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略谈内障丸在妇科领域的辨证应用

姚美玉;杨德芳;王秀霞

关键词:内障丸, 临床运用
摘要:内障丸为我院院内制剂,黑卫药制字(1996)0255号,6 g/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制剂室,批号:20080117。名老中医王秀霞教授早将其运用于妇科,笔者的导师姚美玉教授就院内制剂的运用举行了名为“异病同治—辨证应用院内制剂”的讲座,本文就导师姚美玉教授的讲座做出总结,以期为内障丸的运用提供参考。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青黛膏治疗腮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青黛膏的临床应用观察。方法对我院儿科门诊患者应用青黛膏临床疗效观察。结果疗效明显。临床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组方合理,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韦灵杰;高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女性抗精子免疫性不孕中医治疗思路探析

    免疫性不孕是指因生殖系统抗原的自身免疫或同种免疫导致生殖内环境改变而引起的不孕症,在不孕症患者中占20%[1],其中抗精子抗体( AsAb )为多见,现结合我院多年临床实践,就中医药治疗抗精子免疫性不孕的思路做一探析。

    作者:闫和平;吴茂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IgA 肾病现代研究进展

    IgA肾病是以系膜区IgA沉积为特征的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由法国病理学家Berger和Hinglais于1968年早报道,目前为全球公认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迄今为止, IgA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了,现已确定该病呈进展性,终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 ESRD),相关文献报道,约15%~20%的IgA肾病患者在10年后进展为ESRD,约25%~40%的患者在20年后进展为ESRD[1]。同时,部分西医治疗疗效不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故对IgA肾病发病机制及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是现代肾病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作者:邹粤;于雪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杂病兼调“怫郁”可提高疗效

    失眠、斑秃等与精神因素有关的杂病在治疗中,注重郁滞的病机,可明显提高疗效。文中各举一例失眠、斑秃验案,二者均在原来疗效欠佳的处方上,兼疏气滞,而获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李晓黎;马维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医承长沙,法宗仲景,活用经方

    《伤寒杂病论》方被医家称为经方。经方组方严谨,疗效可靠,有着严格的应用指征,方证相符则效如桴鼓。临证法宗仲景,活用经方,为治疗疑难病症开辟宽广思路。

    作者:宋金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观察耳穴埋籽护理对70例妇科术后患者排气的影响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护理对妇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70例妇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于术后4 h开始以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并按摩,每2小时1次,每次20 min,直至肛门排气。其疗效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疗效相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显著提前,术后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均P<0.01)。结论耳穴埋籽护理能够促进妇科术后患者排气,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黄冬梅;司瑞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后其治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采用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 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给予针灸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靳玉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隔姜灸结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56例

    目的:观察隔姜灸肺俞穴结合针刺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随机抽取3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所有病例均采用隔姜灸结合针刺治疗,于双肺俞穴行隔姜灸疗法,根据临床辨证选取穴位行针刺疗法。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临床控制9例(占25.7%),显效16例(占45.7%),有效7例(占20.0%),无效3例(占8.6%),总有效率91.4%。结论隔姜灸肺俞穴结合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作者:张宏胜;吴秀琼;李增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结合胃镜下表现浅析胃石症的证治

    胃石症的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气滞食停,痰浊交阻。根据患者的症状,胃镜下的表现,辨析病机虚实的不同,可将胃石症分食滞胃脘、湿热食积、痰湿中阻、腑气不降,痰瘀内结、正气耗伤四型,进而选方组药。

    作者:谭玉冰;曹志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总结经验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将2010年2月-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1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记录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4.29%、91.4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加强研究,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风膏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风膏在脑出血恢复期应用后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处于脑出血恢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除给予稳控血压、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外,观察组加服中风膏,对照组加服胞磷胆碱钠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风病临床症候评价积分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风病临床症候评价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改善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风膏在脑出血恢复期应用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英瑞;张英菊;李妍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和健行杏林不息--读《杏林健行--全国名老中医邱健行临证传薪录》随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戈焰教授,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在深圳召开的“铁杆中医对话国医大师”学术会议上,转来了他的恩师、国家级名老中医邱健行老教授亲笔签名的他的著作--《杏林健行--全国名老中医邱健行临证传薪录》。我一杏林玩童,受宠若惊,兴奋不已,继而,怀着崇敬心情,虔诚地拜读了邱老大作。掩卷静思,有缘斯书,结识邱戈师徒,此乃吾学医之幸、天赐我之福。有感而发,聊以谢意!

    作者:杨建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国家名老中医孙伟正教授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疗经验

    孙伟正教授从事临床治疗血液病数十年,用中西医相结合的观点分析再障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方法,孙老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肾阴阳两虚型,提出“阳虚易治,阴虚难调”观点,对此病根据肾阴阳之偏颇进行调理,方获佳效。

    作者:孙凤;蒋晓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药平肝活血汤治疗紧张型头痛40例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平肝活血汤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平肝活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盐酸阿米替林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药平肝活血汤治疗紧张型头痛作用明显,疗效显著。

    作者:徐建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止痛中药临床运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疼痛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中医学对疼痛有较广泛而深刻的论述,外感六淫疫疠和内伤情志及痰饮、瘀血、饮食及素体虚弱等均可导致气血紊乱,功能失调,所谓“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中医通过审因辨痛,选择用药,在临床痛证治疗和止痛中药配伍运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就中医痛证研究的审因论治和止痛中药现代机理研究等方面综述,以期为拓展止痛中药的应用范围,大程度地发挥止痛中药的优势,临床痛证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张琪;蔡倩云;朱洁;蒋雨;刘长安;宋睿;汪国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肩关节腔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肩凝证194例

    目的:观察肩关节腔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肩凝证的疗效。方法对194例肩凝证患者采用肩关节腔麻醉,后进行手法松解,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94例中,临床痊愈138例,显效36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愈显率90%,总有效率99%。结论肩关节腔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肩凝证具有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管金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旴江医家陈自明治疗痢疾遣方用药思想浅析

    通过对陈自明治疗痢疾处方用药的探析,总结出外感风寒暑湿燥邪、内伤脾胃是痢疾发生的主因;在治法上,注重祛风散邪、温脾胃、分利水谷;临证遣方倡用治风,温里、消食之剂,用药重视祛风、温中、理气和血、清热之品。

    作者:罗华富;姚凤云;左铮云;丁舸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自拟中药解郁汤加减治疗郁证50例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解郁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型郁证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给予自拟中药解郁汤加减治疗。结果痊愈15例,显效3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91%。结论自拟中药解郁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型郁证疗效确切。

    作者:余德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略谈内障丸在妇科领域的辨证应用

    内障丸为我院院内制剂,黑卫药制字(1996)0255号,6 g/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制剂室,批号:20080117。名老中医王秀霞教授早将其运用于妇科,笔者的导师姚美玉教授就院内制剂的运用举行了名为“异病同治—辨证应用院内制剂”的讲座,本文就导师姚美玉教授的讲座做出总结,以期为内障丸的运用提供参考。

    作者:姚美玉;杨德芳;王秀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从“脾主卫”学说浅述胃肠息肉

    以“脾主卫”学说指导分析胃肠息肉的基本病机演变,认为胃肠息肉病位在胃肠,涉及肝脾肾,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胃虚损,标实主要有痰、湿、热、瘀、毒。在治疗上,西医内镜下摘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而中医中药在治疗胃肠息肉这一重要的癌前病变性疾病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

    作者:王德媛;曹志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