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重阳老人公寓疾病构成调查

刘丽萍;黄美蓉

关键词:老年公寓, 疾病构成, 养老模式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广西重阳老年公寓患病情况,绘制老年公寓疾病构成表,为公寓老人疾病防治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主要根据公寓医生病历疾病诊断的统计.结果 老年公寓入住229人,平均77.4岁,平均每人患有2.21种疾病,居前六位的病种分别是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95.3%是后者)、老年痴呆症、冠心病、糖尿病、骨折.结论 公寓老人高龄病多病重,老人医护需求大于其支付能力,老年公寓需要全科医护人才,建立医护管理的新型科学养老模式是大势所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妊高征并发HELLP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对母儿的影响,探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至2005年9月间在沂水中心医院诊治的26例HELLP综合症患者妊娠结果和围生儿预后.结果 26例中25例发生在产前,1例发生在产后,平均孕龄34.5周,孕妇严重并发症包括:急性肾衰、胎盘早剥、严重腹水和DIC等.其中17例需要输血或血液制品.23例行剖宫产结束分娩.围生儿死亡3例,早产、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使其主要原因.结论 HELLP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早期诊断、综合性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HELLP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红卫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中晚期贲门癌三维适形放疗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晚期贲门癌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贲门癌患者47例,采用前程常规放疗加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常规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10MV-X射线外照射,前后平行对穿野,DT40Gy,常规分割20分次,4周完成.后程3D-CRT采用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系统(3D-TPS)和手动多叶光栅,设置4~7个共面或非共面适形固定野照射,DT26Gy,13分次,2.5周完成.治疗总剂量DT66Gy,32分次,6.5周完成.结果 进食改善率和X线钡餐片的好转率为100%.X线钡餐和(或)CT示病灶完全消退15例(31.9%),缩小>1/2者18例(38.3%),缩小≤1/2者14例(29.8%).1、2年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分别为84.2%、68.5%和82.4%、48.6%.结论 中晚期贲门癌行三维适形放疗的症状改善明显,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理想,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明显减轻.

    作者:陈祥明;魏林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特点.方法 对1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两组,63例合并2型糖尿病AMI患者(A组)和69例无糖尿病的AMI患者(B组)常规行CAG,对其临床情况和CAG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A组患者在女性比例、血压数值、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方面高于B组(P<0.05).A组表现为非ST段抬高性AMI和广泛前壁AMI者明显高于B组,A组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者亦明显多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CAG显示病变血管受累支数明显增高(P<0.01),且累及左主干血管病变的例数亦较B组增加(P<0.05).A组弥漫性病变较B组明显增高(P<0.05).A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3级TIMI血流低于B组(P<0.05),其30天内梗死后心绞痛和再次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合并2型糖尿病的AMI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多,冠状动脉病变常为多支、弥漫病变.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高,预后不良.

    作者:李惠娟;张焕轶;吴云;王伯松;李金龙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门诊健康教育的实施体会

    门诊健康教育是通过卫生知识的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门诊病人及家属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门诊工作的特点决定了门诊健康教育工作难度很大.针对门诊工作特点,两年多来,我们从管理制度、人员配备、方式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探讨,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现将我们的做法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朱明兰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全椎板回置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1例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很多,各有利弊,我们采用全椎板回置的方法,扬长避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1例,男53例,女8例.年龄20~56岁,外伤性的6例,退行性的55例.单侧的42例,双侧的4例,中央的15例.发生在第4、5腰椎的有27例,发生在腰5骶1的有24例,两者都有的10例.

    作者:黄瑞鹏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于2000年初随机抽取不同年龄组(0~59岁)人群1988人,进行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检测和乙肝疫苗接种史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将观察对象分为易感人群和非易感人群,分别给予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并观察免疫效果.结果 易感人群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能显著提高人群抗-HBs阳性率,降低HbsAg、抗-HBc阳性率.免疫起始年龄越小,效果越好.非易感人群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抗-HBc单项阳性者免疫效果较好.结论 人群在接种乙肝疫苗前,有条件的首先建议其进行HBV感染情况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接种,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作者:陈洪山;刘治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医院图书馆与信息资源检索

    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务[1].<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提出,力争在2010年前,逐步建成比较完善的以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为重点的国家卫生信息系统.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资料信息中心,是各种载体的医学文献搜集、整理、加工储存及提供服务的专业技术部门[2].理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利用自身优势、指导医务工作者,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文献检索,为医学科技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作者:张清文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方法 将67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对照组使用H2受体阻断剂和抗菌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肝和胃化瘀方剂.结果 治疗组其治愈率78%明显高于对照组43%,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它各项(缓解、无效和总有效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炎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晓宁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可在出血热各期出现,但以少尿期多见.特别是伴有急性肾功能不全(ARF)时,病情急、预后差.因此,必须严密观察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潘淑敏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吻合器痔上粘膜固定术(SPH)及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固定术(SPH)治疗重度痔的及围手术期的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79例重度痔的吻合器痔上粘膜固定术(SPH)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SPH治疗重度痔79例,术后均回缩满意;22例术后疼痛,一般镇痛后即好转;12例感下腹不适,未经治疗1~2天后自愈;7例术后出血,其中3例为便后带血,经静滴止血药物3天症状消失,4例出血量200~400ml,经缝扎及局部压迫治愈;5例术后尿潴留,其中1例较顽固,经中西医综合治疗7天恢复正常.结论 SPH是一种相对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治疗中要制定周全的方案,将并发症降至低.

    作者:宋大公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45岁以下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45岁以下人群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易患因素,为健康教育、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在我院健康体检522人的B超、实验室检测指标、身高、体重、血压.结果 脂肪肝患者81人(15.52%).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青年人脂肪肝的易患因素,与非脂肪肝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45岁以下脂肪肝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有关,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病变程度有加深趋势,患病原因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作者:王延清;薛晓彤;宋延梅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帆状胎盘13例临床分析

    帆状胎盘是产科少见的脐带附着异常的并发症,易发生前置血管破裂,瞬间致胎儿窒息死亡.本文回顾性分析6年中出现帆状胎盘13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灵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问卷调查的质量控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问卷调查的质量控制(简称质控)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审核、抽查和每日分析、反馈、修正的工作模式,对调查问卷进行动态质量控制.结果 调查问卷应答率93.2%.预调查,审核率100%(4/4),质控合格率为25%(1/4);调查初期(第1天),审核率100%(223/223),复核率100%(223/223),质控合格率为33.0%(73/223);调查前中期(第2天~第3天),审核率100%(1024/1024),复核率50.0%(512/1024),质控合格率>84.6%(435/512);调查中期(第4天~第5天),审核率100%(900/900),复核率25.0%(225/900),质控合格率>99.8%(224/225);调查中后期至结束(第6天~第10天),审核率100%(1580/1580),复核率10.0%(158/1580),质控合格率100%(158/158).结论 适时、严密的督导控制对调查问卷质控合格率有显著的提高作用.

    作者:李莹;周刚;张柯;冯石献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碎吸治疗的全程综合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致残率均高,发病后一月内死亡率达32%~55%,其中一半以上的患者在48小时内死亡[1].脑出血手术不但能消除血肿,防止血肿进一步增大直接引起的脑损伤,还可防止血肿本身释放的各种毒性物质引起的脑水肿[1].我院于2000年开展了CT下定位、锥颅、血肿碎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我们配合进行了全程综合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建梅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析

    糖尿病急性心梗患者与非糖尿病急性心梗的心电图改变具有很多不同之处,本文旨在为进一步了解糖尿病急性心梗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意义,对近5年诊断的35例糖尿病与38例非糖尿病的急性心梗患者的心电图资料作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振平;桑举阳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背景音乐在子宫肌瘤患者介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背景音乐在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音乐组及对照组各60例,分别与术前一天自评焦虑状况,音乐组在等候手术及手术过程中播放背景音乐,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检测两组病人的心率、血压、疼痛及自我感觉情况,运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评分表评价满意程度.结果 音乐组心理护理评分为14.58±3.21,对照组为9.63±4.09,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背景音乐可减轻患者在介入术中的应激反应,是介入术中心理干预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孟才;赵素平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产后出血306例分析

    在产科领域中,产后出血是常见、复杂乃至危及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我院近年来306例产后出血病人,就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加以讨论.

    作者:李翠英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骨形成蛋白-7的诱导成骨作用

    1965年Urist报道了用脱钙骨基质可以诱导异位宿主的间充质细胞分化成新骨,后来又分离出具有骨诱导活性的蛋白质--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1~4].1990年,Ozkaynak[5]对从牛成骨蛋白提取物中分离出的3种TGF-β家族的同序物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中的一种是一新的蛋白,命名为成骨蛋白-1(osteogenetie protein,OP-1)(另外2种是BMP-4和BMP-3).同年,Celeste[6]也从牛骨中筛选出一种蛋白,命名为BMP-7,并以该蛋白eDNA序列片段为探针筛选出人BMP-7基因.

    作者:张莉;王稚英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哮喘病人的社区健康教育76例分析

    我站于2004年2月~2005年2月,按照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和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1~2].对社区76例哮喘病人进行社区治疗与社区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建军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利多卡因气雾剂在肛周手术换药中的应用

    利多卡因是一种酰胺类局麻药,其2%的气雾剂常作为内镜检查治疗的表麻剂,2000年以来,作者将其用于肛周手术的换药,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159例(不包括镇痛泵使用的病例),其中肛周脓肿切开引流89例,瘘管切除42例(均为开放性伤口),哨兵痔28例,平均年龄52岁,合并高血压13例,冠心病4例,心梗史1例.

    作者:李升香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