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97例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种患者均采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治疗。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采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果胶铋胶囊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病理疗效、Hp根除情况、治疗前后胃镜下黏膜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60.42%,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组织炎症改善42例(85.71%),对照组组织炎症改善40例(83.33%),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Hp阴性33例(67.35%),对照组治疗后治疗后Hp阴性21例(43.7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效果较好,患者Hp根除效果好,治疗后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发生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何成华;刘皓月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血管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较高的致残率。它的发生与生活环境、细菌、血管炎、病毒、遗传、性激素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但其确切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中医治疗多从风寒湿痹治疗,我科经过临床探索提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变多在半表半里、筋膜,相当于西医的结缔组织,经过临床研究,制定了和解少阳,养肝活血的治疗原则,希望通过此法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一条更好的治疗途径。
作者:王进;贾飞宇;刘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红元胶囊用于围手术期眼眶骨折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眶骨骨折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38眼),术后予甘露醇及地塞米松静点、维生素B1及甲钴胺片口服及对症治疗;治疗组42例(42眼),应用对照组口服药物,于术前及术后3天后加用红元胶囊1.2 g,3次/d口服1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1周、2周、1个月及1年疗效。结果术后1周两组视力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86.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周治疗组治愈率66.67%,对照组治愈率57.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治疗组治愈率为83.33%,对照组为60.53%,χ2=5.204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术后1年治疗组治愈率为90.48%,对照组为78.94%,χ2=2.08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眼眶骨折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疗法安全有效,能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视觉质量。
作者:张沧霞;郑艳霞;孟辉;张红顺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法针刺膝关节周围结筋点对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症状及膝关节功能的改善;观察苍龟探穴法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手法操作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经筋理论,运用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轻重程度评分、VAS疼痛测定量表评分、Lysholm和Gillquist膝关节评分标准分值。结果苍龟探穴法针刺膝关节周围结筋点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苍龟探穴针法对患者膝关节疼痛缓解效果、对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结论苍龟探穴法针刺膝关节周围结筋点是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范洪力;陈锦辉;柯斌霞;陈颖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简述少阴咽痛的病机和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查阅古籍和对现代医家临床经验的分析,对少阴病咽痛出现的病机和现代临床应用进行浅析。结果少阴病出现咽痛的病机可归为:一为亡阳;二为虚热上扰;三为腑气不通等。结论少阴病咽痛的现代临床研究应用多针对于慢性咽炎而展开,其主要方剂即以半夏散及汤为主,并进行随证加减变通。
作者:连梨梨;林雪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是联系脏腑与四肢百骸的桥梁。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基本、重要的理论,学医必学经络,习医必通经络。经络辨证是中医学重要的辨证方法,对于诊治疾病、决断生死具有重要作用。现通过具体病例来验证经络辨证的重要性,提示大家要学好经络理论及经络辨证,提高临床诊治疑难病的水平。
作者:赵付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研究四逆散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散高剂量组及四逆散低剂量组,给药4周后测各组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 FPG)、随机血糖、血清胰岛素( FINS)水平、血浆皮质酮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11β-HSD1、GR蛋白表达。结果给药后,四逆散可以控制糖尿病大鼠体质量增长( P<0.05),具有降低空腹及随机血糖的作用(P<0.01),且中药高剂量组降血糖效果更佳,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P<0.05或P<0.01),降低血浆皮质酮含量(P<0.05)。模型组肝脏11β-HSD1、GR蛋白表达量上调,经中药治疗后两种蛋白的表达量均有所下调( P<0.01)。结论四逆散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11β-HSD1、GR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梁绍满;邓小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活血益肾法治疗儿童胡桃夹综合征( NCS)的临床疗效,旨在积累临床经验,提高NC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NCS患儿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15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NCS患儿左肾静脉( LRV)内径值以及尿沉渣镜检法测定尿红细胞计数。应用活血益肾方治疗NCS儿童,观察治疗前后LRV内径值及尿红细胞计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NCS患儿存在受压处仰卧位和脊柱后伸位的LRV内径比值明显升高,治疗后6个月,中药组仰卧位和脊柱后伸位时的LRV内径比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尿红细胞计数显著降低(P<0.01)。活血益肾法治疗儿童NCS的有效率高达86.6%。结论血瘀肾虚是NCS患儿的基本病理改变,活血益肾方通过改善左肾瘀血,降低LRV内径比值,改善LRV血液循环,减少尿红细胞的排泄而发挥显著疗效,可有效用于儿童NCS的临床治疗。
作者:艾斯;郑健;蔡聪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青蒿素获诺贝尔奖当然可喜可贺,也会对中医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并不仅肇始中医复兴。因为青蒿素是“科学”体系西医研究方法的产物,诺贝尔奖也是“科学”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奖项,所以此次获奖其实与“非科学”体系的中医没有多大关系。另外,中医尤其不能因此项诺奖就受到错误研究方向牵引而在不适合中医发展传承的歧途上继续行走。中医目前的管理、教育、传承、研究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目前中医队伍虽逐年增大,解决了中医活着的问题,但因真正的中医人才逐年减少而很难解决中医发展问题。所以,唯有中医具备了与西医完全不同的顶层设计的管理体系、高等教育体系、考试考核体系、奖励评价体系,中医高等教育才能够成批培养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疗效优越的真正中医后继人才,中医教育及中医职称考试不必强制引入大量西医内容,全世界中医都要在中国制定的中医特有评价体系里评定世界级奖项,才能说明中医已具备了和西医站在一起的不同体系需要的能力与自信,中医才算真正走出困境而复兴了。
作者:尹亚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卵巢早衰( Prematureovarian failure PoF),是指女性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因医源性损伤而发生的卵巢功能衰竭,以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 FSH、LH)为特征,主要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可伴有围绝经期症状,傅山所论的“年未老经水断”即为现代医学所说的卵巢早衰。引起卵巢早衰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因素可能是现代女性精神压力过大。
作者:任小梅;杨丹丹;桑海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通过总结本院门诊近5年来应用华佗再造丸与注射用头孢唑啉钠联合治疗脑梗死及其后遗症150例临床病例,阐述华佗再造丸与注射用头孢唑啉钠联合治疗脑梗死及其后遗症的有效用药方案。方法回顾性将使用华佗再造丸合注射用头孢唑啉钠治疗脑梗死及其后遗症病例150例与红花口服液治疗脑梗死及其后遗症150例随机进行收集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华佗再造丸合注射用头孢唑啉钠治疗脑梗死及其后遗症有效,是目前治疗脑梗死及其后遗症疾病首选用药。
作者:袁春妮;冷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脐疗配合电磁波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为A组(脐疗加TDP照射)、B组(脐疗)、C组( TDP照射)、D组(空白组)。各组治疗均隔日1次,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同时予玉屏风胶囊口服。采用标准计分法评估治疗前与4周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在改善风团、瘙痒等症状方面A组优于B组、C组、D组;A、B、C、D四组疗法均有疗效,A组疗效优于B组、C组、D组,B组与C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脐疗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莲;刘颖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穴位点按配合艾箱灸法治疗急诊重度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急诊科治疗本病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37例急诊重度痛经患者,选用穴位点按配合艾箱灸法施治,观察治疗效果,并讨论分析该治疗方法的科学性。结果1次治疗后37例患者中,疼痛消失20例,占54.05%;疼痛减轻17例,占45.95%,有效率100%。该治疗方法,立论有据,选穴合理,易于操作。结论穴位点按配合艾箱灸治疗急诊重度痛经患者,方法简便,疗效肯定,可为急诊中治疗本病借鉴。
作者:陈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顾植山教授运用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指导不寐治疗,疗效甚佳。文中列举防风通圣散、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乌梅丸、血府逐瘀汤治疗不寐案3则以佐证。案1不寐用防风通圣散解表使卫行通畅,太阳得开,清下阳明,则阳明得阖,寐差易醒得解;案2不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枢转少阳、太阴,使太阴“机转”而获效,二诊使用乌梅丸调节厥阴枢机,使阴阳之气顺利交接而愈;案3不寐用血府逐瘀汤,调畅少阳、少阴枢机,使阴阳开、阖有度,阳入阴则寐,阴出阳则寤。
作者:叶新翠;李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壮骨止痛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下丘脑瘦素及其受体的影响,探讨其抗骨质疏松机制。方法72只200 g左右的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抽出假手术组12只,造模组60只,造模组采用双侧去卵巢法造模,假手术组只切除卵巢周围相应质量的脂肪。造模成功后,造模组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壮骨止痛方高剂量组(13.2 g/kg)、中剂量组(6.6 g/kg)、低剂量组(3.3 g/kg)和戊酸雌二醇组,每组12只。术后第5天开始药物干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纯净水,持续13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骨密度和下丘脑Leptin含量及OB-Rb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下丘脑Leptin及OB-Rb含量显著降低,骨密度显著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壮骨止痛方各剂量组大鼠OB-R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骨密度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促进OB-Rb蛋白表达,可能是壮骨止痛方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易仲媛;甘国兴;李劲平;郭小玲;饶剑花;RAO Jianhua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艾灸百会穴结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匹维溴铵50mg口服,每日3次,10天一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艾灸百会穴治疗法,艾灸每次45分钟,隔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的临床症状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愈率83.33%,对照组显愈率66.67%,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及治疗后一个月回访时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良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艾灸百会穴结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升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守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慢性心衰作为各种心脏病的主要并发症及终末期表现已被全世界重视,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已经取得一定疗效,尤其是在控制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等方面,疗效显著。但目前,中医对慢性心衰证候规律的认识多源于个人经验判断及简单的病例总结,尚缺乏全面认识。故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中医对慢性心衰治疗标准化、客观化、规范化的研究,才能充分发挥中医优势以推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现代化的进程。现主要从病因病机、证型、证素分布规律、心功能分级、客观指标4个方面对慢性心衰中医证候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王梦之;姚成增;贾美君;阮小芬;徐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评价叩刺放血联合火龙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100例患者,叩刺放血背部华佗夹脊穴、火龙灸督脉穴,评价治疗方案整体疗效,并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叩刺放血华佗夹脊穴联合火龙灸督脉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总体有效率为95.65%,各项观察指标经统计学检验显示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叩刺放血华佗夹脊穴联合火龙灸督脉穴能有效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症状,并能减轻西药治疗的不良作用,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世杰;刘传慧;吕成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脾胃气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接受四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6%,与对照组64%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经四君子汤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与对照组8%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疗效确切,并调节脾气失衡以及胃气不调,从而减少因脾胃气虚引发的并发症,故四君子汤在治疗脾胃气虚证上可以作为首选方药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史守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加大等原因,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发病率在我国尤其是中老年女性人群中明显上升,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很大的痛苦,现以津液亏虚为基本理论基础,论述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汲取多位医家学术思想精华,从而探讨总结本病的辨证论治施治方法,从而说明中医在干燥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为病人大程度的解除病痛。
作者:叶平阳;高明利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