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吴复苍教授谈核心病机及其临床应用

张仁倩;刘宏;蒋东;吴复苍

关键词:核心病机, 专病专方, 分期治疗, 吴复苍
摘要: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揭示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是防病治病、立法选方的依据。辨析病机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关键。吴复仓教授临证善于探求疾病的核心病机作为辨病用药的靶点通过以药测证(病机),找出部分疾病的核心病机,多角度、多层次选择适宜主药,为专病专方的确立奠定基础,结合中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医为体,西医为用,根据疾病整体选方用药,使药效直达病所,可获满意疗效。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桂枝汤治疗经断前后烘汗1例

    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烘然而热,面赤汗出,精神倦怠,烦躁易怒,头晕目眩,心悸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或伴有月经紊乱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称“经断前后诸证”。绝经是女性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据统计,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78.5%,其中约10%~15%的妇女症状较明显,要就医治疗。恩师采用桂枝汤治疗经断前后烘汗数例,效果显著,现例举典型病例1例,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刘子微;贾梅;姚美玉;王秀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有毒中药使用宜忌天南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观察中医蜂疗四联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和对骶髂关节炎破损骨质的改善

    目的:观察中医蜂疗四联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和对骶髂关节炎破损骨质的改善。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到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以蜂疗四联法(治疗组)、蜂针疗法(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蜂疗四联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显著,对部分骨融合或破损的骶髂关节有明显的改善,降低了该病的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思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清热凉血消斑法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消斑法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常规予以氯雷他定片、复方甘草酸苷片及复方芦丁片口服,治疗组采用清热凉血消斑法,自拟中药方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热凉血消斑法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温艳;徐亚萍;杨星兴;王军雄;邱桂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姜莉云主任医师运用当归四逆汤临证经验管窥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用于素体血虚,复因寒邪凝滞,气血运行不畅的血虚寒厥证。对于此方的应用,临证时要抓住三个要点:肝血不足特征;病变部位有发凉发冷特点;疼痛部位多在肝经循行部位。昆明市名中医姜莉云主任医师临证20余年,学验俱丰,在临床上运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多种证属寒凝血瘀疾病,疗效确切,本文介绍了其部分临证经验。

    作者:董月秋;姜莉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我院21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总结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 ADR)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用药质量和医疗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本院217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生ADR例数多的中药注射剂是参麦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ADR临床表现以皮疹为多见。应加强ADR的监测工作,提高ADR报告质量,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履行报告职责的积极性,防止ADR漏报现象的发生。本文同时总结了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经验,及时发出用药警告信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齐志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对比针灸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比分析针灸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3年所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进行针灸治疗和手法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两种治疗方式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和疼痛程度,手法治疗在患者僵硬程度方面的效果比针灸治疗好。结论两种方式都可以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都庆中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拱床复位及辨证施护

    目的:促进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功能康复。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拱床复位配合辨证护理和对照组垫枕复位,两组均同时配合抗骨质疏松、非甾体类镇痛及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6周、随访3月后结束试验。结果患者功能康复和满意度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拱床复位操作简易、费用低廉,同时配合骨折三期的辨证护理,提高了治疗效果,发挥了中医护理优势。

    作者:李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运用滋补肝肾法治疗老年痴呆及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滋补肝肾法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为临床上治疗老年痴呆提供参考。方法选本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注胞二磷胆碱进行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滋补肝肾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两个月、一年半时的ADL评分均明显降低,HDS、MMSE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患者的各量表评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 P<0.05)。结论滋肝补肾法对于老年痴呆的治疗具有很好临床疗效,且远期效果较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银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徐云生教授在治疗早期糖尿病中的辨治经验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糖尿病的发病呈增长趋势,徐云生教授在临床工作中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于早期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出脾肾两虚兼以血瘀的病机,治疗上以脾肾双补兼以活血通络,通过中药诱导“蜜月期”延缓疾病进展,并且预防并发症,效果良好。

    作者:倪琳琳;徐云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苦参煎剂灌肠治疗肝硬化肠道真菌感染19例

    目的:评价苦参煎剂治疗肝硬化肠道真菌感染。方法将39例肝硬化真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氟康唑治疗。治疗组加用苦参煎剂灌肠,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粪培养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功能、粪培养转阴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煎剂灌肠能有效治疗肝硬化肠道真菌感染。

    作者:王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不良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住院拟行髓内钉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292例,使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研究15个可能与不良预后有关的基线和手术因素。结果不良预后风险的发生与高能量损伤机制(OR=1.57,95%CI=1.05~2.35)、不锈钢(与钛钉相比,OR=1.52;95%CI=1.10~2.13)、骨折间隙(OR=2.40;95%CI=1.47~3.94)和手术后完全负重(OR=1.63;95%CI=1.00~2.64)有关。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早期和后期进行手术或吸烟无关。开放性骨折患者使用钛钉治疗风险更高( OR=3.26;95%CI=2.01~5.28),而使用非扩髓骨钉治疗则无此情况( OR=1.50;95%CI=0.92~2.47)。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无需额外处理或延期缝合的不良预后发生风险比需要后续更复杂组织重建的患者要低(分别为OR=0.18,95%CI=0.09~0.35和OR=0.29,95%CI=0.14~0.62)。结论本研究发现了可能增加胫骨干骨折患者发生不良预后风险的几个骨折基线因素和手术特点。外科医生应该考虑这些预测因素来确定高危患者并应给予积极治疗。

    作者:范伟锋;区健毅;陈衍尧;李锦塘;朱秋贤;叶家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智治疗妇科病药对经验

    药对,又称对药,一般由两味中药配伍组合而成。在“七情和合”的理论基础上,古今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创制了很多简单有效的药对。本文选取高智名老中医治疗妇科病常用的七组药对,整理其性味功效和主治用量,分析其配伍特点及作用机理,以便更好地研究中药七情配伍的临床应用及方剂组合的规律特点,继承发扬名老中医经验,供广大中医师参考借鉴。

    作者:黄鑫;高培雄;柏江锋;高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多元教学法在中医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优化组合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其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是学习后续医学课程的基础,生理学理论内容丰富且深奥,中医专业的学生反映这门的内容抽象难学。在中医专业生理学教学中,选用多媒体CAI技术、多媒体网络课程平台、PBL教学法、TBL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结合授课对象与教学内容,把枯燥抽象的知识通过适宜的方法,或多种方法优化组合,使学生易于理解与接受,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尚立芝;季书;刘永;高剑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析少阳气郁体质与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相关性

    目的:研究并分析少阳气郁体质与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为中医个体化防御与治疗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入住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少阳气郁体质与非少阳气郁体质各90例。通过抽样问卷调查与相关标准评分的形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并发症等基本情况,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中少阳气郁体质的基本特点。结果:2型糖尿病中,该体质女性较多;该体质患者容易出现情绪抑郁、神疲乏力等症状,并容易引发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而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几率低于非少阳气郁质;该体质出现气郁证比例明显高于非少阳气郁体质,而发生痰湿证比率低于后者(P<0.05)。结论少阳气郁体质在女性中较常见,一般无特殊饮食嗜好;该体质患者中医证候易出现气郁证并引发糖尿病眼病等并发症。

    作者:朱健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单兆伟教授辨治慢性糜烂性胃炎临证经验

    单兆伟(1940年10月~)男,江苏南通市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早期受业于孟河学派名医马培之、贺继衡再传弟子张泽生教授,尽得薪传。从事消化系统病症研究四十余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于侧,收益匪浅。总结其临床辨证治疗糜烂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经验,以飨同道。

    作者:徐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下肢骨折卧床病人排便困难的中医护理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卧床病人排便困难的中医护理。方法将86例下肢骨折出现不同程度排便困难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情志护理、饮食调护、生活起居护理、疼痛护理、中药用药护理及推拿等中医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患者排便,方法简单,患者易接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述中医临床辨证中的痰热因素

    痰热致病在当代中医临床辨证中具有重要意义。当代社会,因为工作学习压力、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原因,痰热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致病因素,痰热存在于多种外感内伤疾病发展过程中。在中医临床诊疗工作中,从痰热辨证治疗多种疾病往往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林朝亮;陈宏宽;陈福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传统治疗方法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迁延性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传统治疗方法上加用中医辩证论治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迁延性肺炎患儿1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辩证论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3.6%,观察组总有效率92.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势明显。结论在传统治疗方法上加用中医辩证论治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宛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