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志勇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糖尿病的发病呈增长趋势,徐云生教授在临床工作中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于早期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出脾肾两虚兼以血瘀的病机,治疗上以脾肾双补兼以活血通络,通过中药诱导“蜜月期”延缓疾病进展,并且预防并发症,效果良好。
作者:倪琳琳;徐云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颈型颈椎病是早期的颈椎病,以颈部症状为主,表现为颈部僵硬疼痛不适,疼痛可涉及枕部、肩胛部,少数患者伴上肢麻木、疼痛。如今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了生活必备品,人们长时间低头、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且现代人的运动量大大下降,体质偏差,造成颈型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趋向年青化。我科门诊采用推拿结合患者平卧头悬垂法治疗颈椎病30例,得到了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杜银生;兰先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灸配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非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针灸并用加穴位注射,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24日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3%,对照组为65.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灸加穴位注射是治疗慢性非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方法。
作者:宋奎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加引导式功能锻炼治疗风寒型膝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风寒型膝痹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加引导式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特定电磁波TDP治疗仪对患膝进行照射,并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两周,观察指标为疼痛30分、功能22分、活动范围18分、肌力10分、固定畸形10分、稳定性10分共6个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膝关节功能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中无药物不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功能得到了良好恢复。结论穴位贴敷加引导式功能锻炼治疗风寒型膝痹病,内病外治,疗效显著,方法简单,中药取材方便,加工简易,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春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由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而就诊的10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疼痛均有所缓解,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为90.9%,对照组为74.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较快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效果安全,具有在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王宏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因胸腰椎骨折后并发腹胀、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科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结果观察组无腹胀发生率(87.5%,35/4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便时间为(24.1±3.4)小时,对照组排便时间为(40.6±4.3)小时,两组骨折后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胸腰椎骨折引起患者腹胀及便秘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提倡。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运用模型中医学思维模型探究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治疗思路。方法参阅模型中医学思维模型及DN的相关文献资料,运用模型中医学的思维探究DN发生、发展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组方用药及治疗方法。结果运用模型中医学思维对DN进行分析后,对其临床治疗思路的认识具有独特的解析和构建。结论模型中医学对DN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作者:李鑫;田强;党毓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不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而且给整个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目前国内外尚无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近年来,中医药对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方向包括单味中药、复方制剂等研究,无论在改善患者的症状,还是在恢复其脑功能方面,中医药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左扁头;张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的特点,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治疗上难以彻底根治,严重危害生育年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本病多因冲任受损,累及胞宫,导致寒凝血瘀、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等。笔者经过反复临床实践,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运用活血化瘀法,以少腹逐瘀汤为主方加减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作者:韩玉芬;赵晓莉;张雪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超声清创配合自制祛腐生肌膏纱条创面中药贴敷治疗对糖尿病足湿性坏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足湿性坏疽患者,按1:1随机分为超声清创配合祛腐生肌膏纱条创面中药贴敷治疗(治疗组)和常规清创配合湿润烧伤膏纱条创面贴敷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创面局部症状体征及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足湿性坏疽的局部症状体征,在缓解局部疼痛、减少分泌物、祛除坏死组织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坏疽局部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上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超声清创配合祛腐生肌膏纱条创面中药贴敷治疗较常规清创配合湿润烧伤膏纱条创面贴敷治疗具有更好的减轻局部感染和促进生肌的作用,能有效地治疗糖尿病足湿性坏疽。
作者:郎彦波;李义;宋启刚;韩永峰;付赢;张月;李雪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比分析针灸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3年所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进行针灸治疗和手法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两种治疗方式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和疼痛程度,手法治疗在患者僵硬程度方面的效果比针灸治疗好。结论两种方式都可以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都庆中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四逆汤合补阳还五汤对淋巴管阻塞一症的临床疗效及服药后的临床反应。方法针对临床中所遇特例左腹股沟淋巴管阻塞一症,采用临床观察方法给予患者口服四逆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味后,根据病人服药后的反映及临床证象的变化,适当增加药物或对其中个别药物作剂量相应增减。结果经诊疗3次,服上述两方加减变化之药8剂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皆消失如健。结论淋巴管阻塞一症虽属疑难病症,但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疗效是肯定的。
作者:鲁红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胃癌主要见于中医文献“胃反”“反胃”“翻胃”“隔证”“积聚”等范畴,因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所致。胃癌的病变在脾胃,与脾肾两脏密切相关。而气滞血瘀、痰湿内阻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特点。分脾胃不和、痰湿积聚、气滞血瘀、脾胃两虚四型论治。胃癌经验药“蟾酥、干蟾皮、穿破石、七叶一枝花”,健脾益胃首推六君子汤,笔者辨治胃癌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邬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2009年-2013年中医五行音乐的研究进展,为临床运用和科研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9年-2013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五行音乐”的相关文献,对中医五行音乐进行分类,并总结其特性和临床运用。结果中医五行音乐拥有多种代表性音乐,特性鲜明,在焦虑、抑郁、失眠症的治疗方面效果明显。结论中医五行音乐对焦虑、抑郁、失眠症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林海雄;左学洁;王晓彤;刘牧秋;杜秀婷;钟天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痤丸治疗青少年痤疮的疗效。方法将近些年用中医治疗的50例作为治疗组,另用32例不愿意服用中药的病例服用西药作为对照组,疗程1~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68%,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0.01)。结论自拟清痤丸治疗痤疮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张天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和探究芍药甘草汤在治疗腓肠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6例腓肠肌患者,运用芍药甘草汤进行治疗,然后进行分析疗效。结果通过治疗服4剂药37例患者康复,服5~6剂药7例患者完全康复,还有2例患者在使用超过7剂药之后,病情照旧出现反复,治愈率高达95.7%,效果显著。结论芍药甘草汤治疗腓肠肌痉挛疗效显著,值得在治疗该病时推广。
作者:洪传桃;张玉娟;吴立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考证了桂枝的本源,认为《神农本草经》中的牡桂即是桂枝,而肉桂指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菌桂”。对于《神农本草经》所述桂枝的主治作用,认为“吐吸”两字当遵马继兴考证改为“吐呕”。对其应用,随不同药物配伍,桂枝可以发挥不同的功效。文中以《伤寒论》方剂为例,序列其“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等功效。
作者:陈锦团;骆云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以《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和《李可医案处方集》等书为依据,结合《黄帝内经》理论等从四个方面论述、总结了山西老中医李可临床治疗痹症的经验,认为其学术特色为痹症多寒湿,扶阳散寒除湿是基本治法;正虚邪伏是顽痹痼疾的一大特点,正虚为人体脾肾阳气的虚衰,伏邪多为寒湿瘀痰,治疗上要扶正、开表、透邪;方药应遵循仲景法度,量重、药峻、方复是疗效的关键;痹症的治疗尚要辨六经、别阴阳、明寒热、知调养、护脾肾等。
作者:魏文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用于素体血虚,复因寒邪凝滞,气血运行不畅的血虚寒厥证。对于此方的应用,临证时要抓住三个要点:肝血不足特征;病变部位有发凉发冷特点;疼痛部位多在肝经循行部位。昆明市名中医姜莉云主任医师临证20余年,学验俱丰,在临床上运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多种证属寒凝血瘀疾病,疗效确切,本文介绍了其部分临证经验。
作者:董月秋;姜莉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