务质量提升措施,以帮助我国医疗服务进一步发展。

    作者:王军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某地2015-2016学年中小学生视力监测分析

    为了了解广东佛山中小学生视力状况,为中小学生视力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2015-2016学年该地所有中小学21250名学生视力筛查结果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性统计分析。发现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68%;学生视力不良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现加重趋势;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1.86%,男生57.65%,女生高于男生(P<0.01)。由此可见当地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较严重,应做好相关的预防保健措施。

    作者:李文嘉;马祖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血管疾病临床抗栓治疗的新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将根据心血管疾病的具体情况,对细血管疾病临床抗栓治疗的进展进行分许。

    作者:赵志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微创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主要对微创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治疗方式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总有效率达到83.3%。结论:在采用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病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治愈率较高,能够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黄万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脏CT与核磁如何选择

    近年来,心血管影像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心脏CT的临床价值主要是无创性评估冠状动脉,心脏核磁则更多用于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全面评估。心脏CT CT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以64排螺旋CT为代表的高分辨率CT开创了冠状动脉无创性检查的新纪元。但我们必须客观地正视其阴性预测值高和阳性预测值低的现实,正确帮助和引导临床医师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赵世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李斌在世界卫生大会上推介中国经验--政府要承担起促进人民健康重任

    2016年5月24日,第69届世界卫生大会卫生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跨部门行动技术通气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通气会上发言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的15年,中国成功地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的目标。其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政府要承担起维护和促进广大人民健康的重要责任,统筹协调各部门,动员全社会力量,引入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履职尽责,落实问责。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针灸康复治疗能促进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疾病的康复和肢体功能恢复,疗效满意,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红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生儿母子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采用不同比例成分血换血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母子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应用不同比例成分血换血治疗情况。方法:选取达换血指征的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60例,均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应用不同比例成分血换血术治疗,血源均为O型浓缩红细胞及AB型血浆。随机分组,就2.5:1比例(观察组,n=30)与2:1比例(对照组,n=30)患儿血清总胆红素、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情况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均显著下降,与换血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换血前后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红细胞压积及血红蛋白下降均不明显(P>0.05)。血清中重要电解质K+、Cl-换血前后变化均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2.5:1配比的O型浓缩红细胞及AB型血浆成分血换血对HDN治疗,可促血清胆红素水平迅速降低,又可对贫血有预防作用,且换血前后血清电解质差异不明显,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胡德飞;罗孝华;邱洪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论针灸与超声医学的结合方法

    针灸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鲜明,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对参与和辅助临床治疗,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飞速发展的西方医学带来了许多新兴的医疗技术与研究方法,如超声、心电图、放射科等,其中超声是一种检查和诊断方法,可快速明确患者病情,为其临床诊疗提供方便。现阶段,有许多医学研究资料表明,在临床中将针灸和超声医学相结合,可有效保证病情诊断与临床治疗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对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针灸与超声医学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望对以后的临床医学实践提供些许建议。

    作者:狄富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结果:所选患者在接受牙周基础治疗之后,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等各项主要指标均出现了明显降低,患者治疗前后的数据经对比后P=0.00<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牙周基础治疗十分重要,患者只有接受牙周基础治疗,自身牙周症状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之后,才能接受后续治疗。

    作者:牟兴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对健康体检后超重或肥胖者实施电话随访的工作体会

    目的:探究护士对健康体检后超重或肥胖者实施电话随访的工作体会。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科室门诊进行体检的人员129人,其中,超重或肥胖者50例,对其进行自制问卷进行电话调查,对体检者依从性方面、随访护士角色认知方面和体检者满意度方面对体检者的影响。结果:在进行电话随访后,40名体检者都在不同程度上遵从健康指导,调整和改善生活习惯;46名体检者认为电话随访中,护士的角色功能较为重要,对体检者的指导和减重有着重要的意义;所有的体检者对电话随访的内容、护士的服务态度和医院的满意程度较为满意。结论:对健康体检后超重或肥胖者实施电话随访,能够有效提升体检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提升体检者对护士角色的认同,促进体检者的减重,从而进一步提升体检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钟艳;柳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聚糖蛋白3在原发性肝癌病理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聚糖蛋白3在原发性肝癌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愿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与此同时,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研究的正常组。两组研究对象采用生物素-链霉素和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聚糖蛋白3的含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聚糖蛋白3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与此同时,若根据阳性检测率标准,实验组患者的阳性检测率为83.33%,正常组健康者的检出率仅为3.33%。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采用测定聚糖蛋白3的含量能够及时的对肝癌患者进行筛选,有利于肝癌早期的发现与治疗。

    作者:张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降逆平喘法在哮喘发作期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观察温肺降逆平喘法在哮喘发作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哮喘发作期患者9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温肺降逆平喘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呼吸功能指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1)与对照组(62.22%)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88.89%)明显更高, P<0.05。(2)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的呼吸功能指标明显获得改善, P<0.05。结论:降逆平喘法在哮喘发作期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张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强儿科路线图还要绘得更细

    2016年3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经过近两个月完善,《意见》终于面世。《意见》提出的诸多条款抓住了儿科改革发展的关键,对于文件落实,医院院长们又有哪些期盼和建议?

    作者:孙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椎体成形术对老年患者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进行椎体成形术后,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共收治行椎体成形术的老年患者89例,其中17例术前并未配合进行肺功能测量,因此本次研究选取其余72例患者,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分析。结果:以手术后一周为观察周期,结果表明,行椎体成形术的老年患者其肺功能改善显著,与术前数据比较呈现为p<0.05,表明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经过椎体成形术后,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明显,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先红;刘家素;丁学铭;刘川江;秦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长寿观念之我见

    寿命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到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在比较某个时期、地区或社会的人类寿命时一般采用平均寿命,平均寿命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医学发展水平,它也可以表明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发达状况。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中,其生命长度也在不断延长,有关资料显示2000多年以前人类的平均寿命不过20岁,18世纪为30岁,19世纪到了40多岁,20世纪末已超过60岁。有关报告显示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别,29个高收入国家的新生儿预期寿命在80岁以上,而22个撒哈拉以南国家的新生儿寿命在60岁以下,日本女性的预期寿命为全球高为86.8岁,瑞士男性的预期寿命为全球高为81.3岁,塞拉利昂的寿命为全球低,女性50.8岁、男性49.3岁;根据2007年《世界人口统计报告》我国人均寿命男71岁、女74岁。一般认为65岁以上的人口在正常社会占据整个人口的7%-14%,而高龄化社会则是14%-20%,超高龄社会则高达20%以上,现在已进入一个普遍高龄化的社会。

    作者:刘洪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我用斑蝥治疗肝癌的体会

    斑蝥是毒剧药,治疗剂量极小,使用不当即可引起中毒。掌握其特性,突破限制,发挥疗效,避免风险。

    作者:王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究运用不同乳制品喂养对出院后早产儿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究运用不同乳制品喂养对出院后早产儿实际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方法:择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达到临床出院条件且无法实施母乳喂养的早产儿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早产儿的出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早产儿使用常规配方婴儿奶粉连续喂养半年,观察组早产儿使用早产儿配方奶粉连续喂养半年,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在喂养半年后的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的表现状况。结果:喂养半年后,观察组早产儿的身高、体重生长发育指标增长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出院后运用早产儿配方奶粉进行喂养,能够有效提升其生长发育指标的增长程度,改善早产儿的综合性生长发育质量,适宜在临床中予以广泛应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析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中医学的入门,也是学习中医的读者学习的基础学科。这一理论学科具有能让其他中医学分支学科认同和利用,因此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而且带有一定的普遍适应性。纵观当前中医理论学科的发展,其取得的成果和突破都比较有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其发展极为缓慢呢,笔者认为,理论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临床的实践和证明,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理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要让中医基础理论能够更好的发展,必须将其全面融汇到临床中去,这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作者:叶艳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发热60例(100%),咳嗽46例(76.67%),盗汗37例(61.67%),体质量下降33例(55.00%),呼吸困难24例(40.00%),胸痛17例(28.33%)。临床类型:播散型肺结核27例,单部位淋巴结核14例,单纯肺结核9例,结核性胸膜炎5例,其他部位结核5例。影像表现:肺中下叶有局灶性或弥漫性渗出病变,淋巴结肿大,胸膜炎、弥散性栗粒或结节影。治疗结果:32例患者同时进行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两年后因结核病而死亡的患者6例;28例患者没有同时进行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两年后因结核病而死亡的患者15例。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诊断较为困难,患者应及早同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抗结核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黄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