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芍药甘草汤治疗腓肠肌痉挛疗效观察

洪传桃;张玉娟;吴立华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 腓肠肌痉挛,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究芍药甘草汤在治疗腓肠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6例腓肠肌患者,运用芍药甘草汤进行治疗,然后进行分析疗效。结果通过治疗服4剂药37例患者康复,服5~6剂药7例患者完全康复,还有2例患者在使用超过7剂药之后,病情照旧出现反复,治愈率高达95.7%,效果显著。结论芍药甘草汤治疗腓肠肌痉挛疗效显著,值得在治疗该病时推广。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推拿加平卧头悬垂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颈型颈椎病是早期的颈椎病,以颈部症状为主,表现为颈部僵硬疼痛不适,疼痛可涉及枕部、肩胛部,少数患者伴上肢麻木、疼痛。如今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了生活必备品,人们长时间低头、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且现代人的运动量大大下降,体质偏差,造成颈型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趋向年青化。我科门诊采用推拿结合患者平卧头悬垂法治疗颈椎病30例,得到了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杜银生;兰先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桂枝应用探析

    本文研究了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桂枝的应用。从桂枝的应用范围、桂枝的功效和配伍、桂枝在《金匮要略》中应用方剂统计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研究桂枝的配伍规律,从而达到提高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能力。

    作者:徐凌;孙善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7例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3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并选取同时期37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研究组血糖、TC、TG、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效果,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焦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析经方中失眠从“火”论治

    本文以仲景《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中收录治疗失眠的经典方剂,分析相应条文,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分别用经方中栀子豉汤泄热除烦;以黄连阿胶汤育阴清热;酸枣仁汤清热除烦;猪苓汤养阴清热,大承气汤通腑泄热。治病求本,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平衡,唯有抓住其失衡的根本,才能药到病除;不可囿于“本本”,寻求合理方案才是经方的本意,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作者:张昌秦;林雪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方法对真菌性角膜溃疡32例(32眼)采用中西药联合、病灶切除、碘酊烧灼等综合治疗。结果治愈26例(81.25%),好转4例(12.5%)无效2例(6.25%),总有效率93.7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真菌感染造成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继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有毒中药使用宜忌天南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探讨

    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者接近150万,幸存者中3/4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重度致残率约占40%以上,已成为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中医学认为中风病为本虚标实之病,其病理因素有虚、火、风、痰、气、血、毒,但对其发病的关键环节认识不一。本文通过对中风的文献进行回顾,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探讨。认为“正气亏虚”是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主要的发病基础;痰瘀互结、脑脉闭阻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主要的病机。活血化瘀、涤痰通络为急性期主要的治疗大法。

    作者:聂志玲;周小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智治疗妇科病药对经验

    药对,又称对药,一般由两味中药配伍组合而成。在“七情和合”的理论基础上,古今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创制了很多简单有效的药对。本文选取高智名老中医治疗妇科病常用的七组药对,整理其性味功效和主治用量,分析其配伍特点及作用机理,以便更好地研究中药七情配伍的临床应用及方剂组合的规律特点,继承发扬名老中医经验,供广大中医师参考借鉴。

    作者:黄鑫;高培雄;柏江锋;高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LDH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鹿瓜多肽注射液、20%甘露醇250 mL加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静脉点滴,120滴/min,1日1次,连用3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中药独活寄生汤加味并配合腰椎牵引治疗。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5.0%,治疗组为95.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LDH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LDH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路培宏;韩廷成;董松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多元渗透法在《黄帝内经》教学中的运用

    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医书,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学习《黄帝内经》需要从多方位、多视角领悟其博大与精深。在教学中注重思维方式、临床实践、人文素养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渗透,使学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学习经典,用好经典,并从经典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作者:崔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光明中医》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医院感染发生率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住院治疗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感染发生原因。方法选取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二病区2012年10月至2014年02月收治的21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111例),对照组(99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通过治疗一个疗程(3个月)后,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住院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免疫球蛋白等因素,分析感染原因。结果治疗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感染部位及免疫球蛋白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精神发育迟滞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杨东梅;尚清;马彩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川羌香砂化痰汤治疗偏头痛(痰浊头痛型)56例

    目的:观察“川羌香砂化痰汤”治疗偏头痛(痰浊头痛型)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普通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并同时符合中医证候为“痰浊头痛证”诊断标准的患者列为研究对象,给予“川羌香砂化痰汤”,每日1剂,早晚2次餐后分服。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镇静止痛药物。疗程为4周。结果该方能明显改善头痛发作状况( P<0.01),总有效率为96.4%;该方能明显降低中医症状评分(P<0.01),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6.4%。结论“川羌香砂化痰汤”不仅能有效治疗偏头痛发作,并且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是该方的另一重要特点。

    作者:仝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住院69例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指导及护理,总结康复经验及护理体会。结果所有患者经康复护理后治愈56.5%,病情好转43.5%。结论对脑卒中住院患者制定因人而异的康复训练,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各种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开展脑卒中康复护理,改善病人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的自理能力,对其尽快回归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凌燕;宁微微;杨焕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子宫疤痕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疤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疤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孕囊内注射甲氨蝶呤,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血β-HCG<100IU/L所需时间、阴道出血干净时间、子宫下段异常回声消失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疤痕妊娠效果较好,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白素霞;李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徐昌伟老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徐昌伟老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中,风、寒、湿皆为阴邪,易伤体内之阳气,主要涉及肝、肾两脏,久病多伴有瘀血和痰湿,治疗则主张扶阳补肝肾为主,佐以化瘀通络止痛。其用药经验,值得我辈效法,故略作探讨。

    作者:何川;张朝驹;熊昌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玉屏风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玉屏风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玉屏风联合依巴斯汀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依巴斯汀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73.9%,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一年,观察组复发率为9.7%,对照组为23.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玉屏风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症状,不良作用小,复发率低,具有在临床应用的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赵红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四逆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淋巴管阻塞验案1例

    目的:观察四逆汤合补阳还五汤对淋巴管阻塞一症的临床疗效及服药后的临床反应。方法针对临床中所遇特例左腹股沟淋巴管阻塞一症,采用临床观察方法给予患者口服四逆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味后,根据病人服药后的反映及临床证象的变化,适当增加药物或对其中个别药物作剂量相应增减。结果经诊疗3次,服上述两方加减变化之药8剂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皆消失如健。结论淋巴管阻塞一症虽属疑难病症,但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疗效是肯定的。

    作者:鲁红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三藏辨证法临床治验

    三藏辨证法是在五脏六腑这一系统下的以内脏病为主要治疗对象、采用五行生克的关系、选用其中三个脏器为主而辨证施治的方法。此法既考虑到脏腑本身的功能,也考虑到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还考虑到气机的升降出入,更考虑到气血津液的盛衰,从而作为临床处方用药乃至针灸的依据,使临床疗效得以显著提高。

    作者:曲卓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特色膳食干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膳食干预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实施中医特色膳食干预,比较治疗前后的尿素( Bun)、肌酐( Scr)、血红蛋白( Hb)、白蛋白( ALB)、胆固醇( CH)、甘油三酯( TG)和上臂直径( MAC)的参数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患者营养状况明显好转,干预后尿素、肌酐下降,血红蛋白在不使用促红素情况下有所回升,白蛋白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血脂的影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膳食干预能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郭璟;邓跃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