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红莲
[目的]了解通辽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4~7月,选择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860名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丙肝(HCV)抗体检测.[结果]调查800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8.25%,其中男生为78.88%,女生为77.64%(P>0.05).800人中,曾经发生过性行为的6人,4人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近1年,接受过有关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的占58.00%;参与过有关预防宣传服务的占35.38%.检测800人,HIV、梅毒、HC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通辽市新入学大学生艾滋病知晓率不高,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及健康教育.
作者:王颖;张艳萍;林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本市医院侵入性治疗患者丙型肝炎的感染状况.为制定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2010年)》和《全国丙肝检测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对聊城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就诊者作为医院侵入性治疗国家级艾滋病(丙肝)哨点的监测对象400例,采集血液5 ml,利用ELISA试剂盒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HCV抗体阳性者问卷调查流行病学分析.[结果]400例医院侵入性治疗患者共检出HCV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为1.50%.其中2例经性传播,4例经血液/体液传播.[结论]医院侵入性治疗人群丙肝感染病例主要是经性和血液途径传播.应加强丙肝防治知识宣传,加大高危人群检测,实现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的综合防治.
作者:杜桂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住院呼吸系统疾病病例有关情况,为卫生决策部门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的3 004例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呼吸科新住院患者合计3004例.其中,2010年946例,2011年1 161例,2012年1~8月897例;男性占53.60%,女性占46.40%;12~20岁占2.13%,21~30岁占5.86%,31~40岁占7.49%,41~50岁占9.59%,51~60岁占19.24%,61~70岁占19.27%,71~80岁占23.34%,81~90岁占11.98%,91~104岁占1.10%;肺炎占38.1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33.06%,急性支气管炎占6.03%,支气管哮喘占6.72%,胸腔积液占2.66%,支气管扩张症占6.46%,上呼吸道感染占1.20%,肺癌占1.36%,肺间质性疾病占0.57%,肺栓塞占0.43%,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占3.33%.每月入院病例数与当月的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关系(r=-0.78).[结论]住院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51岁以上居多;每月入院病例数与当月的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关系.
作者:李克芬;刘英勋;代先慧;程兆中;江文帅;冷玲;王丽娜;张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县1980~2011年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0~2011年高县共报告乙型病毒性肝炎9 171例,死亡11例,年均发病率为60.33/10万,平均病死率为0.12%.年均发病率,1980~1984年为74.65/10万,1985~1989年为112.11/10万,1990~1999年为55.45/10万,2000~2004年为49.25/10万,2005~2011年为30.09/10万.1980~2011年年均发病率,男性为79.07/10万,女性为41.59/10万(P<0.01);<5岁为51.58/10万,5~19岁为132.75/10万,20~39岁为88.03/10万,40~59岁为29.33/10万,≥60岁为11.92/10万(P<0.01);城区为76.35/10万,农村为56.43/10万(P<0.01).1980~2011年的9 171例乙肝病例中,农民占49.31%,学生占14.94%,托幼儿童占8.41%,散居儿童占0.14%,工人占12.63%,其他人员占6.14%;1~12月发病的分别占6.12% 、8.72% 、9.80%、9.54% 、9.61% 、8.46%、8.66%、9.50%、7.39% 、7.62%、7.07%、7.51%.[结论]高县乙肝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5~39岁农民是乙肝发病的重点人群.
作者:王代良;陈青;张敏;郑远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为及时查清沂源县内同日4处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进行食物中毒的病原溯源,为监督执法提供执法依据.[方法]根据GB 4789.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的方法和有关的参考资料[1,2],对可疑食品进行沙门菌检测.[结果]经培养,从剩余烧鸡、现场送货的烧鸡及患者的呕吐物、腹泻物中分离到8株沙门菌,并进行了血清学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和毒力试验,证实该菌株为肠炎沙门菌.[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病原学检验结果,按照WS/T 13-1996沙门氏菌中毒诊断标准[3],确定为该次4处中毒事件是由于食用被肠炎沙门菌污染烧鸡而引起的多起食物中毒.
作者:于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农村癫痫防治管理项目实施的效果.[方法]2012年5月,阳城县农村癫痫防治管理项目实施结束前1个月,对在访癫痫患者和家属进行调查,并与项目实施前(2007年7月)对同一人群同样内容的调查结果比较.[结果]调查苯巴比妥药物规范治疗的300例癫痫患者,年人均医疗费支出<600元者所占比例,管理期间为97.00%,管理前为25.67%(P%0.01);管理后各项癫痫认知和态度问题的正确率均较管理前明显提高(P<0.01).癫痫发作时全身性抽搐、意识不清者所占比例和发作持续时间长者所占比例,管理前分别为94.33%、87.00%,管理治疗后分别为33.00%、11.33%(P<0.01);出现局部症状或先兆后意识丧失或全身抽搐者所占比例,日常工作正常者所占比例,生活满意者所占比例,管理前分别为41.33%、24.33%、33.00%,管理治疗后分别为63.00%、73.00%、93.00%(P<0.01).管理期间治疗5、4、3年者的显效率分别为82.33%、73.68%、64.71%(P>0.05).[结论]实施农村癫痫防治管理项目可提高癫痫患者对癫痫的认知水平,减轻医疗负担,癫痫发作症状明显好转.
作者:王红社;杨肖红;焦青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下简称疑似异常反应)发生情况,为改进疫苗质量和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荔湾区各预防接种门诊报告的疑似异常反应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荔湾区开展预防接种的疫苗有94种,共397 885剂次,其中20种报告疑似异常反应77例,发生率为19.35/10万,其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2.57/10万、6.28/10万、0.50/10万.77例疑似异常反应病例中,0岁占37.66%,1岁占27.27%,2岁占11.68%,3~7岁占20.78%,27岁、88岁各占1.30%.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居前的疫苗为百白破乙肝四联疫苗、白破疫苗、麻疹腮腺炎疫苗,发生率分别为240.67/10万、182.29/10万、128.70/10万.[结论]荔湾区2011年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处于一般水平,应注意降低百白破乙肝四联疫苗、白破疫苗和麻疹腮腺炎疫苗的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
作者:何国宽;曾祥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滦平县艾滋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滦平县2005~2012年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2年共报告艾滋病24例,其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23例,死亡1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8.01/10万.24例中,红旗镇12例,其东营镇7例,陈栅子镇3例;男性19例,女性5例;5~15岁1例,16~30岁4例,31~50岁13例,51~56岁6例;农民15例,经商者8例;经性途径传播17例,经血液传播6例,母婴传播1例.[结论]滦平县艾滋病疫情呈逐年增加趋势,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作者:徐素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为了解屯留县在校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我县部分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 238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0.16%,其中传播途经知识知晓率为61.45%,非传播途经知识知晓率为48.36%.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县级高中学生为60.25%,职业高中学生为52.65%,县级初中学生为64.55%(P <0.01).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正确率为51.38%.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互联网及电视占77.78%,书报杂志占59.45%,学校教育占50.96%,社会宣传占43.37%.[结论]屯留县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待提高,对非传播途径的认识不足,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认同率很低.
作者:姚红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登革热防治经验,及时早期发现病例,防止暴发疫情的发生.[方法]对2010~2011年福建省报告的登革热病例资料进行病例发现能力的分析.[结果]2010~2011年福建省累计报告42例登革热病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40例,临床诊断病例2例.登革热年平均发病率0.06/10万,2010年为0.07/10万,2011年为0.05/10万.42例登革热病例分布在福建省9个设区市中的6个市的18个县(市、区),其中泉州市21例,福州市11例,莆田市6例,漳州市2例,厦门市1例,三明市1例;发病时间为8~10月22例,占52.38%;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12~54岁,中位数29.5岁;商业服务人员17例;境外感染的输入性病例41例(经厦门口岸入境的30例、经福州口岸入境的7例、经广州口岸入境的4例,28例入境前已发病),本地感染病例1例;从发病到诊断时间间隔均数为5.95d.41例输入性病例中,28例入境前已经发病,经检验检疫发现9例,33例经医院发现(其中15例通过首诊医生发现).[结论]福建省登革热病例绝大多数在境外感染或发病,首诊发现率较低.
作者:吴生根;陈武;欧剑鸣;詹美蓉;翁育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为探讨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休退学原因及发展趋势,为高校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找该校2006~2009年学生休退学人数、学生来源,分别进行比较,并按疾病与非疾病原因进行归类.[结果]盘锦职业技术学院2006~2009年各年级总人数为33 529人,休、退学的学生共116人,休、退学率为3.46‰,休学率为2.39‰,退学率1.07为‰.2009与2006年因病所致休退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因非病因素所致休退学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休退学的疾病因素主要以精神障碍性疾病和病毒性肝炎为主.[结论]提示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相应制度,采取一切措施,保证每一个贫困生得以完成学业.
作者:邵亚坤;郑洪岩;于秋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高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为传染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高州市2004~2011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州市2004~2011年累计报告法定报告传染病22种、16 952例,死亡115例,年均发病率为127.21/10万,平均病死率为0.68%.传染病发病率,2004年为92.26/10万,2005年为113.42/10万,2006年为118.31/10万,2007年为128.85/10万,2008年为145.70/10万,2009年为121.86/10万,2010年为160.22/10万,2011年为133.87/10万.2004~2011年传染病年均发病率,0~14岁为49.21/10万,15~64岁为125.00/10万,≥65岁为464.40/10万;男性为为175.76/10万,女性为76.80/10万;城区为43.55/10万,农村为290.92/10万;居前的传染病为肺结核(78.36/10万)、乙肝(14.18/10万)、梅毒(9.66/10万)、淋病(3.23/10万)、手足口病(9.46/10万).[结论]高州市2004~2011年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肺结核、乙肝、梅毒、淋病、手足口病为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吴小玲;胡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为了解地震后鼠密度和蚤指数的变化规律,为地震灾后鼠疫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云南省1982~2008年地震资料中选取3级以上地震,在地震震中位置选取地震前1个月及地震后24个月黄胸鼠鼠密度和印鼠客蚤蚤指数,观察其变化趋势.[结果]地震后第1个月的鼠密度高,从第3个月开始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在震后23个月降到低,24个月有回升趋势;地震后1个月蚤指数开始上升,在20、21、22个月高,其次为2、4、8、15、19、23、24个月,震后6、14个月低,低于地震前.[结论]地震引起鼠密度和蚤指数的波动,鼠密度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蚤指数的波动大,总体下降的趋势不明显.两者均在地震发生初期有较大上升.
作者:郑克纯;宋志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2011年太原市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特征,为制定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太原市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年全市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987例,新涂阳肺结核发病率为22.38/10万.新涂阳肺结核发病率,流动入口为22.24/10万,本地户籍病人为22.41/10万(P>0.05);男性为26.35/10万,女性为17.88/10万(P<0.01).987例病人中,15~34岁占40.02%;农牧民占31.61%,家政、家务及待业占18.44%;杏花岭区、迎泽区、小店区、万柏林区分别占14.18%,13.78%、13.58%、13.48%;8~10月分别占11.65%、12.46%、12.87%.[结论]2011年太原市新涂阳肺结核病人以男性、青壮年、农牧民居多,且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入口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
作者:程冬梅;张志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东莞市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东莞市2011年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东莞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1 877例,其中重症病例94例,占4.30‰.94例重症手足口病94例中,死亡2例,病死率为2.13%;5~7月发病的占62.77%;男性占62.77%,女性占37.23%;散居儿童占76.60%,幼托儿童占20.21%,学生占3.19%;6~11月龄的占6.38%,1~3岁的占81.91%,4~9岁的占11.70%;本地户籍的占20.21%,外地户籍的占79.79%.检测94例重症病例的肛拭子标本,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90.43%,其中EV71病毒核酸阳性率为72.34%,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3.83%,Cox A16病毒核酸阳性率为4.26%.94例重症病例中,中等热、高热的占90.43%,手足口臀3处及以上部位有皮疹的占78.72%,手足抖动的占76.60%,易惊的占60.64%,惊厥的占39.36%.[结论]东莞市2011年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以1~3岁散居儿童为主,主要由EV71型病毒引起.
作者:张泽武;卢展鹏;曾耀明;钟新光;占志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聊城市某大型火力发电厂噪声作业人员健康状况,以便发现职业禁忌证和职业病,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2011年6月,对该企业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与该企业从事行政工作人员比较.[结果]检查接噪组157人,对照组46人.耳鸣者所占比例,接噪组为20.38%,对照组为4.35%(P<0.05);高频听阈提高检出率,接噪组为25.48%,对照组为4.35%(P<0.01);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的检出率,接噪组为17.19%,对照组为2.17%(P<0.01).[结论]噪声作业环境对作业工人的听力有明显损伤.
作者:吕焱;郭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粤西地区麻风病治愈者的生存质量,为麻风病治愈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粤西地区156名麻风病治愈者进行调查,同时选取康复村周边161名60岁以上村民对照.[结果]测试麻风病治愈者156人,周边村民161人.2组评分,生理功能分别为53.56、68.54(P<0.01),生理职能分别为33.49、54.35(P<0.01),躯体疼痛分别为51.88、62.65(P%0.01),总体健康分别为42.84、53.26(P%0.01),情感职能分别为56.52、69.02(P%0.01),活力分别为55.96、56.44(P>0.05),社会功能分别为55.85、56.68(P>0.05),精神健康分别为58.21、59.10(P>0.05).[结论]麻风病治愈者的生存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方面.
作者:梁悦君;胡利人;陈孟龙;黄冰心;龚超荣;邓晓江;卢美玲;邓玲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痛风伴胰岛素抵抗相关基因载脂蛋白AI-CⅢ-AⅣ(ApoAI-CⅢ-AIV)多态性,探讨该基因簇多态性对痛风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痛风及痛风伴胰岛素抵抗病例均来自2008年2~12月在山东省随机选取的5个医院内科确诊的患者(分别为55、52例),同时,选取同期在该医院内科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48人).3组年龄、性别等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及生化分析方法,探讨ApoAI-CⅢ-AIV基因簇不同基因型与基因频率的分布,以及基因突变与血脂之间的相关,分析痛风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高脂血症与ApoAI-CⅢ-AIV基因簇之间的关系.[结果]痛风伴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SUA)、血糖(FBG)及血浆胰岛素(FNS)水平高于痛风患者及健康志愿者(P <0.05或<0.01).痛风伴胰岛素抵抗患者ApoAI-CⅢ-AIV基因簇-75位点A、+83位点T等位基因的频率及Xmn I位点突变型等位基因X2的频率较健康志愿者明显增高(P<0.05).ApoAI-CⅢ-AIV基因簇MspI 1位点具有A/A基因型者血清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载脂蛋白AI(ApoAI)水平较具有G/G基因型者显著升高,ApoAI-CⅢ-AIV基因簇XmnI位点具有X2X2基因型者血清TG水平较具有X1X1基因型者为高(P<0.05).痛风伴胰岛素抵抗患者TG水平升高是MspI 1位点A等位基因及XmnI位点X2等位基因两个多态位点联合作用的结果.[结论]痛风伴胰岛素抵抗患者ApoAI-CⅢ-AIV基因簇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变化导致脂蛋白水平等相应改变,且与两个多态位点的协同效应有关.该基因簇与痛风伴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提示痛风患者应积极预防控制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相互作用.
作者:贺圣文;赵心童;赵仁宏;王守训;王玉良;沈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吕梁市离石区近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离石区手足口病网络直报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618例,重症病例1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56.39/10万.报告发病率,2008年为138.85/10万,2009年为29.77/10万,2010年为56.60/10万,2011年为11.87/10万(P<0.01);城区为58.98/10万,乡镇为39.38/10万(P<0.01);男性为65.34/10万,女性为46.98/10万(P<0.01);0~5岁为543.37/10万,6~24岁为20.34/10万,>24岁为0.26/10万(P<0.01).全部病人中,5~11月发病的占93.53%,散居和托幼儿童分别占68.93%、26.70%.[结论]吕梁市离石区手足口病的发病呈波浪高峰并趋于下降,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别、年龄及季节差异.
作者:牛建林;王翠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分布规律,为今后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对2009~2011年许昌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许昌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8 382例,年均发病率为144.14/10万.病例中,重症病例1 718例(2009年265例、2010年742例、2011年711例),占9.35%,重症年均发病率为13.45/10万,死亡5例(2009年3例、2010年2例),重症病死率为0.29%.1 718例重症病例中,男性占64.49%,女性占35.51%;散居儿童占90.92%,幼托儿童占8.44%,学生占0.64%;<1岁的占8.56%,1岁占45.58%,2岁占29.05%,3岁占11.12%,4~10岁占5.70%;4~7月发病的占84.87%.2009~2011年累计检测重症病例咽、肛拭子或粪便标本1 718份,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61.70%,2009~2011年阳性率分别为75.85%、62.80%、55.27%.1 060份病毒核酸阳性标本中,EV71核酸阳性的占67.36%,CoxA16病毒核酸阳性的占6.32%,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的占26.32%.[结论]2009~2011年许昌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病率较高,多为EV 71型病毒感染.
作者:阎亚林;俎炳灿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