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超博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其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是学习后续医学课程的基础,生理学理论内容丰富且深奥,中医专业的学生反映这门的内容抽象难学。在中医专业生理学教学中,选用多媒体CAI技术、多媒体网络课程平台、PBL教学法、TBL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结合授课对象与教学内容,把枯燥抽象的知识通过适宜的方法,或多种方法优化组合,使学生易于理解与接受,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尚立芝;季书;刘永;高剑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玉屏风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玉屏风联合依巴斯汀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依巴斯汀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73.9%,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一年,观察组复发率为9.7%,对照组为23.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玉屏风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症状,不良作用小,复发率低,具有在临床应用的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赵红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颐脑解郁方在抑郁症肾虚肝郁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抑郁症肾虚肝郁型患者6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氟西汀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颐脑解郁方治疗,两组患者都实施六周的治疗,在患者的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时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疗效及汉密顿( HAMD)减分疗效予以对比观察。结果随着患者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NAMD减分疗效不断提升,而观察组患者的前后变化更为明显,但是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HAMD减分疗效之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颐脑解郁方应用于抑郁症肾虚肝郁型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袁怀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方大头消治疗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腮腺炎伴有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者78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服用大头消药方;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后腮腺炎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4天后患者康复的疗效显著。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腮腺炎具有独特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周安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包括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相反是其中一种关系。相反药对是中药的特殊配伍方法之一,用二种药性或功效相反的药物配伍,产生特殊的效果,取其相互持抗、制约之意。现特以7对相反药对临床应用疗效说明其合理应用的理想疗效。
作者:牛海松;周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疾、多发病,张敏建教授依据中医学肝经的循行路线及肝生理病理基础,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八大治法:疏肝理气、清肝利湿、疏肝清热、柔肝止痛、暖肝散寒、疏肝化瘀、疏肝健脾、滋补肝肾。张教授从肝论治慢性前列腺炎,治验丰富,其中疏肝理气法贯穿始终,同时根据疾病的临床传变特点灵活运用八法,效果显著。
作者:史亚磊;程宛钧;欧洋帆;张敏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者接近150万,幸存者中3/4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重度致残率约占40%以上,已成为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中医学认为中风病为本虚标实之病,其病理因素有虚、火、风、痰、气、血、毒,但对其发病的关键环节认识不一。本文通过对中风的文献进行回顾,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探讨。认为“正气亏虚”是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主要的发病基础;痰瘀互结、脑脉闭阻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主要的病机。活血化瘀、涤痰通络为急性期主要的治疗大法。
作者:聂志玲;周小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加引导式功能锻炼治疗风寒型膝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风寒型膝痹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加引导式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特定电磁波TDP治疗仪对患膝进行照射,并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两周,观察指标为疼痛30分、功能22分、活动范围18分、肌力10分、固定畸形10分、稳定性10分共6个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膝关节功能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中无药物不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功能得到了良好恢复。结论穴位贴敷加引导式功能锻炼治疗风寒型膝痹病,内病外治,疗效显著,方法简单,中药取材方便,加工简易,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春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汤1号临床疗效,明确结肠透析汤1号治疗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患者120例,应用“结肠透析汤1号”行结肠透析治疗并观察疗效;应用“方证”对应、“方证”从化及“方证”相关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分析和总结。结果结肠透析汤1号治疗脾肾气虚及脾肾阳虚证,证候积分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2.64%和94.23%(P>0.05);血肌酐降低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和92.31%(P>0.05);两证治疗前、后血肌酐值比较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 P<0.05)。结论临证有无疗效,决定于“方证”对应与否;“方证”以互为主客体的“主体选择”和“引导”,构成不可分割的互溶、互化的交互关系;结肠透析汤1号治疗具有科学依据,进一步夯实了中医肾病疗效基础。
作者:冉茂艳;江海;沈光婵;刘永丽;徐瑛;陈晓黎;郑晶;陈小四;陈万华;张雨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研究了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桂枝的应用。从桂枝的应用范围、桂枝的功效和配伍、桂枝在《金匮要略》中应用方剂统计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研究桂枝的配伍规律,从而达到提高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能力。
作者:徐凌;孙善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通过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骨折患者睡眠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骨创伤病员中出现睡眠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睡眠情况和伴发症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睡眠及伴发症状均优于对照组( P<0.05);优良率8~15天比与0~3天有显著提高。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失眠有明显效果。
作者:王雪芹;唐新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并比较益气养阴活血在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病例,患者均已被确诊为肺部感染并在我院进行持续治疗,共计8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应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加入中药治疗,主要是通过益气养阴及清肺活血达到治疗的效果。2~3周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以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其总有效率远远低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部感染,其疗效明显,因此针对肺部感染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值得采用并推广。
作者:李培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应用于颅脑外科的护理效果和临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外科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外科患者围术期运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谐了护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超声清创配合自制祛腐生肌膏纱条创面中药贴敷治疗对糖尿病足湿性坏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足湿性坏疽患者,按1:1随机分为超声清创配合祛腐生肌膏纱条创面中药贴敷治疗(治疗组)和常规清创配合湿润烧伤膏纱条创面贴敷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创面局部症状体征及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足湿性坏疽的局部症状体征,在缓解局部疼痛、减少分泌物、祛除坏死组织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坏疽局部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上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超声清创配合祛腐生肌膏纱条创面中药贴敷治疗较常规清创配合湿润烧伤膏纱条创面贴敷治疗具有更好的减轻局部感染和促进生肌的作用,能有效地治疗糖尿病足湿性坏疽。
作者:郎彦波;李义;宋启刚;韩永峰;付赢;张月;李雪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慢性肾衰竭病情复杂,治疗棘手,目前主要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为治疗目的。罗月中教授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多年,在本病的治疗上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罗教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老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进行总结,望对临床工作者有所裨益。
作者:魏素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颈型颈椎病是早期的颈椎病,以颈部症状为主,表现为颈部僵硬疼痛不适,疼痛可涉及枕部、肩胛部,少数患者伴上肢麻木、疼痛。如今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了生活必备品,人们长时间低头、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且现代人的运动量大大下降,体质偏差,造成颈型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趋向年青化。我科门诊采用推拿结合患者平卧头悬垂法治疗颈椎病30例,得到了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杜银生;兰先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揭示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是防病治病、立法选方的依据。辨析病机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关键。吴复仓教授临证善于探求疾病的核心病机作为辨病用药的靶点通过以药测证(病机),找出部分疾病的核心病机,多角度、多层次选择适宜主药,为专病专方的确立奠定基础,结合中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医为体,西医为用,根据疾病整体选方用药,使药效直达病所,可获满意疗效。
作者:张仁倩;刘宏;蒋东;吴复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单独使用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患者以及消渴丸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气阴两虚患者随机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60例),分别采用消渴丸单独治疗和消渴丸与六味地黄丸合用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对比观察其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8.3%,显效率35.0%,对照组总有效率72.4%,显效率24.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T值为8.57,P<0.01,对照组空腹血糖T值为5.89,P<0.05,治疗组餐后2小时血糖T值为7.05,P<0.05,对照组餐后2小时血糖T值为5.44,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辅助消渴丸治疗2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能提高疗效,改善症状,减少不良作用。
作者:朱慧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配合超短波治疗面神经炎临床疗效。方法用针刺、中药汤剂相结合,并配合超短波和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78例患者,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痊愈72例,好转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药结合配合超短波治疗面神经炎,能有效改善局部营养代谢,加速恢复面部的肌肉神经功能。
作者:晁俊义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