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雄;彭云
目的 对引起新发盲眼的主要致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促进社区防盲工作的开展.方法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老年人视力普查,请专业的眼科医生对初筛盲眼患者进行眼科检查,并作出诊断.结果 499例新发盲人,年龄24~101岁,平均(74.79±11.39)岁.其中男性152例(30.46%),新发盲率0.85/万,女性347例(69.54%),新发盲率1.94/万.致盲病因中白内障占71.34%,其次是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疾病等.结论 白内障是致盲的首位病因,手术治疗是防盲治盲工作的重点,通过眼防工作的大规模开展,达到WHO提出的2020年根治可避免盲的目标.
作者:齐慧;王佩云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溃疡、坏疽发生、发展及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55例糖尿病足溃疡、坏疽患者的发病率、发病年龄、病损及分级情况,治疗经过,转归等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患者年龄、血糖控制水平、血管神经并发症的程度等因素相关,年龄越大,血糖水平越高,血管神经并发症越严重,截肢(趾)率就越高.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水平,积极治疗血管神经并发症,避免足部外伤,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坏疽.
作者:刘立群;赵冬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目的 为提高桶装饮用纯净水的卫生质量,探索其生产过程中受微生物影响的因素.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4789.2、3、4、5、10、11、15-1994标准方法,对2002~2005年临沂市桶装饮用纯净水生产企业的产品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监测.结果 细菌总数超标已成为我市桶装饮用纯净水质量的主要原因.结论 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加大生产设备、设施的投入,是保障其产品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淑花 刊期: 2006年第13期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可在出血热各期出现,但以少尿期多见.特别是伴有急性肾功能不全(ARF)时,病情急、预后差.因此,必须严密观察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潘淑敏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方法 将67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对照组使用H2受体阻断剂和抗菌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肝和胃化瘀方剂.结果 治疗组其治愈率78%明显高于对照组43%,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它各项(缓解、无效和总有效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炎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晓宁 刊期: 2006年第13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患者39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肩周炎患者39例.其中男15例,女24例,年龄大66岁,小34岁,平均51.5岁.
作者:龚明;陈利娇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中药热拍法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机械牵引治疗,不进行健康教育,其余方法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拍法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40例中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热拍法结合辨证施护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降低复发率,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作者:安静;黄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3期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发生的癌症患者约1000万死于癌症.癌症给人以巨大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大多数患者及家属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护理人员与他们接触往往一句话说不好,就引起争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要求肿瘤护士不仅要具有娴熟的专业技术,而且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素质,否则容易引起身心疾病[1].
作者:范慧娟;李萍;贾松娟 刊期: 2006年第13期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中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多因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情志不畅而引起.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抗生素、生长抑素、中医中药的应用,治愈率有了很大提高[1].我科2003~2006年1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18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就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兴芝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晚期贲门癌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贲门癌患者47例,采用前程常规放疗加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常规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10MV-X射线外照射,前后平行对穿野,DT40Gy,常规分割20分次,4周完成.后程3D-CRT采用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系统(3D-TPS)和手动多叶光栅,设置4~7个共面或非共面适形固定野照射,DT26Gy,13分次,2.5周完成.治疗总剂量DT66Gy,32分次,6.5周完成.结果 进食改善率和X线钡餐片的好转率为100%.X线钡餐和(或)CT示病灶完全消退15例(31.9%),缩小>1/2者18例(38.3%),缩小≤1/2者14例(29.8%).1、2年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分别为84.2%、68.5%和82.4%、48.6%.结论 中晚期贲门癌行三维适形放疗的症状改善明显,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理想,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明显减轻.
作者:陈祥明;魏林 刊期: 2006年第13期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很多,各有利弊,我们采用全椎板回置的方法,扬长避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1例,男53例,女8例.年龄20~56岁,外伤性的6例,退行性的55例.单侧的42例,双侧的4例,中央的15例.发生在第4、5腰椎的有27例,发生在腰5骶1的有24例,两者都有的10例.
作者:黄瑞鹏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对社区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合理用药、营养干预、运动锻炼、心理干预等综合措施.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后病人的卫生知识比以前更加丰富,合作态度更好,生活行为得到改善;病人的血糖、体重、血脂、糖化血清蛋白等指标也较健康教育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能使病人的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是保证病人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亓玉媛;魏丽芹;亓长梅;张杰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对母儿的影响,探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至2005年9月间在沂水中心医院诊治的26例HELLP综合症患者妊娠结果和围生儿预后.结果 26例中25例发生在产前,1例发生在产后,平均孕龄34.5周,孕妇严重并发症包括:急性肾衰、胎盘早剥、严重腹水和DIC等.其中17例需要输血或血液制品.23例行剖宫产结束分娩.围生儿死亡3例,早产、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使其主要原因.结论 HELLP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早期诊断、综合性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HELLP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红卫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眼烧伤较常见,有关资料显示,眼烧伤占烧伤就诊病人的13%.我支队医院于2004年1月~2006年1月,治疗76例眼烧伤患者,取得满意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眼烧伤患者76例,男52例,女24例,均为双眼烧伤;年龄大67岁,小6岁.火焰灼伤34例,化学烧伤18例,热液烫伤19例,爆炸伤5例.
作者:张守华;梁秀芹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于2000年初随机抽取不同年龄组(0~59岁)人群1988人,进行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检测和乙肝疫苗接种史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将观察对象分为易感人群和非易感人群,分别给予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并观察免疫效果.结果 易感人群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能显著提高人群抗-HBs阳性率,降低HbsAg、抗-HBc阳性率.免疫起始年龄越小,效果越好.非易感人群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抗-HBc单项阳性者免疫效果较好.结论 人群在接种乙肝疫苗前,有条件的首先建议其进行HBV感染情况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接种,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作者:陈洪山;刘治 刊期: 2006年第13期
老年肺结核病人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多系统功能衰退及受损等特点,因而其体征可不典型,从而导致老年肺结核的误诊率、漏诊率较高.来自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报告,65岁以上生前被确诊者仅占26%,死后诊断者60%[1].
作者:潘零星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特点.方法 对1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两组,63例合并2型糖尿病AMI患者(A组)和69例无糖尿病的AMI患者(B组)常规行CAG,对其临床情况和CAG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A组患者在女性比例、血压数值、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方面高于B组(P<0.05).A组表现为非ST段抬高性AMI和广泛前壁AMI者明显高于B组,A组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者亦明显多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CAG显示病变血管受累支数明显增高(P<0.01),且累及左主干血管病变的例数亦较B组增加(P<0.05).A组弥漫性病变较B组明显增高(P<0.05).A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3级TIMI血流低于B组(P<0.05),其30天内梗死后心绞痛和再次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合并2型糖尿病的AMI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多,冠状动脉病变常为多支、弥漫病变.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高,预后不良.
作者:李惠娟;张焕轶;吴云;王伯松;李金龙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目的 为了探讨影响糖尿病人血糖水平控制的诸多因素.方法 随机观察了326例门诊2型糖尿病人(其中初治组178例,复治组148例),均口服国产二甲双胍(0.5,tid)及/或美吡达(5~10 mg,tid)治疗.定期复查,长期随访.主要观察了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生活工作规律、复诊时间及次数、用药情况、胰岛素治疗及并发症或伴发疾病的影响.结果 复治组中多数病人都受上述因素的影响,血糖等指标控制不佳,与初治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复治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也高于初治组(P<0.005).结论 正确的糖尿病教育、严格控制饮食、适量运动、规律地生活工作是影响血糖水平的主要因素;口服降糖药物的正确使用与胰岛素及时合理应用,是影响血糖水平的重要因素.复诊频率、自我监测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密切关系.伴发疾病的存在与治疗措施亦影响血糖水平的控制.
作者:荣文;蔡凌霜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针对病因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可明显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及截肢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王恩华;明蕾;张云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分析广西重阳老年公寓患病情况,绘制老年公寓疾病构成表,为公寓老人疾病防治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主要根据公寓医生病历疾病诊断的统计.结果 老年公寓入住229人,平均77.4岁,平均每人患有2.21种疾病,居前六位的病种分别是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95.3%是后者)、老年痴呆症、冠心病、糖尿病、骨折.结论 公寓老人高龄病多病重,老人医护需求大于其支付能力,老年公寓需要全科医护人才,建立医护管理的新型科学养老模式是大势所趋.
作者:刘丽萍;黄美蓉 刊期: 200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