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苦参在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闫琳;巴楠;王丽娟;郑晓珂;张剑;张红巧;邢鑫

关键词:复方苦参, 食管癌,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苦参在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中的应用研究及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给予复方苦参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纯放疗,观察两组毒副作用、生活质量,近期疗效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毒副作用中,骨髓抑制发生率、消化道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复方苦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病人,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减轻放疗反应,延长生存期。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川羌香砂化痰汤治疗偏头痛(痰浊头痛型)56例

    目的:观察“川羌香砂化痰汤”治疗偏头痛(痰浊头痛型)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普通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并同时符合中医证候为“痰浊头痛证”诊断标准的患者列为研究对象,给予“川羌香砂化痰汤”,每日1剂,早晚2次餐后分服。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镇静止痛药物。疗程为4周。结果该方能明显改善头痛发作状况( P<0.01),总有效率为96.4%;该方能明显降低中医症状评分(P<0.01),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6.4%。结论“川羌香砂化痰汤”不仅能有效治疗偏头痛发作,并且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是该方的另一重要特点。

    作者:仝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滞动针治疗网球肘3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滞动针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滞动针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各38例。治疗组取穴压痛点,采用专利滞动针针具治疗,对照组取穴曲池、手三里、压痛点,常规针刺。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6例,无效2例,治愈率78.9%,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治愈21例,显效14例,无效3例,治愈率55.3%,总有效率92.1%,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滞动针和常规针刺治疗网球肘都有疗效,但治愈率滞动针优于常规针刺。

    作者:魏超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有毒中药的使用注意半夏

    性味:辛,温。有毒。归经: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应用:1.抗肿瘤;2.改善心血管功能;3.止咳;4.抗生育。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方法对真菌性角膜溃疡32例(32眼)采用中西药联合、病灶切除、碘酊烧灼等综合治疗。结果治愈26例(81.25%),好转4例(12.5%)无效2例(6.25%),总有效率93.7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真菌感染造成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继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传统治疗方法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迁延性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传统治疗方法上加用中医辩证论治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迁延性肺炎患儿1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辩证论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3.6%,观察组总有效率92.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势明显。结论在传统治疗方法上加用中医辩证论治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宛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姜莉云主任医师运用当归四逆汤临证经验管窥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用于素体血虚,复因寒邪凝滞,气血运行不畅的血虚寒厥证。对于此方的应用,临证时要抓住三个要点:肝血不足特征;病变部位有发凉发冷特点;疼痛部位多在肝经循行部位。昆明市名中医姜莉云主任医师临证20余年,学验俱丰,在临床上运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多种证属寒凝血瘀疾病,疗效确切,本文介绍了其部分临证经验。

    作者:董月秋;姜莉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消渴丸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气阴两虚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单独使用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患者以及消渴丸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气阴两虚患者随机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60例),分别采用消渴丸单独治疗和消渴丸与六味地黄丸合用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对比观察其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8.3%,显效率35.0%,对照组总有效率72.4%,显效率24.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T值为8.57,P<0.01,对照组空腹血糖T值为5.89,P<0.05,治疗组餐后2小时血糖T值为7.05,P<0.05,对照组餐后2小时血糖T值为5.44,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辅助消渴丸治疗2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能提高疗效,改善症状,减少不良作用。

    作者:朱慧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述中医临床辨证中的痰热因素

    痰热致病在当代中医临床辨证中具有重要意义。当代社会,因为工作学习压力、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原因,痰热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致病因素,痰热存在于多种外感内伤疾病发展过程中。在中医临床诊疗工作中,从痰热辨证治疗多种疾病往往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林朝亮;陈宏宽;陈福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多元教学法在中医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优化组合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其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是学习后续医学课程的基础,生理学理论内容丰富且深奥,中医专业的学生反映这门的内容抽象难学。在中医专业生理学教学中,选用多媒体CAI技术、多媒体网络课程平台、PBL教学法、TBL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结合授课对象与教学内容,把枯燥抽象的知识通过适宜的方法,或多种方法优化组合,使学生易于理解与接受,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尚立芝;季书;刘永;高剑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运用五运六气试探2015年疾病防治规律

    本文通过对2015年的运气分析:乙未年为金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六部间气的主客加临格局,阐述了2015年的气候为上半年湿热盛、下半年寒气偏盛的特点,以及出现六部间气中三气之易发瘟疫的可能性,应重点防范。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其发病规律为肺系疾病为主,涉及脾、肾、心,并同时根据上、下半年及六部间气特点提出相关防治要领。

    作者:魏亚林;徐世珍;郭尹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祛瘀通络法防治间质性肺病研究进展

    间质性肺疾病( ILD)发病率逐年升高,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ILD患者体内凝血活性的升高及凝血-纤溶活性的不平衡可能参与了肺纤维化的过程,中医认为肺络痹阻为ILD基本病机,祛瘀通络法治疗间质性肺病在临床研究及基础实验研究中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薛鸿浩;张惠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目的:观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医治疗配合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方法采用服中药煎剂、中成药、常规抗感染治疗,给予心理护理,饮食调护,日常生活护理,辩证施护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病人自诊断之日起,已存活6年,目前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比例增长较缓慢,病情处于稳定期。结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医治疗配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有帮助。

    作者:王娟;李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产后复原膏防治剖宫产术后肠胀气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产后复原膏防治剖宫产术后肠胀气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3例,对照组93例,分别给予产后复原膏口服和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结果观察两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临床有效率的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复原膏在防治剖宫产术后肠胀气方面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靳亚慈;马爱玲;聂风华;邢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四逆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淋巴管阻塞验案1例

    目的:观察四逆汤合补阳还五汤对淋巴管阻塞一症的临床疗效及服药后的临床反应。方法针对临床中所遇特例左腹股沟淋巴管阻塞一症,采用临床观察方法给予患者口服四逆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味后,根据病人服药后的反映及临床证象的变化,适当增加药物或对其中个别药物作剂量相应增减。结果经诊疗3次,服上述两方加减变化之药8剂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皆消失如健。结论淋巴管阻塞一症虽属疑难病症,但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疗效是肯定的。

    作者:鲁红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癫痫研究近况

    本文从病因病机、专病专方及外治疗法等方面综述了癫痫,科学并客观地总结中医治疗癫痫的方法,指出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癫痫的病理机制,应多重视体针、电针、磁针、贴敷法及埋线法等外治疗法。中医药治疗癫痫安全性高,经济效益明显,为患者减轻经济和心理负担。将口服中药与外治疗法联合应用于临床,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吴西志;吴运渠;付航;司琳;吴运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特色膳食干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膳食干预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实施中医特色膳食干预,比较治疗前后的尿素( Bun)、肌酐( Scr)、血红蛋白( Hb)、白蛋白( ALB)、胆固醇( CH)、甘油三酯( TG)和上臂直径( MAC)的参数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患者营养状况明显好转,干预后尿素、肌酐下降,血红蛋白在不使用促红素情况下有所回升,白蛋白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血脂的影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膳食干预能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郭璟;邓跃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在治疗肺部感染中的运用

    目的:分析并比较益气养阴活血在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病例,患者均已被确诊为肺部感染并在我院进行持续治疗,共计8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应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加入中药治疗,主要是通过益气养阴及清肺活血达到治疗的效果。2~3周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以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其总有效率远远低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部感染,其疗效明显,因此针对肺部感染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值得采用并推广。

    作者:李培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欢迎订阅2015年《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徐昌伟老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徐昌伟老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中,风、寒、湿皆为阴邪,易伤体内之阳气,主要涉及肝、肾两脏,久病多伴有瘀血和痰湿,治疗则主张扶阳补肝肾为主,佐以化瘀通络止痛。其用药经验,值得我辈效法,故略作探讨。

    作者:何川;张朝驹;熊昌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对比针灸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比分析针灸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3年所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进行针灸治疗和手法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两种治疗方式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和疼痛程度,手法治疗在患者僵硬程度方面的效果比针灸治疗好。结论两种方式都可以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都庆中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