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云丰
薯蓣丸出自于《金匮要略》,为防治虚劳诸病的代表方,该方具有健脾益气,滋阴补肾,养血祛风,扶正祛邪等功效,用于治疗气血阴阳亏虚所致的老年虚劳病疗效显著。多年来以薯蓣丸的药物组成配制成汤剂、散剂或膏方,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心力衰竭、骨质疏松症等老年病的防治,取得满意疗效,达到了中医“治未病”的目的。
作者:李晓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加味清热调血汤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以拓宽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方法。方法选择符合湿热瘀阻型子宫腺肌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共50例,给予加味清热调血汤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CA125值、超声检查子宫体积及安全性监测等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临床控制1例,显效12例,有效3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结论加味清热调血汤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较满意,可作为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有效方药之一,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值得临床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作者:刘洁;兰翠萍;蔡美穗;曾英雅;李红英;刘黎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应用新伤续断汤加减结合髁支持钢板治疗对于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将于我院就诊且确诊为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78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B组)41例,观察组(A组)39例。 B组采用髁支持钢板治疗,A组则采用新伤续断汤加减结合髁支持钢板治疗的方案。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复位情况、Bristol膝关节评分及肢体短缩、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情况,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A组复位情况更优,P<0.05;A组在骨折愈合时间、Bristol膝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新伤续断汤加减结合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疗效显著,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是临床上一种较为理想的联合治疗方案。
作者:吴永磊;孟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征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86例MsPGN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其病理特征,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西药治疗组、雷公藤多苷组与正清风痛宁组,每组各62例。西药治疗组用贝那普利( ACEI)及双嘧达莫,雷公藤多苷组西药加雷公藤多苷,正清风痛宁组西药加正清风痛宁。结果 MsPGN的免疫病理和电镜病理特征突出;西药结合中药雷公藤多苷与西药结合正清风痛宁治疗 MsPGN 的总缓解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32.3%、67.7%、37.1%、71.0%,均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16.1%、35.5%(均P<0.05);雷公藤多苷组与正清风痛宁组的总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别(均P>0.05);西药治疗组治疗前后除 Scr水平显著下降外( P<0.05),其余5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雷公藤多苷组与正清风痛宁组治疗前后除WBC外,其余5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正清风痛宁组治疗后Scr水平改善程度优于雷公藤多苷组(P<0.05);正清风痛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显著低于雷公藤多苷组的25.8%(P<0.05)。结论 MsPGN的免疫病理和电镜病理特征突出,是本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可靠方法;西药结合雷公藤多苷或西药结合正清风痛宁治疗MsPGN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正清风痛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雷公藤多苷,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宏;方庆全;黄献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2014年昆明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30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医证型分别用Excel软件作成数据库,应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2型糖尿病主证分布仍以气阴两虚为主,共246例(81.45%),热盛津伤型17例(5.65%),阴阳两虚型39例(12.9%),气虚质与气阴两虚的OR比值为1.84,阳虚质与气阴两虚之比为0.566。结论在气阴两虚为主证中,气虚质为气阴两虚质的危险因素,阳虚质为气阴两虚质的保护性因素。
作者:朱燕;李军;蔡新伦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江苏省中医院名老中医李七一教授善治不寐、汗证等杂病。治疗不寐不拘于宁心安神,从辨脏腑虚实寒热多方位入手,特别注意从肝论治;汗证亦不循古理,往往多法并用,共奏敛汗之功。在辨证时重视舌下络脉诊法,通过观察舌下络脉形色协助论治。对李师常用中药药对进行了粗略归纳,并列举了典型病案5则。
作者:朱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射干麻黄汤的适应证、用药特点及变异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并采取射干麻黄汤治疗的422例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根据其证型不同分组,风寒咳嗽组122例、风热咳嗽组60例、燥火咳嗽组80例、痰湿咳嗽组82例、体虚咳嗽组78例,对比治疗效果,并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射干麻黄汤的适应症、用药特点、变异应用。结果体虚咳嗽组、风寒咳嗽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其他三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治疗咳嗽疗效显著,应熟练掌握射干麻黄汤的用药特点及其变异应用。
作者:黄俊华;程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均进行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配合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及4周的SNOT-20量表和WHOQOL-BREF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NOT-20量表和WHOQOL-BREF量表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治疗后1周及4周观察组的两个量表评分均好于对照组,均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相对更好,可用于配合本类患者的手术治疗。
作者:林玲玲;林少雄;程耿斌;蔡晓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通过阐述结核病的病源、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主要症状、辨证论治。提出中西医结合诊治结核病,别开生面地提出结核病全新的辨证论治思维方法,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与经验方相结合。即区别于中医对结核病传统的宏观辨证又区别于西医单纯的辨病,提出临床诊疗中选择具有抗结核菌作用、抗纤维化、提高免疫力、保护肝肾功能等作用的中药或者含有这些成分的中成药。引证了使用中药冬虫夏草、白及、百部、甘草、五味子、鳖甲、丹参、黄芩、黄芪、熟地黄、当归等作用机理。
作者:王永恒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97例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种患者均采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治疗。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采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果胶铋胶囊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病理疗效、Hp根除情况、治疗前后胃镜下黏膜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60.42%,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组织炎症改善42例(85.71%),对照组组织炎症改善40例(83.33%),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Hp阴性33例(67.35%),对照组治疗后治疗后Hp阴性21例(43.7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效果较好,患者Hp根除效果好,治疗后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发生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何成华;刘皓月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月经前后诸证,西医称之为“经前期综合征”,一直困扰众多女性,却未被引起重视,现代医学尚无一种统一的、特异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用药处理,以纠正水肿,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和激素疗法为主,并不为广大患者所接受,而中医擅长辨证及从整体观出发进行治疗,根据症候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月经前后诸证的优势所在,效果甚佳,尤其是经行泄泻,经行乳房胀痛,经行头痛疗效显著,笔者跟随朱颖教授学习后总结如下。
作者:谭姣姣;朱颖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苓桂术甘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对比,差异不显著(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DD、LVEF、LVESD等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89%,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建议推广。
作者:赵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随着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其对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的病因病机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并发现更多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目前有诸多研究证实针灸疗法可以治疗CKD患者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其疗效显著,且不良作用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针灸疗法还具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实惠等优点。现将针灸治疗CKD3-5期胃肠道功能紊乱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静;郭兆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穴位点按配合艾箱灸法治疗急诊重度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急诊科治疗本病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37例急诊重度痛经患者,选用穴位点按配合艾箱灸法施治,观察治疗效果,并讨论分析该治疗方法的科学性。结果1次治疗后37例患者中,疼痛消失20例,占54.05%;疼痛减轻17例,占45.95%,有效率100%。该治疗方法,立论有据,选穴合理,易于操作。结论穴位点按配合艾箱灸治疗急诊重度痛经患者,方法简便,疗效肯定,可为急诊中治疗本病借鉴。
作者:陈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是联系脏腑与四肢百骸的桥梁。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基本、重要的理论,学医必学经络,习医必通经络。经络辨证是中医学重要的辨证方法,对于诊治疾病、决断生死具有重要作用。现通过具体病例来验证经络辨证的重要性,提示大家要学好经络理论及经络辨证,提高临床诊治疑难病的水平。
作者:赵付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实施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和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够有效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现象,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熊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红元胶囊用于围手术期眼眶骨折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眶骨骨折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38眼),术后予甘露醇及地塞米松静点、维生素B1及甲钴胺片口服及对症治疗;治疗组42例(42眼),应用对照组口服药物,于术前及术后3天后加用红元胶囊1.2 g,3次/d口服1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1周、2周、1个月及1年疗效。结果术后1周两组视力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86.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周治疗组治愈率66.67%,对照组治愈率57.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治疗组治愈率为83.33%,对照组为60.53%,χ2=5.204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术后1年治疗组治愈率为90.48%,对照组为78.94%,χ2=2.08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眼眶骨折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疗法安全有效,能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视觉质量。
作者:张沧霞;郑艳霞;孟辉;张红顺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山西省肿瘤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实践,探讨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方法分析我院PIVAS的运行环节,总结开展PIVAS工作的经验。结果 PIVAS为病人提供了高品质的输液产品,为临床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结论 PIVAS在运行中发现各种问题,应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使工作更合理、规范、科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也进一步促进医院医疗服务的发展。
作者:曾婧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顾植山教授运用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指导不寐治疗,疗效甚佳。文中列举防风通圣散、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乌梅丸、血府逐瘀汤治疗不寐案3则以佐证。案1不寐用防风通圣散解表使卫行通畅,太阳得开,清下阳明,则阳明得阖,寐差易醒得解;案2不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枢转少阳、太阴,使太阴“机转”而获效,二诊使用乌梅丸调节厥阴枢机,使阴阳之气顺利交接而愈;案3不寐用血府逐瘀汤,调畅少阳、少阴枢机,使阴阳开、阖有度,阳入阴则寐,阴出阳则寤。
作者:叶新翠;李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阳不交阴,则夜不成寐。《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阖”“三阴之离合,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也。”其中阳明不能阖是失眠的重要原因,影响阳明不能阖的原因有太阳、太阴开机的不佳,少阳、少阴枢机的不利,厥阴、阳明的不能阖。现根据顾植山老师“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在临床治疗失眠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江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