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孝建华;郭丰广;田芳;张泰;史桂云

关键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临床医药, 抗菌药物使用, 感染性疾病, 临床使用, 合理用药, 新观念, 更新知识, 病原种类, 耐药性, 工作者, 总额, 应用, 医院, 药费
摘要:目前临床上应用多的药物是抗菌药物,约占医院药费总额的50%左右,因此能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关系重大.近年来有很多不同类别的新抗菌药物投放临床使用,而导致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原种类和耐药性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这就迫使临床医药工作者要不断更新知识及用药观念,尽可能的做到合理用药.本文就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几类抗菌药物使用新观念做一论述,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由之路,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观,对护生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临床带教老师帮助、引导护生处于教学的积极心理状态,对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注重护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其具有整体护理综合能力,有利于达到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教育目标.

    作者:孙丽珍;刘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53例发病原因分析

    新生儿颅内出血(NIH)是新生儿早期发生的严重疾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53例NIH发病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桑凤仙;赵秀珍;桑广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泰安市大中专学生结核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积极发现和治愈结核病传染源,保护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了解泰安市大中专院校结核病流行和防治现状,制定全市结核病10年规划.方法对泰安市12所大中专院校的20120名在校生进行胸部X线透视和PPD试验.结果发现活动性肺结核28人,肺结核患病率139.16/10万,其中痰涂片及痰培养阳性8例,涂阳患病率39.76/10万;检出PPD试验阳性6229人,结核菌感染率31.6%.结论定期对学生进行结核病普查,做到早期发现传染源,早期治疗,减少传播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作者:刘庆福;李荣新;张福业;杜静;李建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2003年7月21日上午10时,接泰山景区防疫站报告,该区综合整治办公室有数人发生食物中毒,我站立即派出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展开了调查取样工作,经现场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罗维嘉;许光;张爱民;王红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肺心病患者的夜间观察护理体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的心脏病.其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病情多变,因此病情观察非常重要.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给予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夜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忽视护理观察的重要性,通过我科收住的26例肺心病病人的观察,谈谈护理观察体会.

    作者:张秋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运用护理程序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掌握相关知识,相关技能及遵医行为的作用.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50例糖尿病(DM)患者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以48例DM患者作对照.结果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明显(P<0.01).结论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了DM相关理论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尊医行为,获得自我护理的能力,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新军;刘圣芳;陈海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ThromboScreen 400c血液凝固分析仪的评价

    血栓和止血是一门研究止血机制及其疾病的学科,近1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临床各科几乎无不涉及血栓与止血问题.除了对出血性疾病的筛选与确诊外,还用于各科血栓性疾病与血栓前状态的检查和预测,易栓症的评价.因此实验室检查对研究和诊断血栓与止血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其多数项目是用血液凝固分析仪(简称血凝仪)来完成的,作者对本实验室所使用的Thromboscreen400c血凝仪(简称400c),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所制定的评价内容[1],针对常用项目对该仪器的检测精密度、线性、携带互污染率、准确性、相关性和抗干扰能力的应用给予专业技术评价,现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军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脓肿并窦道形成1例

    患者,男,13岁,颈前疼痛伴反复流脓一年,于2003年2月8日收入院.

    作者:赵云峰;李光军;王秀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纳曲酮的神经精神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纳曲酮(Naltrexone)合成于1963年,是一种阿片受体纯拮抗剂.纳曲酮属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结构上与二氢吗啡酮的不同之处在于二氢吗啡酮N位上的甲基被环丙甲基取代.

    作者:赵宪荣;董进和;孙兆荣;武夏明;史桂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罗区推广集中接种后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

    <福建省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市区和乡镇应设立预防接种门诊,农村地区应逐步实现集中乡镇卫生院设点定期接种.新罗区自1992年全面推行市区地段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设置预防接种门诊,使免疫接种工作落到实处.为正确评价新罗区实施集中接种的工作质量,兹将市级2001年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一楠;刘文和;廖庆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血管活性药物应用进展

    近年来,血管活性药物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都有了长足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玉强;蒲文全;王宝平;刘晓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加强病案管理的探讨

    病案资料是医院重要信息资料之一,它是医务人员对病人诊疗过程的全部记载,是医疗行政部门用来制订诊疗标准,评价医疗质量、医院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的可靠依据,也是医院重要的法律文书.因此,加强病案质量管理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钟玉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发展以人为本的社区定向型医学教育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倡导下,一些国家开始实施社区定向的以问题基础的医学教育改革,试图通过改革培养本国或本地区初级卫生保健所需要的合格卫生人员,以期达到改善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全球目标[1].发展以人为本的社区定向型医学教育,更是促进入的卫生保健、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者:焦红霞;焦庆萍;任秀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是妇科疾病治疗的较为棘手问题之一,我们采用中西药结合综合治疗94例,效果满意.

    作者:陈文湘;师佰玲;刘艳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消痔灵封闭治疗腋臭42例临床疗效报告

    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消痔灵治疗腋臭患者4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慧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如何提高老年病人特殊状态下静脉穿刺成功率

    静脉输液是为病人用药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老年、体质虚弱、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静脉穿刺输液时,因血管硬化、易滚动、脆性大、皮肤松弛、末梢循环差,如按常规静脉穿刺操作方法,让病人握紧拳头可使皮肤移位,由于压力的作用使血管变扁,易刺破对侧血管壁,影响穿刺成功率,特别是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握拳能力丧失.我们科室在实际工作中对65名老年、体质虚弱、肢体功能障碍病人采用了以下的穿刺方法,效果良好.

    作者:赵惠英;吴桂风;张漪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挤压伤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挤压伤综合征是创伤的严重并发症.它包括休克、肌红蛋白尿、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四部分,后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死亡率极高.该院骨科自1998年来收治6例,均为青年男性,经积极抢救,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

    作者:高宗兰;宋伟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抗酸药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抗酸药多为碱性物质,可分为吸收性抗酸药和非吸收性抗酸药两类.前者口服后除在胃中中和胃酸外,还易被肠道吸收,用于酸血症和碱化尿液,后者含有难吸收的阳离子,口服后直接中和胃酸而不被肠道吸收.有些胶体制剂如氢氧化铝凝胶尚能在溃疡面上形成一层保护性薄膜.常用的有碳酸氢钠、氧化镁、氢氧化铝等.本文就抗酸药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作一介绍,以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付兆敏;贾法玲;孙慧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家庭病床肿瘤患者的护理

    大多肿瘤病人尤其晚期肿瘤病人常常到医院做复查或基本治疗后回到家中做常规治疗,这些任务多数由社区医务工作者来承担,现将我们对家庭病床肿瘤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秀玲;郭丽;毕顺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加药物治疗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疗效观察

    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症较多,占急性脑卒中发病率30%~50%.资料表明:大脑左半球病灶越靠近额极抑郁症发生率越高.抑郁症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发生机制与多巴胺代谢障碍有关.对于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病人,我们采用药物治疗及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王月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