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

关键词:
摘要: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住院患者睡眠情况的调查分析

    睡眠良好是心身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住院无疑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都会带来好处,但有不少患者,会因为疾病、环境改变的心理问题及生活方式的不适应而产生睡眠障碍.本文通过对88例外科住院患者睡眠情况的调查分析,对影响外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其对策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异位妊娠56例保守治疗临床观察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其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血清β-HCG测定及B型超声的应用,提高了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可能性和正确性.因此,手术治疗已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日益受到重视.现将我院2002年1月至2003年9月保守治疗的56例异位妊娠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臻;厉宣英;徐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

    甲壳素(chitin)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虾蟹等海洋生物甲壳中的天然氨基多糖,自然界中的生成量仅次于纤维素,具有储量丰富制备简单,分子结构可修饰性强,活性广等诸多特点.自1811年法国Braconnot首次发现以来,经过长期大量的研究开发,甲壳素及其众多衍生物现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农业、纺织、环保等行业,特别在医药领域中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现就此方面的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韩明娥;王立兰;于萍;吴翠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市内公共交通车内微生物监测调查报告

    市内公共交通车是人们外出乘坐多的交通工具.也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被微生物污染的机会也比较多,有关公共交通车内微生物污染情况未曾见有报道.为了解泰安市内公共交通车微生物污染情况,我们于2002年5月对市公共交通车内进行了消毒前、消毒后550份样品的微生物监测调查.

    作者:史玲;王玉营;董淑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与体会

    糖尿病是伴随终生的慢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根治方法.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又是可防可治的.让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正确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学会自我监测和自我保健,及时把握病情变化并及早采取治疗措施,有利于保护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维护正常的生长发育,又可防止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出现和发展,进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我科自2000年4月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实施方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芝;徐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舒血宁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对老年人椎-基动脉供血不足血液流变学,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滴注,对照组为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每日一次,共14日.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改善(P<0.05、P<0.01),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及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及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无不良反应,疗效满意.

    作者:苏吉亮;董泗新;邢俊玲;范维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功能障碍(ED)是指血管内皮细胞对非适应性功能状态所作的有限调整,通常是内皮功能特征的改变或功能的部分缺失[1,2].早期实验发现,去除内皮细胞可使乙酰胆碱(ACh)的血管舒张作用转为收缩效应,说明Ach诱导的舒张血管反应具有内皮依赖性.内皮细胞可以通过合成多种舒张和收缩因子作用于平滑肌,使其舒张或收缩,这些物质分别被称作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和内皮源性收缩因子(EDCF)[3].新近的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山erosclerosis,AS)是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受各种危险因子刺激后造成的血管局部产生的一种过度的慢性炎性增生反应[4],而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内皮功能障碍(ED)是一系列病理过程的始动因素[5,6],在AS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7].

    作者:张俊玲;张媛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的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娩出后缺氧、呼吸衰竭的综合表现.是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本文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在本院分娩后1分钟Apgar评分≤3分、5分钟Apgar评分≤7分的188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分析如下:

    作者:林玉秀;田瑞云;王美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躯体和精神两方面都有病理改变,有的患者伴有严重的躯体疾病,还有的会发生痉挛发作和震颤谵妄以及自杀行为,若护理不当,易造成严重的后果.笔者就116例此类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董秀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在临床上应用比较

    各种血液病因血小板减少可造成人体多部位出血,有的造成病人失血性贫血,有的可以危及生命.冰冻血小板制备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将我站2003年上半年发往临床的冰冻血小板及新鲜血小板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宗生;杨晨曦;赵嫣红;王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急救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若出生时无窒息,数分钟后出现呼吸抑制者也属窒息.是围生期小儿死亡和导致伤残的重要原因.自2001年1月至2003年3月我们成功抢救了7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继荣;黄向军;王晓青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门诊高血压患者康复的影响

    高血压病目前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全世界高血压人数达6亿之多,我国已有高血压病人1.1亿,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不断提高,呈逐年上升趋势[1],而且高血压病是引发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2].高血压病患者多带药院外治疗,故对其在门诊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是降低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措施.自1998年以来,我们在门诊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献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三种喹诺酮类抗菌剂治疗细菌性肺炎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评价3种喹诺酮类抗菌剂治疗细菌性肺炎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186例细菌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于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治疗,观察各组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疗效以左氧氟沙星好,不良反应少;药物经济学分析为氧氟沙星优于左氧氟沙星,优于洛美沙星.

    作者:武夏明;孙兆荣;孝建华;赵现荣;吕莹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护理程序在癌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癌症现在已列为人类的第一号杀手,因此缓解癌症病人的症状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课题,而疼痛是癌症主要的症状之一[1].所以以大可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癌症患者护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运用护理程序对30例癌痛患者进行护理,达到了预期目标.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爱英;魏凌云;郭松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近几年进入高潮,并有了较大突破,本文拟对其研究方向及研究热点取得的成果作一归纳和综述.

    作者:史桂云;董进和;赵宪荣;董峰;田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是护理新模式的职业要求,我院从1998年开始实施对病人健康教育指导,我们观察到:对临床收治的接受健康教育的病例与既往未进行健康教育者作观察对比,明显看出健康教育对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复发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

    目的报告12例胰腺癌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后的临床及影像学变化,讨论125Ⅰ粒子对胰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MICK 200-TPV放射性粒子植入系统,对12例胰腺癌病人植入125Ⅰ粒子,植入粒子18~45颗,每颗粒子活度0.45~0.7mCi,病灶周边剂量60~90Gy.5例植入粒子后补充外放疗30~35Gy.结果全组12例获得l-10个月的随访,中位6个月.治疗后1个月CT或MRI复查12例病灶缩小,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治疗后3个月CT或MRI显示9例粒子聚集病灶明显缩小或消失;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缓解,5例治疗后1~2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结论 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能够对肿瘤提供较高的治疗剂量,达到控制和治愈肿瘤的目的.

    作者:魏林;周运生;郝传国;周亚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结肠癌致肠梗阻39例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从1988年至2002年3月共收治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39例,均经手术证实.现就其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林九领;朱付林;蔡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血管内皮功能与心血管疾病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研究的深入及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的广泛开展,内皮功能成为冠脉疾病研究的热点.血管内皮(EC)作为循环血液与血管平滑肌之间的中介组织,除具有天然屏障作用外,还具有十分活跃的代谢与内分泌功能,它能感受生理刺激,同时作出调节性反应,以维持血管内环境的平衡.它还是人体大的内分泌器官,可以产生和分泌几十种生物活性物质,对血管的舒缩、生长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许多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可以导致内皮功能损伤,而内皮功能损伤又常伴发和加重心血管疾病.本文就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以及内皮功能保护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陈东育;宋兆峰;陈敏;朱凤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

    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给家庭、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WH0的资料表明,在一般人群中约有1%的人死于自杀,其中94%的人有精神病史[1].

    作者:赵慧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