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梅;关毅;王永恒;白璐;王宏;秦雪元;赵继华;王婧瑶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辅助高级别脑胶质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06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3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按诊治方法不同分为DTI组(41例)和对照组(52例)。DTI组患者术前行DTI检查,根据DTI技术显示的影像结果手术切口选择避开传导束的脑沟进入。对照组患者术前常规行MRI检查,手术切口选择距离肿瘤较近的脑沟进入。观察行DTI检查患者不同病灶部位的平均弥散系数(MD)、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比较二组患者肿瘤切除率及术后新发功能损害情况。结果DTI检查结果发现,与正常白质区比较,肿瘤病灶区、瘤周水肿区MD值明显增高,FA值均明显降低(P<0.05);肿瘤病灶区与瘤周水肿区F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均无手术死亡患者。DTI组患者全切除率为90.2%(37/41)。对照组为84.6%(44/52),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TI组患者术后未见新发功能损害表现,对照组患者新发功能损害发生率为23.1%(12/52),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技术能明确界定高级别胶质瘤病灶区、瘤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并能明确显示脑胶质瘤与脑白质纤维束的关系,可辅助选择适宜的手术入路及大限度地切除肿瘤的同时避免新的神经功能损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伟强;彭国毅;杨金华;肖哲;张子衡;罗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唐山地区6年来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及发展趋势,探讨其规律及对策,大限度地降低血液报废,节约血液资源。方法用唐山现代管理软件回顾性统计分析本地区2010年1月—2015年12月无偿献血者标本检测结果,主要是针对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HCV)、抗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血量不足、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率8.53%,其中HBsAg、抗-HCV、抗-HIV、梅毒和ALT不合格率分别为0.33%、0.29%、0.01%、0.48%、0.89%,脂肪浆占到5.72%,所占比例高。2015年抗-H IV阳性率高于其他年份( P 0.05),但与2010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唐山市近5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不合格率2015年高,2013年低。应加大卫生保健宣传,降低无偿献血的不合格率。
作者:缪维芬;缪维芳;董俐坤;刘璇璇;韩东颖;何金奎;闫振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PIVAS)审核的全肠外营养液(T PN )处方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4年1—12月我院PIVAS全部59269组 TPN 处方进行归纳、整理,并对不合理医嘱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为溶媒选择不适宜,配伍禁忌,成分比例不适宜,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及重复用药等。结论加强药师审方意识,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可以提高T PN应用水平,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孙录;白凤芝;王华;于倩;刘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多发对称性脂肪增多症(M ultiple symmetrical lipomatosis ,MSL)也称为Madelung病(Madelung's disease)、良性对称性脂肪增多症(Benign symmetri‐cal lipomatosis ,BSL )或 Launois -Bensaude 综合征。该病病因尚未明确,发病率较低,地中海沿岸国家对该病的相关报道较多见,在亚洲较为罕见,以大量无包膜脂肪团块成对称性堆积在面、颈、枕部、上背部、腋下、腹股沟及其他部位皮下组织内为主要特点。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对该病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作者:哈武华;何静妮;王利东;袁进东;田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显微外科手术高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显微外科手术高龄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进行显微外科手术高龄患者336例,随机分为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组及针对护理,实施后比较二组患者的疼痛指数及康复时间,分析护理效果。结果针对护理组缓解疼痛有效率52.2%,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0~10d康复者针对护理组142例,占84.52%,常规护理组93例,占55.36%,针对护理组康复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以减轻高龄显微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英;李敬波;毕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近几年随着临床医生对边缘性脑炎的关注,大家对此疾病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因确诊需要的实验室检查诊断的局限性,对于该病的诊断还有许多困难,现将我院诊断的3例边缘性脑炎汇报如下。
作者:王彦;李艳琴;白鸽;陈艳洁;张凤莲;李伟;刘泽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妇科癌症术后应用延续性护理对自护能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86例妇科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在院期间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评价二组患者心理状况、自护能力的变化,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认知、自我护理能力4项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妇科癌症术后应用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身心的恢复效果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适于在临床推广。
作者:林芳;蒋梅;段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芦荟联合硫酸镁预防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后静脉炎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住院行PICC的肺癌患者213例,按照置管后所用治疗方案不同分成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109例)二组,观察组置管后应用芦荟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置管后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观察比较二组治疗后静脉炎发生情况、肺功能指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静脉炎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15.59%,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及治疗前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行 PICC肺癌患者应用芦荟联合硫酸镁治疗能够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晨;吴春涛;王立民;解宝泉;庄雅娟;黄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该院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基本临床特征及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内行CABG术的患者。结果共纳入患者139例,男性占77.7%。左主干狭窄(>50%)占24.5%,3支病变占92.1%。单纯CABG手术87.8%采用了非体外循环。CABG合并瓣膜手术组再次手术率明显高于单纯CABG组(15.8% VS 4.3%)。结论 CABG患者冠脉病变多累及3支冠脉及左主干,高危患者应仔细权衡手术利弊,术后可早期应用球囊反搏。当CABG合并瓣膜手术时,因出血或心脏压塞问题而非计划再次手术的比例明显增高。
作者:陈旭良;蒋海河;黄日茂;罗凡砚;陈日;黄凌瑾;胡庆华;罗万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科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就诊的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奇数患者进入对照组,偶数患者进入观察组,至研究结束共纳入141例,其中对照组69例,观察组72例。二组患者均给予洗胃,建立静脉液路,应用特异性解毒剂的急救护理,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救治,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分别从接诊评估,抢救室救护,留观护理,心理干预,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六方面对患者进行优化护理。分别从入抢救室护理干预时间,临床疗效,抢救后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急诊救护期间,应用上特异性解毒药的时间,抢救室救治时间,留观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临床疗效上,恢复全血胆碱酯酶活性≥70%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中间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调查中,护士的配合协调性,操作熟练度,应急能力,措施及时性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刘蕊;杨俊泉;李志松;李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多技术联合评价右心功能,分析影响右心功能的指标,旨在为临床评估无症状和轻微症状肺栓塞(NSPE)提供快速可靠的诊断依据;对患者的预防、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预后评估提供有力依据,争取获得确切的学术价值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入住唐山市工人医院集团妇产科、骨科、神经外科围术期患者;IC U、风湿科、康复科患者,临床评估均有肺动脉栓塞风险,共计56例。终以 CT 肺动脉造影(CTPA)结果分为肺栓塞组(26例)及无肺栓塞组(30例)。分析①二组间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②肺栓塞组发病前、发病后6h内、治疗后72h内及一周后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结果肺栓塞组6h内与无肺栓塞组相比较,RVAWTd、RVAWTs、RADD、RVOT、MPAD、RVEDd、RVED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组6h内右心室 Tei指数、Em、Am、RV‐EDV、RVESV与无肺栓塞组比较呈增高状态,TAPSE、Em/Am、RVEF比值呈减低状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组治疗前、治疗后72h及一周后TRV、TRPG、SPAP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多技术联合应用可为临床NSPE提供有力诊断依据,并能准确无创地评价右心功能;超声心动图多技术联合应用可为NSPE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作者:郭爱华;邓晓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108例健康体检者凝血酶原时间(PT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活性(A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检测指标差异。采用多元逐步直线回归筛选急性脑梗死相关凝血指标的影响因素。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抗凝血酶活性、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分别为(10.61±0.73)s、(0.96±0.06)%、(98.78±14.52)%、0.84(0.5,1.52)μg/ml,均高于健康体检者,而凝血酶时间(13.77±1.15)s低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凝血酶原时间与总胆固醇存在负相关关系,凝血酶时间与纤维蛋白原和抗凝血酶活性呈负相关,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抗凝血酶活性与凝血酶时间、性别、年龄呈负相关,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病患存在凝血、抗凝、纤溶等功能动态变化,可通过临床凝血指标检测进行病情评估。
作者:沈扬;张丽红;李繁云;李繁丽;贺房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大黄和总蒽醌对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可逆性研究。探讨总蒽醌是否为大黄的主要毒效部位。方法8周龄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2g/kg大黄组、73mg/kg总蒽醌组、正常对照组,每组30只。连续灌胃60d ,分别在末次给药后24h、停药30d、60d ,处死1/3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脏Bcl -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RT -PCR法检测肾脏Bcl-2、Bax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给药60d大黄组与总蒽醌组大鼠肾脏Bcl-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给药60d总蒽醌组Bax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给药60d大黄组与总蒽醌组Bcl-2/Bax蛋白及mRNA的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连续灌胃60d大黄或总蒽醌均可通过上调Bax、下调Bcl -2的表达对大鼠肾脏产生一定的损害作用,且该损害作用是可逆的。推测总蒽醌可能为大黄的主要毒效部位。
作者:张腾;佟继铭;梁策;万慧杰;张树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六维诊疗模式”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4月—2014年4月该科收治的Ⅰ~Ⅱ期(Ficat分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42例313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3例165髋应用“六维诊疗模式”进行保守治疗;对照组119例148髋给予股骨头钻孔减压治疗,并自主口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结果治疗后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二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股骨头未塌陷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二组均随访18~36个月,平均28个月。末次随访时治疗组X线检查疗效评价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六维诊疗模式”保守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并可一定程度上预防股骨头塌陷。
作者:佟宇;张达义;张媛;李福顺;郭海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应用M eta分析的方法,对目前关于C T 对囊性肾癌的诊断试验进行汇总分析,评价C T 对囊性肾癌患者诊断准确率。方法以CT 诊断,囊性肾癌,肾囊性病变等为主题词,检索 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M edline ,CBM disc ,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检索年限为2006—2016年。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文献应用诊断准确性质量评估工具 QUADAS进行质量评估。应用M etadisc 1.4软件对各项研究的四个表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敏感度,特异度,比值比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绘制SOR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3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汇总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分别是0.83,0.65,2.19,0.27。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06,Q指数为0.7364。结论 CT对囊性肾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雅莉;李晓阳;崔峻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微创手术和常规保守治疗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临床功能恢复和疗效对比,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治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保守治疗,微创组患者采取微创手术治疗,比较患者临床功能恢复和疗效。结果患者均成功获得随访,均未出现感染情况,微创组(85.8%)和对照组疗效(82.5%)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二组患者MaZur评分和Terner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Mazur评分和Tegner 评分显著提高,微创组Mazur评分(87.51±6.84)显著高于对照组(81.26±6.39)(P<0.05)。治疗前,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二组VAS 评分均显著降低,微创组疼痛VAS 评分(2.43±0.51)显著低于对照组(3.08±0.16)( P<0.05)。结论微创手术和常规保守治疗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具有很好效果,微创手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
作者:况丽;曹洪;张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癌光啉(PSD -007)及不同激光照射能量对人宫颈癌 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PSD-007、不同激光照射能量介导的光动力作用于Hela细胞,采用噻唑蓝(M T T )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光密度(OD )值,计算细胞存活率;6.25μg/ml的 PSD -007作用于Hela细胞,以不同能量的激光照射,DA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PDT对Hela细胞有明显的杀伤效应,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当光敏剂PSD-007浓度>12.5μg/ml ,光照能量>4.8J/cm2,PDT治疗组间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形态学观察到不同光照能量处理细胞后,MCF-7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结论 PSD -007对体外人宫颈癌细胞系 Hela细胞具有光动力杀伤效应。特定光源下,光敏剂质量浓度及光照能量密度是影响PSD-007效应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洪梅;关毅;王永恒;白璐;王宏;秦雪元;赵继华;王婧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职工的健康体检报告,了解该医院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职工健康体检报告,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75名体检者中,总异常检出率为64.06%,其中男性异常检出率为60.47%,女性异常检出率为66.01%。全人群异常检出率主要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脂血症、脂肪肝、泌尿系统疾病、胆囊疾患、心电图异常、肝功能异常、血糖升高。男性异常检出率居前3位的是脂肪肝、高脂血症和泌尿系统疾患;女性异常检出率居前3位的是高脂血症、子宫附件疾患和脂肪肝。排除子宫附件疾患和心电图异常,其他各项主要指标的异常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其中脂肪肝、泌尿系统疾患、肝功能异常检出率男女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主要指标的异常检出率多随年龄增长而有升高趋势,每项指标的各年龄间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高血脂症和脂肪肝的检出率位居各年龄段的前2位。除外子宫附件疾患,40岁后泌尿系统疾患由第6位逐渐上升至第3位,50岁后血糖升高由第7位上升至第4位。结论该医院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及时采取积极的干预手段,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
作者:孙少鹏;徐应军;王大力;徐丽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采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人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60岁以上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37例,均采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比较术前术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的恢复,按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定腕关节活动度。结果3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均接近正常,腕关节功能优7例,良21例,中8例,差1例。结论应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是一种很好的手术方式,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胜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性关节病组织内是否存在淀粉样变沉积,为解析导致淀粉样变形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选择骨关节病进行手术治疗患者88例,男46例,50~74岁,女42例,53~72岁;同时作为对照组筛选外伤关节手术患者14例,男8例,年龄58~75岁,女6例,年龄57~77岁。留取关节组织进行刚果红染色,结合偏振光观察组织内是否存在淀粉样变。另外,利用组织标本进行immunoglobulin light chain (AL -kappa)、immunoglobulin light chain(AL -lambda)、transthyretin (TTR)、2-microglobulin (2-M)和serum amyloid A (SAA)五种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利用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系统分析 TTR基因突变型。结果在骨关节病患者关节组织内发现Congo Red染色阳性并且可见偏振光显微镜绿色荧光,阳性率为26.1%(23/88),利用TTR、SAA、免疫球蛋白轻链等五种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有 TTR和AL -kappa两种淀粉样变蛋白,其发生率为T T R 22.7%,A L -kappa为3.4%,且 T T R基于型均未发现有突变型。结论发现老年性骨关节病组织内出现淀粉样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现 T T R和A L -kappa两种类型相关淀粉样变。
作者:苏桂新;赵莉逦;王亮;李婉琛;宋林;郑芳;孙续国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