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防腐剂及其在食品生产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慕卫平;孙隆富

关键词:食品防腐剂, 生产使用, 食品添加剂, 新鲜程度, 天然物质, 食品生产, 生活水平, 加工工艺, 化学合成, 保质期限, 叙述, 对策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色、香、味及新鲜程度、保质期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添加剂就是为改善食品的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防腐剂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种.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在食品生产中对防腐剂的使用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以下叙述并提出相应对策.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降糖丹胶囊的制备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降糖丹胶囊的制备及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黄芪甲苷等为配方自行配制降糖丹胶囊;以降糖丹胶囊治疗为主,饮食及锻炼为辅,1月为1疗程,以治疗前后及1、2、3疗程检测血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经7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结果表明:3个疗程平均血糖分别依次为11.22±2.71、9.88±2.50、6.26±2.20;治疗前后血糖测定结果比较,第1疗程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2、3疗程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总有效率为86.84%.结论降糖丹胶囊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靠,疗效确切,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夏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6层螺旋CT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SPLC)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对24例临床病理确诊的、直径小于3cm的周围型小肺癌病例进行螺旋CT扫描,并薄层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 VR)并与横断位相比较.结果 24例周围型小肺癌的MPR和VR技术在显示肿瘤的基本形态,边缘特征(分叶,血管集束等)叶间裂及膈胸膜的牵拉征,与横断位图像有优势.结论 16层螺旋CT的机器性能及处理技术为肺内早期肺癌的定位、定性提供了更多的有用信息.

    作者:盛蕾;李玉报;马得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计划免疫工作促进作用的探讨

    计划免疫是人类控制疾病有效便捷的手段,它具有服务面广、工作量大、时间持久、技术性强等特点.因此,做好健康教育是巩固计划免疫工作成果、消灭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推动计划免疫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接种率的关键.

    作者:于延玲;朱学莲;王春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献血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铁假说

    适时适量献血无损于健康已被证实,但是否能够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仍存在争议.近八年来,作者对此进行了多方研究,现就献血者铁代谢状况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CHD)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张雪嫚;孙海峰;邓化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上海社区婴幼儿家长直接咨询内容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婴幼儿家长直接咨询的问题,了解现阶段婴幼儿家长在育儿方面对医学需求的特点.方法对社区健康教育活动中0~3岁婴幼儿家长直接咨询798问,归类分析.结果两年内咨询内容相仿(P>0.05).婴儿家长咨询的问题排在前6位的是喂养知识、佝偻病防治、睡眠问题、便秘、溢奶和湿疹,共占58.80%.幼儿家长排在前6位的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睡眠问题、喂养知识、厌食、湿疹和多汗,共占48.61%.幼儿中厌食和好动的咨询率明显高于婴儿,χ2分别是11.55 和8.04,P均<0.01.结论继续加强喂养知识普及的同时,更要给予家长促进小儿心理行为发展的指导.

    作者:方凤;张戎舟;余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护患纠纷属于医疗纠纷的一个分支,是指由于护士原因或纯属于护理工作的因素与患者及家属发生的纠纷.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法制和维权观念的增强,护患矛盾呈上升趋势,护患纠纷的防范处理也是医院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寻求减少纠纷的途径,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褚玲;周传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岱岳区l5岁以下儿童病残儿现状调查

    目的分析泰安市岱岳区15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满足育龄夫妇的生育愿望,达到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遗传性和非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将2000年以来经泰安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病残儿医学鉴定小组鉴定合格的204名病残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神经系统疾病109人,五官科疾病30人,心血管系统疾病24人,骨骼肌肉系统24人,血液系统8人,内分泌代谢疾病4人,呼吸系统疾病3人,泌尿生殖系统2人.各种疾病的患病情况前10位依次为:智力低下、脑瘫、先心、脑发育不全、先天愚型、耳廓畸形耳道闭锁先天聋哑、精神分裂症、癫痫、先天性唇腭裂.结论本地区病残儿发病率较高,必须积极实施有效干预措施.

    作者:李长翠;耿金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的X刀治疗

    目的回顾分析100例非小细胞肺癌X刀治疗后的临床及影像学变化,讨论非小细胞肺癌X刀治疗疗效.方法 1998年10月至2002年10月,利用CRT-98体部X刀系统,常规进行体模固定,以3mm或5mm层厚强化CT扫描,3DTPS三维重建,制定治疗计划,采用多角度,非共面,单靶点或多靶点旋转照射,分割6~14次,治疗剂量18~54Gy,肿瘤总效应65~75Gy.结果全组100例获得12~72个月的随访,中位23个月.12个月后CT或MRI复查45例病灶消失占45%,40例病灶缩小或局部纤维化占40%,6例局部复发占6%,11例远处转移占11%;53例症状消失,32例症状减轻,10例症状加重,5例死亡.36个月复查36例CT或MRI显示正常,7例显示局部纤维化或结节状改变,9例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48例死亡.结论 X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够为肿瘤提供较准确的治疗剂量,改善并提高此类病人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

    作者:侯建新;李玉报;郝传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的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气管切开是解决呼吸道阻塞、迅速改善同期功能的重要措施,其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首要措施,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气管切开术后和护理指导尤为重要.现将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月收到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李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窗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6小时内为A组25例;6~24小时为B组35例.A组和B组均快速静脉滴注尿激酶150万U.另设对照组为C组30例,不用尿激酶,其余治疗相同,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并用TCD评价血管再通情况.结果 A组、B组与C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管再通率等指标有显著性差异.A、B两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内出血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管再通率两组间无差别(P>0.05).结论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6小时内疗效显著,并发症少,6~12小时溶栓也有明显效果.

    作者:李冬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对精神病人免费投药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低保特困精神病人疾病的防治这一社会问题.方法调查北京市东城区11年对精神病人免费投药的投入和效果.结果以2001年为例,得到免费投药的仅占36%,人均药费140元.凡全年连续用药的病人无1例复发与住院,全年不足8个月用药病人犯病住院率平均21%.结论如果对全部低保特困精神疾病患者连续投药,以不太高的财力投入,即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李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计划生育管理干部、技术服务人员和已婚育龄群众对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认识和态度,研究知情选择的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按照避孕节育优质服务知情选择基线调查方案,泗水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抽调部分人员于2004年3~7月对部分相关人群进行调查,为实施知情选择,制订科学合理方案奠定基础.

    作者:董文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闭合性腹部创伤53例诊治体会

    由于腹腔内脏器多,加之腹部损伤时多数致伤机制复杂,病情严重,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难度.如急救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我院近10年共急诊手术治疗闭合性腹部创伤53例,报告如下.

    作者:邰凌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常规T管引流拔管致胆漏7例报告

    胆总管探查术后拔T管是一项基本技术,常规拔除T管所致胆漏并不多见.但随着胆道手术在基层医院普遍开展,手术适应证的扩大,该并发症有逐渐增多趋势,若处理不及时,方法不恰当,常造成严重后果,加重病人痛苦及负担.我院自1993年8月至2005年7月实施引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283例,共发生严重胆漏7例,其中再手术4例,现就其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吴家虎;许帮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胞二磷胆碱)和观察组(复方丹参注射液)各24例,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临床表现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HIE疗效确切.

    作者:石景义;魏晓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颞叶性癫痫的治疗体会和家庭护理

    颞叶性癫痫属局灶性癫痫的主要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精神症状、意识障碍、醉梦样表现和嗅觉异常等.病因很多包括:脑炎、肿瘤、外伤、动静脉畸形、灰质或白质异位症等.有的也查不出原因,中枢定位是在颞叶或边缘系统.是颞叶或边缘系统中癫痫病灶异常放电所致,多次发作后影响智力和性格.近5年来,笔者采用卡马西平与硝基安定治疗颞叶性癫痫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柏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的护理及预防

    治疗中的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虚弱、出汗、震颤、烦躁等低血糖症状,进食后可能缓解,发作时血糖低于2.2mmol/L,有的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略高于此水平也出现症状,轻者可以寻求自我帮助,重者昏迷,需立即救治,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作者:靳豫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青年期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干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年期自杀未遂患者的影响.方法对96例青年期自杀未遂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调查.研究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随访及心理干预,对照组48例,只给予常规护理及随访.结果研究组青年期自杀未遂患者道德、思维、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观,对照组自杀未遂青年患者道德、思维、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方面均无明显的改观,经显著性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心理干预可提高青年期自杀未遂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徐君;付玉香;杜占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高原肝移植的护理

    目前,肝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肝病治疗的有效手段,然而在高海拔地区供氧不足、医疗设备有限的条件下,我院于2005年10月20号第一次对一肝病患者施行了背驮式全肝移植术,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雪峰;彭娟;王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肝癌患者唾液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和原发性肝癌(PHC)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平行检测268例PHC患者唾液及血清中HCV抗体(抗-HCV),结果表明其检出率分别为14.55%(39/268)和15.29%(41/268).两种标本抗-HCV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95.12%,阴性符合率100%.检测唾液中抗-HCV-lgG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结论 PHC患者唾液抗-HCV-lgG的检出,提示唾液可能成为丙肝感染途径之一,有助于PHC病因学、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作者:李忠培;张德庆;郝继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