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传染病疫点消毒新流程的探索和应用

丁克颖

关键词:传染病, 疫点消毒, 新流程, 卫生问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重大疫情, 公共, 上海市, 物资, 经验, 仓促
摘要: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突如其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恐慌和不安,人类仓促应战,暴露出许多急待改进的公共卫生问题.上海市现行的消毒流程还尚未接受过这样高要求和大规模传染病疫点消毒的考验,动用的人力和物资前所未有,本文通过这次非典疫点消毒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工作中暴露的不足,分析和探索一种适应大规模新形势下的传染病疫点消毒新流程,应对以后可能出现的重大疫情和其他公共卫生问题.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对某收容所男性性罪错人员预防STD/AIDS的研究

    上海市自198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逐年增加.根据上海市2001年底有关部门统计,2001年上海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增幅为历年之.主要特点是:疫情上升幅度较快,男性感染率增加.

    作者:田秀红;倪政;孙彦文;詹绍康;丁锦春;陈慧芳;王烨;马卫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军团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制措施研究

    [目的] 了解本区各种人群中军团菌感染情况;寻找较为理想的中央空调系统冷却水军团菌消除方法,为防制军团菌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各种人群血清用微量凝集法检测军团菌抗体.应用病例对照方法分析军团菌性肺炎特殊临床表现及感染危险因素.采用物理除菌方法进行现场军团菌杀灭效果对比实验. [结果] 本区各种人群军团菌抗体总阳性率为7.59%,肺炎及肺部感染者中军团菌抗体阳性率为18.85%,中央空调冷却水军团菌培养阳性单位人群军团菌抗体阳性率比阴性单位高4.09倍(χ2=17.64).23例军团菌性肺炎病例对照调查显示关节肌肉酸痛和胸痛是军团菌病较特异的临床体症,而发病前2周曾去医院就诊或陪护及中央空调工作环境与军团菌的感染关系密切.应用ZG频谱式微电脑杀菌器做军团菌现场消除实验,经72、240及624 h除菌效果观察均无军团菌生长,而对照组持续阳性,菌落数在45~230 cfu/mL. [结论] 本区各种人群中均存在军团菌的感染,应加强对辖区内商务大楼、宾馆饭店等中央空调冷却水的监测和卫生管理,对军团菌培养阳性,菌落数≥1000 cfu/mL应采取强制性控制措施.ZG微电脑杀菌器能有效杀灭军团菌.

    作者:周红芳;陈悦;袁家麟;顾宝柯;徐枫;何景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应用PCR检测副溶血弧菌的耐热溶血毒素基因tdh

    副溶血弧菌可引起食物中毒或急性胃肠炎,尤其在夏季,常可从食用不洁海产品而导致食物中毒的病人肛拭标本中分离到.目前一般认为该菌的热稳定性溶血毒素(TDH)是重要的毒力因子.TDH可在莪萋氏血平板上产生一种特殊的溶血现象,称作神奈川现象(Kanagawa phenomenon,KP)[1].临床上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株几乎都是KP阳性,因此通常认为KP阳性为产毒株,KP阴性为非产毒株.本文分别对从医院肠道病人及食物中毒者肛拭样本中收集的100株副溶血弧菌,用PCR检测TDH基因(tdh)并与KP法加以比较;同时还运用PCR技术直接对300份肛拭样品增菌液检测tdh,与细菌常规培养鉴定法作比较,以探讨PCR检测鉴定副溶血弧菌tdh的实践意义以建立简便快速的副溶血弧菌检测方法.

    作者:杨兰萍;姚宗蓓;陈悦;许学斌;庄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上海市闵行区直饮水卫生质量调查

    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纯净水、净水、矿泉水等直饮水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闵行区的情况也是一样,目前全区大多数家庭、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学校,都将直饮水作为主要饮水方式.本文通过对1999~2002年的390份监测和监督检查直饮水的检验资料作回顾性调查分析,以了解该区直饮水的卫生质量现状,从而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曹明;姚经建;林青;蔡跃;郁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上海市卢湾区1974~2002年糖尿病死亡率分析

    [目的] 了解卢湾区糖尿病死亡情况,为确定社区糖尿病综合防制策略和工作重点提供参考. [方法] 根据卢湾区1974~2002年死因资料,对不同年份、性别、年龄、季节、地域人群的糖尿病死亡率及变化趋势进行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结果] 29年来,卢湾区糖尿病死亡率及男女糖尿病死亡率基本上呈波动性的上升趋势,女性高于男性,随年龄增高而增高,冬季死亡率高于其他季节,与人文社会环境因素有关. [结论] 综合、系统、高效开展社区糖尿病防治,需依托健全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群体化和个体化预防保健和危险因素监测评价是减少发病与死亡的关键,老人和妇女是重点对象.

    作者:徐佩文;吴建华;袁家麟;程月华;徐静依;吴伟民;梅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上海市闵行区艾滋病流行现状、趋势及对策

    上海闵行区作为1998年就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城区,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已不容乐观,发展趋势日趋严峻,防治对策必须尽快完善.为此,特呈本文以供探讨:

    作者:田秀红;姚经建;倪政;孙彦文;王烨;马卫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应用L-吡咯烷酮肽酶纸片快速筛选疑似沙门菌方法的建立

    [目的] 寻求快速筛选疑似沙门菌的新方法. [方法] 以L-吡咯烷酮(PYR)为底物,用纸片法在肠道分离平板上直接测试菌落的酶活性,以此将枸橼酸杆菌属和其他易混淆的肠杆菌区别开来.并对比食品标准检测方法和PYRase测试在自然食品样品中对沙门菌的筛检效果. [结果] 检查沙门菌388株及其他菌100株,所有的沙门菌都是阴性不变色,所有的枸橼酸杆菌都呈阳性(红色),反应在2 min内完成.PYR检测食品样品中沙门菌的敏感性100%,特异性88.89%. [结论] L-吡咯烷酮纸片试验是一种快速、准确筛选沙门菌的简易方法.

    作者:许学斌;胡培玉;席曼芳;顾宝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区级疾控中心实验室室间比对试验工作探讨

    室间比对试验是指多家实验室测试分析某同一样品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项目,并通过组织者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反馈试验结果,可起到以下作用:评价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监控实验室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识别实验室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与其他实验室比较,有助于检验技术的细节改善,从而提高分析测试能力;教育和训练实验室人员;作为实验室质量保证的外部监督工具.其形式有:国际组织、国家机构、行业协会、省市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水平比对试验;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进行抽查考核;自发组织的室间互查比对.

    作者:林青;丁锦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某厂220例石棉肺死亡病例分析

    石棉肺严重危害接触石棉尘工人的身体健康,为了解石棉肺患者死亡的原因,从而为降低石棉肺患者的病死率,延长石棉肺患者的寿命提供依据,实现ILO提出的在2030年消灭尘肺的宏伟目标,特对我区某石棉厂的220例石棉肺死亡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王海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常熟市乡镇蓄电池行业职业病防治对策

    常熟市现有蓄电池企业10家,从创办至今已有20多年时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未能有较好的发展,普遍存在着生产规模较小(职工人数多的近百人,小的只有10多人),厂房狭窄,布局不合理,生产设备简陋,生产方式落后(绝大部分操作岗位是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不到位,生产车间铅污染严重,作业场所铅尘(烟)浓度超标严重等情况,监测点超标率高达81%,高超标319倍,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绝大部分不符合职业病防护要求.近年来企业二次转制,我市的所有蓄电池企业已全部转制为私营或股份合作制企业,业主普遍存在着只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轻视职业卫生的社会效益,只注重抓企业生产而忽视职业病防护的现象,致使蓄电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日趋严重.1998~2000年对我市169名铅作业工人体检中检出铅吸收73人,检出率高达43%,严重影响了蓄电池企业职工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到我市蓄电池企业的健康发展.针对我市蓄电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为保障我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市政府召开卫生、安全、劳动、环保、总工会等相关职能部门会议,要求各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加强蓄电池企业职业病危害的治理工作,特别要求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目的出发,结合企业的自身条件、生产规模、企业的承受能力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提出分阶段治理规划,促使企业制订完善的职业病防治计划、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大对职业病防护的投入,全面改善铅作业场所的劳动条件.同时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日常的卫生监督,督促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的治理工作,确保治理规划顺利实施,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陈建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上海市奉贤区结核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初治和复治肺结核病人对抗结核化学药物的敏感性. [方法] 收集2002年1月至2003年7月痰菌阳性标本,用改良罗氏培养基绝对浓度法试验,终获取培养阳性标本214份,对全部培养阳性标本进行5种抗结核药物(SM、INH、PAS、EMB、RFP)的耐药性测定. [结果] 总耐药率为39.25%(84/214);初始耐药率为11.83%(11/93),初始耐多药率为7.53%(7/93);获得性耐药率为60.33%(73/121),耐多药率为47.93%(58/121).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受,主要是耐受SM(75.00%,63/84)和INH(63.10%,53/84). [结论] 获得性耐药率高于初始耐药率,应进一步加强对结核杆菌药物敏感性监测.

    作者:郑华荣;汤伟民;费建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上海市闵行区肿瘤患者社区随访现状分析

    按照上海市肿瘤防治工作要求,对肿瘤病人的分级随访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日常工作之一.社区肿瘤随访医生在随访中所采用的方式、花费时间、随访的对象可能会影响对肿瘤病人的观察、处理及提供必要的生理、心理康复指导.为提高肿瘤病人随访质量,我区在2002年5~7月对全区实际随访的532例肿瘤病人的随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黄俊;孙彦文;王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上海市闵行区疾控中心人力资源发展策略探讨

    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是一所地级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技术人员众多.截止2002年底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64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45名,人才密度较高.中心领导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2002年实施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向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风险大、责任重的岗位倾斜.改革政策的公开透明,反复的宣传发动,使职工对人事分配改革的理念有了深入的了解,责任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不断增强,为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下了基础.

    作者:赵伟忠;姚经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一起不明原因群体发热病的调查

    2003年9月27日上午8时40分,北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三山卫生院报告称:三山学校六年级有30余名学生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咽痛、咳嗽、恶心等症状.接报后,疾控中心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高玉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自身免疫型糖尿病和HLA-Ⅱ类基因的关联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DM1),其特征为易发生酮症倾向的体内葡萄糖平衡失调,是一种遗传异质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自身免疫反应选择性地破坏胰岛β细胞,引起胰岛素合成绝对不足所致[1],其发病受遗传影响.欧洲人中发病率约0.3‰,我国DM1发病率约1/10万,近年,其发病在世界范围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已明确其主要的疾病易感基因位于人类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第Ⅱ类基因区中,DM1的发病和MHC的产物--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 HLA)有关,HLA提供了DM1约50%的遗传易感性,是DM1的主要易感性位点[2].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DM1与HLA之间的关联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另一方面,由于MHC的多态性、各等位基因的连锁不平衡的复杂性也是研究结果分析的困难所在.

    作者:高玲;姜庆五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500名男性性罪错人员基本特征分析

    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改革开放给上海带来了无限生机.随着国际、国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人员的不断流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公共娱乐场所中卖淫、嫖娼的事件时有发生,使性病、艾滋病的传播速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性罪错人员作为性病、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在传播疾病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为此,我们对上海市某收容所收容的男性性罪错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以进一步探索适合这类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为上级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王烨;田秀红;倪政;陈慧芳;丁锦春;马卫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上海市闵行区某社区重点人群基本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社区重点人群主要有老年人、儿童.由于他们未进入或已退出社会主流角色,所以他们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怀.近年来国内对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已有一些调查分析, 对老年人的研究就更多一些.

    作者:张蓓蕾;倪政;孙彦文;陈嘉;王春梅;詹绍康;李学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L-吡咯烷酮肽酶纸片快速筛检沙门菌的现场实验研究

    [目的] 寻求快速筛选疑似沙门菌的新方法. [方法] 应用双糖管法和L-吡咯烷酮肽酶(L-PYRase)纸片法对高桥地区5000份体检肛拭标本经增菌、培养后的可疑沙门菌(484份)进行筛检. [结果] L-吡咯烷酮肽酶纸片法检出确切沙门菌的阳性率为2.07%,双糖管法检出确切沙门菌的阳性率为1.86%,两种方法检出确切沙门菌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双糖管法可疑阳性筛检率为88.64%(429/484),其中经证实的确切阳性率仅为2.10%(9/429),即其假阳性率高达97.90%;L-吡咯烷酮肽酶纸片法可疑阳性筛检率仅为2.07%(10/484),但经证实的确切阳性率为100.00%(10/10),无假阳性现象发生,两种方法可疑阳性筛检率差异有极显著性;纸片法灵敏度和特异性皆为100.00%(10/10、474/474),而双糖管法的灵敏度为90.00%(9/10),特异性仅为11.60%(55/474). [结论] L-吡咯烷酮肽酶纸片法是一种准确、简便、快速的筛检沙门菌方法.

    作者:陈国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传染病疫点消毒新流程的探索和应用

    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突如其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恐慌和不安,人类仓促应战,暴露出许多急待改进的公共卫生问题.上海市现行的消毒流程还尚未接受过这样高要求和大规模传染病疫点消毒的考验,动用的人力和物资前所未有,本文通过这次非典疫点消毒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工作中暴露的不足,分析和探索一种适应大规模新形势下的传染病疫点消毒新流程,应对以后可能出现的重大疫情和其他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丁克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快速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早期明确诊断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现有的诊断方法,在基层单位应用有条件限制.一种简便快速的早期诊断方法--免疫滴金法(colloidal gold immundot assay,CGIDA)[1]能同时检测 HFRS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M(抗-HFRSIgM)和G(抗-HFRSIgG),并在 5~10 min内得出结果.为了解该方法的特异性与敏感性,1999~2002年,我们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急性典型HFRS病人446例,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作比较检测抗-HFRSIgM,与免疫荧光法(IFAT )作比较检测抗-HFRSIgG,同时检测HFRS病人病后与健康人群血清抗-HFRS IgM、IgG,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玲;储峰;吴菊芳;朱林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