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分析

史守彤

关键词:四君子汤, 脾胃气虚, 中医
摘要:目的:观察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脾胃气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接受四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6%,与对照组64%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经四君子汤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与对照组8%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疗效确切,并调节脾气失衡以及胃气不调,从而减少因脾胃气虚引发的并发症,故四君子汤在治疗脾胃气虚证上可以作为首选方药加以推广使用。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辨证施护对肝郁脾虚型抑郁的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肝郁脾虚型抑郁的效果观察。方法将辽宁省丹东市第三医院精神科2014年1月—2015年4月以肝郁脾虚型抑郁为诊断的患者65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医护理,常规西药帕罗西汀20mg,1次/日,睡前口服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施护。治疗周期为一个月,一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00%;临床疗效、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两组对比均( 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对肝郁脾虚型抑郁疗效满意,抑郁症状改善明显,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惠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2014年昆明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30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医证型分别用Excel软件作成数据库,应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2型糖尿病主证分布仍以气阴两虚为主,共246例(81.45%),热盛津伤型17例(5.65%),阴阳两虚型39例(12.9%),气虚质与气阴两虚的OR比值为1.84,阳虚质与气阴两虚之比为0.566。结论在气阴两虚为主证中,气虚质为气阴两虚质的危险因素,阳虚质为气阴两虚质的保护性因素。

    作者:朱燕;李军;蔡新伦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慢性心衰中医证候演变研究进展

    慢性心衰作为各种心脏病的主要并发症及终末期表现已被全世界重视,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已经取得一定疗效,尤其是在控制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等方面,疗效显著。但目前,中医对慢性心衰证候规律的认识多源于个人经验判断及简单的病例总结,尚缺乏全面认识。故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中医对慢性心衰治疗标准化、客观化、规范化的研究,才能充分发挥中医优势以推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现代化的进程。现主要从病因病机、证型、证素分布规律、心功能分级、客观指标4个方面对慢性心衰中医证候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王梦之;姚成增;贾美君;阮小芬;徐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顾植山运用“开阖枢”理论治疗不寐验案举隅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顾植山教授运用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指导不寐治疗,疗效甚佳。文中列举防风通圣散、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乌梅丸、血府逐瘀汤治疗不寐案3则以佐证。案1不寐用防风通圣散解表使卫行通畅,太阳得开,清下阳明,则阳明得阖,寐差易醒得解;案2不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枢转少阳、太阴,使太阴“机转”而获效,二诊使用乌梅丸调节厥阴枢机,使阴阳之气顺利交接而愈;案3不寐用血府逐瘀汤,调畅少阳、少阴枢机,使阴阳开、阖有度,阳入阴则寐,阴出阳则寤。

    作者:叶新翠;李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药五味理论的临床应用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神农本草经》到后世的本草著作中均有中药四气五味的论述,《黄帝内经》中有大量篇幅将中药五味理论与临床治疗结合起来,将中药的五味功能化,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中药五味理论的临床运用在后世医家的论著里未能得到系统总结和发展。现将中药五味理论与藏象理论及脏腑升降理论相结合,用于指导内科杂症的治疗选药,效果显著,从五味理论的理论渊源、临床应用,初步探讨五味理论的临床应用,并附医案3则。

    作者:冯文战;李光霞;张林;高立;刘代群;李陶;彭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从三阴三阳开阖枢论治失眠

    阳不交阴,则夜不成寐。《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阖”“三阴之离合,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也。”其中阳明不能阖是失眠的重要原因,影响阳明不能阖的原因有太阳、太阴开机的不佳,少阳、少阴枢机的不利,厥阴、阳明的不能阖。现根据顾植山老师“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在临床治疗失眠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江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加味阳和汤治疗心力衰竭20例

    目的:观察以温阳补血,化痰通络为治法组成的加味阳和汤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和安全性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济宁市中医院心血管病科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加味阳和汤+西医常规治疗心力衰竭20例,同时设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心力衰竭20例,14天为一疗程。检测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以症状积分、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等为疗效考察指标,客观评价该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别为90.0%、50.0%,经统计学处理( P<0.05),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后NT-proBNP比较( 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比较有下降趋势,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味阳和汤可改善肾精亏虚阴阳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症状,明显降低N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的数值,且无明显不良作用。

    作者:曲争艳;张利敏;率中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苓桂术甘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对比,差异不显著(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DD、LVEF、LVESD等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89%,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建议推广。

    作者:赵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腺苷及其受体与针刺镇痛的相关性研究

    腺苷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神经递质,通过与不同受体亚型结合,在体内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A1受体与腺苷在体内亲和力高,A2a受体、A3受体虽与腺苷亲和力不如A1受体,但在痛觉信息的传递和调节过程中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腺苷及腺苷A1、A2、A3三类受体的分布、作用及相关神经肽的关系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探讨针刺镇痛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郭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针灸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胃肠道功能紊乱机制的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其对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的病因病机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并发现更多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目前有诸多研究证实针灸疗法可以治疗CKD患者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其疗效显著,且不良作用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针灸疗法还具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实惠等优点。现将针灸治疗CKD3-5期胃肠道功能紊乱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静;郭兆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大承气汤临证举要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涉及条文达30条之多,而现代医家对其应用则多以《方剂学》为依据,其功效概括为峻下热结,其主治概括为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现从《伤寒论》原文出发,通过临床得失,阐述其辨证要点,强调其应用不应拘泥于体质以及痞满燥实四大症,而应抓住结热的病机,灵活变通,然在辨证方证的过程中又有对燥屎及转屎气等细节的认识及把握;另引用案例,示人以药味组成、药量变化的重要性及巧妙应用。

    作者:骆云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师从李七一教授心得

    江苏省中医院名老中医李七一教授善治不寐、汗证等杂病。治疗不寐不拘于宁心安神,从辨脏腑虚实寒热多方位入手,特别注意从肝论治;汗证亦不循古理,往往多法并用,共奏敛汗之功。在辨证时重视舌下络脉诊法,通过观察舌下络脉形色协助论治。对李师常用中药药对进行了粗略归纳,并列举了典型病案5则。

    作者:朱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青蒿素获诺奖与中医复兴(上)

    青蒿素获诺贝尔奖当然可喜可贺,也会对中医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并不仅肇始中医复兴。因为青蒿素是“科学”体系西医研究方法的产物,诺贝尔奖也是“科学”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奖项,所以此次获奖其实与“非科学”体系的中医没有多大关系。另外,中医尤其不能因此项诺奖就受到错误研究方向牵引而在不适合中医发展传承的歧途上继续行走。中医目前的管理、教育、传承、研究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目前中医队伍虽逐年增大,解决了中医活着的问题,但因真正的中医人才逐年减少而很难解决中医发展问题。所以,唯有中医具备了与西医完全不同的顶层设计的管理体系、高等教育体系、考试考核体系、奖励评价体系,中医高等教育才能够成批培养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疗效优越的真正中医后继人才,中医教育及中医职称考试不必强制引入大量西医内容,全世界中医都要在中国制定的中医特有评价体系里评定世界级奖项,才能说明中医已具备了和西医站在一起的不同体系需要的能力与自信,中医才算真正走出困境而复兴了。

    作者:尹亚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鼻黏膜给药治疗外感高热刍议

    鼻黏膜给药具有透过血脑屏障的特点,可用于脑部靶向给药,生物利用率高,适用于胃肠道难以吸收的水溶性大的药物,对于外感高热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研究根据近年来相关文献资料,从历史沿革、中西医基础、已有研究进展和优缺点等方面,对鼻黏膜给药治疗外感高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整理分析与展望,认为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血脑屏障认识的加深以及药物制剂技术的改善,鼻黏膜给药将有可能替代静脉注射等传统给药方式,成为一个较为理想的全身给药途径。

    作者:王锦;包能;朱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苍龟探穴”结筋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法针刺膝关节周围结筋点对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症状及膝关节功能的改善;观察苍龟探穴法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手法操作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经筋理论,运用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轻重程度评分、VAS疼痛测定量表评分、Lysholm和Gillquist膝关节评分标准分值。结果苍龟探穴法针刺膝关节周围结筋点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苍龟探穴针法对患者膝关节疼痛缓解效果、对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结论苍龟探穴法针刺膝关节周围结筋点是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范洪力;陈锦辉;柯斌霞;陈颖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征与治疗

    目的:探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征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86例MsPGN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其病理特征,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西药治疗组、雷公藤多苷组与正清风痛宁组,每组各62例。西药治疗组用贝那普利( ACEI)及双嘧达莫,雷公藤多苷组西药加雷公藤多苷,正清风痛宁组西药加正清风痛宁。结果 MsPGN的免疫病理和电镜病理特征突出;西药结合中药雷公藤多苷与西药结合正清风痛宁治疗 MsPGN 的总缓解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32.3%、67.7%、37.1%、71.0%,均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16.1%、35.5%(均P<0.05);雷公藤多苷组与正清风痛宁组的总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别(均P>0.05);西药治疗组治疗前后除 Scr水平显著下降外( P<0.05),其余5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雷公藤多苷组与正清风痛宁组治疗前后除WBC外,其余5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正清风痛宁组治疗后Scr水平改善程度优于雷公藤多苷组(P<0.05);正清风痛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显著低于雷公藤多苷组的25.8%(P<0.05)。结论 MsPGN的免疫病理和电镜病理特征突出,是本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可靠方法;西药结合雷公藤多苷或西药结合正清风痛宁治疗MsPGN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正清风痛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雷公藤多苷,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宏;方庆全;黄献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浅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运行遇到的问题

    目的:通过山西省肿瘤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实践,探讨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方法分析我院PIVAS的运行环节,总结开展PIVAS工作的经验。结果 PIVAS为病人提供了高品质的输液产品,为临床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结论 PIVAS在运行中发现各种问题,应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使工作更合理、规范、科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也进一步促进医院医疗服务的发展。

    作者:曾婧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疏肝理脾汤治疗胆囊术后泄泻30例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法观察疏肝理脾汤治疗胆囊术后泄泻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疏肝理脾汤,对照组30例予思密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经临床对照治疗,医学统计分析,疏肝理脾汤治疗胆囊术后泄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柳青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消渴病单元综合管理模式初探

    糖尿病隶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自《黄帝内经》始,各代医家对本病均有丰富的论述。据新统计数据资料显示,我国现20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者达9240万,患病率达9.7%,此外还有1.48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比例达15.5%,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限,并给社会和家庭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加强其综合防治和管理势在必行,为此我们提出了创建以“六驾马车”为核心防治理论的有中国特色的“消渴病单元”综合管理模式。

    作者:陈源;李振华;岳仁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解析射干麻黄汤适应症用药特点及变异应用

    目的:探讨射干麻黄汤的适应证、用药特点及变异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并采取射干麻黄汤治疗的422例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根据其证型不同分组,风寒咳嗽组122例、风热咳嗽组60例、燥火咳嗽组80例、痰湿咳嗽组82例、体虚咳嗽组78例,对比治疗效果,并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射干麻黄汤的适应症、用药特点、变异应用。结果体虚咳嗽组、风寒咳嗽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其他三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治疗咳嗽疗效显著,应熟练掌握射干麻黄汤的用药特点及其变异应用。

    作者:黄俊华;程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