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彬;于广军
通过对医疗机构卫生行政审批工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完善审批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以确保医疗机构行政审批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并探索医疗机构行政审批管理的长效机制,努力推进医疗市场健康发展。
作者:励益;曹晓红;方圆;李力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从国办“58号文”入手,从准入政策、执业环境政策和监管政策三方面,深入分析国家政策对社会资本办医的积极影响,同时指出政策还存在一些空白,有待进一步明确。
作者:朱骞;刘嫣;齐璐璐;李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定性定量分析我国(大陆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防治站所的经费保障现况,为明确其定性定位、并建立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0年我国28省1047家各级专业防治站所的经费来源情况、机构基本支出状况等。结果:(1)现阶段,我国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兼顾公益性治疗的专业站所机构占多数(占70.4%);(2)2010年全国各级专业站所获得的经常性经费投入占机构基本支出的比例仅为32.4%,距政府全额保障差距较大;(3)机构总收入中服务收入所占比例为57.3%,对服务收入的依赖性仍然较强。结论:我国专业防治站所的经常性维持经费保障机制仍未健全,存在“以治养防”,影响了公共职能的落实,因此,亟需完善和理顺机构的运行补偿机制。
作者:曾伟;李程跃;王颖;于竞进;于明珠;张瑜;姜庆五;陈文;陈英耀;张亮;刘鹏程;李晓姣;郝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医疗卫生信息资源配置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经验,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侯筱蓉;邓小梅;赵文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从研究者视角,描述我国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现状,挖掘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加强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利用提出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寻各变量和决策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共回收问卷382份,其中,有效回收353份,有效回收率92.4%。统计结果发现研究的政策相关性、研究人员对于转化的信心、研究人员与卫生技术使用部门的沟通情况、研究人员与决策部门对课题目标设定的沟通情况以及课题成果的传播和沟通对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有重要影响。结论:建议鼓励研究人员在今后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中发挥积极能动性,重视研究人员和技术使用部门的沟通,加强研究与政策需求之间的相关度,加强研究和决策双方的沟通以及合作重视知识中介的作用。
作者:池迅由之;刘文彬;陈英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根据异地就医业务的现状及其目标需求,设计了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架构流程,并对相应的目标功能模块予以说明。
作者:崔文彬;于广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就老年护理这一改革的重点领域进行论述,提出我国改革的一些成效,总结国内外的有关经验,分析我国当前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为下一步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参考。
作者:胡爱群;石珩;张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提高医院综合性病房楼电梯运量的方法。方法:对某院综合性病房楼的电梯运行采用电梯时控系统,分层、分时停靠,通过智能化平台比较改造前后的运行效果。结果:采用电梯时控系统分层、分时停靠后,电梯平均每天的开关门次数减少11.7%,运行次数增加18.3%,平均等候时间缩短25.3%,电梯载客量提高17.6%。结论:电梯时控系统分层、分时停靠是提高综合性病房楼运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俊;焦昌安;王振荣;王倩;宣泓;王家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上海肺炎链球菌病住院患者患病情况并分析上海地区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的医疗费用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上海地区人口学数据、相关文献和政策资料,收集上海地区全年龄段人群在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脑膜炎,菌血症和肺炎)的住院医疗费用数据,结合上海地区人口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1年上海地区全年共有27723例肺炎住院患者、250例脑膜炎住院患者纳入研究,肺炎和脑膜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13.00d和22.63d,住院次均总费用为10971元和23322元,其中药占比较高,在肺炎和脑膜炎治疗费用中均超过了50%。结论:我国应当进一步推进临床路径试点,规范肺炎链球菌病的诊疗流程,控制药品的合理使用。
作者:宋圣帆;叶露;胡善联;杜丽侠;施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系统分析英国和加拿大国家层面的卫生技术评估与决策模式,并探析卫生技术评估应用于决策的方法学进展,包括证据与价值相结合的决策方法、卫生技术评估向决策转化的工具。建议将卫生技术评估作为政府卫生决策的重要工作;建立循证、公开、透明、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卫生技术评估模式;探讨将卫生技术评估应用于不同类型决策的方法学体系。
作者:耿劲松;陈英耀;吴博生;黄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介绍了市卫生计生委委属医学科技期刊审读情况,提出审读的认识有待提高,主管单位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年度审读制度有待完善和要强化期刊的学术导向性和前瞻性等。
作者:丁媛媛;周蓉;梁英超;张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本刊讯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第十八期双月论坛暨新加坡医改经验借鉴、交流及启示研讨会于2014年6月21日召开。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黄红致词。市卫生计生委干部人事处处长许铁峰、市卫生计生委新闻宣传处处长王彤、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肖涟波、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中心主任唐文娟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顾清扬分别作了题为“市卫生计生系统管理骨干团赴新加坡培训报告”、“警惕医改中的民粹主义”、“新加坡医疗机构设置的制度安排与借鉴意义”、“学以致用,提高计生药具公共服务水平”和“新加坡医改实践与经验”等主题演讲。
作者:胡焕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针对跨省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的支付模式难以界定的现状,分析了处理跨省异地医保实时医保结算时必须解决的3项关键问题,提出了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为实现跨省异地就医医保实时结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课题的实施对于推动跨省卫生协同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杨佳泓;何萍;王霏;王晔;罗方方;于广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和卫生资源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国家学术类科技期刊。杂志开设“医改纵论”、“医院管理”、“医疗保险”、“公共卫生”、“社区农村”等栏目,适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广大管理人员、卫技人员、医学院校师生等人员阅读,也欢迎上述相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踊跃赐稿。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第六届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10月16—18日召开。本次会议基本信息如下。
作者:第六届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组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借鉴公共财政学的理论,分析并明确了我国专业站所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公益性治疗服务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理应属于政府提供的范畴。针对不同性质的服务,政府应采取不同的补偿方式和策略,对专业站所进行分类指导与管理:(1)仅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推荐定为公益一类机构或并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公益性治疗为辅的机构,推荐定为公益一类机构;(3)以提供公益性治疗为主、公共卫生服务为辅的机构,推荐定为公益一类机构,可视具体情况调整为公益二类。专业站所的定位明确有利于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完善。
作者:刘鹏程;苌凤水;励晓红;汪华;何晓军;马家奇;汤善建;屈卫东;梁鸿;尹爱田;曾伟;李萍萍;郝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会化管理,评价其对患者血压控制及健康的影响。方法:将293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实施社会化管理(医生、患者、家属三者共同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的慢病管理。12个月后对血压控制效果、生活方式以及患者心理情况进行测评。结果:两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控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参加健康教育的频率更高,饮食控制、规律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社会化管理能够更有效地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提高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家强;宋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上海市闵行区以信息化为依托,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流程,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水平,并通过有效共享辖区内的医疗资源,构建医院社区联动的服务机制,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同时闵行区以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为契机,坚持“卫、教、研、管”为一体的协调发展战略,保障了闵行区医药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杜学礼;张华;蒋小华;鲍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上海市宜川地区小学生近视眼流行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改善小学生近视现状的可行性建议,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0—11月期间对宜川地区所有小学生进行视力普查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小学生近视率,并对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终对宜川3038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应答率为99.31%。研究对象中,共检出视力不良者1568人,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1.9%,近视人数983人,近视率为32.36%。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睡眠时间和用眼习惯与罹患近视有关,“年龄”(P<0.01)、“用眼距离不足”(P<0.05)、“用眼过度低头”(P<0.01)是近视的危险因素,而“睡眠时间”(P<0.01)是近视的保护因素。结论:宜川地区小学生近视呈高流行态势,多种因素影响小学生近视发生。
作者:李望;姚欣人;王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估信息电子智能化管理对血液透析日常工作的影响。方法:利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评估血透信息电子智能化管理系统对血液透析工作效率的影响;采用满意度调查普查医患双方对该管理系统的满意度和适应性。结果:与常规管理组相比,电子化管理组的透析处方下达和确认时间明显减少,生命体征监测时间明显缩短。医患双方对于该系统的满意度达到91.5%和100%。结论:血透信息电子智能化管理能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医患双方满意度良好。
作者:李屾森;李海明;尤莉;黄碧红;袁立;顾勇;郝传明;黄虹;吕军;邵建华;陈靖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